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拟穴青蟹室内水泥池高效人工育苗技术

2021-03-17马洪雨吴清洋张建生邱丽华范嗣刚

科学养鱼 2021年2期
关键词:青蟹小球藻幼体

马洪雨,吴清洋,林 锋,张建生,石 西,邱丽华,范嗣刚

(1.汕头大学海洋科学研究院,广东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汕头大学-马来西亚登嘉楼大学虾蟹贝类联合实验室,广东 汕头 515063;2.饶平县西海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东 饶平 515722;3.饶平县海水鱼虾培苗室,广东 饶平 515723;4.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300)

拟穴青蟹俗称青蟹,属于节肢动物门、软甲纲、十足目、梭子蟹科、青蟹属。青蟹肉质鲜美、营养丰富,为高档海产品。我国是青蟹的重要产区,自江苏沿海向南的东南沿海均是其自然分布区,同时也是人工养殖的主要区域。我国具有120多年的青蟹养殖历史,广东在全国率先开展青蟹人工暂养活动。近年来,我国青蟹人工养殖年产量保持在14万吨以上,养殖面积为50万亩左右,年产值达220 多亿元。若按每亩放养2 000 只蟹苗计算,则每年苗种需求量在10 亿只左右,而目前采用人工苗的养殖量仅占5%。由此可见,青蟹养殖产业在我国海洋经济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人工养殖的青蟹主要依靠从海区中捕捞野生苗。由于野生苗种具有数量和质量不稳定、规格不一致、易携带病菌等缺点,故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较低,这大大限制了渔民的养殖热情和养殖产业的发展。因此,开展青蟹人工苗种培育工作,对于促进青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多年来,我国学者已经开始尝试青蟹人工育苗技术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突破了繁育关键技术,但苗种培育的稳定性还不强,还不能实现规模化稳定出苗。本研究利用室内水泥池开展拟穴青蟹人工规模化育苗技术研究,涉及种蟹培育池的准备、种蟹的选择与培育、孵化与布幼、幼体培育、出苗5 个技术环节,具有种蟹成活率高、抱卵率高、幼体规格统一和健康等优点,这对我国青蟹苗种繁育和养殖工作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材料与方法

1.种蟹培育池准备

选择两个室内半埋式水泥池(底面积为20~30米2,池深为1.5~1.8米)作为种蟹培育池,1号池用来培育种蟹,2号池用来培育抱卵蟹;每个培育池中4/5 的底面积铺设厚度为10~15 厘米的沙子供种蟹栖息,1/5的面积作为饵料区,饵料区和沙子间设置堤坝;在沙子上为种蟹设置隐蔽物(PVC直通管、三通管或弯头),利用新鲜海水清洗沙子和隐蔽物,安装充气装置并将气头埋设于沙子中;在培育池上方安置遮阳网,以保持培育池中较暗的光线;向培育池中注入盐度为25~29 的海水,水深保持在60厘米左右。

2.种蟹的选择与培育

种蟹的选择标准为蟹交配过、体形大,体肢完整且无寄生虫。利用高锰酸钾溶液对种蟹进行药浴消毒30 分钟,然后放入1 号培育池中培育,密度小于2只/米2;以新鲜螠蛏作为饵料,每天下午投喂1次,投喂量以第2天剩余1~2个为宜;每天上午将1 号培育池中的海水全部排掉,干露种蟹,清除池内残饵及死亡青蟹,并检查种蟹发育情况,若有种蟹抱卵,则将抱卵蟹转移到2号培育池,再清洗沙子并加水至原水位。在2号培育池中加入海水至水深60厘米左右;2号培育池每天上午换水,换水量为总体积的80%~90%,换水时清除池内残饵及死亡青蟹,并检查抱卵蟹的发育情况,当卵的颜色变为灰黑色或黑色时,用土霉素溶液对抱卵蟹药浴30 分钟,之后转移到孵化桶中待孵化。

3.孵化

向孵化桶中注入新鲜海水,水位高70~90 厘米,桶内放置两个充气头,桶上面加盖遮阳网,保持桶内较暗的光线,水温在26~30℃;每个孵化桶中放置1只抱卵蟹,每天上午换水,换水量为总体积的80%~90%;孵化前1~2 天准备好育苗池,水深为90~100厘米,加入小球藻液调节水色为浅绿色,并加入EDTA 二钠以螯合水体中重金属离子。待孵化桶中有幼体出现后立即投入活轮虫作为开口饵料,利用灯诱法收集幼体并快速转移到准备好的育苗池中。

4.幼体培育

青蟹幼体培育主要包括溞状幼体培育、大眼幼体培育和仔蟹培育3个阶段,随着幼体的生长要逐步增大充气量,并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摄食习性投喂不同的饵料。

(1)溞状幼体培育。①溞状幼体Ⅰ期,将孵化桶中的Ⅰ期溞状幼体转移到育苗池(底面积为16~20米2,水深为1米左右)中,微充气,加小球藻液至水色呈现浅绿色,以轮虫作为幼体的开口饵料,溞状幼体Ⅰ期不换水。②溞状幼体Ⅱ期,加大充气量,加入新鲜海水使池内水位升高10 厘米,加入小球藻液调节水色,以轮虫作为主要饵料,溞状幼体Ⅱ期不换水。③溞状幼体Ⅲ期,加大充气量,使水面呈微波状,每天换1次水,换水量为总体积的30%,添加小球藻液调节水色,以卤虫无节幼体作为主要饵料。④溞状幼体Ⅳ期,加大充气量,使水面呈微沸状,每天换1次水,加小球藻液调节水色,以卤虫无节幼体和桡足类为主要饵料。⑤溞状幼体Ⅴ期,加大充气量,使水面呈沸腾状,每天换两次水,加小球藻液调节水色,以卤虫无节幼体和桡足类为主要饵料。

(2)大眼幼体培育。在溞状幼体变为大眼幼体后的第2天,对大眼幼体进行倒池。倒池前,准备好另外1个育苗池,池内加入新鲜海水并用小球藻液调节水色,保持水位在90~100厘米,同时在池内悬挂聚乙烯网片。晚上利用灯诱法收集幼体,转移到新的育苗池中,池内充气呈剧烈沸腾状。每天换两次水,每次换水量为总体积的30%,以卤虫成体和桡足类作为大眼幼体的主要饵料。

(3)仔蟹培育。仔蟹Ⅰ期和Ⅱ期培育期间保持充气量,使水面呈剧烈沸腾状,每天换两次水,每次换水量为总体积的30%,以卤虫成体、新鲜的螠蛏肉糜和虾片等作为主要饵料。幼体培育过程中,每次换水后需加入EDTA 二钠以螯合水体内重金属离子。

5.出苗

出苗时间应选在仔蟹进入Ⅱ期后的第2天,避免在仔蟹变态期间出苗。出苗前可根据养殖户的需求对蟹苗适度淡化,以提高养殖成活率。

二、结果与分析

1.种蟹与抱卵蟹培育效果

本研究建立了青蟹种蟹和抱卵蟹人工培育技术,种蟹培育成活率达到90%以上,经过1~2周的培育,开始陆续产卵、抱卵。经过1个月的连续培育,70%的种蟹能够产卵和抱卵。抱卵蟹的培育成活率达92.3%,在水温27~30℃条件下,抱卵蟹经过10~12 天的培育就可以孵化出幼体,在这个过程中,胚胎的颜色发生显著的变化,由开始的橘黄色逐渐变为橙色、灰黑色(图1)。种蟹的来源和质量对苗种成活率的影响较大,有些种蟹可能携带病原菌和蟹奴等寄生虫,种蟹在放入培育池之前需要进行人工检测和消毒处理。此外,本研究还大量使用了来源于极低盐度(3~5)人工养殖池塘中养殖的青蟹作为种蟹,其亦能够顺利产卵、抱卵和孵化。

图1 青蟹抱卵蟹胚胎颜色

2.苗种繁育效果

本研究建立了青蟹规模化幼体培育技术,包括溞状幼体Ⅰ期、Ⅱ期、Ⅲ期、Ⅳ期、Ⅴ期、大眼幼体期、仔蟹Ⅰ期和Ⅱ期的全程培育技术。在饶平县海水鱼虾培苗室的两个水泥池(共约25吨水体)中培育出Ⅱ期仔蟹11.2 万只,抽样统计表明,Ⅱ期仔蟹的平均个体重为0.026 克,平均甲长为3.87 毫米,平均甲宽为4.91 毫米。在饶平县某公司的1 个水泥池(约15 吨水体)中培育出Ⅰ期仔蟹16 万只。这些人工苗种规格统一、活力好、不携带病原菌,具有良好的生长潜力。幼体培育过程中,应根据幼体所处发育时期的不同而及时投喂不同种类和规格的饵料,这有利于幼体进食和减少因捕食带来的体能消耗。在溞状幼体Ⅴ期转变为大眼幼体时,应在培育池中布设网片,供大眼幼体和后期的仔蟹附着。这是因为溞状幼体期幼体营游泳生活,进入大眼幼体和仔蟹期,幼体营半游泳、半底栖生活,活动空间变小导致幼体密度增高,这加大了幼体互相残杀的概率,而布置网片有利于增大幼体生活空间,从而降低互相残杀的概率,提高养殖成活率。

猜你喜欢

青蟹小球藻幼体
小球藻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及培养要点
高氨氮沼液浸种强化小球藻对沼液废水的处理效果
蛋白核小球藻的培养体系优化研究
黄海近岸潮汐锋海域蟹类幼体日间垂直迁移特征❋
固定化培养对小球藻生长、光合色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蚂蚁岛海域刺参浮游幼体发育过程研究
两只螃蟹
黄河三角洲刺参苗种繁育技术
石头的美梦
南方地区南美白对虾育苗技术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