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POC环境下旅游学概论混合式教学实践研究

2021-03-17兰晓虹山西大同大学云冈学学院

灌篮 2021年28期
关键词:模型目标课程

兰晓虹 山西大同大学云冈学学院

一、引言

生长在互联网时代的青年人,尤其是00后大学生追求个性化与多元化。兼具、灵活性与开放性兼有的包容性立体式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使得传统课堂教学结构与教学流程发生巨大的变化,同时也直接诱发了高校教师教学角色、授课流程、教学管理体制模式等重大变革,如何更好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有效提高高校课堂教学质量,强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实现知识、能力、素养融为一体的课堂教学目标?SPOC课程与BOPPPS教学模型、超星学习通“一平三端”智慧教学平台的结合运用,可以有效达成这一目标。SPOC(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是围绕在线课程核心教学知识点制成的简短、生动、具有完整教学内容的短视频,是将传统课堂教学与在线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有机结合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也是目前高校进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与方法创新的主要理论实践组织方式之一[1]。

BOPPPS 教学模型是以现代建构主义课堂学习指导理论和现代人际关系交际互动学习法为主要理论研究基础,强调课堂教学应以教学目标论为导向,重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并及时进行教学反馈的综合教学管理模型[2]。BOPPPS模式将整个教学过程分为六个部分,导入(Bridge-in),导入教学主题、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目标(0bjective)明确提出教学目标;前测(Pre-assessment),了解学生先前的知识和能力;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ory Learning),有效开展教学活动,促进学习者主动学习、积极参与;后测(Post-assessment),通过有效方式测试学生的学习效果;总结(Summary)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并延伸提升下一步教学内容[3];BOPPPS教学模型从教学设计上,给出了遵循“教学目标——教学行为——学习活动——教学评估——教学目标”的教学循环过程,能够以教学互动和反馈为典型特点,注重教学过程的参与互动,追求及时性反馈[4];

借助学习通等智慧教学平台,结合SPOC课程的特点,运用BOPPPS 教学模型,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手段来实现师生全方位参与立体式的互动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与个性化学习,着力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经实践证明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达成教学目标[5]。

二、SPOC环境下基于BOPPPS模型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实践

《旅游学概论》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旅游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它是旅游管理专业新生踏入校门了解旅游学科,构建学科知识体系的敲门砖。使用SPOC课程与BOPPPS教学模型相结合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引导式的自主学习路径安排,着力强调课前督促自主合作学习、课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后侧重多元化考评,积极探索改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成效。

(一)课程导入

借助智慧教学平台,推送相关学习资源,如SPOC课程视频、PPT、专业文献文档,抛出讨论问题、时事热点、课程预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满足学生一站式预习需求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结合教学目标,发起互为补充的线上开放性练习和主题讨论,为线上、线下专题讨论奠定基础。

(二)目标

根据布鲁姆学习目标分类将教学目标分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等六块内容,具体而明确的告知学生,学生以此进行自主预习或完成小组合作学习内容,并为后续教学环节的展开奠定基础。

(三)前测

利用学习通APP的提问、抢答、选人等功能,进行教学内容的前测、回顾与区辩,用以了解学生认知基础,聚焦学习目标,总结学生预习效果和存在的共性问题,便于调整教学进度和深度。

(四)参与式学习

作为BOPPPS模型的核心环节,在课堂教学中更加注重对学生的启发以及与学生的互动,借助多维信息化资源和手段,以问题为驱动,综合应用案例分析法、小组辩论法、情境式教学、PBL任务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展开互动研讨,借此培养学生辩证思维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团队沟通与协作能力。

(五)后测与总结

当课程进度告一段落后,采用问卷、小测试,分析特定情境等形式进行分层次后测,用以了解学生学习成效以及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同时教师通过章节测试、作业等手段总结教学内容,协助学生整合学习要点,而学生借此反思整个学习过程。教师借助实时监测所获得的数据分析教学目标达成度,并借此调整后续教学内容的开展模式。最后,通过案例分析、PBL教学任务驱动等方法引导学生发现新问题,形成新的学习任务单,进入后续教学循环周期。

三、教学有效性分析

图1 混合式教学模型

三、混合式教学有效性分析

在教育教学理论中,有效教学论是学术界评价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理论之一,衡量教师教学有效性的三大指标是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

(一)教学有效果

有效果是指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也就是与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本研究选取旅游管理专业18级与19级两届本科班为实验班级,18级为传统教学模式班级,19级教学改革班级,采用 T 分布检验,以 P-value<0.05 认为两组间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

由表1数据分析可知,本次课程教学改革效果明显,课改班社会实践考核、分组任务完成考核、线路设计成绩、文献阅读考核等均明显高于传统班。

表1 课改班与传统班各类成绩对比

(二)教学有效率

有效率是指教学目标达成与投入的比例,随着教师教学角色的转换,教师的教学行为也随之发生变化,以引导与答疑解惑等帮助去支撑学生的学习,强化学生对问题的观察、思索与记忆,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据学生反馈显示,赞成并愿意体验“线上+线下+社会实践”混合式教学方式实际得分86.58 分(60-100 分,样本数 148)。学生评教呈现出“分数稳高且逐年上升”的规律,线下课堂学生满意度为 96.91%(样本数 49)。通过分析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态度与学习习惯调查问卷结果也可知教学改革有效果。

图2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三)教学有效益

有效益是指教学目标与特定的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吻合程度,针对因学生不同的学习力而导致的个体差异,打破“齐步走”的教学格局,提倡“异步行”的教学做法,分层级递进、分层次综合评价、因材施教,最终提升学生学习效益;而将智慧教学充分融入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智慧教学”的优势,借助媒介将学生、信息技术与教学策略进行整合,进一步提升了教学效率。

由此可见,SPOC课程环境下借助智慧教学平台所实现的混合式教学,强力提升学生学习的有效性,而针对不同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打破“齐步走”的格局,引导学生完成个性化与探究式的学习,最终也有力提升学生学习效益;教师将智慧教学充分融入教师教学过程中,通过及时果断的处理学生反馈信息,进一步发挥“技术”的优势,从而提升了教学效率,最终达成学生知识传授、能力塑造、素质培育等融为一体的教学目标。

四、总结与反思

借助智慧教学平台进行的教学改革,强力改变了课堂教学结构,体现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能够有效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多维媒体所构成的立体化教学载体,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安排也使得学生乐在其中,学在其中,思在其中,教学成果显著。但也相对存在一些比如时间安排过于紧凑、学生学习时间过长易产生厌烦心理等问题,需要教师在事先的教学设计中考虑周全,在有限教学时间与学生参与互动之间加以衡量,以期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模型目标课程
适用于BDS-3 PPP的随机模型
自制空间站模型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模型小览(二)
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的两法则和三模型
自行车的发明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