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非药物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临床研究进展

2021-03-20边小平魏清琳孙雪妹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1年2期
关键词:绝经期穴位针刺

边小平,魏清琳,孙雪妹

1 甘肃中医药大学 甘肃兰州 730000

2 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甘肃兰州 730000

围绝经期又称绝经过渡期(menopausal transition,MT),该时期因女性卵泡功能的缺失,使卵巢类黄体酮和雌激素水平下降及月经周期永远停止,是所有女性必经的自然生理期[1],亦是女性抑郁症的易发期,也被称为抑郁症的“脆弱之窗”[2]。

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中有20%以上会出现健康残损,对女性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3]。流行病调查显示,女性抑郁症的发生率是男性的两倍,而在围绝经期的发生率约占70%,且疾病发生率仍在不断上升。该病的发生在不同国家、地区各有差异[4],在我国上海为13.1%,北京为24%,广东为21.1%,台湾为31.0%~38.7%[5]。目前,西医对该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治疗以抗抑郁药物、激素替代或两者联合用药的治疗方式为主[6]。中医对于本病的认识由来已久,对该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拥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治疗方法多样。除传统中药汤剂外,还有许多独特,经典、有效的中医非药物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借鉴。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整理归类近年来中医非药物疗法对本病的治疗,以期有助于临床。

中西医对围绝经期抑郁症的认识

1 西医对围绝经期抑郁症的认识

西医对本病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主要认为有以下几种:①与雌激素水平下降有关[7];②卵巢激素波动导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障碍所致[8、9];④单胺类神经递质与去甲肾上腺素的失衡引起[10];④遗传因素也可能参与了本病的发生[11]。

2018 年9 月北美绝经学会和美国国家抑郁中心网发表了对该病的诊疗指南[12],指南指出抗抑郁的治疗即是对本病的一线治疗方法,其中只有去甲文拉法辛经研究证明是有效的,其他用药及雌激素治疗方法对于本病的治疗尚缺乏研究证明。

2 中医对围绝经期抑郁症的认识

中医历代古籍中虽无有对本病的专题论述,但据本病主要临床表现,可归属于中医“脏躁”“郁证”“心悸”等疾病的范畴。

目前多数临床医家认为本病的发生以“本虚”为主,加之内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诱发本病,与本病相关的记述可追溯到《黄帝内经》,在《素问·上古天真论》有载:“女子七岁,……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女子届七七,天癸竭,肾气渐衰,冲任空虚,津血亏虚,脏腑失养。又因脏腑经络相互关联,故一脏出现问题,脏腑之间往往相互联系[13]。因此,在治疗方面,应综合论治、系统调节。

中医非药物疗法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

中医治病讲求辨证论治,异病同治,古代医籍对本病虽无记载,但可从共同的发病机制及相同的临床症状进行辩证,可采用相同的治疗手段,凸显中医治疗方法的独特优势。

在本病的治疗方面,中医药技术发挥了独特的优势,具有临床效果好,不易形成依赖,毒副作用少,易于接受等优势。其中,中医非药物疗法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现将中医非药物疗法治疗本病相关方法整理如下。

1 针刺治疗

针刺作为中医药传统医疗技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医药在世界上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针刺作为具有独特优势的医疗技术手段,也得到了世界的认同[14-15]。

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针刺可通过影响围绝经期抑郁症的发病机制,从而达到干预围绝经期抑郁症的目的。陈鹏典等[16]通过研究发现,大量动物实验表明,针刺可以调节神经递质水平、神经内分泌网络功能,辅助相关信号传导途径表达及抑制神经元凋亡等环节,以干预围绝经期抑郁症的发生机制;郑琳等[17]选取了80 例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观察组采用针灸,选取三阴交、内关、合谷、太冲、神门、百会、印堂穴,并配合神阙隔盐灸,5 次为1 疗程,每个疗程相隔2 天,共6 个疗程;对照组给予盐酸氟西汀分散片,1 粒/次,1 次/d,共服用6 周。通过观察比较发现,针刺能够提高患者雌激素水平,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黄志军等[18]通过查阅、整理近年来针灸对围绝经期抑郁症临床治疗的相关文献发现,临床应用针灸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具有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易于接受等优势;李声等[19]采用循证医学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期刊数据库等中有关针刺治疗围绝经抑郁的临床研究文献,对比西药和针刺在治疗本病的临床疗效,发现针刺在改善绝经抑郁症状及绝经生活质量方面较西药好,改善综合症状与调节性激素水平方面与西药相当。

综上,针刺在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方面效果可信,其主要通过影响疾病发病机制[20]从而干预疾病的发生。

2 电针疗法

近年来,针灸技术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完善,融合及发展,衍生出许多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如电针、穴位注射、耳针等。

王玉等[21]等通过实验研究发现电针可调控相关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以改善围绝经期抑郁症大鼠模型的抑郁症状,发挥治疗作用;荆秦等[22]通过研究发现电针疗法可阻止模型大鼠神经细胞的凋亡,促进海马神经细胞的修复,近而改善模型大鼠的抑郁症状;蒋希荣等[23]通过研究发现电针可通过调节模型大鼠β-EP 含量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 轴),从而达到改善大鼠抑郁症状,起到防治作用。

3 穴位注射疗法

刘乐彬等[24]选取了76 例符合招募标准的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 例,治疗组给予普通针刺,留针30min,每10min 行针1 次,每周一、三、五治疗,四周为1 疗程;对照组给予氟西汀口服,20mg,1 次/d,4 周为1 疗程。两组均治疗3 疗程后,经统计学分析临床疗效。研究发现,运用穴位注射五脏背俞穴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在改善相关临床症状方面疗效确切,其主要通过调节患者体内激素水平及单胺类递质实现。此外,通过穴位注射五脏背俞穴不仅可以改善精神症状,还可以改善躯体症状,临床疗效优于单一使用抗抑郁药物。

4 穴位埋线疗法

秦尔奇等[25]将130 例围绝经轻中度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5 例,试验组采用穴位埋线法,选取三阴交、心俞、肾俞、肝俞(均双侧),每2 周1 次;对照组给予西药百忧解(盐酸氟西汀分散片)治疗,20 mg/d,晨起顿服,两组均治疗4 周,随访4 周。研究发现,穴位埋线在治疗轻中度围绝经期抑郁症疗效明确,较对照西药百忧解疗效更持久、更安全,且能对机体进行系统调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韩红艳等[26]选取了94 例符合标准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药物组44 例和埋线组50 例,埋线组分别在太冲、丰隆、神门、颔厌、百会等穴位处埋线,2 周治疗1 次,共治疗4 次。药物组给予黛力新,治疗8 周。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17 项量表(HAMD-17)评分发现,穴位埋线疗法治疗抑郁症,临床疗效与黛力新接近,临床依从性好,无不良反应。

5 推拿疗法

苏志超等[27]通过研究论述腹部推拿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从中医理论方面论证并明确了该方法的临床疗效,具有疗效显著、简便安全、易于接受等优点。

目前,腹部推拿疗法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仍缺乏相应的实验研究和临床数据支持,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6 艾灸疗法

近年来,艾灸疗法在治疗抑郁症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潘洪峰等[28]通过临床疗效观察发现,艾灸疗法在治疗抑郁症方面效果与百忧解相当,但在改善失眠相关症状方面优于百忧解,且不良反应少,患者依从性好。

实验研究方面,傅沈康等[29]研究发现,艾灸“百会”“大椎”和“肾俞”等穴位,可调整模型大鼠的海马内环境生态平衡,并减少海马神经的凋亡,同时促进其再生,从而干预模型大鼠的疾病发生机制。

7 其他非中药治疗方法

中医非中药疗法在治疗抑郁症方面形式多样。除上述常见治疗方法外,近代许多中医临床工作者在继承的同时,充分发挥中医文化的潜力,发掘了许多其他非中药疗法,并应用于临床研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例五行音乐疗法[30-32],耳穴压豆[33-35],八段锦[36-37],健身气功、五禽戏[38-39]等。

总结与讨论

近年来,随着中医药文化走向世界,中医诊疗技术在治疗情感精神类疾病中应用也逐渐被世界所认同,其中以安全性高、临床疗效明显、易于接受的中医非药物疗法更是得到了许多人的青睐。为进一步挖掘中医非药物疗法在围绝经期抑郁症方面的应用价值,使中医诊疗技术得到进一步的推广与应用,通过整理研究相关文献,以期有助于临床治疗本病。

经整理研究后发现,中医非药物疗法在围绝经期抑郁症治疗中的应用,具有很大的发掘潜力,而如何将中医非药物疗法与现代医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将为围绝经期抑郁症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其次,中医在治未病方面的思想[40],可为防治本病的发生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值得进一步发掘研究。同时,中医非药物疗法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相关研究仍有不足,辨证标准及客观的诊断,缺乏规范、临床研究缺乏随机、盲法和空白对照,相信随着我国中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及中医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未来将会有更高质量的临床研究为中医非药物疗法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提供更加有力的医学证据。

猜你喜欢

绝经期穴位针刺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唐军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经验总结
谈针刺“针刺之要,气至而有效”
运动改善围绝经期女性健康
夏季穴位养心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滋肾解郁宁心方加减治疗围绝经期失眠临床观察
针刺联合拔罐治疗痤疮50例
针刺结合聪耳息鸣汤治疗耳鸣80例
针刺拉伸加TDP照射法治疗落枕的疗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