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妇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干预的效果分析

2021-03-13张曼李英强罗军强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5期
关键词:正确率妇科抗菌

张曼 李英强 罗军强

抗菌药物在预防、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用药过程中,存在诸多用药不合理现象,例如无指征联合用药、用药疗程过长、用药品种选择不适宜、无适应证用药等[1,2]。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会增加细菌耐药性,加重原发病,延长患者住院时间。据不完全统计[3]:目前我国由于感染而死亡的病例中,近85%是耐药菌株所致。基于以上背景,本文为进一步探究妇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情况,对本院妇科2017 年1 月~2018 年12 月收治的200 例患者展开研究,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妇科2017 年1 月~2018 年12月收治的200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时间不同,分为参照组(2017 年1~12 月)与实验组(2018 年1~12 月),各100 例。参照组为妇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干预前,实验组为妇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干预后。实验组:年龄22~62 岁,平均年龄(42.62±6.47)岁;切口均为Ⅱ类切口;体重43~90 kg,平均体重为(66.58±7.81)kg。参照组:年龄24~60 岁,平均年龄(42.59±6.28)岁;切口均为Ⅱ类切口;体重44~89 kg,平均体重为(66.61±7.83)kg。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年龄>18 岁;②生命体征稳定;③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中途从本项研究退出者;②合并肺结核等疾病者;③存在认知、精神、心理障碍者;④合并血液、免疫、内分泌系统疾病者;⑤临床资料不完整、不真实者;⑥近期存在重大手术史者;⑦存在酒精、药物滥用史者。

1.2 方法 查阅所有研究对象信息系统电子病历,详细记录围术期使用的各种抗菌药物的名称、用量、用法、使用开始、结束时间、是否联合用药、手术部位是否发生感染等。将所有查阅结果详细记录到计算机中进行汇总分析。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品种选择正确率、首次用药时间正确率、总预防用药时间正确率。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确定抗菌药物的评价标准[4,5]:Ⅰ类切口在24 h 内不用或停用抗菌药物,Ⅱ类切口在24 h 内停用抗菌药物,Ⅲ类切口在3~7 d 内停用药物,则为合理。术中追加量:失血量>1500 ml,手术时间在3~6 h,可根据抗菌药物的半衰期再次追加药物,则为合理。术前预防用药:术前2 h 或手术开始前30 min 内,将麻醉药物注入,则为合理。选择抗菌药物:选择一代或二代抗菌药物,例如头孢曲松、头孢菌素,如果涉及到阴道,则选择甲硝唑。Ⅰ类以及Ⅱ类切口,可遵循以上原则用药,对于Ⅲ类切口,应严格掌握适应证,结合污染情况,选择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6.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品种选择正确率、首次用药时间正确率、总预防用药时间正确率对比 实验组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品种选择正确率、首次用药时间正确率、总预防用药时间正确率均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品种选择正确率、首次用药时间正确率、总预防用药时间正确率对比 [n(%)]

3 讨论

合理用药是指经济、有效、安全的使用药物[6]。既往有研究表明[7]:围术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有效降低切口感染等感染性疾病发生率。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手术患者,围术期均应使用抗菌药物,对于Ⅰ类手术切口的患者,一般不需要提前使用抗菌药物,因此Ⅰ类切口的患者,术野一般无感染现象[8]。Ⅲ类切口手术视野一般污染情况严重,这类患者需要提前使用抗菌药物。以下特殊情况,应提前使用抗菌药物:①切口较大、手术时间较长、污染率较高;②合并糖尿病等基础病,且血糖控制不稳定、不理想者[9];③年龄>70 岁者;④围术期正在接受放疗、化疗等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⑤合并免疫缺陷或营养不良的患者;Ⅱ类切口,手术部位存在大量的人体寄生菌,术中极易造成手术部位污染,需要在术前提前使用抗菌药物。Ⅲ类手术切口的患者,术野污染更加严重,需要提前予以抗生素进行预防性抗感染治疗。

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会引起菌群失调,诱导耐药菌现象,不仅会降低治疗效果,甚至还会引发双重感染,增加不必要的医疗支出,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一定威胁,现已引起临床高度重视[10]。故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最大限度降低药物不合理使用率是目前临床高度关注的内容。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品种选择正确率、首次用药时间正确率、总预防用药时间正确率均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有效降低妇科围手术期手术部位感染率,避免药物滥用。本研究结果接近于邵菁菁等[11]研究结果。针对如何提高围术期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率,提出以下对策:①提高医生综合素质:部分医生综合素质较低,不能正确的认识抗菌药物的用途、作用机制,只盲目的重视控制患者病情,而忽略了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容易引起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12];②分级管理抗菌药物:根据抗菌药物的特点、不良反应、细菌耐药以及临床疗效等,将抗菌药物分为特殊使用、限制使用以及非限制使用,进一步规范医生的用药行为,明确不同级别医生使用抗菌药物的权利;③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抗菌药物在机体中发挥杀菌以及抑菌功效,必须在靶器官以及靶组织中维持一定的药物浓度,正确、合理的把抗菌药物的用药时间、方法以及剂量等。抗菌药物长期剂量过低,则血药浓度也会低于治疗范围,不仅起不到抗菌功效,还会导致耐药突变菌增殖。合理的抗菌药物剂量,可以在最小的剂量中发挥最佳的疗效;④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患者的免疫状况、生理状况、病理特征不同,也会影响抗菌药物的作用,对于不同疾病、身体素质的患者,抗菌药物的疗程、剂量以及品种均不同。对于儿童、老人、孕妇等,应充分考虑其机体的特殊生理状态,严格掌握抗菌药物的用法、用量、用时、注意事项等。

综上所述,妇科手术患者围术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有效降低切口部位感染率,提高抗菌药物合理利用率,一定程度上节省了大量的医疗资源,应当引起临床重视与关注。

猜你喜欢

正确率妇科抗菌
竹纤维织物抗菌研究进展
Effects of Fuke Qianjin Formula on hormones and their receptors and metabonomics study in uterine fibroids model rats
门诊分诊服务态度与正确率对护患关系的影响
拯救了无数人的抗菌制剂
秒懂妇科体检报告 这个可以有!
妇科手术后常见问题解答
生意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介入手术安全核查正确率中的应用
生意
黄连和大黄联合头孢他啶体内外抗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