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

2021-03-19陆政

锦州医科大学报 2021年12期
关键词:倾听习惯培养策略小学语文

陆政

【摘要】听、说、读、写是学习语文时必备的基本能力,这四项能力具有一定的循序渐进性,简而言之就是,“听”是最为基础的能力,只有学会了倾听,才能掌握后续说、读、写的技巧,因此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显得尤为重要。“少说多听”是前人给后辈留下的告诫,而事实也证明了这一告诫之于我们的成长是非常有帮助的。学会倾听,不但能够磨练学生的性格品行,使其养成尊重他人的好习惯,还能充分地培养其语言组织能力,所以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倾听习惯;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6-5328(2021)12--01

引言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应更着重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养成其乐于倾听的习惯。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其之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行为性格的引导有着不容忽略的重要作用,而倾听作为学习语文的基本能力,对于学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小学是学生成长的重要时期,所以在此阶段进行倾听习惯的培养不但有助于学生对语文这一学科的学习,还有利于其日后的成长发展,有着百利而无一害的效果。

一、影响小学生倾听习惯培养的主要因素

(二)自我意识过强,假象的习惯和注意力

教师在对于学生自我意识的正确引导做到两方面内容,一方面鼓励学生的自我嘉奖,另一方面是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严格的限制。而小学生由于自身年龄的因素,才会使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自制力差,小学也是处于培养良好倾听习惯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对于课堂教师讲课以及同学话语都不具有耐心。而在语文学习中,注重的就是课堂中的倾听,所以良好的倾听习惯对以后是否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占据最重要的部分。小学生也过于注重教师的嘉奖和表扬,所以在课堂中也会出现上课坐姿端正,表现出一种认真听课假象来引起教师注意,做到让教师表扬,但是这种学生他的思维和注意力都不在课堂之中。

(二)提高教师语言魅力,及时表扬鼓励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魅力也是一种艺术,如果教师的语言非常具有吸引性,具有一定的魅力,那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课堂中的注意力,所以教师的语言魅力对学生的倾听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平淡的教学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无法产生兴趣和学习的欲望,所以更加无法奢求学生课堂中的倾听精神了。相反,在教学中教师使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抑扬顿挫的语调可以积极的引导学生去体会语文所蕴藏的魅力和精华,激起学生学习興趣,引导学生专注的倾听。对于小学生不可能要求让学生做到每一分钟都处于注意力集中阶段,所以教学可以适当的鼓励表扬和提醒这样可以有很好的效果。在这种教育的方式下,在对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养成中要注重该表扬表扬,该批评批评,在学生习惯的养成中不可做到溺爱心疼,使学生学会合作、思考、借鉴以及鉴赏等。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倾听习惯培养的策略

(一)树立榜样、引导倾听

学生能够从心底感受并且接受教学内容的前提在于老师的榜样作用。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帮助学生学习倾听交流的方式,这需要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的努力以及学生学习自主性。作为学生接触最多且容易模仿的对象,教师应当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来起到表率作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学生直观展示如何做到耐心、认真地聆听。以小学语文教材中《落花生》文本为例,课文中的父亲在讲述花生时,几个小孩子都是非常安静地认真倾听的,而父亲在小孩子提问或者发表意见时也是保持沉默,充分表达了对于讲话人的尊重。基于以上论述,教师想要实实在在让学生学会如何做一名优秀的聆听者,仅仅依靠口头上的强调和教导是远远不够的,在日常的生活学习过程中身体力行地做出榜样才能够真正实现聆听教学的目标。

(二)加强学生的倾听训练,提高学生的倾听习惯

教师对学生也要注重倾听姿势的引导,课堂中学生的一切行为表现都可以看出学生在课堂中是否在认真听讲,是否做到了对教师授课的倾听。所以,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倾听姿势做出正确的引导。如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学生的眼睛是否存在老师的身上或者黑板上,回答问题的同学总不能去看其他同学的脸。若其他同学听到回答问题的同学与自己答案一致可以对教师点头示意等来表示学生自己的认可。如果对于回答问题的同学的答案有所意见或者有所不同的见解可以向老师摇头,并且等同学坐下后学生自己举手发言。并且教师也要告诉学生在某个同学回答问题时,课堂中出现某种笑声是对回答问题同学不尊重的表现,这样的行为会对学生产生以后惧怕回答问题的心里。教师在课堂中通过学生的行为活动可以一目了然的了解学生是否做到了认真听讲,从而教师更好的驾驭课堂。

比如,在进行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总也倒不了的老屋》的教学时,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可以在学生周围转一转,从而了解到学生是否在认真的听讲,是否做到了对教师的认真倾听。如果教师发现听课搞小动作的同学也可以及时的对这位同学纠正,重新把搞小动作的同学拉回到课堂之中。而且学生也是需要小自尊心的,所以教师课下对于学生课堂中错误的行为把他叫到办公室从而进行耐心的教导。教师在叫学生回答问题时,也可以观察其他学生的行为以及眼神,从而可以很好的看出学生是否在认真的倾听其他同学的回答,而且教师也要注意观察防止课堂中出现其他的声音。

(三)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倾听心态

传统教学影响小学语文课堂使用传统教学方法。老师说,学生听,这导致了一个非常无聊和统一的教室。学生只能严格阅读,不能在理解的基础上阅读,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教学质量也就差强人意。此外,小学阶段是培养学习能力和习惯的重要阶段,小学生没有能力总结讲堂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当教师限制了教科书的重点和硬内容,他们的思维模式也就变得固定化、格式化了。一些活跃在课堂上的学生经常让老师停下来,而为了不影响课堂进度。他们被"固定"在座位上,只能被动地跟随老师的思维,使学生失去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育学生倾听能力应当成为基本意识。在学校教育中,倾听能力教育一直是教育中相对薄弱的环节。具体表现为学生不能也不敢在课堂上表达自己,也无法找到合适的课堂发言方式。在这方面,教师应从基本内容入手,培养学生的表达和倾听意识,使用文明规则,规范基本的课堂行为。教师在课堂上应让学生对学习课堂知识表现出更大的独立兴趣。儒家教育思想和应试教育思想对教师教学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们在教学中对学生的"思考"更少,更多的教学方法和内容与成人的固定思维模式相混合,这使得学生在学习中非常被动和令人担忧,无法保持对学习知识的自然兴趣。因此,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使用不同的方法,例如,教师可以有效地在课堂上普及常识的内容,促进学生共同学习文化的发展,并保持激励性教学策略,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获得更多积极的经验,并促进学生对知识学习保持多样化的兴趣。

结束语:语文不仅仅是一门需要对话交流的学科,其同样也需要倾听,因此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不能只一味地学习,还要注重倾听习惯的培养,通过倾听来感知这门学科的美妙,通过倾听来实现思维之间的碰撞,通过倾听来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倾听是一种艺术,同时也是一门技巧,教师在培养学生倾听习惯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用心体会倾听给自身带来的益处与升华,使其认识到倾听的重要性,养成乐于倾听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王玉萍.如何培养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倾听习惯[J].学周刊,2021(24):191-192.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4.095.

[2]陈秋.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J].天津教育,2021(10):183-184.

2302501705347

猜你喜欢

倾听习惯培养策略小学语文
注重倾听感受音乐
小学低年级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