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人文素养教育的策略探讨

2021-03-17袁娟青

考试周刊 2021年17期
关键词:教育策略人文素养道德与法治

摘 要: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充满人文色彩的学科,渗透人文素养教育不仅是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的方法,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人文素养教育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提升道德素养,树立法治观念,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基于这一目的,文章对如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人文素养教育进行探究,结合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实践、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促进初中生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生;道德与法治;人文素养;教育策略

一、 引言

在立德树人理念深入人心的背景下,人文素养教育在初中生成长中的价值逐渐受到重视。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初中阶段学生人文素养发展的重要学科,学生在学习中塑造道德规范,提升法治意识,不仅能够实现自我的提升,更能够以一个完整的、合格的人的身份参与到现代社会中来。现代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材十分新颖,内容丰富多彩且有趣。然而,纵观部分初中学校的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来看,部分教师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灌输式”的教学方法目的也很明确,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显然很骨感,是片面的,不能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从目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来看,教育理念与教学实践中人文性的缺失,导致许多初中生在道德与法治的熏陶下对人的价值的认知和理解出现了偏差。针对此,教师应根据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特点,立足学生的主体发展需要,设计人文素养教育渗透策略。

二、 通过转变教育理念渗透人文素养教育

重建初中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人文理念,前提是教育工作者要对此保持积极的态度,在提升学生人文素养这一教育工作上统一思想,并主动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只有把初中生的人文素养教育提高到课程教学的高度,将人文理念作为指导道德与法治课程构建的重要理念,初中生的人文素养教育才有收到实效的可能。教师转变教育理念,就要以思想教育为目的,培养学生的综合道德素质。现代教学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塑造学生的道德思想,这是一切德育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教学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教学任务,就要转变以往的教学观念。首先,教师要端正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的最终目的和实质就是为社会,为国家塑造高素质,高文化,高品质的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新一代的接班人。教师要在平时的课堂上渗透人文素养教育,引导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

根据人文素质教育渗透,转变教育理念,首先,需要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设置人文素养发展目标,注重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法律意识培养过程中人文价值的体现,将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作为指导教学实践的重要思想,才能够从方向上保证人文素养教育的渗透。其次,需要教师在教学方式上进行转变,让道德与法治课堂从“工具性作用”向“导向性功能”过渡,改变以道德观念、法律概念的灌输与讲解为主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以独立的人的身份参与学习,体会人的思想情感的发展过程,同时强调教师言传身教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影响,通过教师的示范作用和榜样力量对学生进行良好的人文熏陶。最后,注重实践对学生人文素养发展的作用,强调在实践中渗透人文精神,发挥实践育人价值,进而调整初中道德与法治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关系,结合人文素养教育的渗透形成更加完善的课程体系。

三、 通过挖掘人文元素渗透人文素养教育

在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课本作为主要的教学素材,蕴含着大量的人文素养教育元素,教材内容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教师在初中德育与法治教学中,可以将着力点放在挖掘教材人文元素之中。课程在编排中处处渗透的人文精神,从人的发展的客观规律来关注初中生成长中面临的诸多课题,如自我认识、自我发展、情绪管理、情感发展、学会过集体生活、树立法治信仰并学习过法治生活等。这些内容从生理到心理再到精神,真实地反映出青春期学生的种种困惑,并渗透正确的思想价值理念,为学生的成长提供精神引领。

在分析并运用教材的过程中,教师应把握青春期学生这一主体,以人文主义理念整合资料素材,并充实课程教学内容。例如,教师可以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出发,将“青春时光”中涉及的文明、自由、爱国等元素,以及“做情绪情感的主人”中涉及的友善、文明、和谐等元素,“在集体中成长”中涉及的公平、平等、敬业、友善等元素,“走进法治天地”中涉及公正、自由、和谐、爱国等元素进行整合,从社会发展需要对学生的价值观念进行塑造,实现人的社会性发展。再如,教师应围绕“文化传承”的主题,结合教材中包含的“行己有耻”“止于至善”“慎独”“兼济天下”等内容,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国学,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健全人格,提升思想道德水平。

四、 通过调整教学方法渗透人文素养教育

康德曾說:“人只能是目的而不能是手段。”人文素养的目的是实现人的成长与发展,而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应该设计科学合理的方法,将学生作为有知识、有思想、有情感的个体,促使学生在体验参与中,实现自我发展。教师只有进行教学方法上的创新,才能得到教学结果上的收获。教师可以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以学习生活为基础,列举一些学习生活中的例子,使学生感受到社会参与度。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程的内容源于生活,也要应用于生活。处于青少年阶段的学生,只有他们自己切身去感受社会,感受身边的事物,不断地拓宽自己的视野,他们才能够真正地理解道德与法治的必要性。如果教学中的内容脱离了现实生活,那么核心素养的培养会成为一个空中楼阁。

例如,在“情绪的管理”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利用如下情境表演,引导学生讨论:(一)假如小明和小华在平时生活中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以前放学的路上,小明没有等待,小华就独自一人快速地走了,小华站在学校门口,看着小明匆忙离去的背影,心里想着为什么小明放学回家不等自己。(二)小明是数学课代表,而有一次小华的作业没有写完。小华想着借助小明的权利范围去包庇自己没有写完数学作业的事实。(三)有一次,小明考了全班第一,小华在放学时找小明玩儿的时候,小明说他还要学习,小华心里就很不是滋味,想着小明都已经是全班第一了,还要那么努力地学习,不陪自己玩耍。这些情境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十分常见,这样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体验,谈论一下应该怎样调控自己的情绪。这样的教学方法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学生,并且通过学生的自主体验、思考、讨论,实现了自我认识与发展。

五、 通过注重实践培养渗透人文素养教育

陶行知先生说“社会即学校”。社会实践是促进学生人文素养发展的重要途径。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中,教师应从学生社会性发展出发,组织丰富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积累知识、锤炼思想,丰富情感,为以后融入社会做好准备。

例如,教师以“如何正确使用网络”为主题组织学生回归生活,利用“学生上网情况调查表”,从生活中收集资料,并做出简单的分析。在社会调查中学生一方面能够从学生使用网络的方式,认识到一些长期沉迷于网络学生在自我人格发展中出现的缺陷,并反思自我,主动规范上网时间,提高自律能力。再如,在关于“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的教学指导中,教师以“珍爱生命,远离吸烟”为切入点,设计实践性作业,要求学生从身边人的亲人、朋友入手,调查吸烟人群的表现,收集吸烟危害健康的证据,并从健康成长的角度出发,主动对吸烟说“不”,并推己及人,设计宣传标语、倡导书、海报等,劝导身边的亲人戒烟。

这样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回归到社会生活之中,从实践中发现人在成长发展中面临的种种现实问题,并基于高尚的道德品行标准,要求自己,进而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不断发展。

六、 通过优化教学评价渗透人文素养教育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人文素养教育,需要人性化的评价方式作为保障。

在教学评价过程中,首先,教师要注重课堂评价语言的导向性,对学生的思考、讨论结果及时判断与反馈,并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在教材理论阐述中回看自我,让学生在语言的艺术中潜移默化地在心灵与情感层面获得熏陶与启发。其次,注重评价方式多元化。人的发展是多方面的,在传统教学评价中,教师通常采用考试的方式对学生某一方面的能力进行衡量评价,这样的评价是十分片面的,难以体现人发展的多元性。针对此,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基于人文素质教育要求,多角度、多方位、多标准地对学生进行评价,让学生在思想道德層面的发展能够全面客观地呈现出来,进而找到学生还需要成长的空间,以给出教学指导。再次,教师应注重评价主体之间的互动交流。初中生的思想意识不断发展,对自我成长、自我与他人、与外界的关系形成了新的认知,并产生了评价的强烈愿望。教师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评价中,应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自评和互评,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同伴的人文素质发展做出正确客观的评价,同时增进学生之间、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形成多维度、全方面地评价信息,以支撑人文素养教育的不断推进。

七、 结语

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行为意识还比较模糊,还比较缺乏是非道德观念。所以,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渗透人文素养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既能实现新课程改革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又能促使学生健康地发展。在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积极转变教育理念,挖掘人文元素,调整教学方法,组织实践活动,优化教学评价,促使学生认识到人的价值与意义,进而提升其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王春梅.“立德树人”理念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策略[J].教育观察,2020,9(23):75-76.

[2]陈甜甜,张娜.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情境课堂的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6):166.

[3]董素芳.谈谈道德与法治教学人文素养培养[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11):45-46.

作者简介:

袁娟青,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峰迭新区中学。

猜你喜欢

教育策略人文素养道德与法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谈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基于自我意识唤醒下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途径研究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