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目标体系构建与实施路径探析

2021-03-21邹韵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51期
关键词:职业教育课程思政

邹韵

[摘 要] 思想政治教育对高职院校培养现代化的实用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专业课程将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最为关键的渠道之一。中国保险业发展迅速,逐渐成为高职金融专业学生的主要就业方向,“保险实务”作为专业必修课,尚未形成课程与思想政治融合的行之有效的实施方案。通过分析保险业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属性特征,结合“保险实务”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内容,构建课程思政的三级目标体系,并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从家国情怀、爱岗敬业、个人素养三方面分别提出实施建议。

[关键词] 课程思政;职业教育;保险实务课程;保险专业教育

[基金项目] 2018年度广东省高职教育财经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互联网+’背景下高职财经专业课程发展性评价模式改革研究”(CJ201830);2020年度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十三五”科研项目“粤港澳大湾区跨境商业医疗保险发展研究”(2020SK10)

[作者简介] 邹 韵(1988—),女,湖北汉川人,硕士,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财经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高职院校金融保险及相关学科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51-0167-04    [收稿日期] 2021-05-11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欲成功业,德行为先。教育乃国之大计,其理亦如此,需将立德樹人作为教育之根本。在经济与科技高速发展、信息爆炸的时代,高校学生面临更多的社会挑战和诱惑,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力度却远不及中小学校。2014年上海在高校探索实施课程思政并付诸实践,为全国高校提供了良好的借鉴。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后,各地纷纷出台措施,将课程思政改革作为重点工作[1]。然而,目前改革仍处在起步阶段,尤其是针对高职院校的相关研究更为缺乏。“保险实务”是金融类专业的必修课程,我国保险行业的快速发展,逐步成为民生热点话题,对高职人才的需求也日趋旺盛。

一、“保险实务”课程思政教育的现状

(一)现行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标准

经过多方调研,了解到开设金融专业的高职院校基本上都将“保险实务”或相似课程作为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一般要求学生在一年级时完成学习。对于设立了保险专业的高职院校,其人才培养方案中有多门与保险相关的课程,通常是将“保险学原理”和实务操作类课程进行细分,原理型课程安排在大一阶段,实务类课程贯穿各个年级。

各院校“保险实务”课程标准的设置略有不同,并且随着高职课程和教材改革的不断深入,实务类课程组织结构呈现出项目化、任务式、模块化的变化趋势,并体现出工学结合、重视实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特点。综合来看,“保险实务”课程以保险从业岗位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以学习性的工作任务为导向,以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为核心,按照保险业务流程组织教学过程,要求学生切实掌握保险学的基本知识,提高业务实操能力,形成职业能力和素养,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课程内容可分为三大类,一是基础知识类,包括风险与保险认知、保险合同、保险基本原则等;二是险种与产品,一般分为人身保险类和财产保险类,高职课程中更侧重人身保险相关内容的教学,财产保险中以机动车保险为重点,这也和当下保险行业对高职人才的岗位需求相匹配;三是保险业经营与管理,包括业务流程、承保和理赔业务规范、保险市场、保险监管等。也有一些院校的课程将后两类的内容融合在一起,形成项目式的结构划分,在介绍险种知识的同时,融入该类产品的经营流程和管理规范,这样的设置体现了知识的连贯性和循环性,更有利于进行完整的实操训练。

(二)课程思政实施现状分析

通过分析“保险实务”及相关课程的现行课程标准,能够看到在“课程思政”理念提出之前,部分院校就已经将职业素养、职业道德、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培养纳入课程目标,比如要求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做到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勤勉尽责、开拓创新等,但这些要求基本上体现在总体的课程目标中,或者作为一种附带性和拓展性的目标,没有具体落实到每个教学项目中,无法与教学各环节较好融合。在具体的课程内容设置和教学计划中,思想政治目标和内容较少,也没有行之有效的实施方案,更不会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方面做出评价。由此看来,虽然很多高职院校和授课教师已经意识到思想政治内容在保险课程中是不可或缺的,但是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也没有总结出较好的实践方法加以应用和推广,因此有必要作出进一步的研究,找到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整个教学过程的有效途径,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高尚的职业情操和优秀的职业品质[2]。

二、构建“保险实务”课程思政的目标体系

(一)分级目标设置

1.总体目标。“保险实务”课程的授课对象以财经商贸类专业学生为主,他们将来的就业岗位与人民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保险业属于第三产业,为社会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其经济价值主要体现在资金补偿和无形的配套服务中。鉴于此类课程的性质和培养对象的发展定位,将总体思想政治目标设定为:让学生了解行业领域的国家战略、行业发展方向、法律法规及政策导向,与时俱进,以现实问题为中心,培育学生经世济民、诚信为本、客户为先、德技兼修的职业素养[3]。

2.分项目标。高职院校以培养实用型的人才为主要目标,所授课程的目标设定也应与职业要求相适应,因此可以根据社会和行业对保险从业者的素质要求制定“保险实务”课程的思想政治目标。在总体目标的指导下,划分出“三位一体”的二级目标:对国家培养家国情怀;对职业做到爱岗敬业[4];对自我提升个人素养。这三个方面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任一方面都不可能脱离另外两方面而独立存在,其中一个方面的养成和提高也会同时带动另外两方面的提升。

结合目前我国保险业的发展情况、职业本身的属性特点,以及高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风格,对二级目标做进一步细分,形成三级课程思政目标体系,详细内容如图1所示。诚然,要成为优秀的保险职业人,需要具备众多方面的优良特质,此处只总结最为关键和重要的项目。鉴于我国保险行业发展尚未达到成熟阶段,社会公众对行业存在模糊认识,因此在目标体系中需要特别突出“诚信为本”一项,将其作为课程思政的重点任务。

(二)思想政治目标与教学内容的匹配

在现有的“保险实务”授课计划和教学方案中,每项教学内容都会设置相应的教学目标,有的是总括性的目标,有的是较为细致的划分出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还有的是列出素质目标。要切实开展课程思政改革,就必须将思想政治目标作为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并且根据教学内容设置恰当的对应目标,让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有的放矢,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学的有机结合。

1.基础知识模块。让学生建立对保险制度的基本认知,了解保险合同的主要构成和业务处理,掌握保险运作的基本原则。此部分对应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主要包括家国情怀、爱岗敬业中的职业规范,个人素养中的诚信为本、价值观确立等。其中,保险的基本原则可作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项目。保险的四个原则包括最大诚信、保险利益、损失补偿、近因原则,集中体现了保险的以诚实守信为根本要求、以合理合法的利益补偿为准则、以参与各方的权益公平为保障、以科学运算和事实逻辑为根据等特点。四大原则贯穿保险运作的整个过程,在后续内容的教学中也多有运用,可作为思想政治的典型,反复浸润,加深印象。

2.险种与产品模块。此部分是课程的核心,占据的课时也最多,主要是要求学生了解各类保险产品的保障范围、承保规则、赔款计算方法,进行产品解读和保障方案设计等。高职院校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通常会将此模块作为实操训练的重点,通过仿真实训平台、企业项目教学、模拟方案规划等工学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险种属性,掌握业务流程。教学内容的“职业性”特征凸显,与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塑造良好个人素养的思想政治目标尤为契合。

3.保險经营管理模块。这一模块涉及规范性的内容较多,既有保险公司内部运作的业务规范,又有行业和市场的监管规则,还包括国内外市场的发展状况分析。这些内容不是教学的重点,有些高职保险教材中甚至很少提及,但这些恰恰是家国情怀、职业荣誉感、积极的人生态度、竞争意识等思想政治目标实施的优良土壤,在课程思政改革环境下,此部分内容应得到更多的重视。

三、“保险实务”课程思政建设路径

(一)结合课程内容,开展家国情怀专题教育

学生们在学习“保险实务”课程之前,已经接受过国家历史、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教育,本身具备了一定的家国情感和民族自信,但很多学生却不知道我国保险业一路走来的艰难坎坷。保险和其他金融产品一样,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舶来品”,在我国社会主义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也形成了独有的特色,但还远未到开花结果的成熟阶段。如果不了解保险的历史,不清楚其由来和运作原理,就很难对其产生认同和信心。

保险设立的初衷并不是让参与者获得更多额外的收益,而是在其遭受经济损失时给予及时和适当的补偿,是行“解危救难、雪中送炭”之事,其本身具备了一定的群体公益性,成为社会保障的“稳定器”。让学生明白这些道理至关重要,因此可以在课程前期开展专题教育,奠定基调,后续根据课程内容再适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层层递进,通过摆事实、说故事、讲道理等方法[5],既让学生看清过去和现状,更要引发思考,畅想保险未来的发展前景,认识到保险和国家的强盛繁荣、人民的安定生活紧密相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二)转换角色,在实践中培养爱岗敬业的职业品德

职业性的思想政治目标,只有在职业型的实践场景中才能实现,如果只把学生当作高塔中的知识接受者,灌输苍白的理念和枯燥的法规条文,是无法有效达成目标的。从具体分析来看,职业规范与道德要求需要先讲解后践行;工作责任心和服务意识主要是通过实践培养,让学生负责或参与工作项目。当学生亲临现场,进行保险事故查勘、灾后施救等工作,或将保险赔偿款亲手交给客户并得到客户的肯定与感谢时,其职业荣誉感和使命感会自然而然地形成。

在教学实施上,一是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转变身份角色,逐渐习惯以保险从业者的角度对待问题。二是要创造良好的实践环境和资源,通过课堂模拟实训、与企业协同育人、顶岗实习、组织实地调研、参加职业技能比赛[6]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接触真实的项目,完成真实的工作任务,感受真切深刻的职业体验。三是学会总结和调适。保险工作难免会遇到困难,遭受委屈,教师要帮助学生打好专业知识基础,形成正确的心理预期。榜样示范、个别辅导、撰写周记和总结、组织交流分享会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四是完善课程考核方案,将思想政治目标的达成情况纳入考核[7],可参照“保险实务”课程思政第三级目标中关于爱岗敬业的内容,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多维度的综合评价。

(三)润物无声,理实结合,提升个人素养

个人素质的养成非一朝一夕之事,不可能凭一门课程就达到效果,需要经过长时间、多方位的训练和陶冶。以诚信为例,虽然我们从小就接受了诚信教育,但很多学生并不清楚保险中所谓“最大诚信”的具体要求和在实际业务中的运用。保险合同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和保险本身的射幸性,使得保险对“诚实守信”的要求比其他金融活动更为严格,且贯通保险活动始终。同时,这项要求不仅针对保险从业者,还包括消费者在内的所有参与方。保险从业者若不守信,贪图眼前利益而损害消费者的权益,只会作茧自缚,更严重的会影响整个行业的声誉和健康发展。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由于我国保险业的野蛮扩张和部分代理人的虚假营销,几乎摧毁了民众对保险业的信任,让这个还未成长起来的行业在发展初期就异常艰难,保险人的不诚信行为对市场的负面影响一直延续至今,成为深刻的教训。保险消费者若不诚实,即使得到了不应有的补偿,不但会触犯法规,得到惩罚,而且会使保险人提高风险费率,进而损害广大潜在保险消费者的共同利益。学生只有了解到其中的利害,才会重视诚信品质的养成,才会认同并自愿遵循诚信为本的要求。

要塑造学生的高尚品德,提升个人综合素质,教师的教法和做法极为重要。在说理时,做到抽丝剥茧、循循善诱,让学生印象深刻、由衷认同[8];在实践中,需要反复印证、及时提醒,达到以正确的思想引导行动的效果;在生活中,以身作则,言行一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学生自我修养和职业能力的提高,将大大有利于行业环境的净化和长远的发展,同时企业提供更多的优质就业岗位,改善学生的就业条件,促进对应专业的招生和教学,如此一来,形成“人才培养—行业发展—改善就业”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王学俭,石岩.新时代课程思政的内涵、特点、难点及应对策略[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1(2):50-58.

[2]张爽.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初探——以《保险销售实务》课程为例[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37(1):7-9+16.

[3]郑迎飞.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思考——以《投资学》课程为例[J].高教学刊,2019(4):141-143.

[4]广小利.高职物流专业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的融合培养的必要性[J].中国市场,2016(49):185-186.

[5]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43-46.

[6]崔佳佳.职业教育“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路径探究[J].职教通讯,2019(4):44-48.

[7]白云华.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索[J].才智,2019(26):192-193.

[8]王石,田洪芳.高职“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14):15-18.

3310501908290

猜你喜欢

职业教育课程思政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浅谈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