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配合耳穴贴压对习惯性便秘患者大便性状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2021-03-18周玮杨铁伟叶赛球邱丽萍杨雪芬吴健儿

上海针灸杂志 2021年3期
关键词:神经递质习惯性大肠

周玮,杨铁伟,叶赛球,邱丽萍,杨雪芬,吴健儿

(浙江省德清县中医院,湖州 313200)

习惯性便秘为消化道常见疾病,发病率高达 6%,长此以往会对患者消化吸收功能及食欲产生影响,甚至诱发其他胃肠道疾病[1-2]。最新研究表明,习惯性便秘的形成与肠道菌群失调有关,调节肠道菌群失调可能是防治习惯性便秘的有效手段之一[3]。现代医学对习惯性便秘的治疗以刺激性泻药、肠道益生菌为主,虽能快速缓解症状,但疗效有限。近年中医治疗在习惯性便秘中取得长足进展,中医学认为,习惯性便秘病位在大肠,其病机与脾胃运化失常、食积内热、饮食停滞中焦所致肠道干涩和传导失常有关,治宜采取消积通便、健脾消食等法。耳穴贴压及针刺是中医特色疗法,能充分发挥中医特色,提高患者排便质量[4-5]。目前,两者联合治疗习惯性便秘的研究多集中于疗效、不良反应,关于其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尚无研究报道,故本研究将两者联合应用于习惯性便秘患者,旨在分析其对肠道菌群及大便性状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经浙江省德清县中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选取2017年7月—2019年8月浙江省德清县中医院120例习惯性便秘患者,简单随机化分为对照A组、对照B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3组性别、年龄、病程、经常抑制便意、排便时间、经常运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3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诊断标准

①符合 2017版便秘的分度与临床策略专家共识诊断标准[6],每周排便不足3次,且无稀便,超过1/4时间排硬便、排便不净感及排便需过度用力,需手指辅助排便;②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7]诊断标准,排便时间延长、粪便干燥坚硬,重者大便艰难、干燥如栗,伴心烦、面色潮红、口干苦。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近 1个月内未接受微生态制剂、抗生素治疗;③患者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①本研究药物不耐受者;②重要脏器器质性病变者;③其他胃肠道疾病者;④代谢性、神经性、药物性便秘者;⑤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

2 治疗方法

3组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即睡前口服酚酞片剂(大同市云岗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83852),每次100 mg,每日1次。多食瓜果蔬菜及温水,避免憋便及努挣。

2.1 对照A组

给予耳穴贴压,主穴取大肠、脾、小肠、肺、三焦,配穴取胃、直肠、便秘点,每次3~5穴,乙醇消毒耳廓,确定穴位后,将王不留行籽贴于该处,食指及拇指循耳按压,以患者出现疼痛感为主,每次3~5 min,每日2~3次。10 d为1个疗程。

2.2 对照B组

给予针刺治疗,常规消毒穴位,选用 0.38 mm×75 mm不锈钢毫针,针尖向内倾15°刺入天枢穴,实证行提插捻转泻法,虚证行提插捻转补法;选用 0.38 mm×50 mm不锈钢毫针,直刺上巨虚穴,行平补平泻法;均留针30 min,间隔6 min行针1次,共9次。取针5 min后,右手拇指掐揉双侧天枢穴, 20 min后,右手掌顺时针压揉小腹8 min,力度以患者耐受为准。伴严重痔疮者加双侧承山穴,行泻法;伴睡眠、烦躁者加双侧内关穴、神门穴,行平补平泻法;伴头晕头痛者加双侧太阳穴,行泻法。每10 d治疗1次,间隔2 d进入下个疗程。

2.3 研究组

给予针刺配合耳穴贴压,耳穴贴压同对照A组,针刺同对照B组,10 d为1个疗程。

3组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

3 治疗效果

3.1 观察指标

3.1.1 血清血管活性肠肽(VIP)、一氧化氮(NO)、P物质(SP)

早晨8:30,抽取3 mL空腹肘静脉血,离心15 min,2500 r/min,取上清液,﹣20℃冰箱内保存待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 VIP、NO、SP。试剂盒由江苏依莱萨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完全参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

3.1.2 肠杆菌、乳酸杆菌、酵母菌

收集1 g新鲜粪便样本,﹣80℃冰箱内保存,经稀释、滴种、培养、分离、鉴定后计算每克粪便中所含肠杆菌、乳酸杆菌、酵母菌。

3.1.3 中医证候积分

观察治疗前后大便性状、排便间隔、排便困难积分。排便间隔,<3 d为0分,3~4 d为2分,>4 d为4分;排便困难,不费力为0分,费力为2分,排便需额外帮助为4分;大便性状,成形为0分,干结为2分,粪球状为4分。

3.1.4 不良反应

观察3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含晕针、耳廓皮肤发红、胶布过敏。

3.2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评估疗效。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痊愈:胀感、下坠、排便费力、粪便性状等消失,疗效指数≥95%。

显效:胀感、下坠、排便费力、粪便性状等显著改善,疗效指数70%~94%。

有效:胀感、下坠、排便费力、粪便性状等明显改善,疗效指数30%~69%。

无效:胀感、下坠、排便费力、粪便性状等无明显变化,甚至加重,疗效指数≤29%。

总有效率=[(显效+有效+痊愈)例数/总例数]×100%。

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多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用LSD-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率)表示,比较行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4 治疗结果

3.4.1 3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 A组、对照 B组(χ2=7.853,P=0.020)。详见表2。

表2 3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3.4.2 3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前 3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大便性状、排便间隔、排便困难积分低于对照A组、对照B组(P<0.05),且对照B组低于对照A组(P<0.05)。详见表3。

表3 3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s,分)

表3 3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s,分)

组别 例数 大便性状 排便间隔 排便困难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 40 2.24±0.56 0.78±0.34 2.48±0.44 0.92±0.28 2.31±0.67 0.86±0.31对照 A 组 40 2.11±0.65 1.55±0.48 2.50±0.41 1.61±0.46 2.52±0.50 1.54±0.46对照 B 组 40 2.03±0.87 1.01±0.53 2.43±0.49 1.33±0.44 2.48±0.55 1.25±0.43 F - 0.903 29.906 0.259 24.015 1.490 28.364 P - 0.408 <0.001 0.772 <0.001 0.229 <0.001

3.4.3 3组治疗前后血清神经递质比较

治疗前 3组血清神经递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 SP水平高于对照 A组、对照B组,NO、VIP水平低于对照A组、对照B组,且对照B组SP水平高于对照A组,NO、VIP水平低于对照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表4 3组治疗前后血清神经递质比较 (±s)

表4 3组治疗前后血清神经递质比较 (±s)

组别 例数 SP(ng/L) NO(μmol/L) VIP(n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 40 18.78±4.22 42.17±10.53 87.67±10.25 60.40±11.68 26.88±6.57 14.34±3.78对照 A 组 40 19.35±3.56 28.30±10.31 88.13±9.31 75.38±10.77 28.25±4.69 23.03±3.34对照 B 组 40 20.02±2.74 35.78±11.42 89.23±8.62 67.33±11.53 27.59±5.78 19.95±4.05 F - 1.217 16.628 0.290 17.502 0.572 55.668 P - 0.230 <0.001 0.749 <0.001 0.566 <0.001

3.4.4 3组治疗前后肠道菌群比较

治疗前 3组肠道菌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肠杆菌和酵母菌低于对照 A组、对照B组,乳酸杆菌高于对照A组、对照B组,且对照B组肠杆菌、酵母菌低于对照A组,乳酸杆菌高于对照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5。

表5 3组治疗前后肠道菌群比较 (±s,logN/g)

表5 3组治疗前后肠道菌群比较 (±s,logN/g)

组别 例数 肠杆菌 乳酸杆菌 酵母菌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 40 9.95±0.97 8.01±0.72 5.35±0.82 7.21±0.93 7.11±0.94 4.23±0.85对照 A 组 40 9.89±1.04 9.22±0.63 5.50±0.68 6.21±0.79 6.95±1.13 5.71±0.91对照 B 组 40 9.78±1.16 8.89±0.78 5.47±0.73 6.78±0.80 7.06±1.05 4.89±0.74 F - 0.265 30.812 0.453 14.183 0.246 31.440 P - 0.768 <0.001 0.637 <0.001 0.782 <0.001

3.5 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3组晕针、耳廓皮肤发红、胶布过敏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27,P=0.466)。详见表6。

表6 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例(%)]

4 讨论

习惯性便秘为消化系统常见疾病,早期研究认为与肠道蠕动减慢、水分摄取不足、排便肌群障碍有关,近年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在本病发生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8]。生理状态下,肠道菌群呈动态平衡状态,不同种类肠道菌群之间相互制约,以维持肠道微生态系统稳态,一旦肠道菌群失衡,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有益菌数目减少,无法完全酵解寡糖,使其堆积在肠道内,随时间推移,出现腹痛、腹胀、便秘[9-11]。而长期便秘会进一步加重肠道菌群失衡,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尽早纠正习惯性便秘患者肠道菌群失衡尤为重要。

有研究表明,肠神经递质异常是习惯性便秘发病的另一重要机制,其中SP是肠神经系统主要兴奋性神经递质,NO、VIP是主要抑制性神经递质[12-13]。NO主要功能为参与肠道动力调节,刺激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降低细胞内钙离子水平,松弛肠道平滑肌,抑制胃肠蠕动[14-15]。VIP是胃肠蠕动中介物质,其可通过抑制胃肠蠕动,减弱其排空能力,从而产生便秘[16]。以往研究报道,SP合成减少或分解过快是便秘患者肠道蠕动减弱原因之一,考虑原因与 SP可减少胃肠道黏膜分泌量,刺激肠道运动有关[17]。鉴于此,笔者选取NO、VIP、SP这三种具有代表性神经递质进行研究,以期对习惯性便秘的发病机制作初步研究。

中医学认为,习惯性便秘属“脾约”“阴结”“阳结”等范畴,系大肠传导功能失常所致,且与肾、肺、胃、脾、气血、经络皆有关系。胃与大肠相连,胃热炽盛,下传大肠,耗伤津液,燥屎内结;肾司二便,肾阴不足,大便不行,肾阳不足,失于温煦,传导无力,大便不通;肺与大肠相表里,肺热下移大肠,津液枯竭,大便干燥;肝气瘀滞,肝气不通,气滞不行,大便不畅;脾胃虚弱,无力传导,食滞内停,大便难行。鉴于上述病理病机,针刺治疗选取天枢穴、上巨虚穴,其中天枢穴属大肠募穴,主要功能为疏导胃肠,增强大肠传导功能,是难治性便秘的首选穴位;上巨虚穴属大肠下合穴,可加快胃肠蠕动,促使粪便排出。同时天枢穴位于腹部,上巨虚穴位于下肢,上下呼应,疏导肠道气机,使糟粕及体内代谢毒素排出体外。《灵枢·口问》记载:“耳者,宗脉之所聚也”,可见人体十二经络均与耳相宗,故刺激耳穴能调节脏腑功能,使其机体功能趋于平衡。耳穴贴压属于中医外治法,取小肠、大肠,具有顺气导滞、疏通脏腑功效;取脾、三焦可气化输精,促进运化;肺与大肠相表里,取肺可增强大肠传导糟粕功能。多穴合用,使疏泄有常,升降有序,腑气通降,大便得行。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A组、对照B组,大便性状、排便间隔、排便困难积分低于对照A组、对照B组,提示针刺配合耳穴贴压治疗习惯性便秘具有协同增效作用,通过不同方式刺激经络,调节机体失衡,使气机通畅,疾病自解。同时本研究发现,治疗后研究组血清SP、NO、VIP水平及肠道菌群均优于对照A组、对照B组,由此推测针刺配合耳穴贴压控制疾病进展可能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及肠神经递质两种途径实现的。推测原因可能与以下两方面有关,一方面是针刺上巨虚穴、天枢穴可调理胃肠功能,纠正肠道菌群失衡,增加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等有益菌数目,调节肠神经递质表达,加快肠道蠕动,消除胃部积滞[18-20];另一方面是耳穴贴压所选穴位可调节大肠气机,改善肠道菌群环境,调节肠道菌群及肠神经递质表达,促使肠道运动,抑制便秘发生[21-22]。此外,本研究还发现,3组并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且3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见针刺配合耳穴贴压并不会增加习惯性便秘患者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综上,针刺配合耳穴贴压治疗习惯性便秘患者,有利于调节肠道菌群及肠神经递质,改善大便性状,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但本研究初步探识针刺配合耳穴贴压对肠道菌群及肠神经递质的影响,关于其具体作用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猜你喜欢

神经递质习惯性大肠
科普拟人让理解更轻松
槐黄丸对慢传输型便秘大鼠结肠神经递质及SCF/c-kit通路的影响
度洛西汀治疗对抑郁症患者血清神经递质及神经功能相关因子的影响
大肠憩室是什么病
老年习惯性便秘该如何治疗
快乐不快乐神经递质说了算
大肠变懒了
大肠变懒 了
招呼
对于权力,人为什么会习惯性服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