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ADOPT模式在脑出血患者术后早期康复中的应用

2021-03-14康婵娟古盈盈关翠萍菜丹嬿

天津护理 2021年1期
关键词:脑出血肢体依从性

康婵娟 古盈盈 关翠萍 菜丹嬿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广东 广州510220)

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急危重症,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脑出血患者的病死率有所下降,但残障生存率有所提高,据报道脑出血术后患者约有70%~80%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造成家庭和社会巨大的经济负担[1-3]。研究证实[4],术后早期进行有效的康复锻炼能够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然而在临床中发现患者对康复锻炼认知不足,锻炼依从性较低,康复效果较差[5]。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指导患者正确进行早期康复锻炼,是提高脑出血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重要方法。ADOPT模式由“态度(Attitude,A)、定义(Definition,D)、开放思维(Open mind,O)、计划(Planning,P)、实施(Try it out,T)”组成的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干预方式[6]。 目前已有学者将ADOPT模式应用于永久性结肠造口术后患者[7]及永久植入起搏器术后患者[8]的康复护理中,研究结果显示,ADOPT模式能够提高术后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心理社会适应水平,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本研究将ADOPT模式应用于脑出血患者术后早期康复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2月至10月在广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疗的99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经CT或MRI确诊为脑出血且为首次发病者;②术后病情平稳,意识清楚,能进行正常交流;③术后存在肢体运动障碍;④知情同意,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严重的内外科疾病;②既往有其他脑血管疾病和(或)伴肢体功能障碍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5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脑出血围术期常规护理,待术后病情稳定后进行早期康复锻炼,主要内容包括良肢位摆放、主被动关节活动、坐起训练、坐站训练等。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指导患者进行肢体功能锻炼,根据患者的康复状况循序渐进安排锻炼强度和进度。由责任护士负责对患者进行康复锻炼指导并进行床旁示范,鼓励家属参与对患者进行督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ADOPT模式进行康复锻炼指导,具体措施如下。

1.2.1 成立ADOPT管理小组 组长为科护士长,负责小组成员调控、统筹指挥;组员包括3名神经外科医生(负责与责任护士共同制定患者的康复锻炼方案和健康指导内容)和8名责任护士(负责实施康复锻炼指导及健康宣教)。

1.2.2 实施ADOPT模式干预 自患者病情稳定48 h后实施干预,每2~3天干预1次,每次20~30 min,每次干预均遵循ADOPT模式的5个步骤。

1.2.2.1 态度(Attitude,A) 患者的态度与其行动的结果紧密相关。医生、责任护士采取面对面访谈的方式评估脑出血术后患者对早期康复锻炼的态度,通过开放式提问引导患者主动倾诉,并根据患者的反馈进行针对性的康复锻炼知识指导,强化患者对早期康复锻炼重要性的认识。邀请术后康复良好的患者现身说法,分享早期康复锻炼的心得和体会,鼓励患者家属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和支持,帮助患者建立康复锻炼的信心,充分调动患者的积极性。

1.2.2.2 定义(Definition,D) 协助患者明确其完成早期康复锻炼的主要障碍。医生、责任护士与患者共同讨论,探究影响患者早期康复锻炼的主要问题,如缺乏正确的锻炼方法,害怕运动锻炼加重病情、情绪低落等。根据患者反馈给予针对性健康指导,强化患者对早期康复锻炼方法的掌握,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鼓励患者宣泄不良情绪,并给予安抚和疏导。

1.2.2.3 开放思维(Open mind,O)引导患者主动参与早期康复目标的制定。根据患者定义的问题,鼓励患者开放思维,积极参与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并制定解决问题的目标,如改善肢体运动功能等。目标制定过程中,充分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强化患者的积极心态。

1.2.2.4 计划(Planning,P) 根据康复目标制定相应的计划。医生、责任护士与患者共同进行康复锻炼计划的制定,如术后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康复训练计划,包括功能锻炼的内容、时间、频率等,制定过程中以患者为中心,发挥患者主观能动性,并鼓励患者家属给予患者帮助和支持,医生、责任护士从专业角度给予患者适当的建议和协助。

1.2.2.5 实施(Try it out,T) 在医生和责任护士的指导下实施康复锻炼计划,解决患者现存的主要问题。责任护士每日对患者的康复锻炼情况进行评价并给予患者反馈,对于顺利完成的康复目标,对患者加以鼓励,对于没有达成的康复目标,与患者共同分析其原因,寻找解决方案,并对康复锻炼计划进行适当调整。

1.3 评价指标

1.3.1 康复锻炼知识掌握情况 采用自制的康复锻炼知识问卷于患者干预前和出院前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康复锻炼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等,共15个条目,均为“是”或“否”的判断题,答对12题及以上为“合格”,其余为“不合格”。

1.3.2 康复锻炼依从性 出院前对患者进行评估,分为依从和不依从两个级别,其中患者每天能完全按规定完成锻炼为“依从”,不能完全完成为“不依从”。

1.3.3 肢体运动功能 干预前和出院前分别用FMA量表[9]评定其肢体运动功能。该量表共有50个条目,分为上肢功能评估(33个条目)和下肢功能评估(17个条目),每个条目计0~2分,总分为0~100分,总分越高,表明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频数、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康复锻炼知识掌握情况对比 干预前两组患者康复锻炼知识掌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干预后,出院前观察组患者的康复锻炼知识掌握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康复锻炼知识掌握情况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锻炼依从性对比 实施干预后,出院前观察组患者康复锻炼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锻炼依从性比较[例(%)]

2.3 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康复情况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干预后,出院前观察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得分比较(分,±s)

表4 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得分比较(分,±s)

组别 例数 干预前 出院前对照组 49 29.83±9.64 41.36±7.48观察组 50 30.46±8.30 46.44±7.29 t 0.349 3.422 P 0.728 0.001

3 讨论

3.1 ADOPT模式能够促进脑出血患者对康复锻炼知识的掌握 知识缺乏是影响患者康复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10]。常规健康宣教模式是以医护人员灌输式、填鸭式输出,患者被动接受为主,医患间缺乏有效沟通,使得健康宣教缺乏针对性,因而效果不理想。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对康复锻炼知识的掌握程度较对照组好,表明ADOPT模式能够促进脑出血患者对康复锻炼知识的掌握,这与张双等[7]对结肠造口患者的研究结果一致。ADOPT模式与常规健康宣教相比,充分调动了患者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使患者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术后早期康复中,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形式,激发患者有针对性地学习康复锻炼相关知识,也使医护人员的健康宣教更能满足患者的需求,因而患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掌握。

3.2 ADOPT模式能够提高脑出血患者术后早期康复锻炼依从性 脑出血患者术后康复锻炼依从性主要受康复锻炼认知、康复锻炼技能、社会支持等影响[11]。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锻炼依从性高于对照组,表明ADOPT模式能够提高脑出血患者术后早期康复锻炼依从性,这与田丽等[12]对冠脉介入术后患者的研究结果一致。常规术后康复指导缺乏个体化,在康复锻炼方案制定中忽视了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因而患者依从性较差。通过ADOPT模式对患者实施康复指导,使康复锻炼技能指导更具系统性,康复锻炼计划和目标更具针对性和可持续性,变患者被动接受为全程积极参与,从而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

3.3 ADOPT模式能够改善脑出血患者术后早期肢体运动功能 术后待患者生命体征和神经系统体征平稳后,应尽早进行康复锻炼,而康复锻炼的规范性是影响康复效果的重要因素[13-14]。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出院前肢体运动功能得分高于对照组,表明ADOPT模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术后早期肢体功能康复效果,与高凤英等[15]对居家老年人健康行为的研究结果一致。通过实施ADOPT模式的康复指导,提高了患者的康复锻炼依从性和对康复锻炼的正确认知;在ADOPT模式实施中,医护人员定期对患者锻炼情况进行评估、反馈,及时修订康复方案,减少了患者在康复锻炼中的盲目性,也使康复训练更具规范性,从而有效改善了患者术后早期肢体运动功能。

综上所述,ADOPT模式在脑出血患者术后早期康复的应用中,有效促进了患者对康复锻炼知识的掌握,提高了患者的锻炼依从性,进而改善了肢体运动功能。该模式使得医护人员对患者早期康复的护理干预更具规范性和动态性,充分调动了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猜你喜欢

脑出血肢体依从性
脑出血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相关性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中药药学服务对患者依从性的干预作用研究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进展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