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景观在历史文化街区的应用

2021-03-21庄镇杰杨茂川

艺术科技 2021年22期
关键词:历史文化街区数字媒体

庄镇杰 杨茂川

摘要:文章以数字景观为切入点,以历史文化街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历史文化街区设计保护的现存症结,分析数字景观的构成要素,总结历史文化街区中独立景观装置、顶界面、底界面、垂直界面四种数字景观应用形式,旨在为历史文化街区设计带来新的助力,创造更加丰富的空间体验。

关键词:数字景观;历史文化街区;景观空间设计;数字媒体

中图分类号:TU984.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22-00-03

1 数字景观与历史文化街区概述

1.1 数字景观的概念界定

数字景观是有大量数字媒体技术介入的景观设计,它将大量具有高度集成性与交互性的数字媒体技术应用到城市的街道、建筑物、广场、公园等场所,结合其中的植物、水体、雕塑、光影、环境设施等传统景观要素,有机地结合、加工、处理文字、图像、影像、声音、灯光等多种媒介,充分调动人们的感官,创造出具有丰富交互性的景观空间[1]。在数字景观中,景观与人之间的信息传播交互性过程更加快速且及时,人们参与环境的自发性提升,为更丰富的交互活动奠定了基础。数字景观是技术与艺术的有机结合,通过数字景观,特定场所的人文价值、承载功能和语义将得到更加有效的传达。

1.2 历史文化街区设计保护的现存症结

1.2.1 O2O商业模式对历史文化街区商贸的冲击

延续历史文化街区的经济价值是重要的保护手段之一,然而分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公开数据可知,O2O商业模式的推出已经严重威胁到了城市实体商业经济[2]。原本在历史文化街区才能购买到的特产、手工艺品等地方特色商品,人们通过互联网足不出户即可获得,且价格更加低廉,这对整个街区的实体商业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1.2.2 设计表达同质化的历史文化街区

富含历史、文化气息的历史文化街区是发展地方旅游业的宝贵财富,因此部分地方对街区进行了商业化改造,但改造后的街区高度同质化。这主要是因为街区在改造中盲目追求标新立异,忽视了街区的场域特征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原真性,片面地博取眼球以提升短期商业收益,炮制了许多“假古董”。

1.2.3 博物馆式的街区保护与利用方式

我国目前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机制还比较僵化与呆板,往往只是把街区的历史建筑当作文物遗迹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导致历史文化街区脱离真实的社会环境,失去原有的活力,变成了大型户外博物馆[3]。历史文化街区的价值不只在于其保存的物质环境,更重要的是其具有历史与人文气息,静态的保护与展示无法将其更好地利用起来,且不能为街区产生直接的经济价值,还会消耗大量的公共财政,这种保护方式显然不合理。

1.2.4 数字技术在景观空间的研究与应用还不够深入

目前,国内的数字媒体设计与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数字技术的应用场景更多集中在建筑及室内空间,在历史文化街区,相关的应用还比较薄弱,大量模仿与借鉴国外成熟项目的设计和技术,导致水土不服。同时,配套的技术应用和开发不完善。国内对数字技术的应用趋向工具化,更偏重建立数据库和将其作为制图工具辅助设计,数字技术在场景应用方面的巨大潜力有待激发。

在当代社会生活信息化和数字化背景下,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都已发生改变,加强数字景观在历史文化街区的实践与研究,才能更贴切地回应人们新的功能和审美需求。

2 在历史文化街区应用数字景观的优越性

从传播学角度来说,环境空间可以被理解为一个复杂的信息综合体,历史文化街区本身蕴含高密度、含蓄的历史文化信息,这是其优势,但也要求受众达到一定的信息接收門槛和付出更大的接收成本[4]。相对于传统的景观设计,数字景观传播的信息更直观、效率更高,能够强化历史文化街区的体验优势。

另外,多数历史文化街区本身也是城市中重要的商业空间,数字技术的介入能更好地满足广告传播直观、易懂的要求。数字技术的介入能让商业信息在物质空间更高效地传播,其将成为物质空间与网络空间的桥梁,使历史街区的经济循环也加入互联网经济浪潮之中,抓住时代机遇。

数字景观相对于传统的景观空间还具有生动性与情感化的优势,不受时间与空间的束缚,能够全面调动受众的感官,更加丰富饱满地塑造出历史文化街区的意境,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受现有条件限制,历史文化街区还有许多无法复原的历史建筑或景观,而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数字景观,通过模拟仿真、叠加,把虚拟构筑的信息叠加在真实的遗存中,可以使游客感知到比真实世界更丰富的信息。

历史文化街区通常是周边地区集体活动的场所,庙会、游锣鼓、踩高跷、耍狮子、上灯酒、看花灯等传统民俗活动,在丰富的现代新型娱乐方式的冲击下,竞争力被极大削弱。数字景观一方面可以灵活地利用声、光、电元素,将其与传统民俗活动结合,使历史文化街区及其中的传统民俗活动焕发新的生机,另一方面还可以探索街区的新型娱乐活动。

3 数字景观在历史文化街区的构成要素

3.1 基于LED技术的数字景观

LED是一种常用于各种显示场景的半导体发光组件,超高亮度的LED出现后,其逐渐发展成景观照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点非常显著。如多变幻:灯光色彩、亮度和图案可由计算机精确控制。寿命长:是普通灯源的10到30倍。高新尖:结合计算机、嵌入式等新科技实现编程控制、持续迭代,满足复杂多样的设计需求。此外,LED还有节能环保、安全体积小等特点,是数字景观最适用的基础构成。

3.2 基于投影技术的数字景观

投影是生活中常见的多媒体手段之一,技术成熟。数字景观则将传统的影像载体由幕布转变为墙体、地面、水幕等空间界面,能够结合环境塑造丰富的空间效果。在历史文化街区改造中,许多历史建筑经常面临两难,既需要营造吸睛的效果,又不能对建筑本体产生较大影响,基于投影技术的数字景观则能够轻松解决这个难题,它能够根据建筑本身的结构特征与形体轮廓,将预先设计的数字动画准确投射到建筑表皮,真实的建筑与虚幻的光影相得益彰,绚丽的效果极易吸引人群。

利用投影技术,历史文化街区既能保留其静态的、原真的一面,展现历史文化的厚重感,又能根据街区季节性、周期性活动的需要,投射专门设计的动态影像,展现与时俱进的崭新面貌,打破历史文化街区老气横秋、一成不变的刻板印象,给予游客特别是年轻人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新鲜体验。另外,由于具有成本小、效果吸睛的优势,投影技术还受到了许多预算有限的历史文化街区改造项目的青睐。

4 数字景观在历史文化街区的应用

4.1 独立存在的数字景观装置

相对于艺术装置,数字景观装置具有景观艺术的公共性与户外性,它与周围环境联系更加紧密。数字景观装置也不同于传统景观中的雕塑、亭廊、假山等小品,它结合了数字媒体技术,在造型、材料和应用方式上灵活多变,富有后现代主义艺术精神。与景观小品相似的是,独立的数字景观装置往往是空间中的视觉焦点与构图重心,具有塑造记忆标志、传达情感寓意的作用。数字景观装置本身具有的光色特征,使之相对独立于环境空间形态中,更容易形成视觉中心。比如芝加哥的皇冠喷泉,巨大的LED屏幕上变换的人脸与喷泉巧妙结合,令人过目难忘,又诙谐有趣,非常契合场地氛围。

4.2 数字景观在街区顶界面设计中的应用

景观空间不同于有屋顶的建筑空间,它通常由屋檐、树冠、廊架等构成不恒定的顶面,发挥有限的空间限定作用,特别是在夜晚,人们对在黑暗中的限定感知更加微弱,通过投影天幕、LED天幕、灯光天幕等形式,数字景观作为信息传播界面的作用被凸显出来。天空作为在多数景观空间中恒定的顶面,是人们感知室外空间的标的物,当人们习以为常的标的物被天幕上动态、游离、多层次的界面替代,真实空间的存在会在一定程度上被剥离,从而带给人沉浸感极强的新奇体验。

贵州平塘县天文小镇项目利用一条长450米、面积8 000平方米的巨型透明LED屏打造了一条天幕商业街。该天幕白天是透明的,并不影响街道的自然光照,到了晚上,亮起的LED天幕仿佛夜空中神秘闪耀的游龙,壮丽的场景使人们纷纷驻足欣赏。除了表达强烈的空间氛围外,广告信息也可以直接嵌入天幕画面当中,有效带动商业街经济发展。

历史文化街区有大量的历史遗存,天幕的应用须考虑与场地的契合才能避免喧宾夺主,做到虚实结合。如无锡南长街,巧妙地利用巨大拱形桥洞打造了投影天幕,使游客可以从桥洞外古色古香的街道穿越到桥洞内的异世界,古老的街道与未来感的天幕不仅不会冲突,反而使原本昏暗破落的桥洞空间成了街道新的体验节点。

4.3 数字景观在街区底界面设计中的应用

底界面作为街区外部空间“容器的底部”,与人们接触最为紧密,是各类活动的直接载体[5]。数字景观在硬质界面上应用地面投影、发光砖等形式,能够更好地丰富空间层次,提升空间互动性。例如,知名跨界艺术团体蒂姆联铂在本卡诺莫里公园的交互艺术装置,利用数字投影技术模拟了瀑布从建筑表皮倾泻而下并散漫到地面上的场景,运用数字技术模拟真实的水流运动,当观众站在“水面”上时,水流就会像遇到真实的障碍物般改变流动轨迹。由此可见,在数字景观的介入下,人们只要付出相对小的互动成本,无论静止还是照常行走,底界面都能即刻对人们的行为作出响应。

数字景观在底界面的应用也有强调其引导性、标识性的一面。例如,商家常用微型投影机在店铺门前的地面上投射出店招信息或欢迎语,巧妙地在有限的街道空间开拓出新的信息界面,既能吸引顾客的注意,又不妨碍行人。

4.4 数字景观在街区垂直界面的应用

垂直界面不仅是有效分隔、限定空间的重要因素,也是人们对街区进行意象感知的主要对象,如果历史文化街区中的垂直界面能够展现街区的独特风格,契合当地文化特色,就能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以下分别论述两类数字景观在历史文化街区中的应用,一类是与建筑表皮的结合,另一类是在构筑物、景观小品、水幕等景观环境设施中的应用。

4.4.1 与建筑表皮的结合

建筑本身就是信息,也是传播信息的媒介,在与数字景观结合后的建筑表皮,数字影像超越了传统的建筑符号,使信息的传播变得更加生动化、多元化[6]。数字景观与建筑表皮的结合不是为了强烈的视觉冲击生硬地嫁接富有科技感的数字影像,不同于其他城市公共空间,历史文化街区的建筑表皮往往携带了大量这个街区乃至地区的历史与共同记忆,数字景观须结合建筑表皮结构特征,传达符合主题的信息。

例如,印度艾哈迈达巴德市蒙达尔广场的一栋大楼,有一个印度面积最广的LED媒体外立面。整栋大楼表面都是不规则的曲线,设计师利用4 500米长的新型线性光源覆盖外立面,通过一个总的计算机系统控制所有光源,使变化多端的影像得以完美契合建筑表皮,使整栋大楼变得更有生命力。

4.4.2 在景观环境设施中的应用

传统的景观环境设施重在观赏性,在互动性的设计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历史文化街区有很多观赏性的内容,如果不在补充性的环境设施中提升互动性,那么街区就很容易沦为博物馆式的展览,无法满足游客更高层次的体验需求。数字景观利用传感器技术结合环境设施,可以使人与人、人与空间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产生更有趣多元的互动。

例如,NIKE在菲律宾马尼拉的跑鞋公园沿着蜿蜒曲折的跑道设置了一个约2米高、200米长的LED曲面屏幕。当穿着特定款式跑鞋的人们在跑道上跑步时,跑鞋内的传感器会记录跑者的动作轨迹并传递给LED屏幕,当跑者跑完一圈时,屏幕上会根据上一圈的姿态和速度呈现一个投影,似乎一直在和上一圈的自己比赛。此外,LED屏幕还记录了优秀运动员等虚拟角色的运动状态,跑者可以选择与这些虚拟角色赛跑,当地的人们已经热衷于前往挑战其中的“传奇角色”。这个项目通过新奇的互动方式将人们的行为活动与空间紧密联系起来,并成功地传达了品牌理念。

5 结语

数字景观是技术与艺术的有机结合。文章以数字景观为切入点,以历史文化街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历史文化街区设计保护的现存症结,通过分析数字景观的构成要素,总结历史文化街区中独立景观装置、顶界面、底界面、垂直界面四种数字景观应用形式,旨在为数字景观在历史文化街区的更好应用提供参考。数字景观可以使置身于历史文化街区的人们体会到街区特有的力量与厚重感,营造出多维度的空间体验,优质的空间体验又能带来持续稳定的客流,从而实现历史文化街区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智冠.多媒体介入当代景观的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0.

[2] 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21-08-27.

[3] 刘际超.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发展研究[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11.

[4] 贾巍杨.信息时代建筑设计的互动性[D].天津:天津大学,2008.

[5] [日]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M].尹培桐,译.南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7:224-225.

[6] 夏源薇.数字景观在城市商业空间中的设计研究[D].济南:山东建筑大学,2019.

作者簡介:庄镇杰(1997—),男,广东湛江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与理论。

杨茂川(1964—),男,四川什邡人,本科,教授,研究方向:传统文化应用、地域空间发展、“新江南”设计方法。

3177501908226

猜你喜欢

历史文化街区数字媒体
推进广州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活化的思路与成效
洛阳老街区“微空间”改造设计思考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城市文脉延续的新思考
基于游客满意度的城市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开发探讨
文化系统剥离与市场割裂对文化创意体验产品的影响研究
浅谈环境艺术设计中数字技术的运用
数字媒体艺术的现状与前景
数字媒体的时代特征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旅游体验背景下重庆下半城历史文化街发展策略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