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拟态环境视域下网络舆论反转再思考

2021-03-16杨煦

新媒体研究 2021年22期
关键词:刻板印象

杨煦

摘 要 网络舆论反转现象时有发生,通过分析网络舆论反转的具体阶段、成因,有助于提升舆论治理成效,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从拟态环境视域出发,将网络舆论反转划分为事件曝光、网民反映、信息披露、舆论再起和舆论平息五个阶段,并结合具体案例分析验证,在此基础上透析网络舆论反转的三大成因,即信息失真、刻板印象和网络群氓。治理网络舆论反转现象,需要确保信息及时、全面、真实,加强网络舆论引导,提升网民媒介素养。

关键词 拟态环境;网络舆论反转;刻板印象;网络群氓;舆论治理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22-0052-05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立项课题“高校德育网络空间构建研究”(项目编号:D/2018/01/49)。

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网络舆论反轉现象亦屡见不鲜。一方面,反转现象不断发酵以致成为滋生网络暴力、谣言的土壤,污染网络空间;另一方面,反转现象削弱媒体公信力,冲击网民的价值观念。运用拟态环境理论分析网络舆论反转现象,通过划分网络舆论反转阶段探讨网络舆论反转的成因并提出治理对策。

1.1 拟态环境

拟态环境首现于李普曼的《舆论》一书。他在书中作了如下论述:“关于外部环境的信息来得或快或慢,但只要我们认准了自己头脑中那幅图景是真实的,就一定会将这副图景等同于外部环境本身。”[1]4拟态环境,即现实环境在人们头脑中的主观映像,是人们经过意识加工的有关外部环境的摹写、反映所形成的带有虚拟性的环境。由于人们认识的有限性,无法完全认识现实环境,因此,对于一些无法亲身感会的事物,人们总是会根据媒体的报道来建构有关于这些事物的图景。既然人们的行为大多是根据拟态环境来进行的,并且其行为并非作用于拟态环境而是直接作用于现实环境。一旦拟态环境与现实环境之间存在差别,那么行为本身的合理性与正当性就会受到质疑。在现代社会,网络发展使得每个人都成为信息传播者,并且每个人的利益诉求总是存在差别,因而对于信息的传播总会有不同程度的保留甚至修改。人们根据有限的、经过筛选的信息,很难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选择。在拟态环境下,网络舆论反转现象频发不足为奇。

1.2 网络舆论反转

舆论,是指社会公众对特定社会事务、社会现象的意见、看法、态度和情绪的总和[2]。传统意义上的舆论大多是通过报纸、书籍以及人际关系进行传播。

而网络发展拓宽了舆论传播的渠道,从而形成一种新的舆论样态——网络舆论。目前,学界对网络舆论的概念尚未形成统一意见,但大多从宽泛的角度来理解网络舆论,将其作为舆论在网络空间的延伸,即在网络空间中传播的人们对社会事务、现象的意见、看法等的总和。

反转,在汉语中意指转向相反的方向[3],即与原方向背道而驰。

在厘清舆论、网络舆论和反转的概念之后,网络舆论反转的涵义也明晰起来。网络舆论反转,可以理解为,在网络空间中传播的人们对社会事务、现象的意见、看法等随着相关细节、信息的披露而不断转换的现象。

2.1 网络舆论反转具体阶段

笔者根据既有文献以及相关案例,对网络舆论反转进行了阶段划分。网络舆论反转或可划分为五个阶段,如图1所示。

1)事件曝光阶段。出于不同的利益诉求,媒体、当事人等相关信息发布者针对某一事件,通过网络来发布相关信息,吸引网民注意,以达到自己的预期。

2)网民反应阶段。网民在接收到事件相关信息时,根据自身的道德观念、价值观点等对事件做出判断,即对涉及事件的多方主体的是非对错进行评判。在此阶段,会形成一种舆论格局,即某一舆论占据主导地位,其他舆论居于从属地位。

3)信息披露阶段。在事件发酵一段时间后,或是“知情人士”,或是权威机构,或是网民通过技术手段从而得到更多的事件细节和信息,为后续判断提供新的材料。

4)舆论再起阶段。网民在了解相关细节和信息后,掀起热议,又形成一种新的舆论格局,即居于从属地位的舆论会上升为主导地位,而原先主导地位的舆论会失去广大网民的支持,变得无人问津。此时,事件已基本明朗。

5)舆论平息阶段。广大网民在了解真相后通常会对事件失去新鲜感,转向其他事件,或又掀起新一轮的网络舆论反转。由于现实环境的复杂性,以及人们认知能力有限性,因此在网络舆论反转中还有可能存在一个舆论反复阶段,即由于事件细节、信息披露过程较为漫长,使得舆论双方互有胜负,出现拉锯战。

2.2 网络舆论反转案例分析

为更好地理解网络舆论反转的阶段,笔者将对“货拉拉女乘客坠亡事件”(以下简称货拉拉事件)进行分析。

1)事件曝光阶段。2021年2月21日,微博网友“今夜的风格外喧嚣”向微博账号@三湘里手-湖南本地通投稿称,2021年2月6日晚9点,湖南长沙一名年仅23岁的女生车某某从货拉拉副驾驶跳窗,后经抢救无效死亡。该网友在投稿中除了缅怀受害者外,还控诉货拉拉不负责任,称货拉拉司机在行驶过程中曾三次偏航,偏航路段没有监控并且接近司机的家,最后女生车某某因无故偏航而跳窗。在事件曝光阶段,网民能够获取的信息基本都不利于司机,如无故偏航、偏航路段没有监控等。并且在货拉拉事件发生之前,网络上已经曝光过多起网约车司机杀害女乘客案。网民根据不利于司机的信息,以及过去曝光的多起网约车司机杀人案,很容易做出判断,即货拉拉司机有重大嫌疑。

2)网民反应阶段。继@三湘里手-湖南本地通、@新浪湖南对该事件进行传播后,凤凰网财经、头条新闻等媒体纷纷跟进。广大网民的注意力也集中在货拉拉事件,短短数小时就形成一个热议高峰。截至2021年2月22日17时,相关微博话题已有7.9亿次阅读,3.5万次讨论。在讨论中逐渐形成一种舆论格局:大部分网民根据既有信息以及过往发生的多起网约车司机杀害女乘客案推测,女生极有可能是因为受到侵犯而跳窗,从而判断司机作案的可能性较大;部分网民则认为,目前信息太少,仅凭一面之词无法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还有小部分网民认为,司机并无过失,女生跳窗身亡完全是自己的责任。

3)信息披露阶段。在掀起热议后,货拉拉事件的相关细节和信息也逐渐被警方、知情人士披露。司机于2月6日通过货拉拉App接到女生的搬家订单,总费用51元,其中女生支付39元,平台补贴12元。当日20时38分,司机抵达约定地点并与女生取得联系,询问女生是否需要付费搬运服务,被女生拒绝。随后女生先后15次将生活用品搬至车上。期间,司机多次催促女生快点搬东西上车出发,并告知女生,根据货拉拉平台规定,司机等待时间超过40分钟将收取额外费用,但女生并未理会。36分钟后,司机驾驶车辆前往目的地。在行驶过程中,司机再次询问女生是否需要卸车服务,再次遭到拒绝。此时,司机又通过货拉拉App接到新的订单,更改行车路线。21时29分,司机与女生就偏航问题发生了言语冲突。21时30分许,女生跳出副驾驶车窗。女生坠车后,司机停车查看,拨打120急救电话并报警。由上述细节可以得到一些有助于案件判断的重要信息,例如,订单费用、具体时间节点、路线等。

4)舆论再起阶段。相关细节和信息披露后,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基本明晰。网民仍从自己固有的价值观念、道德观点出发,根据相关信息开始新的舆论战,进而形成新的舆论格局。大部分网民支持司机,认为司机是无辜的,这起事件就是一出悲剧,事件双方都有责任。与此同时,仍有小部分网民坚持认为司机就是女生坠车的罪魁祸首。还有一部分网民认为女生的过错更大,这件事完全就是女生有被害妄想症。此时,网络舆论基本完成反转,认为司机有重大嫌疑的舆论已经成为舆论格局中的劣势方;而认为司机无辜,这起事件是悲剧的舆论占据上风,成了主导舆论。

5)舆论平息阶段。3月3日,长沙市高新区公安分局对货拉拉事件进行情况通报,阐述案件当事人的具体状况、案发过程、案件细节等信息。根据情况通报,2月23日,警方以涉嫌过失致人死亡罪对司机周某某刑事拘留;3月3日,检察机关批准逮捕。伴随着警方的情况通报,网络上有关这一事件的舆论也随之平息。

通过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知晓,网络舆论反转主要涉及以下几个要素,事件、网民、信息、网民认知。不同的网民群体对同一事件在不同时期产生不同的看法,部分是因为事件的全过程尚未明朗,即拟态环境的影响;部分是因为自身固有的观念,即刻板印象的作用;还有一部分是因为网民认知不足,存在从众心理。因此,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归纳网络舆论反转的成因。

3.1 信息失真:拟态环境与现实环境的对立

信息失真一词最初用于通信領域,是指在信息传输过程中,由于噪声的干扰使得信息接收者无法接收到完整准确信息的现象。而在一般语境中,信息失真是指,信息偏离客观事物的真实状况和一定的衡量标准[4]。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网络传播视角下,信息失真是指,某一事件在网络空间传播时,信息发布者、传播者、接收者基于一定的利益诉求、价值取向等,有选择地对事件信息进行加工、传播、接收,从而导致事件偏离客观事实的现象。

信息失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拟态环境与现实环境的对立关系。信息失真,正是传播过程中多元主体不同的利益诉求与价值取向的产物。由上文货拉拉事件的分析得知,信息发布者根据自身利益诉求所发布的信息,大多对受害者有利而不利于司机。此时,信息发布者已经营造出一种司机是罪魁祸首而货拉拉不作为的拟态环境。在事件传播时,媒体为博人眼球、吸引流量会对事件信息作进一步加工,通过挑拨网民神经营造出新的拟态环境。在此背景下,拟态环境与现实环境相对立。广大网民处在这样人为布置的拟态环境中,如果尚未认识到接收的信息是经过筛选加工的,那么对事件的评判也显得不那么客观公正。

网络舆论不断反转,正是拟态环境与现实环境对立关系的表现。信息发布者、传播者经网络所发布、传播的信息,或是不全面或是经过加工,这样形成的拟态环境与现实环境有较大差距,也为后来的舆论反转埋下伏笔。随着事件信息的不断披露,拟态环境会愈发接近现实环境,直至二者基本同一。此时,事件真相浮出水面,网络舆论也会逐渐平息。

3.2 刻板印象:固有认知与客观实际的对立

网络舆论反转,一方面受拟态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与网民固有的认知相关。1922年,李普曼在《舆论》中首次提出刻板印象,“我们总是在亲眼观察世界之前就被预先告知世界是个什么模样;我们总是先对某一事件进行想象,然后再切实地经历它。”[1]73刻板印象,即人们对某一现象、事物的固有认知。现实环境如此复杂,以致人们无法知晓其全貌,只能了解某个方面或片段。而刻板印象正是帮助人们把握客观事物的“有效途径”,即人们从某一事物的固有观念出发去理解这些事物。在网络舆论中,刻板印象则表现为网民的固有认知,即网民以生活为基础,加之文化熏陶、社会经验等融合而成的对某一现象、事物的看法。

刻板印象固然有助于网民快速了解客观事物,但这种认识并非客观全面的。刻板印象反映了网民固有认知与客观实际的对立关系。固有认知,即“应该是什么”,客观实际,即“实际是什么”,二者表现为应然与实然的关系。从货拉拉事件可以发现,在事件曝光与网民反应阶段,信息较为有限,因此网民只能根据不利于司机的信息,以及过往报导的多起网约车司机杀害女乘客案件来进行评判。根据过往的这些案件,网民已经形成一种刻板印象——一旦发生网约车相关犯罪事件,司机有重大嫌疑。在事件尚未明朗的情况下,网民带着这样一种刻板印象,加上不利于司机的各种信息,极易判断司机是犯罪嫌疑人。而在案件还原后,事件真相并不符合网民的刻板印象,因此发生舆论反转。

网民固有认知与客观实际的对立,也催生了网络舆论反转。在信息不全的情况下,网民或许只有通过刻板印象、通过想象,才能把握事件的“真相”。网民的固有认知作为一种社会意识,虽然具有相对独立性但决定于社会存在。在刻板印象的作用下,网民就某一事件所形成的网络舆论格局,或因固有认知与客观实际的差别而发生反转。

3.3 网络群氓:独立思考与盲目从众的对立

群氓,在古汉语中意为民众,是一个中性词;而在近现代汉语中,群氓逐渐带有贬义色彩[5]。在一般情况下,我们所说的“群氓”,来自法国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的《群氓心理学》。勒庞在书中论述到,“从一般意义上说,群氓一词指的是任意个体一种聚集……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这群人会表现出极不同于个体的新的特质。他们有意识的个性消失,情感和思想聚往同一个方向。”[6]从勒庞的论述中可以发现,群氓是指,有意识的个性的消失和情感、思想聚往同一个方向的个体的聚集。而网络群氓则是在网络空间中,对某一事件有相似看法的网民所组成的群体,通常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

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互联网普及率70.4%;网民学历以初中为主,占比40.3%[7]。既然网络舆论是网民对某一事件看法、态度等的总和。那么,网民所接受的教育必然会影响其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未接受过良好教育的网民,缺少独立思考的训练,或多或少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在网络舆论中,这部分网民缺少主见,对事物的评判大多出于好恶,极易发生盲目跟风的现象。因此,推动网络舆论反转的主力军与缺乏判断力、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网民具有一定的重合。

群氓通常与集体非理性行为相关,而网络群氓通常带有攻击、谩骂等性质。他们通过网络热点事件相聚集进而形成强大的舆论场。部分不明真相、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网民在舆论场的影响下,极易盲目跟风,进一步扩大该舆论的影响力。货拉拉事件中,部分网民在真相不明之前,出于已有的刻板印象,直接断定司机是凶手。对此抱有相同看法的网民迅速聚集,形成一种流行的网络舆论。而对于网络空间中尚不了解该事件且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网民来说,流行的网络舆论应当就是事件真相,因此,不假思索便加入舆论大军。如此一来,网民反应阶段的舆论格局逐渐成型。但随着事件信息的披露,这部分不坚定的舆论大军又会左右摇摆,推动网络舆论不断反转。

在理清网络舆论反转成因后,笔者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出网络舆论反转的治理对策。

4.1 确保信息及时、全面、真实

信息是网络舆论反转的关键要素。信息是否及时、全面、真实,直接关系到网络舆论的走向。信息及时,是指信息披露应当及时,在保证信息全面、真实的前提下,尽快披露事件信息;信息全面,是指信息应当包括事件的多方主体,不应有所保留;信息真实,则是指信息的可靠性,不应加工甚至编造。

网络舆论中的信息主要经过三个主体,信息发布者、信息传播者与信息接收者。只有对信息的源头、过程进行管控,才能保证终端接收信息的及時、全面、真实。在信息发布者方面,应当主动发布知晓的全部信息,不能因为利益纠葛而有所保留;发布者应对信息的真实性负责,不能刻意歪曲、编造;与此同时,还应及时更新信息,便于了解事件真相。在信息传播者方面,针对发布者所发布的信息,不能对其进行筛选、修改以博人眼球、获取流量,而应在仔细鉴别后进行传播,尽可能客观、公正;对于事件的后续也应及时更新。在货拉拉事件中,信息发布者、传播者基于利益需要而对信息有所保留,甚至修改、捏造。源头与过程出现问题,必然导致部分信息接收者做出错误的价值判断,由此形成的网络舆论也必然会发生反转。因此,必须始终确保信息及时、全面、真实。

4.2 加强网络舆论引导

网络舆论引导是指,通过对网络信息的控制与整合,借助网络传播手段影响网络舆论,引导网民对社会公共事件价值判断的活动[8]。进行正面、积极的引导是治理网络舆论反转的有效手段。

加强网络舆论引导必须明确主体责任。在进行引导的多方主体中,主流媒体应当发挥主导作用。无论是传统媒体时代还是新媒体时代,主流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权威,都负有舆论引导的职能。首先,明确价值导向。网络愈发展,网络舆论愈重要,网络舆论引导也愈紧迫。主流媒体作为权威,以信息发布者与传播者的角色参与网络舆论,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对发布与传播的信息加以鉴别,避免传播虚假、质量低下的信息。其次,掌握网络舆论引导话语权。在社会热点事件发生初期,多数媒体尚未认识到这一事件的价值,还无法进行广泛传播[9]。此时,主流媒体应抓住时机,调查事件真相,抢占网络舆论引导话语权。主流媒体在第一时间掌握事件信息的同时,设置正确价值导向的议题,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扩大正面网络舆论的影响力。

4.3 提升网民媒介素养

提升网民媒介素养,意在培养网民的判断力、鉴别力。网络舆论反转的一个重要成因就在于网民独立思考与盲目从众的对立。因此,网络舆论反转的治理必须提升网民媒介素养、培养网民独立思考能力,塑造健全人格的网民。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具备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成员,这对提升网民媒介素养、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有积极作用。

网络空间的信息纷繁复杂,信息真实性问题日益凸显。广大网民若是缺乏媒介素养、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极易被不实信息、不良舆论误导,由此也会引发网络舆论反转现象。为此,必须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培养具备良好媒介素养、独立思考能力的网民。首先,开展网络道德教育。网民构成极为复杂,针对不同的网民群体,必须通过多种途径,让网络道德教育渗入社会的方方面面,使广大网民在这样的氛围中受到熏陶,自觉遵循网络道德。其次,培养网民法治意识。法治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培养法治意识有重要作用。通过互联网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网民法治意识,有助于保证信息真实性,进而形成客观真实的网络舆论,避免网络舆论反转现象。

马克思主义认为,客观事物自身的暴露是一个过程,需要一定时间。在网络舆论反转中,事件信息的披露、舆论的反转也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的存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人们认识的自然演化和深化规律,也网络舆论提供反转余地。网络舆论反转的治理并非仅仅针对反转现象本身,更重要的是治理现象背后的乱象,即蓄意误导、非理性表达、散布虚假信息等。因而,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发布者的资质极为重要。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进行的“清朗”“网剑”“剑网”等专项行动,就是针对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资质而展开的。

运用拟态环境理论,能够有效厘清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进而为现象背后的乱象治理提供思路。此外,乱象的治理、网络环境的治理需要政府、媒体、网民的共同参与。其中,网民的素养,尤其是媒介素养起着关键作用。只有發挥不同主体的协同效应,才能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参考文献

[1]沃尔特·李普曼.舆论[M].常江,肖寒,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4,73.

[2]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11.

[3]黄远,刘怡君.网络舆论反转效应研究[J].管理评论,2016,28(8):72.

[4]张彬,黄莹莹,石佩霖.基于竞争性信息传播模型的信息失真治理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21,29(2):237.

[5]倪莎.“网络群氓”和启蒙问题的探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2:3.

[6]古斯塔夫·勒庞.群氓心理学[M].陈璞君,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14.

[7]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OL].(2021-02-03)[2021-04-13].http:// www.cnnic.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2102/ P020210203334633480104.pdf.

[8]马冰星,林建成.试析网络舆论引导主体的培育[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2):109.

[9]刘锦宏,张永薇.社交媒体环境下网络舆论引导策略研究[J].出版广角,2020(21):32.

1768500511368

猜你喜欢

刻板印象
《疯狂动物城》:刻板印象“三部曲”
豪车交通事故报道中媒体刻板心理及对策分析
恢复高考至今图书馆员刻板印象变迁研究
污名视域下“屠呦呦获奖事件”解读
角色刻板印象和性别角色对运动的影响
老年刻板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
刻板印象对“反转新闻”的影响
国内主流新闻网站如何应对受众流失之困
香港“幼童便溺”舆情事件的建构分析
网评詈词的刻板印象消除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