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创新实验的科学思维品质评价体系构建策略分析
2021-03-17何静
摘 要:目前,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化的时代,这是一个知识为经济主导的时代,故个体思维品质及创造力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初中科学创新实验教学而言,科学思维品质评价体系构建显得尤为重要,这是帮助学生获得思维品质及创造力提升的最有效方法。
关键词:初中科学;创新实验;科学思维品质
21世纪是一个高速发展的快节奏信息时代,信息量的爆增和信息传播速度的不断加快,带来了一个较为复杂的社会形势。我们生活的社会将会充满挑战,且新的挑战将会不断出现。此时,学习者的学习方式将会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个性化的创造力以及潜力将会不断提升。基于此,初中科学创新实验的科学思维品质评价体系构建显得十分必要,这是帮助学生进一步获得思维品质及创造力提升的有效方法,也是学生潜力得以被发掘出来的关键。
一、 初中科学创新实验的科学思维品质评价体系构建的一般必要性
新一轮课改从1999年正式启动,2000年初见端倪,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就初中科学课程的改革而言,一直强调要让教师将学科融合的思想融入进去,以此来更为积极地建设一些极具拓展性的课程,让学生能够通过科学课程来学习到其他多门课程的知识,在实际学习中更好地感受到“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这四个方面之间的显著联系,从而在综合性极强的科学课程中更为直接地感知到科学的整体性,促使学生能够在主动构建科学知识的过程中获得科学思维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的同步提升。
(一)初中科学创新实验中科学思维的必要性
科学所对应的研究对象是复杂的自然界,主要进行的是以证据为基础的理性思维交互性探索活动,而这里的理性思维一般习惯被称为“科学思维”。值得注意的是,科学思维为科学智力要素的核心关键,学生对科学课程的学习需依赖相应的科学思维,这是学生能够顺利地在实验中去进行“科学现象观察”“相关问题提出”“科学数据测量”“科学概念形成与科学规律发现”“借由已获得科学理论解决新问题”这一系列科学探究活动的关键。一方面,初中科学课程教学在进行的过程中,教师务必要抓好实验教学、加强实验教学、坚持实验教学,通过创新的科学实践活动来引导学生更好地感知科学的本质,帮助学生更好地获得创新意识以及实验设计能力的有效提高,从而学生的科学素养才会获得足够有效的提升,进而学生的科学思维才能得以更好的形成。另一方面,随着初中科学创新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学生将会更快地、更好地将基本科学知识掌握,开始获得科学素养的不断提升,运用所掌握的科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逐渐形成更具开拓性的学习思维,并不再只是局限于对知识本身进行学习,从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将会得以表现得更为强烈,进而学生的科学思维才能得以不断提升。
随着初中科学课程教学的持续进行,学生在创新实验的引导下形成良好的科学思维交互,在多次探索中通过归纳、整理来得到客观的或极为接近于客观的结果,并由结果来探索到其他更具价值的新问题或新知识,以此反过来推动科学的发展。同时,初中学生对科学课程进行学习的主要手段或方法就是“实验”,而能够有效确保整个学习过程中各种实验得以顺利完成的关键就在于“科学思维品质的培养”。因此,初中科学创新实验的科学思维品质培养尤为重要,关系着学生是否能够成功地将科学理论与实践应用联系起来,关系着学生是否能够熟练地掌握检验科学规律的唯一标准,关系着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是否能够得到有效培养,关系着学生今后的个人长远发展以及科学知识发展。
(二)初中科学创新实验的科学思维品质评价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初中科学课程教学进行的过程中,教师既要考虑科学实验教学评价方法持续完善的问题,又要试着去找到打破试卷评价局限性的方式或方法,更要积极改变学生落后于时代的习惯性。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一套评价体系的构建实质上是为科学课程教学的顺利进行而构建的,是以新课标为依据的学习活动组织和引导,会在常态化教学开展中极为自然地体现出对学生科学思维形成及发展的考查。一方面,初中科学创新实验的思维品质评价体系构建能够为实验教学的创新性进行提供一份可靠的参考标准,既能够有效激发教师发挥其教学引导的主观能动性,又能够有效地激励学生更好地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去对创新实验进行学习,通过发散性思维的运用来将创新实验中的生成性问题予以解决。另一方面,初中科学创新实验的思维品质评价体系构建能够进一步增强教师教学引导的可控性,通过教学诊断与反馈来更好地把握整个教学引导过程,促使教师能够以学生需求为导向来改进教学和优化教学,确保课程教学质量和效率得以同步提高。
目前,初中科学课程教学进行的过程中,最为突出的矛盾就是“课时紧张”,这对创新实验的开展是有一定影响的,同时创新实验的科学思维评价体系构建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若初中教授科学课程的教师不去考虑思维品质评价体系构建的问题,那么多半就会一直沿用传统的“考试大法”,以教师的主观评定来与笔试测验成绩进行结合,只用分数这一单一标准来简单地衡量学生,并不会去考虑学生思维品质水平、实验态度、实验能力等一系列因素,从而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养成及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初中科学创新实验的科学思维品质评价体系构建是极为必要的,值得教师去进行更为全面、深入、细致的研究。
二、 初中科学创新實验的科学思维品质评价体系构建
初中科学创新实验的科学思维品质评价体系构建是十分必要的,既要能够让教师的教学引导实施进行得更为顺利、高效,又要能够让学生的科学知识学习、理解和掌握变得更为轻松。所以,我们紧接着就来具体地谈一下“初中科学创新实验的科学思维品质评价体系构建”。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成功构建
初中科学创新实验的科学思维品质评价体系构建并不复杂,教师只要从深刻性、批判性、灵活性、敏捷性、独创性这五个维度去进行考虑,以此来完成相关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即可。一般而言,在我们将体系构建的五个维度确定之后,教师还需要结合评价目标和评价对象来对思维品质的相关要素做出详细分析,以便能够更为迅速地找到符合创新实验情境的二级评价指标,再来通过综合分析、归类整合、层层递进等一系列方法来实现二级评价指标的分解,从而思维品质的三级评价指标才能得以成功确立,进而初中科学创新实验的科学思维品质评价体系构建才能得以初步完成。
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初中学生的科学思维品质与五个维度之间的关联度极高,而不同维度所对应的二级评价指标细化会有一定程度的重复现象,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形成一个综合判断,通过各个维度指标下主次因素的确定,对各二级评价指标之间包含、交叉、重复、关联以及矛盾关系的全面梳理,以满足科学思维品质评价需求为主导,或是对包含、交叉、重复的指标进行选择性删除,或是对相互关联的指标进行整合,或是对存在因果关系的指标采取留因去果措施,或是对相互矛盾的指标进行合理化取舍,以此来使二级评价指标得以更为趋于理想,然后再来按需确定对应的三级评价指标。
(二)评价指标体系不断完善
初中科学创新实验的科学思维品质评价体系构建需考虑得更为全面,学校与教师方面在成功地完成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后,还需在具体运用中不断去对各项评价指标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此来使整个评价能够在不断的完善中变得更为科学、合理、全面。具体而言,初中科学创新实验教学进行的过程中教师的反思极为重要,学校方面要通过定期开展教学研讨会或组建教学经验交流微信群的方式来为教师创造尽可能多的交流机会,让教师能够针对各项评价指标来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通过讨论来使评价指标体系得以进一步完善。第一,教师要更为积极地围绕科学思维品质的五个维度进行讨论,以此来尽可能地保证评价指标能够涵盖学生学习的各个方面,使评价指标体系的全面性得以保障。第二,教师要进一步讨论各项评价指标与科学创新实验的契合程度,使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得以保障。第三,教师要进一步讨论创新实验中科学思维评价指标与传统科学实验中的差异,围绕当前教学内容与评价需求来对各项指标进行适时调整和优化,使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得以保障。
(三)评价指标权重的不断调整
初中科学创新实验的科学思维品质评价体系构建待评价指标经过梳理确定并获得调整与优化之后,教师还要对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行调整,根据权重大小来进行赋值,使得整个评价能够给得以用一个相对量化的指标进行表达。因此,初中科学创新实验的科学思维品质评价体系构建在确定评价对象与评价指标,并对评价指标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和优化之后,还必须要更为深入地考虑到初中科学创新实验所独有价值的反映问题,试着通过教师来使用定量统计的方法来实现评价指标权重的量化调整。例如,可以将评价指标体系制成调查问卷,向一线科学教师、科学教研员、高校教授、科学教育方面的专家与学者等进行调查,先让他们对各项评价指标按重要性进行赋分,再通过分析计算来对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配比进行调整,以此来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科学思维品质评分标准。
(四)对学生的科学思维品质进行测验来形成评价
初中科学创新实验的科学思维品质评价体系构建是必须要有测验的,教师只有通过多种方式的测验来与教学实际进行结合,才能够对学生的科学思维品质形成足够准确的评价,才能为学生科学思维品质的提升提供更好的引导。随着传统结果评价与现下主流过程评价的相互补充,这样初中科学创新实验的科学思维评价体系构建才算是基本完成。
最后,我们需要清楚知道的是,随着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融合,初中科学创新实验是处于不断变化和发展之中的,而学生的思维品质水平也将会得到越来越好的发展。所以,初中科学创新实验的科学思维品质评价体系构建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是需要随教育教学改革而及时修订的。唯有如此,初中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创造力才能得以更好提升。
参考文献:
[1]茹吉.基于科学思维品质培养的初中科学创新實验的实践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7.
[2]张红花.初中生化学思维品质培养[J].教育现代化,2015(6):119.
作者简介:
何静,浙江省杭州市,浙江省杭州长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