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振兴本科教育背景下的教学过程性评价实践与探索

2021-03-14魏中华靳秀芳

昭通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校区问卷监控

魏中华,周 敏,靳秀芳

(1.北京工业大学 教务处,北京 100124;2.北京工业大学 通州校区,北京 101101)

为加快高水平本科教育进程,开启人才培养与质量建设的新篇章,教育部于2018年6月召开了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这场改革开放40年来首次全国性专门研究部署本科工作的教育盛会,吹响了振兴本科教育的集结号,奏响了“以本为本”的最强音,在高等学校教育改革发展中的战略地位非比寻常。

北京工业大学主动适应改革发展的形势与要求,以本科教育工作大会和“双一流”专业建设为契机,不断探索符合新时代使命担当与学校办学特色的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人才培养实施方案;通州校区作为承载大一学生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基地,在任务挑战与改革机遇面前,以全面监控课堂教学状态、夯实本科四年教学根基为指导思想,积极开展课堂教学过程性评价的实践与探索,经过一学年的试运行,已取得初步成效。

一、过程性评价的初心与导向

本科教学落实过程性评价不仅是响应高等教育以人为本的重要策略,还是强化教育质量、提升教育实效的重要举措,在新时代背景下研究教学过程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及落实过程性评价的应有策略,首先需要深入分析本科教育开展过程性评价的初心和导向。

(一)工作初心

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高等教育质量的前提与基石[1]。教学评价作为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是加强教学质量管理、回归教育本真的关键之举。但目前的高等教育领域,无论是实施多年的教学评估、近些年引入的工程教育认证,还是作为常规工作的年度总结、期末测评等,均为结果性质量评价,把其作为保障教学质量的手段虽然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却不便于教学的全过程监控、发现深层次的质量问题。如果能在微观教学管理中,对每位教师、每门课程、每个课堂进行日常状态监控,构成整个教学的过程性评价,及时发现教学运行中的问题、迅速做出反馈,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以及相关人员的“督”与“导”适时、适度地做出调整、改进策略,对于促进教学的良性循环与持续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则具有更大的实际价值。

(二)工作导向

依据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要点和通州校区课堂运行实际,本着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力求评价客观公正,重在建设、发展、提高的原则,全面了解课堂教学基本状态,努力探究课堂教学过程性评价的途径和方法,为改进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决策参考,为畅通师生交流互动渠道搭建开放平台,也为积累第一手教学资料,完善教学管理模式创设有力环境,并进一步为丰富教学评价形式,提升教学质量积累有益经验。

二、过程性评价的主要做法

为顺应教育改革和时代发展要求,北京工业大学通州校区逐步开展过程性教学评价,力求对教学过程进行全方位把控,也为提升教学评价效果、推动教学创新提供助力。综合分析来看, 北京工业大学从建设教学过程信息收集队伍、设计调查问卷、收发调查问卷及整体分析数据等环节入手,推进过程性评价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一)建立信息员队伍

以每日中各个课堂的状态监控数据为基本单元,连续且长期进行整个校区的教学评价与综合分析,在相关软件功能不全、督导专家力量有限等因素制约下,高校首先需要一支合适的信息员队伍来反馈各类主、客观信息,为后期过程性评价的综合分析及评价效果的推进奠定基础。大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既是传统观念中教师答疑解惑的接受者,也是现代意义上完成学习任务的消费者,使其在学习中参与课堂状态监控、感受过程评价带来的质量改善,自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为此,北京工业大学便开始重用大学生主体,在试行阶段先选派各班学习委员担任信息员,经过统一培训和个别指导后,作答每日课堂状态调查问卷,使其锻炼成为过程性教学评价的主要参与者。

(二)设计调查问卷

每日课堂状态调查问卷除填写信息员姓名、班级、课堂名称等基本内容外,问卷结构主要包含课堂总体状态、学生状态、教师状态和其他情况4 个方面的16 项指标。课堂总体状态以学生抬头率、师生互动等情况表征;学生状态以迟到、缺勤等情况表征;教师状态以讲课熟练程度、布置作业等情况表征;其他情况包含班主任工作、督导(或其他教师)听课等指标。需要量化反馈结果的指标项,除抬头率为百分制外,其余均采用从“很满意”到“很不满意”的五级评分制。

(三)收发调查问卷

教务管理人员精心编辑好调查问卷后,每天早晨依托问卷星调查平台,通过信息员微信群发送问卷,信息员课后对各节次课堂教学状态逐项进行评价后,次日早8:00 前提交问卷,遇学生考试、无课或教师换课、代课等现象及时在群内和教务员沟通。为保证信息员参与答卷的数量、填写信息的准确,北京工业大学教学评价工作人员通过制定工作制度与奖励措施、微信提示与个别督促、经验交流与工作分享等多种形式拉近和学生的距离,增强学生的理解、支持。

(四)整理分析数据

教务管理人员每天从问卷星导出学生提交的数据,甄别有效问卷后,分类整理相关信息,计算校区全天各项指标的监控结果,发现某些紧急情况及时上报;每周再将全校区5 个工作日的课堂监控数据进行汇总,把课堂出现的特殊情况与学生意见按责任部门分类梳理,上报校区主管领导;经过研判后,校区领导有针对性地把课堂监控情况与学院主管教学院长进行沟通,协调解决相关问题。

(五)推进以评促建

在期中、期末、学年末等重要阶段,管理人员定期根据整理汇总出来的各项数据进行归纳对比,理清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工作建议,探究通州校区的教学特征和发展规律,并形成图文并茂的教学状态监控报告。在教务处工作总结会、教学院长期初部署会、校长工作调研会、巡视组检查会、通州校区领导班子会等多项重要会议中详尽地汇报开展课堂教学过程性评价的基本情况,推进问题整改和落实,促进学风与教风建设,为全校范围内开展过程性评价铺路搭桥。

三、过程性评价的初步成效

在坚持过程性评价开展的初心和导向基础上,北京工业大学设计出专门适用的过程性评价方式,并进行了具体落实,在大学生主体的积极参与及问卷星等信息技术的使用中,过程性评价通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量化表征全部课堂的状态

首次通过课堂总体状态、教师状态、学生状态、其他情况这4 个方面的16 项指标,对全校区87 个教学班2 个学期内每天、每个课堂的全过程采集监控数据,详细刻画出与教学质量息息相关的重要指标其真实状态,完整地积累了一学年的数据资料。发现了一批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获得感强、满意度高的“金课”“金师”,也暴露出一些课堂枯燥乏味,学生出勤率低、反响不好的“水课”“水师”,已引起相关学院的重视和警觉。

(二)横向对比不同单元的差异

通过课堂状态监控采集的信息形成了数据库,能够横向对比出不同学院、不同节次、不同课堂、不同教师的主要教学表现,分析出同一指标下不同单元间的差异,有利于查漏补缺、找准不足。

图1 2018-2019 第1 学期通州校区课堂平均抬头率情况

如上图列出的是2018-2019 学年第1 学期“课堂抬头率”这项评价指标的全校区课程平均情况和五门基础课平均情况。数据表明,整个校区学生课堂抬头率状况较好,但在一些基础课程之间还是存在差距,其中高数、英语课堂的抬头率明显高于其他课程的抬头率,可能与学科性质有关,还可能与任课教师在课堂上有意识地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有关。

(三)纵向分析不同时间的变化

积累了一定时段内的监控数据后,能够顺利对比出每天、每周、每月、每学期,或者特定时限与节点中课堂指标的评价结果,发现同一指标在不同时间的变化趋势,有利于调整节奏、对症下药。

图2 2018-2019 第2 学期通州校区每周缺勤情况

如上图列出的是2018-2019 学年第2 学期“学生缺勤情况”这项评价指标的全校区平均情况。以上数据表明,第1 周学生的出勤情况比较好,第2 周起学生缺勤的比例已出现上升趋势,开学1个月左右则开始明显升高,发展到缺勤比例最高的第15 周已达到3.3%,进入授课尾声的16 周缺勤率又略有下降。虽然有客观因素影响,但每学期后半阶段学生出勤状态都不容乐观的现实需要重视。

(四)综合探寻不同指标的关联

因列入课堂状态监控的指标内容较为全面,所以能给不同单元、不同时段、不同指标的过程性评价提供大量数据,可根据所需来综合分析指标间的变化和关联,有利于探寻规律、向高质量进军。

图3 2018-2019 学年通州校区分学院师生互动情况

如上图列出的是2018-2019 学年第2 学期“师生互动”这项评价指标的各学院平均情况。以上数据表明,大部分院部的学生对于师生课堂互动满意程度都比较高,“满意”与“很满意”两项的比例和接近或超过了90%,但评价最低的学院却只有80.5%;第2 学期与第1 学期相比,只4 个院部满意度上升, 7 个院部满意度都有下降。计算期末加权平均成绩后,显示课堂互动与期末分数并没有形成较强关联度,可能与学科考核评价标准不同有关,也可能与过程管理和监控重视度不够、学生容易在期末花大气力突击复习有关,值得高度警惕;同时让人谨慎怀疑,某些课程可能是“好好先生”的“水课”。

(五)初步作用异常数据的反馈

调查问卷最后一项是开放性的文字表述题,学生可以书面反应教学中的建议和意见。对于学生提交上来的内容,尤其是课堂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及时反馈给各学院加以解决。常见的问题如有的课堂作业偏难偏多、个别老师不愿意给PPT、学生旷课多但一些老师不管等。在这些意见中,如第2 学期第2 周有学生连续两次反应某专业基础课教师存在上课念PPT 为主、课后不答疑等严重问题,经与学院教学院长沟通,该院调查后及时调整了教师,受到学生好评。

四、过程性评价面临的主要问题

虽然北京工业大学积极开展过程性评价,试图通过对教学过程的全方位监控反映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及教学的成果,促进过程性教学评价的有效落实,已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从本科教育整体来看,部分高校受制于信息技术应用不深入、教师评价主观性较强及各部门联动的不足等因素,开展过程性教学评价仍存在一系列问题。

(一)监控指标突出了实用,但信息化保障滞后

建设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根本意义是服务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应用“根据事实来管理”思想[2]推进的过程性评价作为我们保障教学质量的一项有力举措,在设计问卷内容时以深刻领会时代发展要求和改革内涵实质为基础,正确把握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定位,并充分考虑评价指标易于理解、便于量化、利于统计和功能多样等综合因素,把师生互动、教师答疑、学生作业这些有助提升教学质量的核心指标尽可能涵盖进去,努力突出实用价值。仅一学年下来,回收通州校区所有班级每天全部课堂的调查问卷就达1 万余份,信息条目超16 万条,内容多、数量大、情况复杂,而目前采用的通用版问卷星调查平台对数据的处理分析功能又十分有限,许多数据需人工筛选、操作,因缺少有效的信息化手段做保障,耗时、耗力,工作量异常繁重,若分门别类进行整理汇总,从不同角度展开更细颗粒度的分析,面临的压力更大、更多。

不仅如此,对部分高校来说,开展过程性教学评价时相关大数据、云计算及信息化教学平台的使用都无法深入。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部分高校资金技术水平有限,无法支撑教学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及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使用,导致大规模开展过程性教学评价受到数据信息收集和分析处理的限制,不仅影响过程性教学评价的顺利有效开展,还会导致相关工作人员工作量繁重、评价效果难以及时得到反馈。另一方面,部分高校还存在教师教育理念传统,不会甚至不愿使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评价,严重限制过程性教学评价的有效开展,在此基础上,本科教学质量是否获得提升也无法及时感知。

(二)数据采集把控了质量,但主观性依旧较强

过程性评价中监控数据的采集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高屋建瓴的眼光和持之以恒的决心。为引导信息员客观公正答卷、保证信息的质量, 北京工业大学一方面利用研讨、宣传等形式营造全员参与课堂质量监控的意识和氛围,提高师生对过程性评价的认识和站位,另一方面以学习委员为抓手,利用其身处较为独立的通州校区社会活动相对偏少,思想也普遍诚实、负责等优势,再通过集中辅导、日常指导等形式进行培训,并把工作中责任感不强的2 名信息员适时进行了更换。但每班1 名信息员答卷,样本量少、代表性不足,严重影响过程性教学评价的效果。

除此之外,部分高校开展过程性教学评价还存在评价主体不全面,评价过程存在较强的主观性等问题,导致过程性评价结果真实性和客观性都受到影响。一方面,在传统模式下,教师为开展教学评价的唯一主体,教学评价的内容、形式及结果都与教师密切相关,而作为教学主体的大学生及教学工作的管理者却未真正参与到教学评价中,严重影响多种角度评价教学效果重要作用的发挥,教学评价结果受教师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另一方面,仅依靠教师为主体得出评价结果的形式与过程性教学评价的要求和特征不相符,过程性评价也无法发挥其以评促教的重要作用,提升本科教学质量便缺乏真实有效的依据。

(三)分析结果初显了成效,但部门联动有待加强

按照合理设计、全面监控、有效改进的思路,我们把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优作为过程性评价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如分析结果不论是显示某班学生考勤数据变化异常或师生互动效果不好、班主任工作明显不力等指征,还是反馈了讲授过程中的“疑难杂症”与学习过程中的“困惑不解”,我们都会深入思考“为什么”,责任落实“怎么办”,持续跟进“效果如何”,为形成学生忙起来、教师强起来、课堂活起来的良好氛围提供了有力支撑。但由于教学状态监控工作现阶段主要在通州校区试点开展,而教师和学生又分属校本部不同的学院,虽然制定了《通州校区教学信息员管理规定》等工作制度,但还未构建起有效的部门联动机制,影响了解决问题的速度和力度,造成评价结果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预期效果打了折扣。此类问题在其他高校中也有存在,各部门之间联动不足、合作不密切导致过程性教学评价无法顺利开展或取得应有实效,成为以过程性教学评价为基础提升教学质量的阻碍。

五、过程性评价改进的建议

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推动过程性教学评价的有效落实,高校、教师及大学生等多方评价主体应深化合作,从强化信息技术使用、拓展信息平台支撑入手,确保评价工作的客观真实,并充分优化高校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协同联动共创良好过程性教学评价循环,促进本科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强化信息技术使用,支撑开展过程性评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让过程性评价在教育改革中前进的步伐更快、更有力,我们不仅要继续深入研究问卷内容,调控好指标选项,探索建立反映课堂教学状态的优化模型,突出监控重点、注重评价实效;还要不断丰富数据样本,建立以学生干部、积极分子等群体反馈和师生随机反馈等多类人员为一体的数据采集渠道,引导骨干力量成为完成答卷的固定群体,力争实现三分之一的学生参与回答问卷,并长期坚持下去,使信息采集的广度、深度、信度不断提高。

同时,高校还应强化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建设信息化教学平台,助力过程性评价的顺利开展。一方面,高校应加大资金技术投入,建设信息化教学平台,支撑过程性教学评价的开展。在此过程中,高校需组建专门的信息技术队伍,在与教师、相关管理者及大学生共同合作的基础上,建设专门的信息化教学平台,将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尽量置于平台中,有效发挥平台中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在监控教学过程、收集教学数据、分析教学效果中的积极作用,不断促进高校过程性评价的开展。另一方面,高校还需对教师进行培训,帮助其转变教学理念,并学会使用信息技术、在信息化教学平台上开展教学,为使用信息技术开展过程性评价奠定基础。在培训中,高校应注意对教师信息化教学理念的培养,帮助教师正确认识信息技术为教学带来的作用,同时教会教师使用信息技术开展多样化地教学,也促进教师使用信息技术开展过程性评价,为及时感知教学效果提供助力。

(二)优化评价主体,增强工作合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3]。作为教务管理部门,要用与时俱进的精神和态度破解教育发展难题,切实发挥好教学评价工作的领头羊作用,用实际行动谱写教育管理的新篇章。然而,现代的教学管理不会是“闭门造车”“单打独斗”,开辟课堂教学过程性评价的新路更需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团队精神与工作合力, 北京工业大学以通州校区、教务处、学生处为主导,进一步厘清通州校区教学状态监控的工作思路与工作流程,统一干群上下、师生员工对过程性评价的思想认识,明确相关部门的分工职责,加强与各学院和职能部门的信息共享、协商联动,共同推进课堂监控更全面、过程评价更科学、改进措施更高效。

对于多数高校而言,也需重视教学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将教师、大学生、教学管理工作者等都纳入教学评价主体,发挥各评价主体多角度客观评价的积极作用。如对大学生来说,其作为高校教学的主体,也是教学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对教学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有最直观的感受,重视大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能从学生角度真实反映教学过程,提升过程性教学评价的客观性和及时性,为过程性评价提升教学效果提供助力。如此,从教学评价主体层面强化过程性评价工作的合力,能进一步提升评价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三)强化数据管理,完善反馈机制

除上述策略外,高校还应注意对过程性评价中数据信息的管理和反馈。在本校开展过程性评价时,学生通过手机客户端做好问卷调查,教务管理人员利用电子平台及时统计汇总,全面了解课堂状态只是过程性评价的第一步,重点是要让这些数据来说话,问诊课堂、把脉教学。不论是现阶段形成的数据横、纵向分析,还是多指标叠加考量,也无论是最终形成的一份份监控报告和历史数据库,只有发挥其监督指导、承上启下、评建相促的作用才有生命力。为此,对于评价得出的结果与监控到的问题,教学管理工作人员应与各学院建立起多位一体的长效反馈机制,选取适当的途径和形式,日常与定期相结合通报情况,共商教学发展大计,使具备整改条件的问题立行立改,不具备整改条件的问题合理解释或统筹规划,增强过程性管理的整体效益,为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保驾护航。

同时,对大多数高校而言,更是应密切联系各教学部门,形成过程性教学评价信息联动,健全教学评价数据信息反馈机制,从高校整体发展角度促进过程性教学评价的顺利开展,也从全校范围内为提升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校区问卷监控
The Great Barrier Reef shows coral comeback
你被监控了吗?
Zabbix在ATS系统集中监控中的应用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
ComparingDifferentRhetoricStructurebetweenVariousLanguagesfromCulturalAspects
ENSAE学院巴黎萨克雷校区
我校临安校区简介
问卷网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