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新媒体环境下中国公共外交实践
2021-03-18陶李昕
陶李昕
摘 要:科技和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发展,给媒体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的普及,也给外交带来了新方式。在新媒体环境下,我国紧跟时代潮流,进行了大量的公共外交实践,利用新媒体技术,将公共外交与之融合形成了新媒体公共外交,发挥了民众在公共外交中的作用,有效突破了传统公共外交的局限,促进了公共外交的发展,也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形象,提高了中国在西方国家中的影响力。
关键词:新媒体;公共外交;中国
中图分类号:D8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04-0159-03
新媒体最早是由P.戈尔德马克提出来的,自1969年向尼克松报告中多处使用“新媒体”一词后,开始在美国社会流行,并逐步流传到全世界[1]。新媒体是科技创新的产物,而现在正是新媒体下的黄金时代。公共外交是1965年埃德蒙·古利恩提出的,将公共外交定义为旨在处理公众态度对政府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实施所产生的影响。其实质正是把外国公众当作受众者,加大文化传播的力度,借助非政府组织,向外传达本国消息。在这样的背景下,将新媒体融合到公共外交里加快中国向外传播的步伐,已是大势所趋。
一、新媒体在我国公共外交实践中的应用
新媒体涉及方方面面,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交通、通信等,呈现多元化趋势,还改变了国家对外交流和传播的方式。许多国家在新媒体环境下,利用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拓展了传播的空间,受众更加宽泛。新媒体在我国公共外交实践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尤其是新媒体在与传统的公共外交相结合后,推进了我国公共外交的进程,产生了与之前不同的影响力。中国和其他国家一样,不断致力于赶上信息化这趟列车,以求拓宽公共外交实践的渠道。
1.官方运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方式传达价值观念。中国一直以传统公共外交的方式进行对外宣传交流,但是现如今传统的公共外交方式已经受到了限制,而新媒体给予了公共外交新模式。于是在“互联网+”时代,大部分信息技术告诉发展的国家越来越多的选择通过开展本国的公共外交工作[2]。例如中国政府注册了官方的微博和微信公众号,中国政府可以和民众有更直接的接触,可以了解到民众更直观的想法。在微博和微信公众号上网友可以了解到各种国家大事,可以在底下评论和留言。政府在公开的场合中直接表达本国的意愿和想法,并且直接面向本国和外国民众,这种传播的效果远远比通过政府之间传达信息交流来得更好一些。新媒体凭借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强和互动性强两个优势,使中国在传播信息中形成“一对一”的有效传播形式。这直接改变了以往政府间稍加“润色”过后的消息传播方式,使民众能在第一时间内知晓别国消息,并且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认知。例如,针对西方国家对中国的任意抹黑和造谣,让中国的国际形象受损,中国外交部在微博和推特上对其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和谴责,发出属于中国独有的声音,传播自己的价值观念。随着5G技术的发展,如今直播也成了官方喜欢使用的媒体技术。面对美国的肆意挑衅,无端要求关闭中国驻休斯敦总领馆,而中国利用微博直接以直播的形式全程直播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的关闭情况,而对于此次直播,一是展现了中国政府的态度,二是通过这种形式抗议美国这种无端挑衅的行为,向国际展示中国是一个热爱和平的大国,有效地遏制了两国关系进一步恶化,塑造了一个强大、自信的国家形象。
2.政府运用新媒体,促进“一带一路”建设。“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的重点核心项目,“一带一路”的发展关乎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以及经济发展。它的目标就是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下,推动区域间合作,谋求共同发展。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外交关系必须由“以国家为中心”转到“以公民为中心”的公共外交上来[3],所以“一带一路”建设仍然离不开新媒体的大背景。“一带一路”涉及国家众多,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越来越多,新媒体环境下的公共外交给国家间的合作提供了更多的平台。如今是一个互联网的时代,通过互联网,中国与世界都没有了距离,中国许多企业加入到了互联网建设中来。中国帮助坦桑尼亚国家建设通信技术和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加强互联互通,建立多层次的沟通平臺,形成政府与政府、政府与公众、公众与公众的交流方式。华为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建厂,进行新技术传播,让更多沿线国家的民众在新媒体环境下扩大交流,而这种做法无疑增进了民众对中国大国形象的了解,减少了以往因为信息不流通而造成的信息接收的断层现象。民意是最重要的,新媒体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应用,在公共外交中起到了引导的作用,对“一带一路”的发展有促进意义。
二、新媒体在公共外交实践中发挥的作用
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媒体在公共外交中所扮演的中枢神经角色日益凸显[4],新媒体是一种全新的传播方式,所以各行各界都加快了对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我国新媒体技术发展迅猛,传统式公共外交已经出现了短板,如不能满足及时传播价值理念和在遇到特殊危机时不能及时应对等情况,所以新媒体与公共外交的融合,为公共外交拓宽了新路径,在公共外交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新媒体在传播中国文化软实力,构建国家形象方面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公共外交注重信息交流,而新媒体技术加快了交流的速度,也拓展了交流的渠道,这让中国的公共外交实践更加成熟,夯实了中国的民意基础。
1.有利于增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以往国家之间的竞争在于硬实力,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硬实力已经不足以成为国家间竞争的重心,相反,竞争在向软实力靠拢。一个正面的国家形象往往能够产生更大的吸引力、亲和力或感召力[5]。而这种亲和的国家形象更容易向外输出文化价值,提高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新媒体下创建的多种平台,给中国政府创造了机会,官方微博更加“调皮化”,用新型网络语言推送中国的优秀文化,《如果国宝会说话》《历史那些事》这些纪录片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将中国历史悠久深厚文化传播出去,在新媒体时代下加大了中国文化的推广,增强了国外民众对中国历史的了解,这对于传播中国积极的一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2.有利于中国国家形象的构建。中国自古以来崇尚和平,以人为本。中国提及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下的全球治理观和共同利益观,更是能体现出中国本身所传播的价值观念。以前在西方国家政府的传播中,中国的形象往往是带有负面性的,对中国的了解也是片面的。而现如今由于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和传播,中国的国家形象有了很大的改观。“中国威胁论”的论调在前几年甚嚣尘上,而如今在新媒体的发展环境下,西方民众对原有的中国刻板印象发生了改变,在自身接触到事实的真相的同时,明辨是非曲直,增进了西方民众对中国的认同感,逐渐承认中国在国际上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为中国构建一个良好的国家形象起到了推动作用。
3.有利于信息双向沟通,及时解决突发事件。新媒体信息的传播具有双向沟通的特点,能够及时把信息传播到国际上,解决全球性的突发事件。例如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初,新媒体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一方面,中国把病毒的有效信息和国内爆发的病例毫不保留地分享给国外医学者和科学研究者;另一方面,通过互联网技术,以通信、视频的方式,把成功的治疗方案和经验传授给正面对疫情暴发的国家,帮助他们做好防护措施。正是在信息传达及时的情况下,像日本、韩国等国家吸取中国的经验与教训,取得了疫情防控的阶段性胜利。国外的民众纷纷对中国表示感谢,认为中国给予的恩情是永远不可能忘却的,公共外交促进了国家间的友谊。此次中国的反应速度以及为国际所作出的贡献都是新媒体环境下中国公共外交的有力展示,不光提升了中国在国际应对突发情况所表现的大国责任感,还实现了一种国家与国家之间利用新媒体技术的新的交流方式。新媒体在这种面对全球性的突发事件时的信息互通,极大地推进了中国利用新媒体在公共外交中的应用。
三、新媒体公共外交实践未来的发展方向
新媒体公共外交前景广阔,但是在未来发展上仍需注意许多问题。新媒体已经是公共外交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如何让新媒体继续发挥它应有的价值,是中国公共外交未来发展的方向。这不光需要专业团队的配合、法律的支撑,还需要拓展主体力量。
1.运用专业团队运营新媒体平台。一个好的专业团队才会让整个新媒体平台运营流畅,才能更好地带动话题,引发价值思考,进行价值双向输送。一个好的专业团体,不应该只有程序员防止平台网络崩溃,而应该配备专业的新闻发言人、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等人员。在现在信息轰炸的年代,网友的素质良莠不济,政府官方发言人在新媒体平台上发表言论,代替的是政府的官方态度,而一个好的专业团队是在网友发言中引到一个与政府发言相契合的话题上,把国家所隐含的价值取向能更好地挖掘出来,并且对国外的民众进行价值渗透,防止出现与中国主流思想不一致的言论出现,扰乱民众思想。这就需要提高我们新媒体平台专业人员的素质和水平,加强伦理和道德素质的提升,不让有些心怀不轨的西方国家利用新媒体技术对中国形象抹黑。
2.注重提升新媒体平台的可信度。新媒体平台毕竟是一个新兴技术,上面的信息丰富,内容齐全,有时候民众在网络上获取的信息并不完全都是正确的,所以大众对于新媒体平台的可信度一直存有疑虑。中国在开展新媒体公共外交的同时,格外注重平台的可信度,就是為了让世界大众都能认同平台所传播出去的信息是可信的,是有力的。所以,新媒体信息平台在发展过程中,要与旧媒体相互结合,共同发出正确的声音。这就需要国内进行网络立法,对于网络中的不法分子,要加大处罚力度,对于不干净的网络环境,加快处理的速度。还有一点就是,如今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数据公开透明,而中国政府要做的恰恰是加快信息公开,提升公民的参与度,有效管理网络新媒体平台,不能任由其自由发展,要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主流的社会价值观念为基础,对国外民众进行信息的传播,这样新媒体平台的可信度提升,才能更好地辅助公共外交的发展。
3.借助非政府主体力量大力发展公共外交。赵启正认为,公共外交“可以更直接、更广泛地面对外国公众,从而更有效地增强本国的文化吸引力和政治影响力,改善国际舆论环境维护国家利益,表达真实的国家形象。”[6]所以,公共外交急需要壮大传播的主体力量,维护国家的利益。传统的公共外交只是让政府发挥了应有的效能,忽视了非政府组织的可用性。近几年来,中国已经注意到非政府行为体和民众的传播性,积极支持这些行为体加入公共外交的实践中来,但是这些非政府主体力量同样也要借助新媒体的力量使公共外交更加多元化。例如孔子学院的海外办学正是在大量媒体宣传后才可以成功地走出国门,向外传播中国古代优秀文化。在主体多元的情况下和新媒体相结合,大力发展公共外交,才是中国走向国际,消除不利声音的最有效途径。
中国借助于新媒体环境下的公共外交完全可以讲好中国故事。中国无惧于国际上的“腥风血雨”,中国要做的就是给国际展示一个负责任、拥有大国担当的国家形象。对于西方国家的恶意抹黑,中国现如今能够在新媒体的帮助下,第一时间用实际行动进行有力的回击。对于中国而言,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如何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继续传播下去,仍然要在新媒体的背景下,靠公共外交来助力。公共外交是中国在国际舞台上越走越远的一把利剑,利剑出鞘,所向披靡,为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发展创造更有利的环境。
参考文献:
[1] 曾来海.新媒体概论[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2] 梁凯因.对中美关系中的中国国际话语权问题的研究[J].东岳论化,2010,(7):174-177.
[3] 于凡.中国外交转型——从“以国家为中心”到以“公民为中心”[J].公共外交期刊,2016,(2).
[4] 史安斌,王沛楠.数字公共外交的兴起与广电国际传播能力的提升:基于“偶像”模式的分析[J].电视研究,2020,(1).
[5] 宋效峰.新媒体在公共外交中的角色探析[J].渤海大学学报,2019,(3).
[6] 趙启正.由民间外交到公共外交[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09,(5):2.
On the Practice of Chinas Public Diplomacy in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
TAO Li-xin
(Shanxi University,Taiyuan 030006,China)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epening an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it has brought earth shaking changes to the media.The popularity from traditional media to new media has also brought new ways to diplomacy.In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China has followed the trend of the times and carried out a large number of public diplomacy practices.By using new media technology,public diplomacy has been integrated with it to form a new media public diplomacy,which has played the role of the public in public diplomacy,effectively improved the limitations of traditional public diplomacy,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public diplomacy,enhanced Chinas international image and improved Chinas competitiveness Influence in western countries.
Key words:New media;public diplomacy;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