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D法北建大图书馆中庭空间读者使用后评估
2021-03-17崔浩山
崔浩山
(北京建筑大学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北京 100044)
一、简要概述
高校图书馆是一所大学的精神标志,在图书馆设计中以中庭来组织建筑空间的设计作品不在少数,例如清华大学法学院图书馆、南开大学新校区图书馆等。从物理环境方面,中庭空间可以满足采光、通风的要求;从功能层面,中庭空间可以满足自习阅览、服务集散等要求,图书馆中庭空间在功能、流线组织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故中庭空间的设计品质对于整个图书馆的使用满意度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以高校图书馆中庭空间为目标空间,运用语义解析法对读者的使用后评价进行研究。
选择的目标空间为北京建筑大学大兴校区图书馆中庭共享空间及环中庭走廊空间,该建筑通过中庭来进行空间组织,正好可以满足案例选择要求。图书馆位于大兴校区主入口轴线的位置上,也位于整个校园的景观核心区,是整个校园环境的重要标志(图1)。设计采用了69×69×30米的半立方体形态,底部运用连续流动的玻璃曲线与上部方正半透明体量形成鲜明对比,营造了轻盈的建筑形象;内部空间通过盘旋上升的中庭进行灵活组织,结合不同尺度的边庭空间,营造出丰富的空间变化(图2—4);可以满足自习阅览、展览等功能要求。
二、研究方法及操作
(一)研究方法—SD法
SD法是Semantie Differential法的简称。是C.E.奥斯顾德(C.E.Osgood)1957年作为一种心理测定的方法而提出的。从字面上讲,SD法是指“语意学的解析方法”,即运用语意学中的“言语”为尺度进行心理实验,通过对各既定尺度的分析,定量地描述研究对象的概念和构造。SD法的显著特征就是将目标空间心理评定的感受程度进行了量化处理,SD法无异于承担了心理感知评定和数学计算之间桥梁的作用。
在对高校图书馆中庭空间的众多评价语汇中,很难用直白的语言描述去梳理清楚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和影响程度,故文章在对高校图书馆中庭空间读者使用后评价中引入SD法,将心理评定尺度进行量化处理,进而方便因子分析。
(二)评价因子的选取
在北京建筑大学大兴图书馆中庭空间选取拍摄具有代表性的空间照片,展示给不同的人,由此来收集整理他们对于该空间的描述形容词。共收集整理24对形容词,分别为交通不便的—交通便利的、视线关系单调的—视线关系丰富的、空间单调的—空间丰富的、行为单一的—行为丰富的、家具布置不合理的—家具布置合理的、装饰单调的—装饰丰富的、绿化单调的—绿化丰富的、吵闹的—安静的、光线不舒适的—光线舒适的、温度不适宜的—温度适宜的、脏乱的—整洁的、压抑的—轻松的、冰冷的—温暖的、复杂的—简洁的、庄严的—活泼的、危险的—安全的、无变化的—有变化的、艺术感弱的—艺术感强的、不舒服的—舒服的、封闭的—开敞的、文化氛围淡薄的—文化氛围浓厚的、服务设施欠缺的—服务设施完善的、管理严格—管理宽松的、整体评价差的—整体评价好的。
(三)评价尺度的设定
图1 外部效果图
图2 中庭效果图
图3 中庭效果图
图4 中庭玻璃天窗
一般经验认为评定尺度以5~7级,形容词对以20~40对为宜,这样基本上可以对目标空间进行较为全面、客观且可操作的描述与评价了。笔者将评定尺度设定为七级,分别为“-3,-2,-1,0,1,2,3”。以保证被验者对北京建筑大学大兴校区图书馆中庭空间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
(四)调查问卷的制作
调查问卷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被验者的基本信息,如性别、年龄、年级、对北京建筑大学大兴图书馆的熟悉程度等;第二部分为SD法评价因子调查表。(图5)
(五)被验者的选择与问卷整理
在调研中,为了保证问卷结果的质量,笔者采用逐一发放逐一回收的模式,期间耐心解答被验者对于问卷设置的疑惑。问卷总计66份,有效问卷41份。其中男生19份,女生22份,男女比例基本接近1:1,年龄跨度为19~25岁,皆为北建大学生。其中选择熟悉与非常熟悉的有36份,其中选择了解图书馆的有5份,可以看出被验者整体对北建大图书馆中庭空间比较熟悉。将得出的数据进行初步比对,不同性别对于北京建筑大学图书馆中庭空间使用后评价趋向于一致,说明性别的差异对于图书馆中庭空间环境认知没有较为明显的差别。
三、评价结果分析
(一)样本评价结果
将调研得出的数据进行整理,将评价因子的负荷量进行求均值计算,再绘制出折线图(图6)。可以看出读者对于北建大中庭空间整体评价较好,除绿化设施外(-0.54分)分值均大于0分。在调研中发现仅在大厅区域有几盆绿植,部分楼层无绿色点缀。在整洁性(1.88分)和安全性(1.9分)方面得分较高,使用者满意度较高。在温度适宜性(0.22分)和变化性(0.22分)上得分相对较低,在调研建议中也多次提到“图书馆温度忽高忽低,建议改善”。
(二)因子分析
通过SPSS 25.0进行因子可行性分析,得出KMO巴特利特检验表(图7)。其中KMO取样适切性量数为0.628(大于0.500),同时显著性为0.000,小于0.001,说明因子之间具有相关性可以进行因子分析。
图5 调研表
图6 折线图
图7 KMO巴特利特检验表
1.相关性矩阵分析
通过SPSS 25.0进行因子可行性分析,得出因子相关性矩阵表,看出以下20组因子呈现出较强相关性:行为多样性与服务设施的完善度、声音的干扰程度与温度适宜度、光线舒适度与压抑—轻松程度、光线舒适度与整洁—脏乱程度、温度适宜度与声音干扰程度、温度适宜度与整洁—脏乱程度、压抑轻松程度与复杂—简洁程度、压抑—轻松程度与舒服—不舒服程度、压抑—轻松程度与开敞度、压抑—轻松程度与冷峻—温暖程度、复杂—简洁程度与冷峻—温暖程度、复杂—简洁程度与舒适度、复杂—简洁程度与开敞度、变化性强弱与装饰丰富度、变化性强弱与绿化丰富度、艺术感强弱与装饰丰富度、艺术感强弱与文化氛围、舒适度与开敞度、文化氛围与装饰丰富度、文化氛围与服务设施完善度等。
2.成分矩阵分析
通过因子分析得到23个因子的总方差解释(图8)和旋转后的成分矩阵表(图9)在初始特征值列有7个因子初始特征值大于1,7项因子特征值累积贡献率达为75.545%。用7项综合因子降维代替原有23项因子。
通过旋转后的成分矩阵表,可以得出:
在因子轴1中,整体贡献率为 25.555%,因子负荷量较高的因子有压抑—轻松程度、冰冷—温暖程度、复杂—简洁程度、舒适度,这几组形容词主要描述了人在空间中的心理感知,可以将这些因子概括为心理感知因子。
在因子轴2中,整体贡献率为 16.099%,因子负荷量较高的因子有装饰丰富度、绿化丰富度、艺术感、文化氛围浓厚程度、变化性。装饰丰富度、绿化丰富度主要描述了中庭装饰,可以概括为装饰因子。艺术感、文化氛围浓厚程度、变化性,这几组形容词主要描述了中庭空间氛围,可以将这些因子概括为氛围因子。
在因子轴3中,整体贡献率为 8.441%,因子负荷量较高的因子有声音舒适度、温度舒适度、简洁—复杂程度。简洁—复杂程度可以归结为心理感知因子,整洁—脏乱程度可以归结为氛围因子,将剩余因子概括为物理环境因子。
在因子轴4中,整体贡献率为 8.114%,因子负荷量较高的因子有家具布置合理性、空间丰富度、基础设施完善度、行为多样性。基础设施完善度可以归结为设施因子,其余几组因子主要为与功能、空间相关的指标因子,可以将这些因子概括为功能—空间因子。
在因子轴5中,整体贡献率为 6.653%,因子负荷量较高的因子有交通便利性、庄严—活泼程度、开敞度,这几组形容词主要描述了空间的交通效率、空间特征、氛围等,庄严—活泼程度可以归结为氛围因子,开敞度可以归结为心理感知因子,可以将剩余因子概括为交通效率因子。
在因子轴6中,整体贡献率为 5.768%,因子负荷量较高的因子有视线丰富度、光线舒适度、危险—安全程度,视线丰富度主要在描述空间活动特征,可归结为功能—空间因子,将剩余因子概括为安全因子。
基于对北京建筑大学大兴图书馆中庭读者使用后评价分析,得出八项影响高校图书馆中庭空间评价的因子,依次为:心理感知因子、装饰因子、氛围因子、物理环境因子、功能—空间因子、交通效率因子、设施因子、安全因子。人在中庭空间的心理感知因子(压抑—轻松、冷峻—温暖、复杂—简洁)是评价高校图书馆中庭空间质量的关键,装饰因子和氛围因子对于空间质量的提升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图9 旋转后的成分矩阵表
四、理想型图书馆中庭空间调研及分析
进一步对读者心中的理想型图书馆中庭空间进行了网络问卷调研和走访调研。主要围绕读者期望的中庭空间氛围、读者期望的空间行为活动、读者期望的中庭空间物理环境、现状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展开。
将调研的结果进行统计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读者选择来图书馆进行学习的原因是图书馆的学习氛围;读者期望的中庭空间氛围中,排在前五位的是安静的、开敞的、亲切的、温暖的、轻松的;读者期望的中庭空间可以容纳学术研讨、交流休闲等活动类型;北建大中庭空间物理环境对环中庭周围桌椅正常使用有所影响。(图10、图11)
图10 读者图书馆中庭空间氛围期望
图11 读者图书馆中庭空间行为功能需求
五、综合使用后评价
结合前文中得出的折线图、贡献率较高的八个综合因子和理想型图书馆中庭空间调研分析三方面的内容对北京建筑大学大兴图书馆中庭空间进行综合评价。
读者对于中庭空间感受较好,读者满意度较高(感知因子和氛围因子)。在读者期望图书馆中庭空间氛围的调查中,排在前五位的是开敞的、安静的、亲切的、温暖的、轻松的,在SD法统计得出的折线图中,可以看出这几个方面的得分值均大于1,可以看出读者对于北建大中庭空间氛围满意度较高。
图书馆行为活动类型单一,不能满足当下读者期望的图书馆多元使用要求(功能—空间因子)。在理想型图书馆中庭空间调查中,82.93%的读者认为需要增设除读书阅览之外的活动类型,例如自由休闲、公共交流、学术研讨等。在SD法统计得出的折线图中 可以看出行为活动丰富度方面得分仅为0.51,可以看出图书馆中庭空间活动类型较为单一。当下的图书馆中庭空间及其环廊空间已经不再是仅仅满足阅览、自习的功能,也承担着学术交流和一定的社交功能。
在中庭空间物理环境方面读者评价较差(物理环境因子)。局部区域光环境舒适性较差,晴天存在较强的直射光线,不适宜读书阅览;可以采用活动式遮阳措施或者应用新型材料避免阳光直射桌面。在热环境方面,在SD法统计得出的折线图中热舒适度得分仅为0.22,在调研中反映室内温度波动较大,室内温度忽冷忽热;在声环境方面,不断有噪声存在,这种现象的产生和区域功能划分直接相关。现状为产生声音干扰的学术交流区域和需要安静的自习区域匀质地分布在中庭环廊空间,可以将二者进行区域划分,可以将对光环境和声环境要求比较低的交流区布置在存在声干扰和光干扰的区域内。
中庭空间绿化设施较少(装饰因子),在SD法统计得出的折线图中绿化丰富度是唯一得分值小于0的得分项,通过前文中的相关性矩阵分析可以得出绿化的丰富度和中庭变化丰富度、舒服程度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可以增加图书馆中庭空间绿色植物,进而改善中庭空间氛围。
六、结语
文章通过问卷、走访、现状调研等方式得到基础数据和资料,运用语义解析法和多因子变量分析法(运用SPSS 25.0作为辅助软件),得出20组相关性较强的因子组,八个综合评价因子,依次为心理感知因子、装饰因子、氛围因子、物理环境因子、功能—空间因子、交通效率因子、设施因子、安全因子,结合读者期望对大兴校区图书馆中庭空间做出综合评价。不仅可以对北建大大兴校区图书馆后续改造提升提供一定的建议,也对高校图书馆中庭空间的前期设计与后期改造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图片来源:文章图表均由作者自绘、自摄。
在此特别感谢北京建筑大学徐怡芳教授耐心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