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平台网文创作的机制研究
2021-03-16王颢臻
王颢臻
摘 要 以知乎开辟的网络文学创作路径为例,借助类社会互动理论与趣缘群体理论阐述知乎文学创作的交互形态,并总结其类社会互动特点,以期为网络文学社区内部机制的分析拓展思路。
关键词 知乎创作;网络文学;类社会互动;趣缘群体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22-0111-04
近年来,网络文学逐渐成为大众休闲娱乐的主要选择之一,对网民的日常生活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亦有越来越多的普通网民以多元的方式参与到不同类型的网络文学创作之中。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发布的《2019中国网络文学发展报告》显示,中国国内网络文学创作者已达1 936万,签约作者数量达到77万[1]。
网络文学市场规模的急剧扩张吸引愈来愈多的年轻创作者加入其中,他们活跃在各个网文平台,发挥自身的奇思妙想。除去阅文集团、阿里文学等常规的网文创作平台,基于趣缘关系相连接的知乎社区也涌现出一批致力于网文创作的用戶。知乎以用户间的“提问—回答”为载体,鼓励用户分享知识、经验与见解,满足大众获取知识的需要。它对于回答问题的用户没有任何门槛的限制,任意一个用户都可以在某一问题下畅所欲言,构成了一种典型的用户生成内容形态。
用户为何选择知乎来发表自己的文章而非大众习以为常的网文阅读平台?其网文生产机制与常规网文平台有何不同?知乎创作者在网文创作的过程中,与读者存在怎样的互动关系?知乎创作有何特点?为回答这些问题,本文借用类社会互动的概念分析网文中作者、读者与作品之间的互动,进而分析这种互动对网络文学的创作产生什么影响。
美国心理学家霍顿与沃尔首次将类社会互动引入社会学中,通过研究电视观众与演员之间的互动关系提出了类社会关系概念,定义其为“单边的、由演员控制的并且不易于双向发展的演员与观众之间的亲近的、面对面的、类似于人际关系的关系”[2]。与正常的社会互动不同,类社会互动中观众对关系的发展缺乏主动权,而演员却可通过营造自己的形象或改变观点影响观众对关系的感知,如观众对这种关系不满意,他们没有权力要求演员改变当下的关系状态,只能选择停止观看节目来结束这种关系。
类社会互动关系广泛存在于传媒形象与受众之间,如电视剧人物与观众、小说角色与读者、主持人与观众等。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国内外学者开始针对互联网环境下的类社会互动进行研究。吉尔斯认定一旦受众与媒介人物建立了类社会互动关系,他们就更有可能转变为消费者,购买该媒介人物的周边产品[3]。我国学者田晓丽认为因互联网与传统媒介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以“参与性类社会互动”来解释网络文学中作者、读者、作品之间的类社会互动,并总结两者的区别:1)类社会关系的建立不依靠纯粹个人的想象,而是一种群体行为;2)打破不可干预性原则,读者的“干预”成为网络写作不可或缺的因素;3)网络文学类社会互动中,带入性变得更加强烈[4]。具体到本文的研究对象,针对社会化问答社区衍生出来的文学创作平台的研究较少,其提问者、回答者与浏览者三者之间的互动研究仍存在空白。
与类社会互动的理论脉络有着类似出发点的,包括所谓网络社群研究、趣缘群体研究等,这些概念尽管在面向和侧重点上有着差异,但却共享基础的理论资源。帕特南在《独自打保龄球:美国下降的社会资本》中指出社会资本指的是社会上个人之间的相互联系——社会关系网络和由此产生的互利互惠和互相信赖的规范,以兴趣为纽带形成的俱乐部及其成员之间的社会交往是社会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5]。格兰诺维特研究社会网络关系影响经济行为中提出著名假设——“弱关系的力量”——“强关系是群体内部的纽带,弱关系是群体间的纽带”[6],该观点也是研究社交网络的重要理论基础。
从国内来看,由市场化引发的社会转型,同样推动了传统生活方式和社会连接形式的变革,城市化与社会流动的便利使个体生活沿循“原子化”方向发展,基于地理位置、职业和传统亲朋关系的社交方式受到冲击,取而代之的是基于个人兴趣的交往,而互联网则加速了这一进程。互联网技术赋予了个体自由表达和平等互动的权力,网络虚拟社区的去中心化使趣缘圏子内部彰显出丰富多彩的参与式文化,而趣缘文化的形成更是群体智慧的结晶[7]。国内虚拟社区的兴起引起我国学者对网络虚拟社区趣缘群体的关注与研究,较多集中于具有代表性的趣缘社群的个案研究,如豆瓣、抖音等,但总体而言,趣缘群体的研究十分有限,本文以基于趣缘关系结合的知乎用户为研究对象,以类社会互动为基础理论工具,从网络文学创作的角度分析其趣缘群体的互动特征以及网络文学创作的独特机制。
本文研究对象是知乎上有关网络文学接续写作的相关回答,此类回答下涉及提问者、回答者(创作者)与浏览者(读者)的三方互动。有别于常规网络文学平台的文学创作,知乎网络文学创作的伊始不是创作者本身的主动行为,而是基于提问者的问题进行回答,较为常见的提问方式有“如何以×××为主题写一个故事”“如果×××,你会怎么办”等,字数与更新时间没有任何限制,任凭创作者的意愿回答。知乎创作存在两层面的互动,创作者与提问者以及创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互动,用户身份的自由切换使其具备多种身份,创作者笔下人物的诞生一定程度上受到提问者问题的影响,这点也正是知乎创作异于常规网文创作的主要原因,他人的语境设置是创作者创作的前提,进而影响创作者发挥想象写文。
在观察知乎相关创作行为的过程中,笔者注意到此类网文创作主体大致可分为三类:业余作者、职业作者与机构作者。本文分别在这三类创作主体中各选择了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用户进行深入观察,具体用户为:业余作者南风,职业作者吾玉以及机构作者宫墙往事。另外笔者以用户身份注册了阅文和阿里文学等网文平台的账号并进行了大量的网络文学阅读和对比分析。本文所有资料全部来自知乎公开的网络文本,采用文本分析和网络民族志的方法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展现知乎有别于常规网络文学平台的创作特点,样本的选择基于推荐栏目的随机推送。
3.1 提问者语境设置
提问者语境提出的缘由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官方主要栏目“圆桌说”所举办的写文活动,另一类是知乎用户的个人提问。知乎“圆桌说”即围绕某个特定主题,吸引用户讨论产生更多的问题与回答,并特邀专业人士点评分析,解答疑惑,增强话题专业性。“圆桌说”通过设置语境吸引用户进行网文创作,如现在正在进行的言情故事栏目“如何以我是琴棋书画样样不行的公主为开头写一个故事?”,优质内容有机会入选“知乎盐选”,意味着普通用户只有成为付费用户才能观看全部故事,创作者成功实现知识变现,知乎平台提升用户黏性。另一种语境的设置则是由普通用户自主设置,提问的意图部分出于想与大家一起探讨某方面看法,如“若钮祜禄甄嬛穿越,回到了故事初期,她接下来会如何做”“为什么后宫中嫔妃一定要争宠”;部分则出于满足自我的情感需求或娱乐需求,如“想看文了”“写个故事儿吧”。依照提问者设置的语境分析可知,提问者倾向于对言情类通俗化的網络文学感兴趣,在俏皮有趣的文字中寻找慰藉,释放生活压力。
3.2 创作者答题分析
受问答社区自身特征的影响,知乎允许用户畅所欲言,提问者的语境设置天马行空、简单明了,创作者有充足的想象空间和发挥余地。创作者答题动机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概括:一是出于兴趣与爱好的业余创作,并获得一定经济收益;二是职业作家的写文谋生,在知乎上与粉丝保持一定的互动关系;三是机构账号的写文运营,已授权情况下大量转载原创作者的文章,以机构的名称统一运营。
第一,热衷于写文的业余爱好者在知乎找到创作的宣泄口,尽情发表所思所想,不受平台条条框框的规则约束。常规网文平台对作者发文字数和频次要求严格,这对仅仅出于兴趣写作的用户而言是一种压力,容易打击用户创作热情。知乎为致力于网文创作的用户提供了便捷的接触渠道,不必注册作者身份,直接以用户身份进行提问者、创作者与读者身份的自由切换,他们既是社区中的知识生产者同时也是知识消费者。知乎创作的自由性远超传统网文平台,用户的心血来潮可以实现其身份从浏览者至创作者的转变,将自己独特的生命体验与奇特幻想描绘出来。知乎上大多数的作者属于此类群体,他们拥有自己的本职工作或学业,利用空闲时间创作,业余作者南风就是一名医学生。
第二,职业作家出于金钱等物质利益或提升声誉的动机写文,此类作者大多出版过自己的作品甚至实现影视改编,在知乎上拥有大批拥趸。吾玉在知乎保持高频率的更新,部分作品被选录盐选专栏实现数字出版,但达到纸质出版或更进一步的知识变现还有待时间的积累。职业作者因其前期的名气积累,知乎创作更像是遇见感兴趣问题的即兴发挥,笔耕不辍,保持创作水平。
第三,机构账号的写文运营,在其背后则是网络文学产业催生的全新职业/零工群体——网络文学写手,即在网络文学平台上创作、发布并获取收益的创作者[8]。原创作者授权机构作者转载文章获得额外的经济收入,避免了因自身流量不够文章无法获得关注的窘境,机构作者则通过这种方式积累自己的受众群体从而获利。
无论创作者属于以上三类中的哪一类,其最终目的是通过答题吸引粉丝的关注、点赞与收藏,提升自己在相关领域的影响力,文章吸引一定流量后有机会入选知乎盐选,成功完成知识变现。粉丝数众多的达人用户们通常建立自己的新媒体传播矩阵,实现一文多平台分发,进一步提升个人的知识变现能力。
电子媒介时代为所有人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写作自由”,确保作品的优质性就有机会被读者看到,任何作品都有可能成为谈论的焦点。知乎高赞回答《宫墙柳》不仅成功数字出版同时实现纸质出版,增强了热衷网文创作用户的创作信心,也激发了知乎用户的创作热情。伴随着蓬勃发展的网文产业以及知乎平台推出的“盐选专栏”等激励措施,极大吸引了用户从读者转为作者,知乎创作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网络小说中普遍存在读者与作者、读者与虚拟形象的类社会互动,由于身份不同,在创作过程中其类社会互动也存在相异点。
4.1 读者与作者的类社会互动
读者与作者的类社会互动因作者类别的不同有所差异。相同点在于作者大多在首页添加个人标签,丰富且详尽的标签揭示作者的写文特征,有助于作者在趣缘群体中展现自己的风格与定位,方便志同道合的读者添加认可与关注,从而一步步建构自我身份认同。业余作者南风其自我介绍中写到“写小说的医学生”,其本身还在校就读,考试周出现断更的情况读者也纷纷表示理解并祝作者考试加油。读者对业余作者生活状况的关心有限,更像催文时的礼貌问候,但是作者本身并不过问读者的现况,属于单向性互动。业余作者与读者有关作品的互动性较高,尤其是粉丝数不多的作者面对负面评价都会慎重对待,面对重复的赞赏性评论则会忽视。
职业作者相较于业余作者,其自身的知识储备丰富,论述严谨性高,日积月累的创作中积累了大量的拥趸。读者了解职业作者的时间长,清楚作者之前的作品,在评论区中笔者明显感觉出职业作者积蓄的粉丝对其的喜爱与忠诚。热心粉丝不仅在评论区积极夸赞作者,而且疯狂安利作者的其他作品,补充作者的额外信息,为新读者创造了深入了解作者的途径。老粉感激作者在知乎的坚持创作,但是作者对读者并不了解,对读者的回复也是一般性的回复,且回复数量有限,相较于业余作者的回复数量大大减少。
机构作者更新速度快,容易吸引粉丝关注,然而机构作者仅代表运营机构,读者无法知其背后的运营人员,因此也不存在读者与机构作者的类社会活动。相反,偶尔会有原创作者现身评论区回应读者的评论,如转载的问题“有哪些男主表面温润如玉实则阴狠的古言?”的原创作者评论到“谢谢大家喜欢呀,过段时间会出番外的~”。机构作者选择只允许付费用户评论,并非所有读者都可畅所欲言,类社会互动十分有限,因此也限制了机构作者群体认同的建构。
4.2 读者与虚拟形象的类社会互动
读者与虚拟形象的类社会互动体现于读者在评论区发表自己對作者笔下角色的看法,与这些虚拟形象进行单方面的互动。读者根据作者已有的描述,发挥对虚拟形象的想象,猜测故事走向,传达自己对虚拟人物结局的看法。业余作者的知名度与影响力有限,在创作过程中因创作风格与知名作者类似,可能会受到读者的质疑。读者也会因为作者描述的人物性格不符合自身的预设,选择弃文或者干预。观察作者与读者的互动交流,笔者发现作者会部分考虑读者的意见,与本身文章框架基本相符下,行文思路会按照读者期望的情境进行。
作者在描写虚拟形象的人物对话中采用现实生活中的网络热词容易与读者产生共鸣,让读者产生一种虚拟人物也是异时空下真实存在的人物的感觉,读者与虚拟人物形成某种联系,更好代入个人情感。但因知乎创作的作品多为中短篇小说,人物形象的塑造短小而精炼但同质性较高,人物生命周期短以致较少形成出圈的网文作品。读者与虚拟形象的类社会互动充分体现单向性特点,但当大量读者在评论区分享他们对虚拟形象的看法,使得这种类社会互动成为一种群体行为,两者关系发生变异。
5.1 公域流量的先声夺人
知乎作为公域流量平台,流量池内聚集了大量的潜在用户,尤其以“趣缘”为纽带联系起来的用户,彼此之间有更强的黏性。以上述圆桌说的言情故事栏目为例,一共有6.3亿的浏览量,可知其受众广泛且具有一定影响力。面对如此巨大的流量,率先发表作品进行回答无疑是获取读者注意力的关键一步。知乎的网络文学创作有别于其他网络文学网站,后者的作者时常面临催更压力,为使发文顺利,作者通常列好文章框架并完成部分作品,但知乎恰恰相反。面对提问者的语境设置,答题者为抢占先机,通常将所思所想及时发表在回答里,这也为之后读者与答题者的交互促使行文变化提供铺垫。
5.2 多向度的趣缘吸引
作为社会化问答社区的知乎并不仅仅提供知识问答,它凭借个人节点与知识节点的多向度传播吸引趣缘群体的聚集与交流。知乎以弱关系为纽带,连接了接触不频繁的人群,促进了不同群体之间的信息流动,使得人们原本无法接触或容易忽视的信息传递开来,其广泛的话题讨论将一个人与工作、事业、兴趣爱好等紧密联系起来。提问者设置的语境吸引相关创作者以及读者的关注,创作者与读者的评论区互动鞭策创作者继续写文。弱关系维系的“趣缘”路径,能够将具有共同兴趣的人吸引到同一话题下,互联网社会化问答社区的“趣缘文化传播正是人们在现代社会中寻找联结纽带的一种尝试”[9]。基于趣缘关系连接的知乎用户彼此之间具备更多的共同语言,评论区的讨论促进信息交互,讨论话题的不断叠加实现知乎推荐页的精准传播。
5.3 变异的类社会互动关系
基于趣缘关系连接的知乎读者不是单独的内容消费者,他们在社区中互相评论形成紧密的群体,拥有一定的话语权与影响力,对文章产生干预,这种现象在业余作者中尤其明显。最先读者的评论成为后来读者是否选择阅读这篇文章的重要因素,方便读者迅速对该篇文章做出判断,该文是否符合自己的阅读偏好,评论逐渐成为作品的一部分。这种情况导致作者不得不重视读者的看法,尤其是出现大量一致的负面评价时,作者必须做出谨慎的回复。
读者对文章的干预主要体现在行文逻辑与人物关系上。当行文逻辑、人物性格的演变不符合读者的预期,作者会对此做出一定让步,听取读者的意见修改情节,但是面对整体行文仍保留自己的看法,体现出作者对文章的把控权,彰显自己的写文态度,与此同时为了安抚读者会做出一定程度的补偿,譬如增加读者想要的番外情节,若故事以悲剧性结尾重新创造一个喜剧性结尾的番外满足读者的愿望。读者的干预性在职业作者与机构作者的文章中并不明显,原因在于读者与作者的交互不频繁,笔者未能观察到有效的互动交流,他们之间的互动更符合类社会互动的单向性与非互惠性。
总结来看,知乎平台本身的偏好推荐设置可能限制了笔者的样本选择,加之样本的数量过少,结果可能略片面和主观,进一步的研究还有待加大样本量和长时间的深入探究。社会化问答社区的网络文学创作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文学创作模式,对常规的网络文学平台产生冲击,也为有志于网络文学创作的用户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互联网技术的更新迭代带来信息的泛滥,在大众注意力有限的情况下,内容质量依旧是作品价值的衡量标准之一,独特创新的情节才能进一步促进读者与虚拟形象的类社会互动。
参考文献
[1]张毅君.2019中国网络文学发展报告[R/OL].(2020-09-05)[2021-05-01].http://news.ynet. com/2020/09/05/2846091t70.html.
[2]HORTON D,WOHL R.R. Mass Communication and ParaSocial Interaction:Observation on Intimacy at a Distance[J].Psychiatry,1956,19(3):188-211.
[3]Giles D C.Para social interaction: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nd a model for future research[J].Media Psychology,2002(2):279-305.
[4]田晓丽.互联网时代的类社会互动:中国网络文学的社会学分析[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1(1):173-181,193.
[5]罗伯特·帕特南.独自打保龄:美国社区的衰落与复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6]Granovetter M,Mcguire P.The making of an industry:electricity in the United States[J]. Sociological Review,1998,46(S1):147-173.
[7]蔡骐.网络虚拟社区中的趣缘文化传播[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4,21(9):5-23,126.
[8]张铮,吴福仲.创意流水线:网络文学写手的劳动过程与主体策略[J].中国青年研究,2020(12):5-13.
[9]蔡骐.网络虚拟社区中的趣缘文化传播[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4(9):5-23.
2966501186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