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剂不同流率推注方案对头颈部CTA 图像清晰度、血管及周围结构对比度的影响分析
2021-03-13张大波张凯姜梅张刚张刚平
张大波 张凯 姜梅 张刚 张刚平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CTA 在临床上运用非常广泛,在医学上被称为非创伤性血管成像技术,该技术能实现无创对血管造影,安全性好,操作简单,可以作为血管变异的判断、血管疾病的诊断,展示病变与血管之间联系的一种重要检查手段,当前在临床普遍用于血管性疾病的筛查[1]。头颈部CTA 运用高管电压、浓度较高的对比剂进行检查[2],这种方式会加大患者的辐射剂量[3],也会增加患者患对比剂肾病的几率[4],所以应当减少辐射剂的使用,或者用氯化钠溶液进行冲洗,减少在体内的残留。因头颈部CTA 血流速度较快,不易扫描,注入对比剂后极易造成对比剂伪影,处理图像的困难较大,进而影响疾病诊断,所以需追加氯化钠溶液冲洗。相关文献报道,追加氯化钠溶液的流率不同对CTA 图像质量具有一定影响[5]。本研究为探讨不同流率追加氯化钠溶液对CTA 图像的清晰度、血管及周围结构对比度的影响,选取在本院行头颈部CTA 检查的90 例患者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5 月~2019 年6 月在本院行头颈部CTA 检查的90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分组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5 例。研究组男28 例,女17 例;年龄43~83 岁,平均年龄(61.28±7.45) 岁;体质量指数(BMI)19~25 kg/m2,平均BMI(22.84±1.61)kg/m2。对照组男25 例,女20 例;年龄42~85 岁,平均年龄(62.32±7.56)岁;BMI 20~27 kg/m2,平均BMI(22.52±2.69)kg/m2。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肝肾心功能正常;年龄>18 周岁;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患者和家属都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对碘过敏者;心肝肾功能不全;头颈部动脉堵塞和重度狭窄;怀孕和哺乳期妇女。
1.3 方法 采用西门子双源扫描仪,扫描参数为:120 kV、210 mAs、螺距0.6、转速0.5 s/r。造影剂输送系统为Nemoto CT 双筒高压注射器,非离子型造影剂采用碘帕醇370 mgI/ml。将双筒高压注射器A 筒加入60 ml 碘帕醇,B 筒加入50 ml 氯化钠溶液,然后通过右肘前静脉注射。两组均采用碘帕醇注入,注射速率为5.5 ml/s,研究组氯化钠溶液注射速率为5.5 ml/s(同碘帕醇注射速率相同),对照组氯化钠溶液注射速率为4.0 ml/s。分析与评估图像由2 名资深影像科医生执行,以双盲实验的形式单独完成阅片,如果2 名医生意见不统一时,通过互相探讨后再做决定。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图像质量(图像清晰度、血管及周围结构对比度、噪声、管腔边缘锐利度)及不良事件(全身发热、药物渗出、注射部位疼痛)发生情况。图像质量的评价方法根据5 分法进行评分。1 分:图像模糊且不能诊断,噪声很大;2 分:管腔边缘锐利度、图像清晰度、血管和周围结构对比度低,噪声大;3 分:血管结构边缘清晰度、管腔边缘锐利度、图像清晰度一般,噪声尚可;4 分:血管和周围结构对比度、管腔边缘锐利度、图像清晰度较高,噪声较小;5 分:血管和周围结构对比度、管腔边缘锐利度、图像清晰度高,噪声很小。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图像质量对比 研究组图像清晰度为(4.09±0.13)分、血管及周围结构对比度为(4.34±0.19)分,均高于对照组的(4.03±0.12)、(4.23±0.1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噪声、管腔边缘锐利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比 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67%,与对照组的11.11%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图像质量对比(,分)
表1 两组图像质量对比(,分)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表2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比[n(%)]
3 讨论
随着科技的发展,检查手段也在不断更新,CT 检测的扫描速度也在不断加快,临床上应用此技术来诊断心脑血管疾病越来越成熟。临床在头颈部CTA 检查中,为防止临近非靶性血管过度充盈导致静脉污染及对比剂干扰,普遍采用注入氯化钠溶液的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减轻血管内对比剂扩散速度,降低头臂静脉、上腔静脉内高密度对比剂造成的线束硬化伪影,将对比剂利用率提高,此外还能起到水化作用,进而降低造影剂引起肾病的几率[6,7]。已经有研究表明,氯化钠溶液不同流率推注方式可以解决一些技术和设备无法实现的问题,应当重视这个方法[8,9]。这些研究证明氯化钠溶液注射流率较大时能够提高CTA 图像质量,同时还能有效减少锁骨下静脉对比剂残留浓度,消除对比剂产生的伪影。
本研究中对照组与研究组采用不同流率追加注射氯化钠溶液,结果显示,研究组图像清晰度为(4.09±0.13)分、血管及周围结构对比度为(4.34±0.19)分,均高于对照组的(4.03±0.12)、(4.23±0.1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噪声、管腔边缘锐利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由此看出,研究组以流率5.5 ml/s 追加注入氯化钠溶液所得图像质量高于对照组以流率4.0 ml/s 追加的图像质量。分析探究可能是由于氯化钠溶液注射流率较快,充分发挥控制对比剂分散的作用,降低静脉中对比剂的浓度,确保静脉团注的效果[10]。而且提升氯化钠溶液注射流率能够减少身体内对比剂的滞留,进而防止对比剂残留造成的图像伪影,继而提高了图像质量。氯化钠溶液的渗透量和血液相同,对血管的刺激很小,相较于对比剂粘度更低,不会引起全身热感、液体渗漏、注射部位疼痛等不良事件的发生[11]。
综上所述,加快追加氯化钠溶液的注射流率有利于提高图像质量,并且不会增加不良事件。但本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只分析了追加氯化钠溶液的注射流率对头颈部CTA 图像质量的影响,并没有研究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对比剂注射部位、对比剂注射流速、追加氯化钠溶液总量等对头颈部CTA 图像产生的影响,所以需要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对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