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问促学探究数学本质

2021-03-18王晓溪

高考·下 2021年11期
关键词:问题教学高中数学应用

王晓溪

摘 要:问题是数学的核心要素,问题的解决是数学课堂教育的核心。以问题为主线展开教学是新的课程改革之下,备受关注和重视的教学方式,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動当中,做到以问促学,去探究、去理解数学的核心和本质。有鉴于此,本文将分析问题教学法的特征,从不同的方面出发,阐述高中数学课堂中应用问题教学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问题教学;应用

核心素养的提出,要求教育教学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着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数学知识是发展的、开放的,同时也是不完备的,问题教学的应用不仅可以满足核心素养所提出的要求,也符合数学的本质特征,能够让学生在有效的指导之下完成对问题的理解,学会独立思考,并从多角度去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设想,形成并具备创新能力。所以,高中数学教师应该主动去适应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变化,革新思想,让问题教学在高中数学课堂当中落地生根,从而让教学效果得到最大限度的优化。

一、问题教学法的特征

(一)以问题为主线

问题教学法,最为基本也是最为首要的特征,就是将问题作为教学的主线。也就是说,在整个问题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来设计问题,并保证问题贯穿教学始终,串联起不同方面的知识点,进而通过问题的设计、提出来达到不同的目标,包括: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思维、巩固学生知识理解、促进学生深度探究等,最终才能够促进整个课堂教学任务的实现和目标的达成。

(二)以学生为主体

学生本身就是学习的主人,是整个课堂教学核心和主体,问题教学则能够实现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和转变,真正将学生作为主体,让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主动探究和建构者,在问题引领之下去主动学习、思考和探索。

(三)以教师为主导

问题教学还有个基本的特征,就是将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是问题的设计者。问题的内容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够从中受到启发,所以教师要科学合理地进行问题设计。其次,教师是问题解决的指导者。教师的科学指导能够帮助学生找到学习和解题的方向,也能从某种程度上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最后,教师是问题反馈的收集者。教师可以从学生解题的过程中,观察并发现学生知识理解和掌握的具体情况,从而依据问题来得到教学反馈,收集相关信息,做出教学调整。

二、高中数学课堂中问题教学的应用策略

(一)深入分析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的基础和重要依据,教材内容经过反复和理性的思考,其中也凝聚、反映着理性的思考,这就要求教师在运用问题教学的过程中,实现对教材的深入分析和创造运用,这样才能够做到对问题的科学设计、巧妙运用,将问题的作用充分展现和发挥出来。首先,教师要对高中数学教材,展开全面、深入的分析和研读,把握设计理念和重点难点所在,明确整个知识脉络以及编写者意图;其次,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思维特点来对教材内容进行删减、拓展,做到对教材的创造性使用,让教材能更好地和现实教学情况相适应。

例如:在教授“函数的单调性”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函数的单调性与单调区间的含义,教材中设计了一些例题与图像,这些例题比较经典,学生更容易对基础知识进行掌握。因此,笔者在教学中,深入分析教材内容,根据教材中的例题进行教学,将例题进行深入分析与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解题过程,如:笔者根据教材中的例题画出相关的图像后,演示如何根据图像来判断函数单调性的方法,同时帮助学生理解自变量x对函数图像的影响。再对教材展开深入分析,不仅优化了教学过程,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也有了新的认知。

(二)结合课堂实际,创设多样问题情境

1.联系学生现实生活创设问题情境

生活化问题情境的创设,能够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促使学生从中体会到数学、生活之间微妙的关系,从而发挥出“以问促学”的积极作用。对此,高中数学教师应该想方设法为学生创设真实的、生活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能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带着思考的兴致和欲望,来探究新的数学知识,实现对现实生活的全面、深入观察。如此,学生便能够从实际经验的真实例证当中,探究数学的本质,并用归纳的方式来总结出数学的结论、根本属性以及内在规律。

例如:在教授“随机抽样”时,笔者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元素进行融合,如:笔者在课堂中设置了“厨房厨艺大比拼”活动,在活动中,笔者制作了一份汤料,在放完所有调料后,汤品制作完成,这时,笔者邀请学生品尝一勺汤汁,感受笔者的“厨艺”,品尝完之后,笔者向学生询问道:“通过一小勺的汤能够判断一整锅汤汁的味道吗?”学生快速回答:“可以。”师:“为什么可以通过一勺汤汁,判断一整锅汤汁的味道呢?”

针对这个问题,笔者做了解释,整锅汤汁包含了所有原料,汤汁的味道就相当于数学里面的变量,而本章学习的统计则是以变量中的平均数为重点,一小勺汤汁就是整锅汤汁的样品,其中包含了所有原料,与总体原料比基本相同。通过厨房趣事,学生不仅点燃了学习热情,同时还深入了解了随机抽样的概念。

2.巧妙利用课堂悬念创设问题情境

悬念是一种心理机制,在学习当中,悬念的设置能够引发学生对于学习的求知欲望,对学生有着强烈、持续的刺激作用。从此可以看出,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悬念来进行问题情境的有效创设。具体而言,数学教师可以利用趣味或者历史故事来进行导入,在此过程中提出数学问题,创设悬念,促使学生由内心产生一种渴望的心理,极大地去激发学生好奇心,让学生产生急切的求知心理,从而在悬念的驱使和驱动下,展开深层次学习与探究,不再是在教师的要求下被动地去接受知识,逐步地去理解数学知识内容。

例如:在教授“等比数列”时,笔者安排了一项趣味游戏,笔者邀请一名学生上台,帮助笔者为每人发若干粒大米,发米的规则如下:给第一位学生发1粒米,给第二位学生发2粒米,给第三位学生发4粒米,第四位发8粒米,以此类推。笔者将一小包大米交给这位学生后,他开始依此发放,刚开始这位学生比较顺利,随着后续的发放,这位学生开始犯难,更多同学开始帮助这位学生一起计算,但随着数字的增加,学生纷纷败下阵来,这时,笔者向学生介绍了这一现象,介绍等比数列的“爆炸性增长”。

3.在新旧知识的连接处创设问题情境

学习本质上就是新知、旧知之间反复地相互作用,让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来学习和认识新知,从而逐步扩大自身的知识体系和架构。可以说新旧知识点上所产生的问题,最具有悬念、最能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对此,高中数学教师需要对数学教材展开全面、深入、科学地分析和研究,并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来找准新知、旧知之间的结合点、连接处,以此来设计充满挑战性的数学问题,让教学情境得以建构和实施,让学生产生新旧知识之间的矛盾,尝试用旧知去分析原因、思维探究,最终逐步达到对新知识的掌握,上升到新知的水平。

例如:在教授“函数y=Asin(ω x+φ)的图像”时,前面的课程中已经讲述了正弦函数图像,这两节课程的内容比较相近,所以,笔者在本课中引入前面所学内容,通过已学知识来引出新的知识,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上课后,笔者先结合已学的旧知识设置问题,创设出问题情境,设计意图是让学生能够了解相似函数图像之间的关系,与此同时,笔者还利用多媒体展示几组图片和相关的视频,在学生构建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加深了图像之间联系。这时,笔者再引出函数y=Asin(ω x+φ)的图像,并让学生思考A、ω 、φ对函数的影响,提出问题后,笔者会继续控制课堂走向,合理安排课堂时间,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目标。

4.利用开放性问题创设问题情境

开放性问题情境的创设,重点在于提出开放性的问题,激发出学生发散性的思维,让学生能探求出问题的多种解法,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所以,高中数学教师要改变过去题海战术式的问题教学方式,积极发挥创新思维,在教学当中提出开放性、层次性的数学问题,创设开放的问题和思维情境,为学生思维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和平台,促使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展开对问题的分析,找出不同的解法,实现个性思维的充分展示和表达,最终获得探究和创新意识的不断提升。

例如:在教授“概率”时,笔者与学生进行了如下对话:师:“听说买彩票可以实现一夜暴富,假如中头奖的几率是万分之一,那么我们一次性买一万张,一定会中奖吗?”

这时,学生面面相觑,只知道结果,但无法解释原因,面对学生的疑惑,笔者做出解释,实际上,这就是概率问题,假如中头奖的概率是万分之一,我们所买的一万张,每一张的结果都是随机的,可能没有一张彩票中奖,也有可能出现一张中奖的概率,但是这种概率都非常渺小,通过概率的知识,我们可以认清现实,同样也能算出“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发生的概率。

(三)发挥学生主体性,鼓励学生主动提问

学生的主动提问,能充分凸显出学生的深度思考,是学生真正参与学习的表现。这就要求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主体地位真正地展现、发挥和凸显出来,鼓励学生的主动提问和质疑。一方面,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营造自由、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情形下,可以主动地提出内心的问题和质疑,教师也能从此过程中得到反馈,对数学教学进行调整和优化;另一方面,教师要给予学生科学的指导,但是不能直接告诉学生问题的答案,而是要重在启发,让学生一步步地发散思维,去分析问题,最终得到问题的答案。

例如:在教授“余弦函数”时,笔者先对本节课程的内容进行介绍,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了解本节课程的内容。一段时间后,笔者给予学生五分钟巩固的时间,并让学生将自己的问题提出来,针对学生的问题,笔者会耐心给予解答,通过这个环节,笔者可以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接下来的教学中进行完善。

结束语

问题教学与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机结合,充分体现出了数学学科的本质特点,同时也符合新的课程改革对于高中数学教学方式方法的全新要求。所以说,每个高中数学教师都需要跳出传统的、局限的思路,主动用全新的思想观念来武装自己,明确问题教学的基本特征和根本原则,善用各种创新的教学方式和策略,来构建问题式的数学教学模式,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观念,切实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效能。

參考文献

[1]李向芬.问题驱动下的高中数学创新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3(39):294-295.

[2]王虹芸.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的问题与对策浅析[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6(10):67-69,84.

[3]李文欣.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教学法的运用初探[J].中国新通信,2016,18(14):145.

[4]胡亚勤.浅析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习月刊,2015(18):64.

1798501705295

猜你喜欢

问题教学高中数学应用
初中化学课堂中问题教学的设计与实践尝试
例谈问题解决法在化学复习课中的应用
“问题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