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甲硅油散在小肠胶囊内镜肠道准备中的服用时间及剂量研究

2021-03-21陈川铁杨伟昂曾锻张宏聪张明霞杨兵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1年12期
关键词:清洁度硅油小肠

陈川铁,杨伟昂,曾锻,张宏聪,张明霞,杨兵

小肠胶囊内镜(small bowel capsule endoscopy, SBCE)广泛应用于临床辅助诊断小肠疾病。由于小肠内残留的气泡、黏液、食物残渣、浑浊肠液、胆汁直接影响图像清晰度,干扰疾病的诊断,因而肠道准备情况在SBCE检查中具有重要作用[1-2]。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polyethylene glycol electrolyte, PEG)能快速有效导泻胃肠内容物清洁肠道,是目前指南上推荐的一线肠道准备用泻药[3-4]。祛泡剂能有效祛除肠道内气泡,在肠道准备指南中得到推荐,但具体服用时间及剂量未作明确阐述[3-4]。二甲硅油散作为临床常用祛泡剂之一,具有良好的祛除小肠气泡效果,联合PEG在SBCE肠道准备中的使用可提高诊断效率[5-6]。但其服用时间及剂量未有指南或专家共识明确,相关研究鲜有报道。本文旨在探索二甲硅油散不同服用时间及剂量对小肠胶囊内镜肠道准备的影响,选择最优方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7月于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行SBCE检查的13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7]:①存在原因不明的腹痛、腹泻、消化道出血、消瘦、贫血;②怀疑小肠肿瘤病变及其他疑诊小肠疾病者;③炎症性肠病等小肠疾病治疗随访。排除标准:①若胶囊滞留拒绝手术或无法耐受手术者;②明确或可疑胃肠狭窄、梗阻者;③体内植入起搏器或电子设备者;④吞咽困难者;⑤孕妇。该前瞻性研究通过我院伦理审查委员会批准,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C组与D组。A组37例:男25例、女12例,年龄20~63岁,平均(41.35±9.16)岁。B组35例:男26例、女9例,年龄18~66岁,平均(39.94±11.30)岁。C组32例:男24例、女8例,年龄18~66岁,平均(39.66±11.87)岁。D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18~63岁,平均(38.73±10.79)岁。四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仪器与药品

OMOM-Ⅱ型胶囊内镜(重庆金山科技有限公司);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深圳万和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827,68.56 g/袋);二甲硅油散(自贡鸿鹤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51023869,2.5 g/瓶)。

1.3 检查方法

检查前2 d开始嘱患者无渣流质饮食,禁蔬菜、水果、辣椒等高纤维食物,检查前12 h禁食。检查前1 d 20:00将1袋PEG用水稀释至1 000 mL,1 h内喝完;检查前4 h将2袋PEG用水稀释至2 000 mL,2 h内喝完。A组于检查前2 d两次服用含1.25 g二甲硅油散溶液25 mL,检查前0.5 h服用含2.5 g二甲硅油散溶液50 mL;B组于检查前0.5 h服用含5 g二甲硅油散溶液100 mL;C组于检查前0.5 h服用含2.5 g二甲硅油散溶液50 mL;D组不服用二甲硅油散溶液。患者吞服胶囊内镜后2 h可少量喝水,4 h后进食少许流质。待电池耗尽或者胶囊进入结肠,将采集的图像数据导入工作站,分析软件分析数据。记录胶囊内镜至小肠及结肠时间,选取通过小肠期间每间隔5 min时的图像一张,由高年资内镜医师分析图像,记录数据。

1.4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1)小肠气泡量分级:根据小肠内气泡占视野范围程度分为4级,Ⅰ级为无气泡(图1A),Ⅱ级为<1/3(图1B),Ⅲ级为1/3~2/3(图1C),Ⅳ级为>2/3(图1D)[8]。

图1 胶囊内镜图片 A:小肠气泡量Ⅰ级;B:小肠气泡量Ⅱ级;C:小肠气泡量Ⅲ级;D小肠气泡量Ⅳ级

(2)小肠清洁度分级:根据清晰黏膜占视野范围比例分为5级,Ⅰ级为0~1/5,Ⅱ级为1/5~2/5,Ⅲ级为2/5~3/5,Ⅳ级为3/5~4/5,Ⅴ级为4/5~1[9]。

(3)胶囊通过小肠及胃时间:胶囊通过小肠时间指胶囊通过幽门至回盲部时间差;胶囊通过胃时间指胶囊通过贲门至幽门时间差。

(4)症状评分:根据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症状程度进行评分,0分为无不适;1分为有轻微不适;3分为有严重不适;2分为介于1分、3分之间[10]。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四组小肠气泡量比较

A组小肠气泡量低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Z=-1.979,P=0.048;Z=-2.435,P=0.015);B组与C组小肠气泡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537,P=0.591),D组小肠气泡量高于A组、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Z=-4.432,P=0.000;Z=-2.693,P=0.007;Z=-2.086,P=0.037);见表1。

表1 四组小肠气泡量比较 [n(%)]

2.2 四组小肠清洁度比较

四组小肠清洁度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四组小肠清洁度比较 [n(%)]

2.3 四组胶囊通过小肠时间、胶囊通过胃时间比较

四组间胶囊通过小肠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293,P=0.280);四组间胶囊通过胃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475,P=0.700),见表3。

表3 四组胶囊通过小肠时间、胶囊通过胃时间比较

2.4 四组症状评分比较

四组症状评分比较显示A组症状评分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95,P=0.036),其余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4。

表4 四组不良反应评分比较 [n(%)]

3 讨论

小肠疾病作为临床常见病,曾经在临床诊断方面相对较困难,其原因为小肠解剖位置、结构以及生理学特性,其起病方式隐匿、临床表现不典型、缺乏特异性检查方法,较大程度困扰着临床工作的实施。SBCE作为一项非侵入性检查技术的出现,填补了传统检查手段如X线、CT、核磁、血管造影对于小肠疾病诊断的盲区,具有简捷快捷、无创伤痛苦、不影响生活等优点,临床广泛用于辅助诊断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贫血、吸收不良综合征及其他疑诊小肠疾病者[11-12],现已被指南推荐为小肠疾病诊断的一线方案[4]。但SBCE是通过分析所摄取图像方式获取疾病信息,其图像清晰度易受到肠腔内气泡、黏液、食物残渣、肠液、胆汁等内容物因素影响,且为无创检查方式,检查过程中无法进行注水注气、吸引等操作清洁肠道改善视野,易导致误诊、漏诊[12-13]。因而良好的肠道准备可提高检查图像的视野质量,进而影响检查结果,在SBCE检查中起重要作用[1,14]。

PEG用于SBCE的肠道准备,具有较好清洁肠道效果、安全性高优点,被多项指南推荐为肠道准备的一线用药[3-4],3 L PEG分次服用方案推荐为中国人群肠道清洁首选方案[4]。有研究显示PEG清洁肠道后潜甘露醇胶囊内镜可改善胶囊内镜的检查效率及诊断率[15]。也有研究认为PEG清洁肠道过程中并不能祛除气泡,可能会适得其反地促成气泡的形成[16-17]。而祛泡剂联合PEG应用于SBCE肠道准备,可显著提高肠腔清洁度,减少气泡量,改善图像质量,提高检查效率和诊断阳性率,且患者耐受程度不受影响[18-22]。祛泡剂在肠道准备的使用被国内外指南推荐,但祛泡剂具体使用剂量及方法未作阐述[2,4,14]。有研究认为大剂量祛泡剂并不能显著增加祛泡效果[23-24],也有研究认为西甲硅油不同服用时间将影响胶囊内镜肠道准备效果[10]。二甲硅油散通过增加气泡表面张力,气泡破坏后气体扩散入肠壁或经胃肠道排出,多项研究显示二甲硅油能有效减少气泡、提高图像质量、增加病灶检出率[6,24-25]。

本研究中研究对象均采用指南推荐的3 L PEG分次服用方案行肠道准备。检查前A组、B组均服用二甲硅油散总量5 g,而A组为分次服用、B组为单次服用,两组比较显示A组小肠气泡量显著低于B组,提示二甲硅油散分次服用效果更佳。同时为鉴别两组是否受二甲硅油散不同剂量影响,本研究同时设置C组为检查前0.5 h服用二甲硅油散2.5 g。结果显示A组小肠气泡量显著低于C组,提示检查前2 d加服二甲硅油散2.5 g可显著改善小肠气泡量。而B组与C组差异无显著意义,提示检查前0.5 h服用不同剂量二甲硅油散2.5 g、5 g并不影响小肠气泡量,与蒋立学等[5]研究结果相符。研究结果同时显示D组小肠气泡量显著高于A组、B组、C组,提示二甲硅油散能有效降低小肠气泡量。以上结果提示SBCE肠道准备前服用二甲硅油散具有显著祛泡效果,且分次服用二甲硅油散5 g祛泡效果更优。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A组、B组、C组、D组间小肠清洁度、胶囊通过小肠及胃时间无显著差别,提示二甲硅油散并不能明显改善小肠清洁度及影响胶囊通过小肠及胃时间。症状评分比较显示A组显著低于C组,提示在检查前0.5 h服用2.5 g的基础上于检查前2 d两次服用二甲硅油散1.25 g可显著降低症状评分。

综上所述,在SBCE肠道准备时服用二甲硅油散能显著降低小肠气泡量,方案选择检查前2 d两次服用1.25 g及检查前0.5 h服用2.5 g较检查前0.5 h单次服用2.5 g或5 g祛泡效果更优。

猜你喜欢

清洁度硅油小肠
发动机清洁度管控方法研究及应用
发动机零部件清洁度检测技术
分析护理干预对门诊患者肠镜检查前肠道清洁度的影响
硅油“谋杀”发际线?
一根小肠一头猪
肥美汆小肠
含硅油洗发水真的有害吗
双气囊小肠镜:对肠道进行无死角检查
火电厂汽轮机油系统清洁度的控制措施探讨
小肠深处来“探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