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科技时代安徽省个人互联网理财情况调研

2021-03-18姜溪宇

经济研究导刊 2021年4期
关键词:金融科技调研

姜溪宇

摘 要: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逐渐活跃于公众视野,并以其便捷、高效的特点对投资者理财行为、传统银行业产生巨大影响。基于对安徽省芜湖市、宿州市萧县、池州市东至县三个地区居民互联网理财情况的调研,分析当前居民对互联网理财产品的了解及使用情况、态度与看法,以及对未来互联网理财产品的期望与建议。基于分析,得出互联网理财产品宣传力度较弱,居民参与度不高;互联网理财平台优势显著,但公开透明度和监管力度不足;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健全,风险性较高的结论,并针对投资者、银行及互联网金融企业、政府三方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金融科技;互联网理财;调研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04-0050-03

引言

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理财方式推陈出新,市场上甚至出现了全新的不同于以往传统的理财方式——互联网理财。大数据技术的崛起,使得互联网理财已逐渐成为主流。与此同时,庞氏骗局、P2P暴跌等案件的频发也让投资者对互联网理财的安全性感到担忧。因此,本次调研项目即是以调查互联网理财为主题。2018年全国GDP增长6.6%,安徽省GDP增长8.3%;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 228,安徽省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1 640元。此次我们以安徽省为调查对象,上述数据说明,安徽省GDP增速及人均可支配收入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给这个时代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理财,就是运用相关金融工具对资产进行保值、增值。新型互联网理财的发展给银行理财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同时在一定程度上督促传统银行业改变以往的模式,注入新活力,不断完善自身业务。因此,有必要对互联网理财背景下银行面临的问题和个人自身的差异对理财的影响进行研究。基于此,结合本次调研互联网时代个人理财情况,对未来个人理财和对传统银行业及互联网金融企业提出相关建议。

一、居民理财调查情况

综合安徽省人口、收入水平等因素,调查团队选取了芜湖市、宿州市萧县、池州市东至县三个地区的居民进行互联网时代个人理财情况调研。此次调查内容包括居民个人的基本情况、对理财产品的使用情况以及对未来理财产品的期望看法。在样本的选取上,团队运用分层抽样,同时运用概率统计的相关知识进行问卷的发放,共发放问卷600份,收回有效问卷587份,回收率97.83%。

被调查者中,男女性别比例为1∶1;年龄分布较为集中,偏向25岁及以下年轻人群,约占总受访人数的41%,其次为26~35岁,约占总受访人数的28%,年龄越大,所占比例越小;被调查者婚姻状况占比最高的为已婚有子女,总占比为42%,未婚人士占总调查者的36.83%,其余选项共占总受访人数的21.17%;受访者的月收入在5 000元以下的达到66.84%,月收入5 000元以上的仅占总受访人数的33.16%;本科、大专、高中人群分别占总受访者的31%、23.83%、20.5%,初中及以下和硕士分别占总受访者的22.17%、2.5%,大专及以上学历总比重达到57.33%。

由上述数据可知,被调查者的性别及地区分布较为均匀,性别、学历、收入涵盖范围广,因此保证了样本的可靠性和高质量。由于问卷所调查的问题是个人使用理财产品的情况,我们针对居民个人基本信息不同的人群进行调查,发现调查者较年轻,学历较高,收入为中等水平,其样本具有很好的代表性;婚姻状况也是影响理财方式或选择理财产品的影响因素之一,结婚无子女和结婚有子女都会对理财方式的选择有较大的影响。

二、调查数据分析

(一)居民对理财产品的了解及使用

在调查居民金融资产投资种类问题中,有65.67%的人选择将资金投放在银行储蓄,50%居民选择将资金放入余额宝,40%的居民把资金用来购买保险,愿意购买银行理财产品以及股票、基金的居民分别占总受访人数的23.33%、23.5%、18.33%,极少数投资者愿意购买债券、期货、期权以及其他的投资产品。

调查者中有64.83%的居民了解微信“理财通”,其次是余额宝理财,占总受访人数的61.33%,同时约有43%的居民知道银行推出的“类”余额宝理财产品。

由上述数据可知,相比互联网理财产品,居民更愿意选择传统理财产品,如在被调查者中,就有约66%的居民选择银行储蓄。相对于股票等高风险理财方式,银行储蓄收益更加稳定且安全,这是由于银行的资金链优势,并且由于大多数银行直属国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居民逐渐熟知余额宝以及微信理财通等新型理财方式,这类理财方式的出现,使得居民理财更加便捷,收益也较为稳定。对于债券、期货、期权以及银行发行的类余额宝理财产品,大多数居民了解程度不高,把资金投放在其中的居民也相对较少。由此可见,人们更愿意接受传统方式的、风险较低的、较熟悉的理财产品。

(二)居民对互联网理财产品的态度与看法

关于居民对互联网理财产品的风险担忧,有42.5%的人担心网上账户被盗,46.33%的人担心受到不法分子欺诈,50.67%的人担心线上理财产品亏损,另有31%的人担心操作电脑或手机失误,导致金钱无法追回。

被调查者中,44.67%的居民认为互联网技术不够成熟是当前互联网理财产品存在风险的原因,63.67%的居民认为是由于互联网的虚拟性,而59.67%的居民则是认为相关制度还不够成熟。

由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居民当前为购买互联网理财产品的主要因素为对互联网理财了解较少,尽管信息技术蓬勃发展,可是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往往为工作、家庭而忙碌,导致对新事物的兴趣以及愿意去了解学习的意愿降低。同时,互联网理财产品宣传力度不大也是居民不了解的原因之一。互联网自身的虚拟性、诈骗案件的频发、互联网技术的稚嫩使得居民对当前的互聯网缺乏信心,居民的目的其实是稳定且较高的收益,调查者中大部分无法接受线上理财产品的亏损,这也是他们最担心的风险,想要获得较高的收益但却不愿意承担相对较高的风险是当前居民的理财观念。

調查者中仅有52.5%的人购买过互联网理财产品,比较能够说明互联网理财产品普及程度较为一般,这其中有部分人不愿意购买互联网理财产品。因为他们缺乏对投入互联网的资金的安全感、缺乏对互联网理财产品公司的信任,这其中也有居民想要购买互联网理财产品,可是由于他们不了解也不会操作相关的APP而无法购买,这部分群体主要为年龄较大和文化程度较低的一些居民。

(三)居民对理财产品的期望与建议

对于未来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展望,67.17%的居民期待互联网理财产品可以提升安全性,39%的居民期望增加服务项目,另有47.67%的人希望可以增加产品透明度。

提升安全性、增强一定的透明度是调查者对未来互联网理财产品的最大期望,其中希望提升安全性的人达到了67.17%。同时,问卷最后一题对现代互联网理财有何建议和看法得到最多的回答也是提高安全性,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当前互联网理财产品缺乏居民的信任。想要获得居民的信任,首先,互联网理财公司应完善自己的内部公司规章,加大广告宣传力度,还可以推出相关的理财产品操作培训视频。此外,相关部门还应该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为居民进行互联网理财提供制度保障,互联网理财公司应配合有关部门,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互联网理财市场。

三、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

1.互联网理财产品宣传力度较弱,居民参与度不高。根据调查数据显示,仅有48.5%的调查者购买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契机为网络宣传,比例尚未达到调查者中的一半,互联网传播力度并未完全开发出来。在现阶段,居民购买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契机主要为网络宣传和朋友、家人介绍,广告宣传尚存上升空间,宣传力度有待加强。问卷调查显示,仅有52.5%的调查者购买过互联网理财产品,说明居民参与度较低。

2.互联网理财平台优势显著,但公开透明度和监管力度不足。通过问卷调查,互联网理财平台在收益率、便捷操作方面具有绝对优势,这些优势也促进互联网理财平台得以健康发展。调查数据显示,47.67%的调查者期望可以增加产品透明度,说明互联网理财产品在公开透明度上有待提升,透明度的加强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增加投资者对互联网理财产品的信任。

3.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健全,风险性较高。互联网理财平台是仍在发展中的平台,目前仍不完善。网上账户被盗、受到不法分子欺诈、线上理财产品亏损、操作失误导致互联网理财产品亏损都是当前投资者所担心的,这在一定程度上要求相应的监管力度应该加强。在问卷“您认为互联网理财产品存在风险的原因有哪些”一题中,59.67%的调查者选择了相关制度还不够完善,诈骗案件的频发让居民认为互联网金融存在较大的风险,若想减少居民的此类顾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降低风险。

(二)建议

1.针对投资者。投资者首先应确保理性理财,即应在对互联网理财和理财产品有一定的了解情况下,理性购买理财产品并选择大型正规理财平台;其次分散投资,避免所有资金购买同一种理财产品,也避免所有资金用来购买风险高的理财产品,正视利弊,选择适合投资者自身的投资组合。

2.针对银行及互联网金融企业。银行可以适当地与网商平台进行合作。扩展银行的商业模式,注重使用的便利性;同时,银行及互联网金融企业可创新发展理财产品并同时提升理财产品的质量与内容,适当提高理财产品的利率、增加产品灵活性、增多产品种类等,以迎合用户的需求。

3.针对政府。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加大对互联网网络环境和互联网金融市场的监管力度,并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为投资者提供制度保障,营造一个安全、高效率的互联网金融市场。

参考文献:

[1]  王志刚,周佳丽,黄舒.城乡居民理财知识、风险承担和产品选择的差异探析——基于福州市的问卷调查[J].农村金融研究,2015,(4):41-45.

[2]  姚永明.农村居民投资理财的风险控制研究[J].农村经济,2010,(10):80-82.

[3]  黄莹,熊学萍.后金融危机时代武汉市城镇居民投资理财行为分析[J].湖北社会科学,2010,(8):105-108.

[4]  肖雪,熊学萍.城乡居民投资理财行为比较研究——基于湖北省天门市488个调查数据[J].农村金融研究,2015,(10):36-41.

[5]  王威,姜慧.中国居民家庭金融资产与投资理财分析[J].中国经贸,2016,(4):141.

[6]  邹洋.城乡投资和居民消费的收入效应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11):1-8.

[7]  李君平.私人财富管理研究述评与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4,(8):73-80.

Research on Personal Internet Finance in Anhui Province in the Age of Financial Technology

JIANG Xi-yu

(Chuzhou University,Chuzhou 239000,China)

Abstract:In recent years,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Internet financial products are gradually active in the public view,and have a huge impact on investors financial behavior and traditional banking industry with its convenient and efficient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the survey of Internet financial management of residents in Wuhu City,Xiaoxian County of Suzhou City and Dongzhi County of Chizhou City,Anhui Province,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residents understanding and use of Internet financial management products,their attitudes and opinions,and their expect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Internet financial management products. Based on the analysis,the paper draws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publicity of Internet financial products is weak and the residents participation is not high; the Internet financial platform has significant advantages,but the transparency and supervision are insufficient; the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are not perfect and the risk is high,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to investors,banks,Internet financial enterprises and the government.

Key words:financial technology;internet finance;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猜你喜欢

金融科技调研
南方周末读者调研
南方周末读者调研
南方周末读者调研
数字智能时代的供应链金融
金融科技发展对保险行业的影响研究
百度金融成立国内首家“金融科技”学院
近半月以来机构调研最多的前50家公司
近半月以来机构调研最多的前50家公司(05.24—06.07)
宁夏平罗县城乡居民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