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肌内效贴联合前庭康复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及步态的临床观察

2021-03-19张伦忠李欣健张婷婷谢江波

锦州医科大学报 2021年12期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

张伦忠 李欣健 张婷婷 谢江波

【摘要】目的 探究肌内效贴联合前庭康复对脑卒中偏癱患者平衡功能及步态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 在我院于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中选取100例进行分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组50例),分别采用肌内效贴+前庭康复训练与单一的前庭康复训练。采用Berg平衡(BBS)量表评估平衡功能,采用三维运动分析系统评估步态功能,包括患侧的步长、步频、步速、步幅。结果 研究组BB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步长、步频、步速、步幅各项数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肌内效贴联合前庭康复有助于恢复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平衡功能与步态功能。

【关键词】 肌内效贴;前庭康复训练;脑卒中偏瘫;平衡功能;步态功能

【中图分类号】R4;R25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6-5328(2021)12--01

脑卒中偏瘫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脑卒中康复期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步行功能,造成行动不便。前庭康复训练是常用的训练方式,但训练中不良的视觉反馈容易造成患者训练积极性下降,对其康复不利[1]。肌内效贴作为一种新型的康复训练辅助技术,能够增强患者的体感觉输入,对不良的视觉反馈进行弥补,提升训练效果[2]。本文将分析肌内效贴联合前庭康复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及步态功能的改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我院于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中选取100例进行分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组50例)。研究组:男、女各23例与27例,年龄为(65.37±8.86)岁,病程(75.62±23.37)d,脑卒中类别:缺血性25例、出血性25例,偏瘫受累侧别:左侧32例、右侧18例。对照组:男、女各26例与24例,年龄为(64.69±8.75)岁,病程(72.88±22.49)d,脑卒中类别:缺血性27例、出血性23例,偏瘫受累侧别:左侧35例、右侧15例。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单一的前庭康复训练,研究组采用肌内效贴+前庭康复。

对照组:(1)坐位,将食指放于正前方并保持注视,将头部180°水平转动,随后进行垂直方向的抬头与低头凝视食指训练。(2)卧位,以最大限度地左右转动头部,患者保持对天花板的一个固定点的注视(3)坐位,保持头部固定,将食指放于眼前的水平位置移动并始终注视食指。(4)坐位,将食指放于眼前的水平位置移动,并产生头部的反方向运动。(5)直线行走,并移动头部凝视静止目标物。(6)分别睁眼与闭眼直线行走。(7)分别睁眼与闭眼完成弯腰、伸腰。重复4~6遍,3次/d。

研究组:前庭康复训练内容与对照组一致,训练前采取“倒Y”型贴扎肌内效贴,颈部上端斜方肌起始部位,“Y”的两个分支沿着斜方肌走向外侧,中部“一”字形贴布固定“Y”贴布。

1.3观察指标

BBS:最高56分,分数越高表明平衡功能越好。

步态功能:采用三维运动分析系统评估步态功能,记录患侧的步长、步频、步速、步幅。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处理。()表示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当P<0.05提示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的平衡功能比较

研究组与对照组的BBS评分分别为(45.05±5.42)分、(41.33±5.08)分,研究组BBS评分高于对照组(t=3.284,P=0.001,P<0.05)。

2.2两组的步态功能比较

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步长分别为(50.11±5.57)cm、(46.38±5.42)cm,步频分别为(62.87±5.01)/min、(56.39±5.85)/min,步速分别为(1.38±0.12)m/s、(1.22±0.11)m/s,步幅分别为(1.22±0.11)m、(1.15±0.09)m。研究组步长、步频、步速、步幅各项数值均高于对照组(t=3.147、5.517、6.445、3.230,P=0.002、0.001、0.001、0.002,均P<0.05)。

3 讨论

在脑卒中患者发病后,高级神经中枢受损,导致其对运动控制能力出现障碍,进而被地基神经中枢引导下的异常运动模式替代,造成患者平衡能力减弱,无法形成正确的步态,降低患者的步行能力。因此,积极改善患者的平衡功能与步态功能至关重要。

本次研究中显示,研究组BBS评分高于对照组,步长、步频、步速、步幅各项数值均高于对照组。表明相比于单一的前庭康复训练相比,在训练中联合使用肌内效贴能够进一步提升训练的效果,促进患者平衡功能与步态功能的恢复。步态功能建立在平衡能力基础上,前庭康复训练主要训练患者的体感与视觉反馈,来替代丧失或者受损的前庭功能,进而恢复患者的平衡能力与步态功能[3]。肌内效贴多用于对肌骨运动损伤的预防和治疗中,能够起到支撑与稳定的作用[4]。将其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前庭康复训练中,能够深化感觉的输入,增强神经刺激,在训练中,患者所产生的动作通过肌内效贴拉力产生的持续性感觉输入,起到了纠偏的作用[5]。有利于对患者良好平衡感的感知以及对正确步态的感知,更有利于患者平衡功能与步态功能的恢复。

综上所述,肌内效贴联合前庭康复训练可有效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平衡功能与步态功能恢复。

参考文献:

[1]盛逸澜,纪任欣,余波.前庭康复在脑卒中康复治疗中的应用[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9(10):784-785-786-787.

[2]郑增宾,马明,赵祥虎,等.悬吊运动疗法结合肌内效贴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和步行功能的效果[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9,25(5):564-569.

[3]黄林鹏,周开斌,梁天佳,等.前庭康复治疗对脑卒中Pusher综合征患者躯干控制及平衡功能的影响[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9,36(07):1164-1167.

[4]邵慧兴,马力,刘湘敏,等.肌内效贴镇痛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步行参数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9,19(02):342-345.

[5]张婷婷,姜建萍,谢江波,等.肌内效贴联合平衡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9,41(11):847-849.

2665500783233

猜你喜欢

脑卒中偏瘫
中医护理在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的作用
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护理探讨
良肢位摆放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临床观察
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
神经肌肉电刺激技术在改善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应用
胞磷胆碱注射液治疗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疗效观察
家庭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良姿位摆放依从性中的应用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