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采用危重症专职护理模式的效果

2021-03-16佟杨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 2021年9期
关键词: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

佟杨

【摘要】目的:探讨危重症专职护理模式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9年1月到2020年6月收治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60例,将所有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观察组采用危重症专职护理。 分析两组新生儿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专职护理模式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护理中具有显著效果, 能够降低患儿住院费用,缩短机械通气治疗时间,减少并发生发生及死亡,提高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危重症专职护理模式; 新生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指新生儿出生不久后因体内缺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引起呼吸衰竭或呼吸困难等症状[1]。其发病率与胎龄有关,胎龄越小,发病率和病死率越高。因此,对于早产儿,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其生命体征,及时发现患儿症状,避免延误治疗时间[2]。本研究为提高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效果,进一步探讨危重症专职护理模式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护理中应用效果,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医院2019年1月到2020年6月收治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本研究观察组患者有30例,女14例, 男16例; 胎龄 28~36 周, 平均胎龄(32.52±2.11)周。对照组患者30例,女12例,男18例; 胎龄29~35周,平均胎龄(32.54±2.09)周。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危重症专职护理模式,包括:建立危重症专职护理小组:小组成员要经过危重症专业知识的学习,分析新生儿可能出现或已经出现呼吸窘迫的情况,提早制定出解决方案;小组成员专业培训:呼吸科主任指及受过呼吸机专业培训的护士专家对小组成员进行专业培训,并定时组织小组成员学习危重症护理知识,可以通过理论知识结合技术操作演练,使护理人员对危重症护理知识有全面的了解,在实践中能够应对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 制定护理计划:危重症护理人员应根据患儿不同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并与患儿家属进行沟通,向患儿家属讲述成功案例,从而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人员的信任。

1.3评估指标

两组均在护理1周后评价干预效果。从脑室内出血、腹胀、感染比四个方面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制定患者满意度表格,在患者治疗后进行填写。

1.4统计学分析

利用 SPSS21.0统计软件对患者的临床痊愈率及患者的护理满意率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n=30),脑室内出血2例,腹胀2例,感染2例,总发生率20%;观察组(n=30),脑室内出血0例,腹胀1例,感染0例,总发生率3%,(X2=6.029,P=0.014)经组间比较显示观察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家属满意度

两组患者通过手术治疗以及对应的护理之后,对家属满意度进行比较。观察组(n=30)满意有24例,一般有3例,不满意3例,护理满意度为90%;对照组(n=30)满意有20例,一般有1例,不满意有9例,护理满意度为70%(X2=33.734,P=0.00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论

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具有发病率高、疾病进展迅速、致死率高等特点。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与肺泡广泛性萎缩、肺换气功能障碍以及肺表面物质缺乏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在早产儿、过期产儿及低体重儿中的发生率相对较高。据调查,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死亡率高达60%。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临床症状以吸气性三凹征、呼气性呻吟、皮肤紫青、呼吸困难等为主。

危重症专职护理由专业护士负责给予患儿细致、精心的护理,可缩短患儿机械通气时间,提高护理质量,使得临床护理服务更加规范化、程序化,保证临床治疗效果和质量。给予新生儿重症专职护理模式能够有效地减少和降低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病死率,同时能够提高患儿亲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理人员根据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情制定有效的专职护理模式,降低了新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有研究表明,实施危重症专职护理模式能够有效地降低新生儿重症监护期的并发症以及病死率,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同时也减少住院综合费用,减轻了患儿家庭的经济负担。本研究结果表明, 实行危重症专职护理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患儿的存活率,还可以降低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患儿的住院综合费用,减轻经济负担[3]。

综上所述,对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实行危重症专职护理,可以有效地减少患儿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美丽.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刊,2019,43(06):96.

[2]冯志霞.整体性护理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干预效果[J].当代医学,2019, 22(08):17.

[3]于芹.改良INSURE策略治療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体会[J].医药前沿,2020, 5(12):29.

2622501705325

猜你喜欢

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
防城港市2016—2021年新生儿死亡原因分析
新生儿需要睡枕头吗?
新生儿出生后该怎样进行护理?
INSURE技术与常频通气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比较
足月儿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高危因素分析
高频震荡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研究
双水平持续正压通气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不同正压通气方式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早期治疗中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