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种子企业知识产权发展战略分析

2021-03-17韩瑜,武战翠,范宝鹤

甘肃科技纵横 2021年11期
关键词:发展战略知识产权

韩瑜,武战翠,范宝鹤

摘要:本研究采用案例分析法,以某种业公司为例,通过从企业知识产权研发、管理、经营、保护等4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得出如下主要结论:G公司近年来研发投入数逐年递增,知识产权研发能力受其影响逐渐提高,自有知识产权数量居于全省前位;通过实施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等方式,知识产权管理能力和保护能力得到较好发展;知识产权经营能力先升后降,销售收入是影响公司知识产权经营能力的主要因素。并以此为基础,提出适宜于我国大多数种子企业发展的知识产权战略方法:1.加大知识产权创新投入;2.构建知识产权战略管理体系;3.提高知识产权成果转化和经济价值。

关键词:种子企业;知识产权;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 F324.6;F273.1

随着种子行业的发展,第四次种业科技革命正在以“生物技术+信息化”为主要特点影响着种子企业研发、生产、经营、管理、保护等方面发生巨大的变革【1】。我国高度重视种子行业发展和振兴,2021年7月审议通过的《种业振兴行动方案》,明确了实现种子行业振兴发展的重点任务、行动目标、保障措施等内容,这是继1962年出台《关于加强种子工作的决定》后,再次对种业发展作出的一项重要部署,是我国种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全球经济竞争力日益加剧的今天,种子企业除了积极开拓市场外,其最主要的竞争手段就是获取更多的知识产权。本项目在认真研究我国具有代表性的部分种子企业研发创新能力和经营能力基础上,以点及面,围绕种子企业知识产权发展,通过研究分析,提出适宜种子企业综合竞争实力发展、符合企业发展实际、可操作性强的知识产权对策,以期为种子行业企业赢得市场发展份额提供信息参考。

1.相关概念解释

与育种行业关联度较高的知识产权主要包括以下几类:植物新品种权、国家级(省级)农作物品种审定、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国家地理标志等【2】。根据种子行业不同发展时期特征来看,其知识产权创造、发展和维权保护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阶段:1.科研育种阶段;2.种业知识产权申请和获得阶段;3.种子生产经营阶段【3】。

2.实证研究

为了对种子企业知识产权发展做进一步分析,本文以甘肃省G公司为例,从G公司2013-2020年间知识产权数,研发人员职称结构,销售收入及科研投入情况等角度,对其知识产权研发能力、知识产权管理能力、知识产权经营能力、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四个方面进行实证研究【4】,为其发展给出可行性建议。

G公司是一家集研发、育种、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也是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的战略合作企业,具有进出口企业资格证。公司长期以来非常重视新品种的研发,力求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每年投入销售收入总额的3~6%作为研发经费,研发能力较强。在建立自有研发育种机构的同时,还与国内多所高校、院所建立了多元化产、学、研、用及人才培养合作协议。公司在甘肃省内设有五个品种试验站,在海南设有南繁基地,是省内种子行业中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重点龙头企业。

2.1 知识产权研发能力分析

企业的研发能力高低是决定企业知识产权创造及產出的最关键因素。企业的研发能力受多方面的影响,但相对集中表现在企业研发投入占比和研发团队人员能力水平两大方面。农业部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底,我国种子行业前十强企业的研发投入可达到近6亿元/年,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达到6%以上,这一数据虽远高于我国种业公司平均研发投入占比1%,然而对比发达国家10%-12%的研发投入占比,显然差距巨大。分析企业研发投入经费结构,企业研发经费主要来源于企业自筹资金,但如果企业如果仅依靠自筹经费,其发展潜力容易受经营状况的影响发生较大变化,企业还应该积极拓展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贴息贷款,政府补助等资金来源的渠道。

如图1所示,G公司2013-2020研发投入占比年均可达到4.26%,远高于我国种子行业平均水平,但不及我国前十强种业公司。图2研发人员职称结构显示,2020年G公司从事育种的专业技术人员有41人,其中高级职称以上技术人员23人,而2013年专业技术人员为21人,高级职称以上技术人员仅为11人。截止2020年底,G公司申请省级农作物品种审定28项,授权22项,国家级农作物品种审定3项,授权1项,申请植物新品种权证书5件,获得授权证书3件。

2.2 知识产权管理能力分析

根据相关文献资料,判断种子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状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其一是企业是否制定专门的知识产权对策战略,其二是企业是否设置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及日常工作开展的基本情况,最后是企业知识产权信息平台建设情况和信息处理、利用情况【5】。通过我们的调研,G公司于2019年通过“贯彻《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认证(简称‘贯标),获得了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建立和完善了内容涵盖企业专利信息利用、专利申请开发、专利运用、科研保护、专利维权诉讼、人员激励等多角度、全覆盖的知识产权制度,形成了体系化的知识产权管理。此外,建立了专职种业知识产权研发、管理部门和工作人员进行公司知识产权研发管理工作。通过制度的建立和管理机构的设置,规范和强化了公司相关工作,逐步加强了公司核心技术研发、专利信息利用、专利保护运用、人员激励等工作。

2.3 知识产权经营能力分析

知识产权经营能力主要体现在企业的经营基础,即有效知识产权数及授权量比率;制度运用,即参与专利池数量、参与国家与国际技术标准数量等指标;商业运用,即知识产权产生的收益三方面。2013-2020年期间,G公司未参与制定国家或国际标准,也没有构建专利池,因此,G公司知识产权经营能力主要体现在商业运用方面。由于受中美贸易摩擦、国内种子市场影响、疫情影响等多方面因素,2019年后G公司种子销售收入较大幅度下滑,从而导致知识产权商业运用作用未得到有效发挥,公司知识产权经营能力降低。

2.4 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分析

知识产权是种子企业技术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的最重要因素。为维护种子企业经济利益,只有通过对知识产权及时进行保护,其竞争优势才可持续、充分发挥。伴随着G公司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的获得,加强了公司人员对知识产权的维权保护意识,并将其落实到公司研发、生产等各个环节。与此同时,通过员工培训、网络宣传、典型案例分析等方式,公司管理人员和研发人员都具备了较强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并可通过运用法律手段维护公司知识产权不被侵权。

3.研究结论

本研究采用案例分析法,对影响种子企业知识产权发展的研发、管理、经营、保护等4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G公司近年来研发投入数逐年递增,知识产权研发能力受其影响也逐渐提高,自有知识产权数量居于全省前位,知识产权研发能力较强;2.受中美贸易摩擦、国内种子市场影响、疫情影响等多方面因素,G公司種子销售收入自2019年较大幅度下滑,从而导致知识产权商业运用作用未得到有效发挥,公司知识产权经营能力降低;3.G公司通过实施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配备人员组建企业技术中心等专职知识产权研发、管理部门的方式,G公司知识产权管理能力和保护能力得到了较好发展;4.综合以上因素,G公司近年来知识产权竞争力总体表现为上升形式,知识产权经营能力先升后降,销售收入是影响公司知识产权经营能力的主要因素。

4.发展建议

以上研究结论虽然是从某一公司发展现状推算而来,但是也可反映出我国多数种业公司所面临的普遍状况。鉴于此,对提升我国种子企业知识产权发展综合能力,提出以下发展建议。

4.1 加大知识产权创新投入

种子企业知识产权创造性直接体现在其研发投入上,而种子企业研发又存在投资多、时间长、收益慢的现状,因此,企业要及时调整经营理念,克服资本盈利性和创造性的矛盾,加大育种研发投入,在公司综合考核评价中,将研发投入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内容,同时,积极争取财政科技资金支持,政府对于研发投入占比较高的种子企业,给予直接政策倾斜或经济补贴。通过种子企业研发创造、生产、销售、产业化发展等环节有效的资源配置,提高种子企业原始创新与集成创新动能,最终提高种子企业经济效益,达到健康化、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4.2 构建知识产权战略管理体系

从知识产权外部环境而言,在国家层面要构建法制健全、放管服结合的现代化种业管理体系,制定以《种子法》为主的法律配套规章,完善《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等种业知识产权政策的修订,强化“市场化监管+企业自我知识产权维权”保护力度,严厉打击假冒产品侵权等违法行为,并激励企业自主创新,强化种业大数据服务和管理,不断优化种业繁、育、推产业发展环境。除了有良好的知识产权外部环境,建立适宜种子企业发展的内部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和贯标认证也是知识产权战略有效实施的重要条件。制定高效、可操作性强的知识产权激励措施,可最大限度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动力,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知识产权价值。成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确立以市场为导向的育种方向,严格科研育种管理。建立以大型种业企业牵头,其他小微种子企业联动实施为主的行业技术协会或联盟,深化联盟单位间的沟通对话,共享研发平台和知识产权保护平台,最大限度发挥其专业化分工合作的优势,共同对抗外部风险,提高人才、经济、设备等资源的利用率。此外,要改变传统的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主的育种模式,建立以育种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用创新体制,依托农业科技园区特色优势,培养一批服务企业的高技能育种人才,支持各级高校、科研院所优化教学和培养方案,建立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鼓励企业设立人才引进发展基金,加快培育和引进一批能在育种岗位上胜任的领军人才、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型人才团队。

4.3 提高知识产权成果转化和经济价值

育种企业将知识产权转化为市场和经济价值,应着眼于全球范围,充分发掘种业知识产权,如植物新品种、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等成果的推广应用价值,扩大其应用范围,并提高经济价值,以此为动力来促进种子企业育种创新。因此,我国种业企业应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提高成果转化可能带来的经济价值和市场价值。同时,通过开拓外部市场,既可以规避国内部市场过度竞争,还可壮大国内种业企业的综合实力。我国种子行业整体发展缓慢,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研发经费短缺,因此,通过知识产权评估质押融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6】。以知识产权作为无形资产进行融资,以此获得融通资金,充分发挥知识产权的经济价值和市场价值。

参考文献

[1]吴晓玲.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全面提高种业创新水平【J】.中国农技推广,2018.34(10):3-4.

[2]陈惠云.我国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23):21—22.

[3]张劲柏,候仰坤,龚先友.种业知识产权保护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35.47.

[4]唐仁健.全力以赴推进种业振兴【J】.中国种业,2021(10):1-2.

[5]陈燕娟.种子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理论、实证与协同发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33—35.

[6]陈燕娟,袁国保,邓岩,等.基于植物品种权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实证研究[J].中国种业,2010(2):11-15.

猜你喜欢

发展战略知识产权
论比例原则在知识产权损害赔偿中的适用
保护知识产权 激发创新动能
2019年度PALM展参展商获取知识产权优胜奖获奖单位名单
中国知识产权量质齐升
知识产权2.0时代的特点、挑战及应对研究
国有企业文化建设需处理好三大关系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民航运输企业的发展探究
高端饭店业产学研发展战略研究
从财务角度分析公司发展战略问题探讨
基于SWOT分析的某公司人力资源发展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