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部位胃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预后对比

2021-03-19黄家应

锦州医科大学报 2021年12期
关键词:胃癌

黄家应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部位胃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预后。方法:抽取280例手术并且成功治疗的胃癌患者,本文病例选定起始时间2013年5月,终止时间2021年5月,对所有患者在术后的淋巴结病检进行取材,取材数量大于10个,并且对280例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手术根治的情况,患者肿瘤LANREN分型。结果:全胃癌根治根治率低于胃上/中/下部组,数据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全胃癌股息切除率高于胃中部癌、胃下部癌,具有差异(P<0.05);对比胃中部癌无差异(p>0.05);胃上部癌,全胃癌弥漫型率均高于胃下部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部位的胃癌淋巴结转移,腹膜转移,手术根治的效果均不同,通常在中下部位的肿瘤预后最为理想,上部胃癌和全胃癌预后差。

【关键词】不同部位;胃癌;临床病理学;预后

【中图分类号】R4;R73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6-5328(2021)12--01

胃癌作为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在不断增加,影响了人们的生命安全,目前对于胃癌最常用的治疗方式为手术,能够延缓胃癌的发展。但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发现,手术治疗的效果仍不够理想[1],需提高手术方式。为了更准确的治疗,应当及时的分析不同位置的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再进行针对性治疗,为此本文收集2013年5月至2021年5月期间收治手术并且成功治疗的胃癌患者进行研究,分析不同部位胃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预后。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抽取280例进行手术并且成功治疗的胃癌患者列为实验对象,病例选择的起始范围2013年5月,终止范围2021年5月,男180例,女100例,年龄最大75岁,最小36岁,均值(61.20±4.25)岁,胃上部癌40例,38例胃中部癌,178例胃下部癌,24例全胃癌。

1.2方法

对所有患者在术后的淋巴结病检进行取材,取材数量大于10个,并且对280例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患者肿瘤LANREN分型,手术的治疗效果。

1.3观察标准

通过记录并分析患者手术根治的情况,患者肿瘤LANREN分型。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30.00研究,计数资料以X2检验,并以(%)记录患者手术根治的情况,患者肿瘤LANREN分型,P<0.05数据存在差异。

2 结果

2.1 患者手术根治的情况

表1数据证实,全胃癌根治根治率低于胃上/中/下部组,数据存在统计学价值(X2=5.77;X2=4.07,X2=5.87,P<0.05)。全胃癌股息切除率高于胃中部癌、胃下部癌,具有差异(X2=4.91;X2=6.16,P<0.05);对比胃中部癌无差异(X2=3.02,p>0.05)。

2.2 分析患者肿瘤LANREN分型

胃上部癌,全胃癌弥漫型率均高于胃下部癌,组间存在差异(X2=4.36;X2=8.28,P<0.05),详细情况见表2。

3讨论

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统计,胃癌发病率居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首,患者以中老年男性多见,好发年龄40-60岁,男女之比约(2~3):1[2]。并且逐年上升,预后也有待考察,尽管目前,胃癌的治疗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胃癌的诊断还是不乐观,多数患者一旦确诊均为中晚期,且治疗后还会复发和转移, WHO(2019版)消化系统肿瘤分类中将胃癌的组织学类型分为腺癌、鳞状细胞癌、腺鳞癌、未分化癌,腺癌中管状腺癌和乳头状腺癌的预后最好;同时胃癌发生的部位对于预后也有影响。多数的患者经过综合治疗之后,仍然是会有复发和转移的情况,胃癌的发生位置对于胃癌的预后有着相关的影响。

据资料可知,老年群体患有胃癌的几率更高,年龄越大,患有全胃癌的几率越高,但是患有全胃癌进行手术根治率也是最低的[3],只有患有中下部位的肿瘤预后最为理想。这是因为胃上部以及全胃癌多数是弥漫型,生物学行为恶性程度高,在这个位置的癌致癌和促癌因子都要经过较长的时间才可让肿瘤形成,所以多数的老年患者患有胃上部癌的几率更高。

胃作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疾病,发病率也高,治疗和控制都是临床研究的重心。处于不同部位的胃癌,发生和发展都有一定的联系,同时胃癌也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例如淋巴结转移,胃癌大小,组织学类型等,在进行诊断治疗时候,需要充分的考虑。对患者的生存率进行统计分析,术后全胃癌的生存率最低,这是因为全胃癌的病理学恶性程度较高,预后差,在早期没有明显的症状,经过诊断已经为中晚期,错失了最佳的治疗时间。所以,为了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特别是全胃癌的患者,可以进行肿瘤姑息性切除手术[4],该手术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肿瘤负荷,且也能够为患者提供防御机能的可能性,对于阻抑肿瘤生长有着一定的作用。因此,为了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以及生存率和生存质量,在患者病情尚可的情况下,争取尽快的为患者进行肿瘤姑息性切除手术。

综合以上结论,不同部位的胃癌淋巴结转移,腹膜转移,手术根治的效果均不同,通常在中下部位的肿瘤预后最为理想,上部胃癌和全胃癌预后差。

参考文献:

[1]曹爽.不同部位胃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预后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24):19-20+23.

[2]消化系腫瘤病理学 吕翔 王益华 戴小波编著,2008,P144

[3]尹少君,白淘.不同部位胃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预后对比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28):21-22.

[4]雷哲,高改云,倪猛,杨旭.胃癌组织中BRMS1蛋白的表达特点及与胃癌病理学特征的相关性[J].实验与检验医学,2020,38(01):181-183.

2360500783318

猜你喜欢

胃癌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TNM胃癌分期相关性的研究
长期吃大蒜能降低胃癌死亡率
胃癌癌前病变有哪些,该如何早期发现和治疗
早期胃癌手术治疗方法有哪些
预防胃癌 从身边小事做起
“胃”爱护航
预防胃癌——从身边小事做起
恶性肿瘤死亡率
胃癌筛查首选胃镜
警惕青年女性胃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