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扩招下分层分类教育教学管理新模式探索

2021-03-21罗惜静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51期
关键词:高职扩招生源

[摘 要] 自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发布实施《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以来,高职扩招已连续实施三年。高职扩招无论是在教学还是管理上都给高职院校都带来了诸多挑战和机遇,只有在充分理解高職扩招的目的和意义,了解扩招生源特点的基础上,制定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目标,分层分类培养、教学、考核、管理,以实现精准化教学,才能真正解决我国技术技能人才短缺的问题,缓解社会结构性就业压力,高职教育才能真正从层次教育、学历教育过渡到类型教育。

[关键词] 高职扩招;分层分类教育;生源

[基金项目] 2019年度浙江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十三五”第二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分层教学模式在中高职教育衔接中的应用研究”(jg20191065)

[作者简介] 罗惜静(1984—),女,浙江平阳人,硕士,浙江金华科贸职业技术学院教科研处副处长,副研究员,主要从事高校教学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51-0005-04    [收稿日期] 2021-07-21

为了贯彻落实《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高职扩招100万的要求,2019年5月8日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发布实施了《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具体布置了高职扩招的主要任务。教育部办公厅于2019年12月25日印发的《关于做好扩招后高职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高职院校主动适应高职扩招背景下生源多元化特点及技术技能人才多样化培养需求在教育教学管理方面的方向标。在新形势、新要求下,高职院校应针对不同生源的成长背景、从业经历、学习基础、学习需求、年龄及认知发展特点等方面的差异,积极探索相应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

一、百万扩招背景下的生源特点及挑战

社会上对“扩招”一词印象最深的应该是1999年的高考扩招,但其扩招的对象是应届高中毕业生,而此次扩招,《意见》明确指出是高等职业教育,并且对象主要为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和农民工。允许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和农民工等有机会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是党中央针对我国现有的无工作劳动者教育程度和技术水平不适应当前的劳动工作岗位的现状,为缓解当前社会的就业压力,解决我国技术技能人才短缺的问题而做出的战略性决策。所以高职扩招并非教育内部的升学问题或生源问题,其最终目的是要提高就业者的素质和就业质量,解决我国结构性就业问题,实现高质量就业。但百万扩招中的生源有其不同于传统生源的特点。

(一)生源特点

1.社会化程度较高,个性鲜明。扩招的生源来自不同的职业领域,有着丰富的生活和社会阅历,且承担着多重角色,学习的目的不是获得文凭,从而对父母和学校有个交代,而是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和就业能力,解决自身的知识和技能无法适应当前工作岗位的需求问题,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社会角色需要,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扩招的生源有丰富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经历,在需要、动机、兴趣等个性心理倾向和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方面独具特色。

2.学习动机明确,主动性强。扩招的生源基本是成年人,他们心智成熟,主观能动性与自觉性高,不像部分在校生存在“等靠要”的依赖心理,找到好的工作是他们最主要的学习动机。他们担负着家庭的经济重任,学习的目的是获得一技之长,对实践技能有着迫切的需求,自我需求定位明确,能在社会发展和自身发展需要中找到契合点,并将其转化为学习动机,对知识的渴求度远大于普通大学生。因此他们更加注重自身的经验、知识技能、个性能力特点与社会需求的结合,主动寻求外部资源的支持,以实现知识和技能的提高。

3.教育背景多样,职业技能千差万别。扩招的生源大多是由于过去不想学、学不得法、家庭条件受限等原因导致的文化水平参差不齐的群体,有高中文化水平的人,也有小学文化水平的人,在听说读写、语言表达、信息获取等综合素养方面有很大差异。但在职业技能方面,扩招的生源中不乏在原先工作领域具有相对熟练的操作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人,甚至是职业高手。

(二)高职教育面临的挑战

1.专业设置及教学内容与岗位脱节。为了节约办学成本和实现办学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往往保持相对稳定性,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一些新型产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导致高职院校的专业与现有的职业岗位脱节。在教材和教学内容方面,目前面向普通生源的教材基本是“学科式”或“项目式”教材,其实用性和时效性不够,教学内容与学习需求之间缺乏对应性和交互性,尤其是公共基础课,由国家统一制定课程标准,教材往往也采用国家统一规定的教材,内容广泛但很难体现专业特色,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发展。部分课程尤其是实践性课程的教学目标不符合现实的岗位需求,无法对接真实的工作环境,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不一致。此外,退伍军人、农民工的文化水平整体不高,无法适应高职高专教材。

2.对高职扩招理解不够深入,政治站位不高。将包括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和农民工在内的社会各阶层纳入高等教育的范围,意味着高职教育将充分发挥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职能,帮助他们重返工作岗位或帮助他们打破原有的阶层固化,推动其在社会阶层中的流动。高职教育将不再纯粹为青年学生提供学历教育,高职教育是一种类型教育,是为更广大的社会群体提供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服务。而大部分高职院校是被动式的接受扩招的生源,对扩招的生源未形成整套管理机制,还是采用传统的培养和管理模式,对其来说只是量的扩大,而没有充分意识到质的变化。没有站在政治的高度深刻领会高职扩招的意义和目的,没有充分认识到国家高职教育改革的需要是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新动力。

3.教师的知识技能水平与扩招生源的培养目标不匹配。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师招聘条件主要以具备相关专业硕士学历或有高校教学经历为主,为数不多的高职院校在教师招聘条件上要求具备一定的企业工作经验。高职教师队伍普遍存在缺少企业实践,以及除教师职业外的职业岗位经验。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理论知识的单向传输,缺乏实践教学的知识技能渗透,甚至脱离了专业应用性和实践性,与企业目前的工作岗位要求严重脱节。

4.传统的教学管理不适应扩招生源的学习需求。随着百万扩招政策的实施,必定会对高职院校招生、教学模式、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建设等提出新的挑战。扩招生源的加入,打破了高职院校原有办学规模的平衡机制,原有统一时间、统一内容、统一目标、统一方法的教学模式很难满足扩招生源自由选择学习时间与学习形式的需求。传统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和趋同的教学形式,不适应扩招生源的需求和特点。另外,学校完全遵循学分成绩目标以判定扩招生源是否达到毕业要求,过分注重教育结果而轻视教学过程,显然是不可取的。通过调查发现,关于职业生涯规划的讨论是最为学生所期待的,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很少[1]。

二、扩招后分层分类教育教学管理新模式探索

精准教学是依据不同学习者的实际情况,精准设计教学目标,科学设计精准、适当的教学环境,采用学习者能够接受的教学方法,采取差别化的考核评价手段,并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习者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教学策略的一种方法。[2]2019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既有利于缓解当前就业压力,也是解决高技能人才短缺的战略之举。”[3]这意味着此次百万扩招不是简单的扩大高职教育规模,而是为了解决结构性就业问题,也意味着将对现有的高职教育提出挑战,要求未来的人才培养质量要由社会、企业、行业验证。高职院校只有采用精准教学模式,才能实现精准育人目的。

(一)因材施教,确定不同人才的培养目标

在传统生源的人才培养中,高职院校根据教育部出台的人才培养方案与实施意见,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人才培养目标及教学计划,但由于扩招生源的知识背景、工作经历、入学需求等存在较大差异,使用统一的人才培养目标及教学计划显然不适用。在百万扩招背景下,高职院校必须依据国家的相关政策,对生源的教育背景、工作经历、文化知识结构、职业技能、学习需求等进行全方位分析,促进职业教育与创新教育相结合、个体需求与共性培养相结合、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针对不同人群制定相应的培养目标,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计划,实施分层教学,实现多元化培养。针对学历层次较低,但具有一定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的学生,要立足于其工作经验,侧重于综合职业素养、专业理论和技能的提升和拓展,确保扩招后的人才培养质量,达到终身教育、终身就业的目标。

(二)分类培养,满足不同生源的需求

扩招的生源包含高中毕业的应届生、农民工、下岗职工和退役军人等,在年龄上也有很大的差异,在学习时间上有脱产和半脱产,他们对职业教育有着不同的诉求。针对退伍军人或相同职业背景的扩招生源,可采用订单式培养模式,与企业联合招生、定向就业、订单培养,充分发挥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主体作用,邀请企业直接参与课程设计、教学等,与企业共同开展人才培养,既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又解决了学历和就业质量提升的问题,实现了毕业即就业。针对半脱产的扩招生源,高职院校可与企业技能大师共建“大师工作室”,理论学习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专业基础课程通过非工作日集中学习,而岗位技能训练以“师傅带徒弟”的教学方式在“大师工作室”进行,形成学习小组,使学生实现岗位基本技能、岗位专业技能、岗位提升技能、岗位拓展技能四个层次能力的提升[4]。

(三)分层分类教学,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

针对半脱产型生源,学习时间不统一,学校可采用企业新型学徒制教学模式,即“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联合培养”[5]的模式。高职院校主动与扩招生源所在企业对接,通过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方式,充分对接企业生产需求、扩招生源的职业岗位和职业发展需求,采用灵活多样的模式开展教学。在编排班级时,以扩招生源报考专业、地域、年龄结构、职业背景及倾向性等因素为编制依据,结合办学的最大负荷量进行分层编排和分类管理。在教学安排上,课程采用校外课堂、分段授课、单独考核等形式进行授课,即工作日通过在线课程或教学资源进行线上学习,非工作日或晚间到学校或具备条件的企业教学场所进行集中面授和辅导[6]。针对相同职业背景的扩招生源,联合企业开展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即根据企业生产规律,“旺”季以在企业实践为主,“淡”季以学习学校规定的课程为主。针对全脱产型生源,因学习时间不受限制,在教学模式上可参照相同专业普照班或对口单招班,但要分类编制人才培养方案,分类评价,并单独编班。

(四)分层分类考核,采用多样化的考核形式

在宽进严出的前提下制定社会认可的考评制度,既可满足扩招生源顺利拿到高职院校毕业证的心愿,又可向社会输出高质量技能型人才。根据扩招生源的特点,采用差异化的评价方式,一改传统同质性的量化考核标准。针对扩招生源的文化基础、学习能力、工作经历等,可基于入校时的文化基础和职业技能尝试采用“成长增量”的方式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并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公布检查结果,并纳入有关考核评价。半脱产生源可采用“理论—实操—答辩”的评价模式,理论教学采用线上测试和学校期末统一组织的线下测验相结合的方式;技能教学采用“实操+答辩”的形式检验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工作能力。全脱产生源采用考查其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及个人学习态度与能力的过程性评价,并按照国家职业技能要求对专业理论知识进行考核的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五)分層管理,满足学生多形式学习的需要

在扩招生源中不乏已参加工作或已婚有子女的人,采用全日制教学显然不合适。农民工群体或下岗职工可能在参与职业教育一段时间后,又找到了心仪的工作,会陷入是否继续学业的两难,因此高职院校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半日制、晚间制、周末班或工学交替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及创新学制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针对不连续的碎片化学习问题,高职院校可将课程进行模块化设置,理论课可以通过各种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在线讲授解答,而实践教学部分可以集中安排授课,使每一个模块的课程紧凑集中。建立学分互换管理机制,积极推行“1+X”证书制度,鼓励扩招生源利用职业培训证书、工作经历、工艺技术创新等成果与部分专业课程互换学分。

三、结语

没有职业教育现代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由参照普通教育办学模式向企业社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转变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总体目标。[7]高职百万扩招在职业教育转型的过程中必定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高职院校只有深刻领会扩招背后的意义和不同生源的背景及求学目的,科学制定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方案,采用与之相适应的分层分类教学模式,把高职扩招作为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新动力,推动管理水平、学生综合素质、人才培养质量持續提升,[8]才能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邵然.高职扩招背景下如何提升教学质量?——基于高职学生学习经历调查的分析[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4):60-66.

[2]尹奎.高职扩招背景下“精准教学”模式在人才培养中的应用[J].知识经济,2019(30):129-130.

[3]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EB/OL].(2019-03-05)[2021-07-01].http://www.gov.cn/zhuanti/2019qglh/2019lhzfgzbg/.

[4]王姣,李春平,王桂娟.高职扩招背景下分类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20,29(6):40-44.

[5]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的意见[EB/OL].(2018-10-12)[2021-07-03].http://www.gov.cn/xinwen/2018-10/27/content_5334950.htm#1.2018.10.27.

[6]张政利,李云飞,宋连喜.高职百万扩招教学管理的问题预判与应对之策[J].职业技术教育,2020,41(20):10-14.

[7]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2019-02-13)[2021-07-03].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2/13/content_5365341.htm.

[8]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扩招后高职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EB/OL].(2019-12-23)[2021-07-05].http://www.moe.gov.cn/srcsite/A07/moe_737/s3876_qt/201912/t20191227_413753.html.

猜你喜欢

高职扩招生源
长洲怡生源记货单考论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刍议扩招背景下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
从政策杠杆到关系嵌入:对高职扩招的初步分析
扩招背景下在职与职后高职教育供给结构与质量改革路径研究
推进高职扩招的几个关键着力点
中高职专业衔接的问题分析及实践路径
高职“扩招”“提质”一样都不能少
高校生源危机:“狼真来了”
关于独立学院建设研究生生源基地的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