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办好教师教育的综合大学方案
2021-03-16王晋刘丹
王晋 刘丹
人工智能在给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机遇的同时,也对教师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高等师范院校的办学理念、目标、模式和体制已无法完全应对新时代的教育要求,而较为固定的办学思路和发展体系也削弱了师范院校的办学活力和竞争能力。新时代的教师教育迫切需要培养出一支新时代教师队伍。
一、综合大学的优势
社会在关注综合大学的教师教育目标、教师教育模式时,更期待其对优质教师教育生源的吸引力。這一点对办好教师教育大有裨益。特别是综合大学依托教师教育学院开展的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将成为大学服务社会的重要内容。与此同时,作为两类不同的办学主体,综合大学和师范院校可以相互竞争,双方在竞争中学习,通过内涵式建设来提升各自的师范生培养质量。
综合大学有其明显的优势和特色:一是学科资源丰富、专业门类齐全、学科间渗透性强,丰富的学科领域有利于师范生知识的奠基,广泛的通识课程设置有利于师范生教学能力的培养。二是学术氛围浓厚、科研基础坚实,其高水平研究职能适合反思型、研究型、创新型教师的培养。三是学校实力强,社会声誉高,教师教育专业招生培养吸引力高。例如,很多一流大学的报考意向明显比传统省属师范院校更具优势。
二、政策支持+大学推动,助力教师教育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与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的《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明确提出要“创造条件推动一批有基础的高水平综合大学成立教师教育学院”。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国内一些综合大学开始设立教师教育学院,促进全校师范生培养质量提升。
综合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通常被学校赋予一定的教师教育管理和服务职能。随着“双一流”建设的推进,综合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的设置更加理性化,教师教育功能定位与目标战略更加明晰化、系统化、国际化。综合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立足学校教师教育资源,注重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型的教师,积极调整现有本硕学历层次招生规模和专业类别,与传统的师范学校形成差异化的办学方向。
三、如何发挥综合大学方案的优势
综合大学的教师教育方案不是设定好的,而是在探索中前行。目前,综合大学办教师教育学院还面临机构优势不突出、师范性不强、教师教育模式构建和课程建设有待加强等实际问题。综合大学办好教师教育,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一)找准功能定位,明确培养任务
综合大学教师教育的功能定位不同于普通师范院校,有其明显的综合性。运行情况各异、发展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别的综合大学,要综合考虑各自的办学特色、学科资源、培养方针、功能定位及社会需求,完善教师教育发展机制与体制,整合多方教师教育力量与资源,聚焦教师教育学科与专业建设,充分发挥教师教育办学优势与特色,走好自身的创新发展之路。
综合大学办教师教育的着力点在于大力培养教育学学术研究人才,大力发展全日制教育专业硕士和教育专业博士。综合大学应该致力于打造有特色、高水平的教师教育学院,并以此为媒介,统筹资源,精准设计,发挥高水平综合大学的文理基础学科优势,提升基础教育阶段教师队伍的整体质量。
(二)强化“学术性”,凸显“师范性”
传统师范教育一直存在着“师范性”与“学术性”摇摆不定的问题。所谓师范性,是指针对教师群体的专业课程和技能训练,如教育心理学、教学实习、板书训练等。学术性指的是师范生的教育学科研究水平和能力。
综合大学要充分认识学术性和师范性的统一对于提高教师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意义。一方面必须强化其学术性,借助学校学科门类齐全、学术理论水平高等优势,积极关注教师教学研究能力和对学术前沿的领悟能力;另一方面应积极凸显师范性,充分发挥教育学科和其他学科的作用。
(三)完善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发展模式
综合大学要夯实教师教育人才培养基础,促进教育设施、师资与技术等资源的优化与整合,让教师职前职后培养、培训、研究和服务一体化。同时,综合大学要构建教师教育协同培育共同体,推动不同专业、不同学科、不同学校内外联动参与教师教育。
第一,在学校和学院内构建教师培养校内协同机制,形成教育学科与其他学科相互依托、相互支撑的共生式教师培养格局。第二,综合大学和师范院校之间可以加强交流合作,通过交换培养、教师互聘、课程互选、同步课堂、学分互认等方式,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第三,综合大学还需向传统师范院校学习已经成形的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夯实“UGS”的培养思路,多方协同,多措并举,共同提升教师教育的培养质量。如南京大学采用“大学—政府—高中”三方协作的培养模式,各主体在教师培养目标、内容、途径等方面群策群力,科学统筹,共谋发展,实现了教师教育协同培育的有机结合。
(四)优化课程设置,推动多学科融合
综合大学要发展好教师教育,关键是要重构科学合理的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打破当前教育学科与专业学科之间的课程壁垒,加强多学科之间的课程联系,推进教师教育课程平台建设与资源研发。
第一,要着力优化教育学综合课程和实践课的内容体系,增加新的必修课和选修课,提高课程的实践性与实用性。第二,根据各专业课程设置的现有情况,增加或更新相关教学内容,反映学科的最新进展。第三,要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注重跨学科、跨领域视野的培育。第四,加强教师教育案例库、师范生自主学习资源平台和师范生教学能力测评系统的建设。第五,合理统筹教师教育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两类教师队伍,鼓励不同类别教师协同教学。
[本文系河南省2020年度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重点项目“师范认证背景下综合大学师范教育发展新路径研究”(2020-JSJYZD-020)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师教育分会自设课题“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综合大学师范专业发展路向研究”(20ZSJSJYZD02)阶段性成果]
(王晋系河南大学教授,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刘丹系河南大学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