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秉承“行知”理念,让小学英语课堂绽放精彩

2021-03-16吴艳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

吴艳

【摘   要】  充满活力是课堂高效的前提条件。老师针对英语课堂上学生的表现,结合陶行知提出的“生活教育”“教学做合一”“社会即学校”等一系列的教育理论,借助小学生熟悉的生活元素,为学生习得知识提供帮助,刺激学生大脑,引发学生主动参与,“活化”英语课堂。

【关键词】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陶行知理念

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教育”“教学做合一”等教育理念,为老师设计英语课堂活动提供了理论指导。老师在对“生活教育”理论深入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在课堂上引入适合的生活素材,引发学生的共鸣,产生强烈的熟悉感,组织学生开展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语言学习活动,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利用自身的基础和智慧,主动参与活动,积极表现自己,让英语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发现知识、灵活锻炼能力的平台,为学生的综合发展提供最有力的支持。

一、设计生活话题,促进学生自由表达

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为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学生正确应用英语进行自由的表达,达到传情达意的目的,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而英语课堂也会因为学生的畅所欲言而充满活力,最大限度地提升课堂学习效率。来自于学生们熟悉的现实生活、与课堂学习的主题密切相关的话题,能够引起学生表达自己观点的意识。

例如,在开展小学英语4B Unit 2 After school一单元的学习时,老师在开始新课教学之前,从当前四年级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组织学生围绕着“What do you usually do after school?”这个生活话题进行交流。“I often read some books after school to relax myself.”老师说,“I like reading quietly.”学生们也向老师学习。一个学生说:“I like sports.After school,I usually do some sports,such as play basketball.”也有学生说:“I have to do my homework at first,and then I watch TV.”学生结合自己实际积极发言,课堂十分活跃。

生活中的话题是引发学生积极发言的有利条件,可以让学生有话想说,真正促使学生应用英语进行表达,充分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英语课堂充满活力。

二、引入生活材料,吸引学生主动参与

在当前新课改背景下的英语課堂中,学生作为课堂学习主体的观念已经深得老师的认可。采用一切可行的办法,运用切实有效的手段,唤醒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意识,增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参与度,已经成为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切入点。老师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根据“生活即教育”理论,把现实生活作为课堂学习素材的来源,立足于当堂具体的学习内容,选择适合的切入点,不失时机地引入生活中各种类型的材料,形成课堂上自由且熟悉的氛围,引发学生主动参与。

例如,在开展小学英语4B Unit 1 Our school subjects一单元的学习时,老师立足校园生活实际,在学生学习了Story time部分之后,通过投影仪呈现出一张班级课程表。老师布置训练任务:“Well,make a dialogue according to this timetable.”学生联系刚学的用语,积极参与,“What subjects should we learn in this term?”“Chinese,English,maths and so on.”“Which one do you like best?”“English.”学生参与度高,训练效果很好。

生活为小学生的英语课堂教学提供了各种类型的学习材料,不但极大地丰富了英语课堂,而且有效地创新了课堂活动形式,增强了学生完成英语学习任务的主动性。

三、创设生活场景,推动学生深入思考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假如语言脱离了环境,它将成为无源之水;假如语言脱离了具体实践,将成为无本之木。”在核心素养教育已经成为关注热点的素质教育新时期,抓住教育教学中的一切有利机会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已经成为众多一线老师的共识,而思维能力的提升、思维品质的形成都离不开学生在学习中克服思维的惰性,积极深入地进行思考分析,保持思维的活跃性。在小学英语课堂上,老师根据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基本观点,利用真实的材料和恰当的手段,在课堂上创设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唤醒学生内心强烈的共鸣,激发学生思考,深入理解学习内容。

例如,在开展小学英语4B Unit 7 Whats the matter?一单元的学习时,老师在课堂上发现一名神情焦虑的学生,其他学生注意力集中在这个同学身上。“What should we do in this condition?”老师问。学生结合已学习的英语知识,询问情况,“Whats the matter?”“Whats else?”老师又问,引发学生深入思考。“Give him a help.”老师表扬学生,训练学生思维,锻炼语言能力,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熟悉且真实的生活场景具有很强的情境性,可以向学生输送大量的感性信息,增强对学生的带入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感知和丰富的体验,从而对英语学习内容形成透彻全面的理解。

总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老师应践行“行知”思想,合理设计课堂学习的内容和形式,灵活地依托生活元素,营造学生探索英语知识的有利条件,搭建学生自由表达与充分锻炼的良好平台,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使英语课堂精彩纷呈、活力无限。

【参考文献】

[1]毛新.陶行知“小先生制”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吉林教育,2016(48):125.

[2]孔繁富.基于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小学英语教学[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07):49-50.

猜你喜欢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营造小学英语课堂气氛的教学策略研究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趣学理念点亮英语教学课堂探微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英语语篇教学的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