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核心素养构建灵动课堂
2021-03-19李永强
李永强
【摘 要】随着我国近年来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理念中也开始融入全新的核心素养理念。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不仅与素质教育要求相符,更为学生日后的数学知识学习奠定了基础。因此当前阶段积极完善核心素养理念下的灵动课堂构建成了教育重点。本文主要对核心素养理念下的灵动课堂构建进行分析,希望能为初中的数学教学工作开展提供一些有益建议。
【关键词】核心素养;灵动课堂;构建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06-0077-02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epening of my country's education reform in recent years, new core literacy concepts have begun to be incorporated into teaching concepts. The propose of core literacy concept not only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quality education, but also lays the foundation for students' future mathematical knowledge learning. Therefore, at the current stage, actively improving the construction of smart classrooms under the core literacy concept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education. This article mainly analyzes the construction of agile classrooms under the core literacy concept, hoping to provide some useful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athematics teach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s.
【Keywords】Core literacy; Smart classroom; Construction
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中最关键的阶段,而这个时期的数学知识学习也是重点。作为数学教师在核心素养理念下一定要积极完善自己的教育方式,能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知识理解能力进行教学设计,从而保证学生能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获得核心素养的培养,为他们的日后发展提供保障。下面将对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数学灵动课堂构建进行详细的讨论。
一、初中数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意义
当前阶段的数学教学十分重视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其将直接关系到学生未来的终身发展与社会需求。在数学核心素养中主要包含了六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数据分析、数学运算能力、数学建模、逻辑思维、直观现象以及数学抽象。而对于初中的数学教学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为学生奠定良好的数学知识基础,强化学生的数学思维模式,从而让学生能更好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真正强化他们的创新意识和数学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不仅是学科需求,更是现代教育中的关键内容,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现实需求。
二、核心素养下构建灵动课堂的策略
(一)坚持以学生为本
以往的教学模式中比较看重对于学生的知识性教育,也就是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教师占据课堂的主导地位,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這个过程中学生与教师之间是明显缺少交流和沟通的,导致学生的主动性也比较差,难以获得素质的真正提升。而在新课改背景下则要求将学生放在主体位置,教师则起到帮助和引导的作用,并且要以促进学生的素质能力全面发展为目标,让学生尽可能多一些独立思考的时间。也就是说在当前阶段初中数学中构建灵动课堂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真正结合学生实际需求进行教学设计,从而满足学生需求。
(二)多引导学生参与实验
数学本身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核心素养不是考试内容,但却是对学生有着极大影响的重要能力。为了能让学生得到核心素养的提升,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并得到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例如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用纸画一个三角形,然后再来剪一剪、拼一拼,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逐渐总结出“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的知识。再如教学“勾股定理”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测量学校旗杆的任务,当然国旗杆很高,要想实际进行测量是不可能的,那么要怎样测量呢?教师这时候要将学生分为几个不同的小组,让学生主动思考和合作探究,逐步发现并利用太阳照在旗杆上的时候在地面上形成的影子,影子、旗杆和地面之间正好是一个三角形,这样一来就能渐渐找到思路,并进行解答。这样的实验方式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分析和观察能力,也能让学生获得创新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建立起活跃的思维,保障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得到提升。
(三)坚持个性化教学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设置问卷的方式对学生思维中缺失的方面进行分析,并总结,以便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学生的数学分析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都是不同的,要想让所有学生都得到提升那么就一定要做到全面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并深入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坚持实施个性化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目标,让所有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升并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
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并不是数学学科单独培养就能形成的,因此日常教学中还需要结合学生情况积极地与其他学科之间联系起来,从而多角度对学生核心素养进行构建。
(四)推动思维创新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虽然在思维上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成长与发展,但是主要还停留在感性与形象阶段,但是初中阶段也是对学生理性思维和抽象能力进行培养的非常重要的时期。要想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需要先转变以往满堂灌的方式,使用更加多样化的策略,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和思考,使其思维得到拓展。例如,对一次函数进行讲解时,除了要引导学生绘制出相应的函数图像,还需要对变式问题进行设计,努力实现一题多变,或是形成一题多解,而这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学生思维得以拓展,能够更加积极地进行思考,还要避免形成思维定式,如此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更加严谨的逻辑思维。当设计变式问题时应当充分考虑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展开,如在最开始时设计相对简单的题型,使图像较为容易绘制,并在解答时也较为简单。进行变式设计时则要隐藏各种条件,或是需要先将问题转变为一次函数形式才能够解答。通过让学生更加积极地思考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使其思维得到发展。
(五)转变思想理念
如果想要构建一个灵动的课堂,并培养学生自身的核心素养,那么就需要先转变以往的思想理念。曾经有学者认为,在教学上应当尽量淡化形式,更加重视教学实质,而这也要求教师能够在教学中明确自身教学目标,不断完成教学改革工作。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在核心素养培养上给予高度重视,并围绕新课改制定教学目标,使教学工作能够获得更为理想的效果,并形成灵动课堂。由于思想理念决定了教师自身的行为,而教师又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之一,需要教师能够在此方面上不断加以转变。初中数学教学不仅是讲解基础的理论知识,更为重要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应当采用更为灵活的方法,以便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數学教学效果。而学生在灵动课堂中拥有更加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够积极投入课堂学习中,对于提升其学习效率能够起到积极作用。
三、结语
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得到了全面的进步和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逐渐提高。现代教育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课堂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及素质。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培养的过程中一定要站在学生角度考虑问题,能够结合实际情况和学生年龄等方面设计教学,保证学生积极性能得到提升,也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升做出保障,真正为学生未来发展创造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庄庆慧.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有效性教学“三秘诀”[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18).
[2]杨诗玉.基于有效教学下初中数学教学探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09).
(责任编辑 王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