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血液病患者多次输血对血小板输注效果及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影响分析
2021-03-16吕颖漯河市中心血站河南漯河462000
吕颖(漯河市中心血站,河南 漯河 462000)
血液病是由于造血系统发生障碍,从而引发如异常出血、贫血等症状的疾病,目前输血治疗是改善患者血液状况的最直接的治疗手段[1]。血小板(PLT)作为骨髓巨核细胞微小胞质,近年来在成分输血治疗中用途广泛,输注PLT已成为治疗部分血液病的首选方案[2]。然而输注PLT属于异体移植疗法,多次输注后可产生相应抗体导致PLT输注无效,甚至还可能导致继发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3]。本研究探究老年血液病患者多次输血对PLT输注效果及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影响,以便为此类疾病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我站68例因血液病反复输血的老年患者,纳入输血组,选取同期40例经体检后确认身体健康的健康者为健康组。输血组中男35例、女33例;年龄60~72(66.12±5.82)岁;血液病病种:再生障碍性贫血12例、急性白血病28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9例、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8例、多发性骨髓瘤9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2例。健康组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60~73(67.42±5.23)岁。两组研究对象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我院伦理委员会已批准。
1.2 输血组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相关各血液病的诊断标准[4];(2)年龄≥60岁;(3)外周PLT计数≤50×109个/L;(4)已输血3次以上;(5)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因外科或药物原因导致的输血;(2)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3)合并感染、发热等症状。
1.3 方法
1.3.1 PLT抗体检测 采集输血组、健康组两组患者肘静脉血5ml,高速离心后分离取上层血浆,储存于-20℃冰箱中,用PLT抗体固相凝集法在全自动酶标洗板机洗涤。在反应板条上标记阳性、阴性对照孔及标记待测孔,置于2℃~8℃干燥环境中,滴加30μl冻干血小板在反应孔内,生理盐水稀释后混匀。用平板式离心机离心5min,全自动洗板机加工作洗涤,滴加50μl低离子强度溶液,加入待测血浆样品和阴性、阳性对照样20μl,溶液变色后密封37℃水浴20min,洗涤反应板条5次,高速离心5min后判断待测孔检测结果。指示红细胞在孔中央聚集为阴性,指示红细胞为平铺状态或部分结合到孔底归为阳性。对比输血组及健康组PLT抗体阴阳性,并根据结果将输血组患者分为阴性组和阳性组。
1.3.2 PLT输注 每个治疗量容量300 ml,PLT水平≥25×1010个,患者输注后1h、12h、24h时对比阴性组与阳性组患者输血后PLT校正增高计数(CCI)及血小板回收率(PPR)。
1.4 临床观察指标 (1)记录对比两组患者PLT输注效果,具体观察指标为CCI与PPR,计算公式:CCI=输注后PLT增加值(I)×体表面积(m2)/输注PLT总数(×1011),PPR=I×全血容量(L)/输注PLT总数×1.5。(2)记录两组患者输注后24h内发生非溶血性发热、头疼、胃肠道功能紊乱、咳嗽等不良输血反应发生率。(3)比较输血组、健康组PLT抗体检测阴性率。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输血组、健康组PLT抗体检测情况比较 输血组患者PLT抗体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PLT抗体检测阴性率比较(n)
2.2 输血组中阴性组、阳性组PLT输注效果比较 两组患者输注后24h CCI、PPR水平均低于输注后12h、1h,且阴性组患者输注后24h后CCI、PPR水平均高于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输血组中阴性组、阳性组患者输注1h、12h、24hCCI及PPR比较(±s)
表2 输血组中阴性组、阳性组患者输注1h、12h、24hCCI及PPR比较(±s)
?
2.3 输血组中阴性组、阳性组不良输血反应比较 阳性组患者不良输血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输血反应率比较[n(%)]
3 讨论
由于我国目前PLT输注使用遵循按需使用,需要输注PLT的患者病情普遍较紧急,且PLT抗体检测费用较昂贵,所以在输注PLT前通常只选择简单血型对比输血[5]。多次输血会引发机体免疫应答,产生PLT抗体继发PLT输注无效,甚至还会导致机体代谢紊乱,增加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6]。对于多次输血患者,输血前检测其PLT抗体对后续输血治疗疗效及输注有效率至关重要[7]。
本研究中输血组患者PLT抗体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组(P<0.05),与黄娴[8]的研究结论存在一致性。探究其机理,可能是因为多次输血导致患者机体产生免疫反应从而使PLT抗体阳性率增高,提示在多次输血患者进行输血前,需注意患者PLT抗体情况,PLT抗体阳性患者很可能存在PLT输注效果不良等问题。对于此类患者应向其介绍相关知识,对其进行PLT抗体检测,以便于进行针对性输血,减少血制品浪费。裴耀[9]的研究表明,本研究中两组患者输注后24hCCI、PPR水平均低于输注后12h、1h,且阴性组患者输注后24h后CCI、PPR水平均高于阳性组(P<0.05),与上述研究结论存在一致性。提示PLT抗体阳性患者PLT输注效果较差,多次输血患者有必要在输血前进行PLT鉴定。且抗体具有暂时性,每次PLT鉴定应只能保证当次PLT输注效果,故每次输注PLT前进行PLT鉴定对保证输注效果及避免患者PLT抗体阳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中阳性组患者不良输血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阴性组(P<0.05),与雷水娟[10]的研究结论一致。探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阳性组患者体内存在PLT抗体,由其介导的一系列生化反应可能会引发机体代谢紊乱如头痛、腹泻等,还可引发白细胞聚集,聚集的白细胞可释放出内源性致热源,导致机体温度升高,最终导致发生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综上所述,由于多次输血的患者易发生PLT抗体阳性,导致输血有效率降低,因此对于需多次输血患者在每次输血前进行PLT抗体检测可提高PLT输注有效性,降低不良输血反应发生率,减少血制品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