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智库信息化建设发展策略研究
2021-03-19施骏,房良
施 骏,房 良
(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上海 200040)
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信息在人们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显。随着各国对于政策决策支持的需求日益提高,智库的建设也受到重视。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强调:“要从推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增强国家软实力的战略高度,把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切实抓好。重点建设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和国际影响力的高端智库,重视专业化智库建设”[1]。2015年12月,我国公布了第一批25家高端智库试点名单;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2]。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信息化水平是卫生智库科研发展的重要支撑,同时,也是衡量卫生智库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总体目标中明确提出八项建设基本标准,其中之一是要求具备“功能完备的信息采集分析系统”。目前,传统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尚未具备这项基本标准。开展卫生智库信息化建设研究、发挥“健康智库”在实现“健康中国2030”战略目标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3]。
1 我国卫生智库及其信息化发展现况
我国卫生智库的兴起可以追溯到2009年的新医改,伴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对于决策科学化的要求日益提高。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健全决策机制和程序,发挥思想库作用”,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智库建设的新阶段。党的十九大将智库建设纳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中,进一步推动了包括卫生智库在内的我国智库事业的发展[4]。据统计,我国健康智库研究成果转化为政府咨询报告的平均比例接近3%,在提交的政府咨询报告中能被政府采纳的比例平均为50%[5]。自2009年以来,我国卫生健康智库发展较为快速,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优质医疗资源丰富的地区,如北京、上海、天津、深圳、青岛等均成立了隶属于卫生健康行政主管部门的卫生发展研究中心,这些卫生发展研究中心是我国卫生智库建设的代表,在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方面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我国卫生智库主要集中在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等发达地区,还不能完全满足全国范围内的卫生智库建设需求。
我国卫生智库信息化建设主要集中在平台建设、成果传播以及合作交流3个方面。在平台建设方面,由于我国卫生智库的分布相对比较分散,实力水平相对不均衡,卫生智库之间通过信息平台建设整合智库资源。比较典型的是2015年北京、天津、河北、山东、辽宁5省市卫生计生委推动成立的卫生计生智库网络,并发布了《关于加强卫生计生发展智库建设的倡议》,这是我国第一个以卫生管理与政策为主题方向的智库系统,该卫生政策和管理研究交流平台首批覆盖了35家卫生专业智库[6];在成果传播方面,国内卫生专业化智库主要是通过丰富成果表现形式(如发布研究报告、发表文章、出版图书、广泛应用网络传媒、举办会议论坛等)传播研究成果,推动对于社会舆论和政府决策的影响[7];在合作交流方面,信息化主要应用在远程会议、远程调研与访谈、视频会议、虚拟课题组、课题评审等学术交流领域,信息化对于改变传统卫生智库的信息分享组织形式,使得学术交流能够摆脱时间、空间的限制,更加适应大数据时代下信息分享的特点和趋势。
2 国内外卫生智库信息化应用比较
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国外卫生智库对于信息化的应用较为全面、广泛,同时,也很重视信息化在卫生智库发展中的作用,充分发挥了信息化对于卫生智库发展的支撑功能。美国TTCSP发布的《全球智库报告》中,将媒体引用、网站点击、网站影响力作为智库评价的主要信息化指标[8]。国外卫生智库信息化应用主要集中在以下领域:①推动成果传播与人才培养。作为全球排名首位的卫生健康智库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布隆博格公共卫生学院,在信息化方面的突出应用在于人才培养,通过开设线上课程、设立线上兼职学位与线上文凭证书、免费开放课程库资源等形式[9],广泛推动了成果的传播以及人才的培养。②提升品牌形象与智库影响。主要包括出版发行或网络发布研究成果,构建信息沟通平台,通过媒体解读相关问题与政策进行舆论引导和决策影响[10,11]。
通过国内外卫生智库信息化应用的比较来看,相同点表现在信息化在推动成果传播、增强智库影响方面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信息化在智库建设中的功能受到了较为深刻的关注;不同点主要表现在对于信息化应用的侧重点不同,这一差异的产生与卫生专业化智库的性质存在较大关联。国外卫生专业化智库以高校相对突出,信息化在卫生智库建设中的应用除了推动研究成果的传播外,也在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卫生专业化智库以隶属于政府机构的事业单位相对突出,政府主管部门的推动支持力度相对较大,除了像国外卫生专业化智库一样发挥智库的一般功能之外,还需要突出社会公益性,遵从政府主管部门的决策规划,特别是针对我国资源相对短缺,地区发展不均衡的特点,信息化在智库资源整合方面的作用较为明显。
3 卫生智库信息化建设的内涵
卫生智库信息化建设是指运用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等网络科技的方法与理念,融入到卫生智库的管理与科研中,通过合理配置智库信息资源与信息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管理沟通的效率,提高科研数据、科研成果、科研转化的能级水平,发挥信息化对于卫生智库科研、成果、转化、传播、管理的支撑作用。卫生智库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信息网络体系、信息运行体系、信息管理体系以及信息效用体系,具体包含6个模块:信息平台、学术交流、智能采集、数据库维护、科研协同、成果传播与转化(见图1)[12]。
图1 卫生智库信息化建设模块
4 我国卫生智库信息化建设的需求
信息化水平的提升与卫生智库的发展相辅相成,信息化、卫生智库既是当前的社会关注热点,也是未来我国重点发展的领域。数据科学的进步以及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可以为卫生智库的建设与研究提供技术支撑。同时,卫生智库的发展可以成为大数据与信息化的实体依托,推动研究成果的转化和推广[13]。大数据时代,数据的重要性及潜在价值极为突出[14],信息化建设既是卫生智库提升自身能力的需要,也是增强外在影响力的重要内容。
4.1 卫生智库的特性
卫生智库是以维护、促进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为目标,采用专业、科学、非营利性的方法,从事卫生保健标准的咨询、评价、研究及分析,旨在提升公共健康政策、卫生经济政策和医疗保健质量,进行健康政策的舆情引导、传播和执行协调。此外,卫生智库也具备卫生专业人才培养的功能[9]。
4.2 我国卫生智库信息化建设的需求特点
4.2.1 生命健康数据占主体
卫生智库面对的数据资源与数据信息均以卫生领域数据为主,生命健康事关人民群众福祉,科研成果的形成与传播带来的社会影响、社会关注比较大,卫生智库对于卫生领域数据的整理、分析均以围绕人民群众健康作为核心,在智库研究过程中应该以满足人民群众健康为基本出发点。
4.2.2 数据的个性化、差异化特点更加突出
由于卫生智库面对的数据以卫生健康数据为主,但是不同个体健康情况的差异性很大,特别是基于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数据收集、整理、分析过程中数据的个性化、差异化特点更加突出,加之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具有多元化、多层次的特点,使得卫生智库面对的数据更加复杂、多样,数据的处理难度和挑战也更大。
4.2.3 数据处理与分析的专业化要求更高
由于卫生健康研究是以人群健康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属于技术密集型专业,专业特点较强,卫生智库对于卫生健康数据的处理与分析不能仅局限于常规数据整理分析,更需要卫生健康领域的相关专业背景,才能更加有效地利用卫生健康数据,保证智库研究成果的科学性与专业性。
5 我国卫生智库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
5.1 信息化在卫生智库建设中的功能定位还不够 明晰
综合来看,当前我国卫生智库信息化建设水平尚未完全适应大数据时代的特征要求,与卫生智库行业特点的针对性不够,卫生智库对于信息化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外部影响力的拓展,在对内满足智库自身研究需求、转化智库自身信息优势方面的功能还相对不足。信息化在卫生智库建设中的功能定位还不够明晰。充分适应大数据时代的特征,同时符合卫生智库自身专业特点的信息化建设还需要加强。
5.2 信息化在卫生智库建设中的作用潜力挖掘相对不足
从当前国内卫生智库对于信息化的应用来看,基于大数据时代的数据信息和数据资源利用尚未达到最优。一方面是数据信息资源的获取仍旧存在一些壁垒,数据信息平台的构建还没有实现实质性的突破;另一方面表现在信息化优势在卫生智库自身建设中的作用没有得到完全发挥,信息化对智库提升的支撑力度没有充分显现,卫生智库在信息化建设、数据资源利用中依然存在一些亟待填补的空白。
5.3 卫生信息化专业人才相对短缺
由于卫生智库数据信息资源以卫生健康相关数据为主,行业的专业性特点较为突出,在信息化建设、数据资源利用的过程中,除了要遵循信息化数据处理的一般原则外,相关从业人员必须具备卫生健康专业背景,才能使信息化建设更加匹配卫生智库专业化建设的特点。但当前具有卫生信息化专业背景的人才相对短缺,未能有效满足大数据时代卫生智库信息化建设的需求[15]。
6 我国卫生智库信息化建设路径
卫生智库信息化建设的路径应包括信息化资源配置、信息化机制构建、信息化功能发挥、信息化评价等方面,见图2。
图2 卫生智库信息化建设路径
6.1 信息化资源配置
信息化资源是支撑信息化功能发挥的基础,这些资源要素主要包括信息化设备(电脑、WIFI)、信息化资金投入、信息数据库资源(政策文献库、科研数据库)、信息化网络平台(官媒、主页、公众号)、卫生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以及信息化知识产权(品牌、成果引用)。在推动卫生智库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卫生智库的特性,对信息化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为提升卫生智库的信息化水平提供保障。
6.2 信息化机制构建
机制建设是信息化功能发挥的保障,构建卫生智库信息化机制主要包括线上机制与线下机制的构建。在线上机制构建方面,主要包括卫生智库内部信息化管理机制、卫生智库外部信息分享与平台机制建设(卫生智库之间、卫生智库与专业文献数据库之间、卫生智库与成果转化支撑平台之间、卫生智库与大众融媒体之间)以及信息化平台开发与安全维护机制;线下机制的构建主要包括卫生信息化人才队伍管理机制,信息化资金、设备投入机制。
6.3 信息化功能发挥
卫生智库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是发挥信息化在提升卫生智库综合能力中的助力作用,有效发挥信息化对于智库的助力作用是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在合理配置信息化资源与充分构建信息化机制的基础上,卫生智库信息化功能的发挥主要集中在智库内部与智库外部两个方面。在卫生智库内部,主要是通过科研与管理的信息化推动卫生智库信息化水平的提升,科研信息化通过与中外文文献数据库、真实世界数据库、政策数据库等专业科研支撑数据库的衔接与共享,为卫生智库的研究提供充实的科研资源支撑,管理信息化主要通过对研究成果的转化与传播、研究项目的申请与审核、科研经费的使用与管理、信息平台的开发应用与安全维护实现信息化,提升卫生智库的管理效率与综合能力;在卫生智库外部,主要是通过信息化助力研究成果的传播与转化、与不同融媒体平台的衔接与资源共享以及人才教育培养的课程设置,利用信息化增强研究成果传播的实时性、广泛性、便捷性,同时整合不同平台间的资源,弥补卫生智库的短板领域,推动信息资源在不同平台、受众间的畅行流动。
6.4 信息化评价指标
科学的信息化评价指标是衡量卫生智库信息化水平与能力的重点,完整的信息化评价体系应该覆盖信息化建设的前馈-过程-反馈3个环节。从前馈端来讲,合理的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可以更好地引导卫生智库信息化建设,增强卫生智库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性、针对性和精准性;从过程指标的把控来看,过程性评价指标可以优化信息化建设中的环节,及时发现智库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予以纠正偏差,同时挖掘新的信息化应用需求;从反馈端来讲,反馈端信息化评价指标主要是用来衡量卫生智库信息化建设的效果,对信息化功能的发挥与信息化功能的定位进行比对,推动智库整体的卫生信息化综合水平提升(见表1)。
表1 卫生智库信息化评价指标
7 加强我国卫生智库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7.1 明确卫生智库信息化建设的功能与定位
适应大数据时代的信息特点是卫生专业化智库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化水平提升与卫生智库发展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高水平的信息化建设既是衡量卫生智库发展的重要标准之一,也是提升卫生智库品牌与形象的重要推动力。基于大数据时代的信息特点,卫生智库在未来信息化建设中,应该着力发挥信息化在增强数据资源积累、拓宽研究视野和思路、合作交流与信息分享、促进成果传播与转化方面的功能,对内转化为智库自身优势,对外推动成果转化与品牌形象。
7.2 增强信息平台建设与信息资源共享
大数据时代既带来了海量的数据信息,同时也推动了网络开放的趋势。对于卫生智库而言,一方面需要构建信息交流的良性机制,通过加强卫生智库内部、卫生智库之间、卫生智库与社会各界的有效沟通平台,推动信息交流与信息沟通;另一方面,需要深入挖掘与广泛运用多种多媒体渠道,包括网站收录、微信公众号覆盖、微博账号覆盖、网页论坛收录、主流新闻类APP数量等,增强中国智库大数据指数(Chinese Think Tank Big-Data Index, CTTBI),提升数据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水平,推动研究成果的转化、传播与落地[16]。
7.3 加强卫生信息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我国卫生智库按照研究内容主要可以分为两类:宏观卫生政策研究智库以及微观医药健康智库。由于卫生智库活动的开展主要以人群生命健康作为出发点,专业技术性较强,大数据时代下的卫生智库信息化建设对于信息化与卫生健康专业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更大,卫生信息化专业人才与大数据时代的卫生智库信息化建设需求要更加匹配,建立与卫生智库信息化发展特点相适应的卫生信息化人才激励机制、人才引进机制、人才晋升机制、人才流动机制以及人力资源专业结构对于提升大数据时代卫生智库信息化水平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