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公平视角下的农村留守中学生心理问题研究

2021-03-19杨金

天津教育·下 2021年2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摘  要】新时期要实现教育公平,必须解决农村留守生的教育问题。根据相关调查,农村留守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普遍存在不良的心理问题,这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有着不良影响。在西部农村地区,留守生群体数量十分庞大,他们在生活与学习过程中都会产生很多心理问题,需采取措施进行心理疏导,改善他们的学习环境,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

【关键词】教育公平视角;农村中学留守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06-0004-02

【Abstract】In order to realize education equity in the new era, the education problem of rural left-behind students must be solved. According to related investigations, rural left-behind students generally have bad psychological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receiving education, which has a negative impact on their healthy growth. In the western rural areas, the number of left-behind students is very large. They will have many psychological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life and study. Measures need to be taken for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to improve their learning environment and promote their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Keywords】Educational equity perspective; Left-behind students in rural middle school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在西部農村地区,很多留守生在各学龄阶段都会出现辍学现象,他们通常会面临不同程度的经济困难。而在学校中,留守生也经常会出现各种心理障碍,阻碍了其学业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升。这是西部农村教育工作中非常严峻的问题,作为学校教育者,一定要进行良性干预。

一、西部农村中学留守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经济困难

留守生的父母普遍在当地没有稳定工作,因此选择外出务工。经济困难是留守生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有数据显示,多数留守生的父母在教育支出上明显低于社会平均水平,这就容易导致孩子在和同学交往时产生心理问题。有的学生家庭条件富裕,与留守生家庭贫富差距较大,再加上没有学校、父母对于贫富观念的正确引导,容易导致孩子心理失衡,从最初的羡慕渐渐转变为自卑、嫉妒的心理。与此同时,随着国家在教育方面投入的增加,乡镇学校的教学硬件设施都得到了提高,但也有基础设施较差的学校,这些好学校相对优渥的学习条件会进一步对农村中学留守生的心理造成刺激,使他们产生自卑的心理,甚至自我封闭,不愿意和他人沟通。

(二)缺乏父母的陪伴和正确引导

父母的陪伴非常重要,但西部农村地区留守生的父母常年在外务工,孩子缺乏应有的陪伴和家庭教育,导致孩子的内心逐渐出现心理问题。留守生一般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爷爷奶奶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照顾孩子的生活,但是他们的文化水平不高,在家庭教育方面更是空白,不能对孩子的行为进行正确教导,孩子内心出现的心理问题爷爷奶奶难以察觉,久而久之孩子的心理问题就会更加严重。家庭教育是教育孩子的关键部分,当这一环节缺乏,会给学校的教育工作产生巨大的压力,这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认识上存在偏差

中学时期的学生开始进入青春期,这个阶段他们的内心最为敏感,常常会因为一些事思绪万千。当留守生看到其他孩子有自己的父母时常陪伴在身边时,他们缺乏对于生活现状的正确认识,开始感受到自己与周围同伴在物质生活及家庭环境方面存在的显著差异。如果这一心理没有得到及时的排解,他们会由自卑逐渐转变为嫉妒、愤恨的心理,无法与同学进行正常交流,有的甚至会伤害同学,从而陷入孤独与痛苦的心境中。

二、教育公平视角下农村中学留守生心理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社会方面

社会方面,需要当地政府做好相关扶持工作,使留守生早日摆脱相对弱势的境况。具体来说,首先政府应该加大扶持力度,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在当地创业,参与家乡建设,同时陪伴孩子的成长,让家长有机会参与到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其次,政府或社会有关媒体应该为西部农村中学留守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和宣传环境,让留守生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比如社会公益部门组织的活动,帮助留守学生购买生活用品、生活用具等,走进留守学生家中,和他们谈心,跟他们一起做饭、做游戏,为改善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做出积极贡献。

(二)家庭层面

调查发现,西部农村地区有75%的留守学生认为父母外出务工时间太长,而且打电话的次数也非常少。学生普遍认为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越长,心中的不良情绪就越少。这是因为父母在家庭中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为孩子灌输正确的价值观,使他们感受到关心与爱护,孩子的不良情绪会因为家庭的温馨而烟消云散。有的家长更是有以身作则的观念,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对孩子进行心理和人格上的教育。对于西部农村地区留守学生的心理问题,家长要摒弃错误的观念,改变对于人生的认知,在努力赚钱的同时加强对孩子的关心与教育。在外务工时也可以通过电话、微信视频等方式经常和孩子沟通,关心孩子的生活起居及学习情况,同时和孩子分享自己生活中遇到的美好事物,将自己艰苦奋斗的精神传递给孩子。只有这样,孩子才能从家长身上学到对生活、对学习、对自身素质提升有用的东西,这对于留守学生心理问题的修正是非常重要的。

(三)学校层面

1.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

首先,学校要定期组织教师学习基本的教育心理学知识,提升教师的心理素质和教育能力。作为农村中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要多观察他们的心理变化,如有必要需及时进行心理疏导,避免留守学生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其次,教师的品德、思想及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有的学生甚至会效仿。因此教师需不断提高自身品德,在工作与生活中约束自身行为,向学生灌输积极精神。最后,教师要关注留守生的生活。在生活中,留守生可能相对弱势,教师不仅要做到不歧视,更要扮演起“家长”的角色,关心学生的生活起居,经常询问学生是否在生活中遇到了困难,如是则尽可能地提供帮助,解决学生在生活中的难题,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2.学校应积极组织心理辅导活动和联谊活动

学校可以设立专门的心理辅导教室,有针对性地对农村中学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辅导。在辅导教室中,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单独交流,在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基础上使学生能够敞开心扉地交流。心理辅导教师可以是轮流的,也可以是固定的教师。当学生感觉自身存在心理问题时,就可以来心理辅导教室和教师进行交流,缓解心理问题。此外,还可多举办学校联谊活动,不同学校的学生一起参与到活动中,让留守学生感受和他人交流、互动产生的快乐感。

三、结语

综上,从教育公平视角来说,解决西部农村中学留守生的心理问题十分必要,这样能促进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生活中形成对自己、对家庭的正确认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一目标需要社会、家庭及学校的共同努力,为农村中学留守生的学习和生活创造良好的条件,促进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注:本文为2019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研一般规划课题“新时期农村中学弱势群体子女心理问题及策略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19]GHB0669)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卢立涛,沈茜,袁丽.公办学校教师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学习困难问题的个案研究——以北京市三名公办中学教师为例[J].教育科学研究,2016(03).

作者简介:杨金(1980.03-)男,汉族,甘肃张掖人,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责任编辑  王小飛)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影响因素研究
浅析班主任工作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关于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探讨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团体辅导的运用
探究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生关系
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举措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构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