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池塘草鱼种培育试验

2021-03-17江仁党

科学养鱼 2021年2期
关键词:鳙鱼鲢鱼投饵

江仁党

(将乐县水产技术推广站,福建 将乐 353300)

草鱼鱼种培育存在着单产不高、病害多、成活率低、规格偏小等问题,成为草鱼成品健康养殖的主要瓶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草鱼养殖的发展。2018 年笔者在将乐县高唐镇开展池塘草鱼种培育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池塘条件及消毒

试验池塘在将乐县高唐镇高唐村廖坑,试验选择2#池塘,池塘面积为8.7 亩,有效水深2.5米。从2018年3月开始至池塘清整消毒前,排干水曝晒,加水前4 天清理塘底杂草,6 月5 日开始加水至30 厘米,蓄水面积为3.5 亩,用生石灰150千克/亩清塘消毒。6月14日加水至水位0.8米左右,蓄水面积为6亩,并每亩施EM菌原粉50克/亩、速生藻源400 克/亩和硅藻旺12 千克/亩。池塘配置功率3.0 千瓦叶轮式增氧机2 台和投饵机1台。

2.鱼种放养

鱼种放养时间为2018 年6 月21 日上午,放养量为草鱼7 000 尾/亩、鳙鱼200 尾/亩、鲢鱼115 尾/亩、异育银鲫“中科3 号”1 000 尾/亩(表1)。鱼种放养规格(全长)为草鱼5.0 厘米、鳙鱼5.5 厘米、鲢鱼5.5 厘米;7 月3 日放养异育银鲫“中科3号”3.5厘米。苗种放养前用15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溶液药浴5~10分钟,鱼种放养时控制水温温差不超过2℃。

表1 放养情况

3.饲料投喂

鱼种下塘后次日开始驯化,定时定点敲击木桶进行投料,每天投料驯化4~6 次,每次驯化时间20~30 分钟。经过5 天的人工驯化,大部分鱼苗靠近饲料台附近摄食时改用投饵机投喂,饲料为品牌颗粒料990#,粒径为1.0毫米,饲料产品成分:粗蛋白质≥30.0%、粗脂肪≥2.0%、粗纤维≤14.0%、粗灰分≤14.0%、总磷0.6%~2.0%、赖氨酸≥1.5%、水分≤13.0%,投饵率控制在5.0%~8.0%,日投喂两次,每天补充投放适量细绿萍;7 月20 日以后使用品牌颗粒料991#,粒径为2.0 毫米,粗蛋白质水平为28.0%,投饵率控制在1.5%~5.0%,日投喂3次。

4.水质调节

鱼种入塘时保持水位1.0米,随着草鱼种的生长,逐渐提高水位,每7 天注水1 次,每次注水10~15 厘米;7 月保持水位达1.5 米,以换水为主;8月保持水位2.0米,每7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15~20厘米;9月下旬开始保持水位2.5米,每15 天换水1 次,每次15 厘米左右。换水时要坚持先排水、后注水的原则。整个养殖期间池水透明度控制在30~40 厘米,发现水质偏瘦时应适时泼洒硅藻旺等,确保水体有一定肥度。

5.日常管理

坚持早、中、晚到塘边巡查,观察池塘水质变化、是否浮头等情况;结合投料和测量水温等工作,检查池鱼活动和摄食等,如发现异常要及时调整投饵量;高温季节、天气突变时强化夜间巡查;详细记录天气、水质、投饵、用药等情况。遵循增氧机“三开两不开”的使用原则,鱼种主要生长季节确保池塘水体的溶氧在5.0 毫克/升以上。

6.鱼病防控

坚持在投料台附近水体中用漂白粉挂袋消毒,每10天换药1次。每月使用辛硫磷0.06毫克/升和二氧化氯0.3~0.4 毫克/升各泼洒1 次,每月内服大蒜素或氟苯尼考、肝胆散等药饵4~5 天。“白露”前后草鱼种易发病,应减少饲料投喂量。

二、结果

1.产量

2018 年11-12 月捕捞出售,试验池塘各类鱼种总产量8 230.3 千克,折合亩产量946 千克,草鱼种产量占总产量的75.8%。其中:草鱼种平均亩产717.5 千克,平均个体重125 克,成活率82%;鳙鱼种亩产70.4 千克,鳙鱼平均个体重350 克;鲢鱼种亩产85.2 千克,鲢鱼平均个体重780 克,成活率95%;鲫鱼种亩产72.9千克,鲫鱼平均个体重85克,成活率85.8%。具体情况见表2。

表2 养殖收获情况

2.效益分析

(1)生产成本:本次养殖试验的生产成本总计85 260 元,其中鱼苗6 850 元、饲料65 750 元、塘租3 900 元、电费1 520 元、鱼药费等1 740 元、捞取细绿萍工资3 000 元、其他2 500 元;折合亩成本9 800元。

(2)生产产值:试验总收入130 561 元,折合亩产值15 007元。

(3)经济效益:试验总利润45 301 元,亩利润5 207元,饲料系数2.2,投入与产出比1∶1.53。

三、小结

草鱼种投放池塘后,要加强投饵驯化工作,驯化时需要耐心,要反复通过声音刺激以便使草鱼种尽快形成条件反射,达到集中摄食的目的,驯化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收获时鱼种规格整齐度和产量。试验培育前期,每天投放适量细绿萍,以利于草鱼种个体生长整齐且促进鱼种体形快速拉长,还能降低草鱼种发病率。

草鱼种培育试验成活率达到82%,取得较高的成活率,除了投放较大规格的夏花草鱼种这一因素外,还与日常管理中落实“保持水质清新、精青料相结合、严格科学投料、适时投喂药饵、加强病害预防”等技术措施有关。

出塘草鱼种平均个体重达125克,符合市场对草鱼种大规格的需求。鳙鱼、鲢鱼、异育银鲫“中科3 号”产量分别占总产量的7.4%、9.0%、7.7%,3 种混养品种产值占总产值18.7%;根据上层、中层、底层等不同鱼类品种的生物学特性,进行草鱼、鲢鱼、鳙鱼、鲫鱼等合理搭配混养,可以发挥养殖鱼类之间的互利互惠,对提高饲料效率、发挥池塘水体空间优势、优化效益组成、实现养殖水体环境自我净化等起到积极的作用。

猜你喜欢

鳙鱼鲢鱼投饵
武汉白沙洲:水产品均价微降,鲢鱼价格上涨幅度较大
草原鼠害防控无人机投饵试验*
武汉白沙洲:淡水鱼多数品种价格下跌,但鲢鱼价格涨幅较大
智能精准投饵 河蟹吃饱吃好
鳝鱼妈妈和鳝鱼爸爸
鳙鱼的生态健康养殖新技术
精养鱼池不同天气如何科学投饵
精养鱼池如何做到科学投饵
高温季节鲢鱼的管理要点
三种规格鳙鱼池塘嵌套循环养殖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