利用思维导图提升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性
2021-03-22王红菊
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当中利用思维导图提升教学效率,尽可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丰富个人知识储备,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今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化学;教学
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及时在传统教学模式之上做出改进,尝试利用思维导图优化教学策略,给学生提供更优越的化学学习环境,尽可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在高中阶段形成较强的化学思维习惯,提升个人知识水平。接下来,笔者将以思维导图及其高中化学教学价值为切入,从多个方面简单介绍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当中利用思维导图提升教学效率。
一、高中化学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理念过于落后
虽然在全新的教学背景下,素质教育理念已经提出并且也实施了一段时间,但是就目前高中化学的教学现状来看,教师依然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以高考为标准对学生进行“灌输式”的教学,学生在课堂当中的学习主体地位没有得到体现,学习过于被动,导致学生无法完全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内容,主动学习的意识不强。同时化学教师在课堂当中忽视了和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即便有所交流,也仅仅只是停留于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这影响到教师对于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了解,因此教学脱离了学生实际,没有给予学生个性化的教学,影响到教学的质量。
(二)过于重视理论教学
就目前高中化学教学来看,教师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更加注重向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特别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教师通常会让学生用“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进行学习,学生不仅学习的效率不高,同时也会在这种单一枯燥的学习方式当中磨灭对于化学学习的兴趣。此外,基于化学学科本身的特点,其有着极强的实践性,因此实验教学本应是化学教学当中的重要内容,但是由于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导致教师更加倾向于用演示实验等方式来代替学生自己动手,导致学生具有很强的理论能力,但是一旦涉及实践能力就有所欠缺。
(三)教学方法落后
就目前高中化学教学来看,教师的教学方式依然比较传统,常常沿用“灌输式”“经验式”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学,这就导致教师经常以自身为主体,以教学经验为主来制订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开展教学设计,并且在课堂当中完全依照课堂预设来进行教学,整个教学的氛围比较枯燥和死板,灵活性不足。
二、思维导图及其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价值
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思维过程以图片、符号、文字等形式进行思维展示的工具,让思维变得直观化。思维导图能够直观展示出特定的思维模型,通常都会具有一定的逻辑规律特点。从思维导图在教育教學中的应用来看,可以选定某个特定的关键词作为核心,之后按照符合规律要求的方式利用连线、分支画图等形式来进行相关信息的填入,进而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高中化学课程具有非常繁多的知识点,但不同教学内容中也能够找到一些关联关系,将思维导图运用到高中化学教学中有着显著的现实价值。首先,是有助于学生的化学知识高效掌握。通过思维导图,化学零碎的知识点可以有机串联起来,帮助学生系统化地进行知识记忆。其次,是有助于学生的主动性发挥。思维导图的整理具有较强的灵活性,每个学生在整理归纳的过程中都能够锻炼自身的思维模式,同时也是由传统被动接受到主动去探究学习的转变,更好地发挥自身主观能动特点。最后,是有助于学生的查漏补缺。在思维导图融合下,细致的知识结构脉络能够帮助学生发现短板,通过对应的强化学习来弥补和提升,切实有效地提升化学综合素养。
三、高中化学课堂中思维导图融合实践策略
(一)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课前预习
无论进行哪一个学科的学习,预习都是至关重要的。通过预习,学生能够对即将学习到的知识进行初步的了解,并且通过自学来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更加深入的认知,从而打开自己的眼界。在自主预习的过程当中,学生需要发挥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收集并且整理知识,因此将思维导图应用于知识的预习过程当中,能够帮助学生对于知识进行系统化的整理,在整理的过程中也可以更好地理顺知识之间的关系,明确知识要点。
比如:在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围绕生活中的氧化还原反应来制作思维导图,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当中,能够有意识地观察并且查询生活里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围绕氧化还原反应的形态改变以及反应之后的物质有何用处等等来进行思考,并且结合书本上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进行进一步的整理。在绘制的过程当中,学生既学习到了课本当中的知识,同时也完成了与日常生活之间的结合,提高了知识的应用能力。比如化学反应生成物的元素在两个反应物当中都有,那么应该如何去分辨是由哪一个反应物变化来的?此时学生可以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将完整的化学方程式作为导图的框架,在其中填充关于2Na2O2+2H20中氧元素的价态变化,然后再绘制出另外一个思维导图,和同一个物质的元素放在一起,用箭头的方式来模拟实验的过程以及元素价态的变化。会发现,事实上这一个化学反应是分两个步骤进行的,第一步是过氧化钠和水之间的反应,第二步是过氧化氢的分解,第一步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所以氢氧化钠不是氧化物,也不是还原产物,而第二步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其中的氧元素化合价发生了变化,因此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利用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清方程式中的反应过程,从书本中的知识出发,加深其对于知识的理解。
(二)利用思维导图,整理课堂笔记
高中化学学科学习起来难度很大,而且各个知识点之前的联系没有那么紧凑,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时候往往不容易将所有知识整合在一起。而且,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随着化学课业任务的不断增多,他们所要整理的知识内容自然也积累了不少。化学学科是一门跟实验有着紧密联系的学科,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时候,不仅仅要将各种理论知识牢记在心,而且还需要结合实验深入探究,从实验中找寻化学知识核心内涵,化学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够获得稳步发展,就需要巧妙地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整理课堂笔记,完成教学计划。
比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电解质与物质结构关系”这部分知识的时候,就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跟“非电解质”两种化合物种类。这个时候,学生自然就会对“电解质”的概念产生更强烈的疑问,想要知道化合物区别的标准是什么?从而顺利引入“电解质的概念”这一知识点。接着教师再按照电解质的概念,将电解质化合物分成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强弱不同的电解质又按照之前学生曾经学习过的“酸、碱、盐”等概念,分别按照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进行区分……通过这种分类方式,教师不但给学生进行电解质相关知识的介绍,而且还带领学生一起复习了离子化合物、酸碱盐、共价化合物、单质、纯净物等概念,更好地将纷杂的化学知识点加以整合。
(三)利用思维导图,理解重难点知识
高中化学课程中每个章节的重难点都比较零碎,给学生的学习与记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思维导图应用于化学学习的最大优势,就是能够用更加直观的方式呈现出重难点知识,从而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关,更好地理解和巩固所学内容。比如:在电化学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用思维导图来帮助学生去记忆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在溶液当中的熔融状态,在思维导图绘制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将重难点知识作为讲解的重点,并且借由思维导图的指示,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去理解分解通电原理,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相关问题时,教师也可以结合思维导图来进行讲解,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去理解抽象性的知识,在课下可以从思维角度出发来进行复习,结合教材当中的内容完成对重难点知识的掌握。再如:在学习到“有机反应基本类型”这节课的时候,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取代反应、聚合反应、消去反应及加成反应等种类较多,且取代反应还可以分为卤代反应、酯化反应、水解反应等,对于这些重点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再次细化来进行展示,便于学生的学习记忆。
(四)利用思维导图,开展拓展活动
学生在课堂上學习的时间毕竟有限,由于各种原因的存在,无法在45分钟之内将本节课的所有的化学知识全部传授给学生也是十分正常的。而学生要想进一步提升个人化学水平,就需要通过课余时间进行深入了解。思维导图能够让学生将知识以及概念用更具体的方式展现出来,学生结合图与线条等记忆起来更轻松,而且当他们回过头复习的时候,也能迅速依照思维导图里面知识的联系完成新旧知识的串联。学生通过合理利用课外时间展开对化学知识拓展研究活动,不但提升了个人的化学知识水平,而且逐渐学会将思维导图模式应用到各种知识的学习当中,形成更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探究能力。
比如:教师给学生讲解钠的相关性质的时候,就可以从钠的化学性质里面的“与非金属反应”“与水反应”“与盐溶液反应”三个方面帮助学生构建思维导图:当钠与非金属反应的时候,有比较经典的钠与氧气反应、钠与水反应以及钠跟硫酸铜溶液反应等。学生通过分析该思维导图,能够很好地掌握钠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可以用化学语言完整而清晰地将钠相关化学反应表达出来,并利用课余时间,在实验室等专门的实验场所利用亲自动手实验的方式将知识彻底转化为自己的能力。
(五)利用思维导图,找准主要目标
教师可以在课上为学生提供本节课所学内容的相关思维导图,以此来为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让他们知道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围绕该导图而展开的。继而,学生也都基于本导图绘制个人学习思维导图,对于学生不理解或不明白的某些知识点,教师要耐心引导学生通过改变组合方式、重新调整思维导图结构等方式确立新知识与旧体系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小组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探究热情,促进学生主动融入对知识体系的修改与完善任务当中去。
当学生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将整个“氧化还原反应”转变成问题的研究。教师按照“是否得氧”与“物质种类”两条学习线索,让学生依据这个思维模式构建思维导图。要想学好“氧化还原反应”,学生要从得失氧的角度判定该反应究竟是氧化反应还是还原反应。继而从物质种类角度去辨别其反应属于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还是复分解反应。经过这样的判断,学生已经能够对于反应当中电子排列与转移情况有清晰的认知,从而顺利完成对反应类型的判定以及具体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六)思维导图在复习当中的应用
高中化学本身的知识点比较多,也比较复杂,但同时庞杂的知识也比较零散,所以学生在学习起来感觉有些困难。对于其记忆能力要求更高,要求学生能够精准地对其进行记忆,在传统的化学课堂当中,学生通常在化学学习中出现边学边忘的情况,同时在高中化学学习中,新旧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比较强,所以学生如果想要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的知识,就必须要有着扎实的知识基础,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上完成新知识的吸收和内化。但是在传统的复习模式当中,学生的复习效果并不佳,并且在复习当中会出现遗漏的问题,导致没有通过复习学习能力得到明显的提升。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以每一章节当中的重难点知识为关键词,用层级方式来表现出其中的小结内容,配合图形、线条、颜色等元素将相关的知识点串联起来,从而帮助学生构建起一个完善的知识网络,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为学生打好扎实的知识基础。
(七)利用思维导图促进课堂互动
为了能够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该重视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提高互动的有效性,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从而保证化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但是在传统的化学课程当中,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不高,很少能够和教师之间形成有效的互动,所以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以关键词为核心,让学生以小组学习的形式来完成思维导图的设计,并且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设计好的思维导图展示出来。通过这种方式,学生需要通过合作来共同完成思维导图的绘制,改变传统教学中孤军奋战的学习局面,既提高了学生在知识点上的掌握能力,同时也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合作的意义,营造出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以提升学生在课堂当中的参与程度。
结束语
高中化学教师在给学生讲解化学知识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具体学习需求与个人知识水平,巧妙利用思维导图为学生理清学习思路,尽可能让学生在今后学习知识的时候都多多利用思维导图明确学习目标与学习方法,将知识整理清晰,从而才能够保证个人化学知识水平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志文.探析思维导图构建高中化学课堂[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3(17):213.
[2]高从俊.思维导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南北桥,2019(13):125.
作者简介:王红菊(1990—)女,汉族,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人,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中化学。
2497500783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