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EA模型的我国社区养老服务效率评价
2021-03-19杨雪凌尹文强赵兹旋马广斌周龙德陈兴民陈丽英
杨雪凌,尹文强,赵兹旋,马广斌,周龙德,陈兴民,陈丽英
(1.潍坊医学院管理学院,山东 潍坊 261053;2.“健康山东”重大社会风险预测与治理协同创新中心,山东 潍坊 261053;3.健康相关重大社会风险预警协同创新中心,上海 200032; 4.潍坊市人民医院护理部,山东 潍坊 261041)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养老问题日益突 出:受“少子化”家庭结构的影响,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功能开始弱化,子女养老压力增大;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机构养老不被老年人接受且收费高,不能满足大多数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1,2]。面对如此严峻的养老形势,我国部分地区开始了社区养老模式的探索,既保证老年人老有所养,又符合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我国的养老困境。但目前社区养老服务还没有一套成熟的模式可供参考,各地社区养老服务工作的进展与效果差别很大。为此,本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综合评价我国各地社区养老服务的效率,为各地政府优化社区养老资源配置、提升社区养老服务效率提供借鉴。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与指标选取
本文社区养老服务的投入、产出指标数据来源于《中国民政统计年鉴》,在查阅有关服务效率评价研究以及专家咨询的基础上,确定采用社区养老机构和设施数、职工数、床位数、建筑面积作为投入变量,采用社区养老服务年末收养人数、收养照料人天数作为产出变量[3-6]。结合数据可获得性,本文以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天津、吉林等5个地区数据缺失)为决策单元评价2017年的社区养老服务效率。
1.2 研究方法
数据包络分析(简称DEA)是一种基于数学规划理论通过估计有效生产前沿面来评价同类型决策单元相对有效性的方法[7]。DEA包括假定规模效益不变的CCR模型和假定规模效益可变BCC模型,BCC模型将综合效率进一步分解为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效率值等于1,说明决策单元有效。
2 结果
2.1 我国社区养老服务的投入、产出情况
2014-2017年我国社区养老服务的投入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与2014年相比,2017年我国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数、职工数、床位数、建筑面积分别增加了2.4万个、10.2万人、87.6万张、2040.4万平方米。2014-2017年我国社区养老服务的产出水平呈先升后降趋势,年末收养人数在2016年达到最高值,为59.2万人;收养照料人天数在2015年达到最高值,为3734.3万天。从2017年社区养老服务的数据可以看出,不同地区社区养老服务的投入产出水平存在很大差异,东部地区的投入产出水平相对较高。详见表1、表2。
表1 2014-2017年我国社区养老服务的投入与产出情况
表2 2017年我国社区养老服务的投入产出情况
2.2 效率分析
2.2.1 综合效率分析
26省市社区养老服务总体效率的均值为0.635。山东、河南和重庆3个地区综合效率等于1,为综合效率有效,占总体评价单元的11.54%,提示这3个地区社区养老服务的投入与产出结构合理,相对效率最优,详见表3。
2.2.2 技术效率分析
26省市社区养老服务技术效率均值为0.661。北京、山东、河南、海南、重庆5个地区(19.23%)技术效率等于1,为技术效率有效,提示这5个地区社区养老服务的投入要素得到了充分利用,在给定投入组合的情况下,实现了产出最大化,详见表3。
2.2.3 规模效率分析
26省市社区养老服务规模效率均值为0.969,高于综合效率和技术效率,内蒙古、山东、河南、广东、重庆、陕西6个地区(23.08%)规模效率等于1,为规模效率有效(规模报酬不变),提示这6个地区的社区养老服务规模适宜,已达到最优的状态。河北、山西等8个地区(30.77%)规模报酬递减,提示这些地区社区养老服务规模过大,存在规模过度扩张风险。北京、辽宁等12个地区(46.15%)规模报酬递增,提示这些地区社区养老服务规模过小,需要扩大规模以增加规模效益。此外,从效率值来看,无论是综合效率值、技术效率值还是规模效率值,均为东部<西部<中部,东部地区的效率值偏低,详见表3。
表3 2017年我国各地区社区养老服务的效率评价结果
2.3 非DEA有效地区的松弛分析
松弛分析可以进一步探究非DEA有效地区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情况,并通过松弛量来调整投入产出。松弛量指为达到目标效率可以减少的投入量和可以增加的产出量,为非DEA有效地区的实际值和目标值之差。在投入方面,非DEA有效地区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数、职工数、床位数、建筑面积的松弛量(平均需减少值)分别为1114个、2681人、2998张、214,834 m2。在产出方面,非DEA有效地区社区养老服务年末收养人数、收养照料人天数的松弛量(平均需增加量)分别为13,583人、1,089,703天。总的来说,非DEA有效地区的社区养老服务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在投入和产出方面的改进空间较大,详见表4。
为了更加直观地观察各地社区养老服务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的程度,采用快速聚类法,分别以非DEA有效地区6个投入产出指标的冗余量和不足量为参照,将投入冗余地区分为严重投入冗余、轻度投入冗余两类,将产出不足地区分为严重产出不足、轻度产出不足2类。江苏、浙江、安徽、湖南、四川、西藏6个地区存在严重的投入冗余,河北、山西、江苏、贵州、云南5个地区存在严重的产出不足,详见表5。
表4 非DEA有效省份投入产出调整表
表5 非DEA有效省份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程度
3 讨论
3.1 社区养老服务资源投入不断增加,但区域配置不均衡,且产出不稳定
在投入方面,2014-2017年我国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数、职工数、床位数、建筑面积都呈增长趋势,社区养老资源投入逐年递增。这与我国相关的扶持政策息息相关,如加大养老资源的投入力度,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养老服务,推动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程序规范化,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8]。
在产出方面,2014-2017年我国社区养老年末收养人数、收养照料人天数呈先增后降的趋势,这可能与社区养老服务筹资不稳定有关,社区养老服务未纳入独立的政府财政预算,资金主要来源于福利彩票公益金收入,而福利彩票收入具有不稳定性,可能会导致社区养老服务产出不稳定[9]。此外,不同地区社区养老服务的投入产出水平相差悬殊,说明社区养老服务在发展的过程中忽视了养老资源的合理配置。
3.2 社区养老服务的效率普遍不高,存在不同程度的投入冗余与产出不足现象
我国社区养老服务的整体效率不高,综合效率均值仅为0.635。通过松弛分析可以看出,非DEA有效地区的社区养老服务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投入冗余与产出不足现象。其中大多数地区的床位数松弛量为0,说明社区养老服务的床位资源在地区间得到了较合理的配置;大多数地区的年末收养人数、收养照料人天数松弛量较大,说明非DEA有效地区产出不足的现象较为严重。因此,我国社区养老服务应调整投入与产出,提升效率。一方面,对于严重投入冗余地区,如江苏、浙江等地应缩减投入,避免资源浪费,有效提高社区养老服务的供给效率;另一方面,对于严重产出不足地区,如河北、山西等地应在调整投入的基础上扩大产出,使产出与其投入量相匹配[10,11]。
3.3 东部地区效率值较低,存在资源浪费的情况
东、中、西部地区社区养老服务的效率值存在差异,西部和中部地区的效率值高于东部地区,这可能是由于西部和中部地区青年人口流出较多,留下了大量的空巢老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更为明显,社区养老服务量较多,因此社区养老服务效率高于东部地区。东部地区经济较发达,投入水平相对也较高,但是效率值却最低,说明东部地区社区养老服务过程中存在严重的资源浪费情况,高投入状态下获取产出的能力较差,进而说明社区养老服务效率的高低不依赖于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以及社区养老资源投入的多寡,单纯地扩大社区养老投入规模是行不通的,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技术效率是更应关注的问题[12,13]。
4 建议
社区养老服务是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新探索,是加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是适应传统家庭养老模式转变、缓解机构养老压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的必由之路。现提出以下建议:①各地政府要将社区养老服务的政策坐实,并完善相关的配套措施,除了增加投入外,还应合理配置社区养老资源,促使规模适度发展,建立稳定的资金支持渠道,鼓励社会捐助和其他支持,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体系,形成高效合理的社区养老服务资源配置机制和供给机 制[14]。②通过多途径吸引老年人入住社区养老机构,扩大社区养老服务产出(服务量),从而提升社区养老服务的效率,如改善社区养老环境、完善社区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专业化的社区养老服务队伍的建设、促进社区养老服务项目多样化、提供个性化养老服务、拓展医养结合模式等[15]。③结合老年人口密度以及空间分布等因素,因地制宜地确定各地社区养老服务的规模,缩小地区差异,促进社区养老服务的整体发展[4]。一方面要加大对西部地区社区养老服务的扶持力度,增加资金投入和促进人才流动,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为西部地区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提供支撑;另一方面要严格控制东部地区社区养老机构规模过度扩张,避免社区养老资源浪费,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