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儿肠闭锁行肠吻合术后粪菌移植治疗的护理

2021-03-13朱晓明路晓霞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5期
关键词:吻合术菌液菌群

朱晓明 周 川 路晓霞

1 河南省开封市儿童医院 475000; 2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3 河南大学护理与健康学院

肠闭锁是新生儿常见的疾病,指胚胎期肠管发育、再管化过程中部分肠道终止发育导致肠腔完全或部分阻塞,完全阻塞则指闭锁,多以回肠、十二指肠多见。肠闭锁后因粪便无法排出,患儿出生后往往会有吐奶逐渐加重,随着时间延长,可见患儿上腹部隆起,剧烈呕吐后则消失,全身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1]。对于该病的治疗,行肠吻合术能够帮助恢复患儿肠功能,但因新生儿情况特殊,术后还应注重对肠道微生态系统的调理,以辅助改善肠道内外情况[2]。粪菌移植(FMT)也称为肠微生态移植,即将健康人粪便中的功能菌群移植到患者肠道中,以帮助建立新的肠道菌群,FMT的应用在新生儿肠道疾病中的运用获得了较好的成果,但菌群移植治疗期间还要注重多方面的肠道康复指导,这对肠吻合术后的护理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3]。现以本院接受肠吻合手术的45例新生儿肠闭锁病例为观察对象,分析新生儿肠闭锁行肠吻合术后FMT治疗的效果及护理对策。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2017年8月—2018年5月期间在本院接受肠吻合手术的45例新生儿肠闭锁病例资料,其中男25例,女20例,日龄15~24d,平均日龄(19.58±4.42)d,体重1 500~4 000g,平均体重(2 784.35±244.76)g;经临床检查和手术证实,其中17例为十二指肠膜闭锁、12例为小肠完全性闭锁、6例小肠自发性穿孔、10例横结肠闭锁。所有患儿均实施手术治疗,切除病变肠管,一期肠吻合。

1.2 方法 (1)供体筛查。新生儿各项器官发育尚不完全,尤其是肠道存在基础疾病的前提下,菌群移植的供体选择一定要严谨,基于共同生活环境和遗传学原因,典型的移植供体应该选择患儿家属。首先,供应者必须知情并自愿,初期要进行肠道相关疾病筛查,比如要明确有无结直肠息肉、慢性腹泻、腹痛等疾病;其次,应选择既往无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脑血管疾病、肝炎、结核等疾病史者,无长期吸烟、酗酒、吸毒或性行为不当者。与此同时,需要充分告知供应者粪菌移植的目的,告知其移植前不要服用会影响免疫、肠道功能、肠道微生态的药物,移植前还要进行粪便常规检查,排除肠道致病菌。(2)菌液制备。尽管菌液的制备与护理工作相关性不大,但护理人员也应对其进行了解。菌液的制备是取新鲜成形的软便50~100g,置于灭菌烧杯中加入250ml 37℃的生理盐水后进行搅拌,直至混合物呈匀浆状即可。其次,使用多层无菌纱布或钢丝滤网进行过滤,分离大颗粒物质后得到棕黄色的少渣菌液,此时立即放置于灭菌玻璃瓶中保存备用;也可将其进行离心,以6 000r/min的速度离心5min,直接移植或加入无菌甘油置于-80℃的液氮罐中保存。(3)洗肠。术后2~3d进行洗肠,洗肠前准备38~40℃生理盐水,1条内径为3mm的新生儿洗肠肛管和液体石蜡油,根据患儿的腹胀情况每日洗肠2~3次。取平卧位或侧卧位,一人提起患儿双下肢,暴露肛门,另一人以左手拇指和食指撑开肛门,右手持肛管,用石蜡油润滑后缓慢插入直肠内,逐渐向内推动肛管,当遇到阻力后适当注入生理盐水,继续推进,大约推入10cm时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固定肛管,右手用注射器或冲洗器连接肛管注入生理盐水进行冲洗,每次注入5~10ml后待洗肠液自动排出后再进行下一次的操作,反复清洗直至将粪便清洗干净为止;在洗肠过程中可轻轻按摩患儿的腹部,促进粪便和气体排出。(4)患儿准备。移植应在吻合术后3d进行,术后当日开始给予肠道敏感抗生素抗感染;根据植入途径不同选择相应的药物,比如胃镜植入者术前一晚给予PPI一次;结肠镜植入的在手术当日洗肠后给予轻度止泻药。新鲜粪菌液直接移植,冷冻的粪菌液从液氮罐中取出后于37℃的水浴锅中复温后移植,移植前要完善患儿心电图、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指标的检查。(5)饮食指导。术后给予综合治疗和护理,包括禁食、胃肠减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酸中毒、补充维生素,应用抗生素等,同时给予全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按照水100~150ml/(kg·d)、葡萄糖12.5~16.5g/(kg·d)、10%氯化钠注射液2~5ml/(kg·d)、10%氯化钾注射液2ml/(kg·d)、小儿氨基酸1~3g/(kg·d)、水溶性维生素1mg/(kg·d)、10%脂肪乳剂0.5kg/(kg·d)混合液为营养液,在术后第2天全身状况稳定的情况下实施肠外营养。开始肠外营养的第1天以混合液总量的1/3开始,逐渐增加剂量,促使患儿逐渐适应。除十二指肠闭锁术后4d开始逐渐进水和母乳外,其余病症者均在术后5~8d开始逐渐给予水和母乳喂养;洗肠护理后由患儿自行排便,术后一般排便次数逐渐增加,排便量逐渐增多。出院时,指导患儿家长按需喂养,加强对患儿排便情况的监测。(6)病情观察。粪菌移植开始前、移植后1d、3d、7d、2周、3周均留取患儿粪便送检,如果结果异常,需要再进行粪便培养检查,及时发现致病菌并处理。术后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注意有无恶心、呕吐、腹痛或腹泻、畏寒、发热等情况,术后当天要立即复查血常规、电解质,无异常的可隔2~3d复查1次;随时记录患儿的大便情况,并根据病情好转情况调整饮食方案,促进康复。

1.3 观察指标 (1)根据田宏亮等[4]提出的菌群移植疗效评价标准,显效:粪菌移植后2周,检查粪常规中红细胞、白细胞下降至正常,患儿饮食、排便恢复正常,呕吐、腹胀情况消失;有效:粪菌移植后2周,检查粪常规中红细胞、白细胞及黏液明显减少,饮食、排便明显改善,呕吐、腹胀等情况明显减少;无效:上述各项情况未好转甚至加重。总有效率为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2)采用双目电子光学显微镜对患儿术后1d、粪菌移植后3周粪便情况进行检查,在洁净玻片上加入1~2滴生理盐水,挑取不同部位的粪便直接涂片检查,显微镜下检测红细胞、白细胞情况。(3)采用新生儿胃肠功能评分(SNGF)表,包括对腹胀、肠鸣音以及有无咖啡色胃内容物进行评价,肠胀气、肠鸣音减弱为1分;高度胀气、肠鸣音接近消失为2分;麻痹性肠梗阻、应激性溃疡出血3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并采用χ2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结果 45例患儿均顺利完成FMT,显效27例、有效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56%。

2.2 术后1d、3周患儿粪常规结果 术后3周较术后1d,粪常规检查,白细胞、红细胞均明显下降,恢复至正常水平(P<0.05),详见表1。

表1 术后1d、3周患儿粪常规结果个/HP)

2.3 术后1d、3周患儿SNGF评分 术后3周患儿SNGF评分为(1.22±0.19)分,明显优于术后1d(2.15±0.4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01 8,P<0.05)。

3 讨论

肠闭锁是新生儿常见病症,也是威胁新生儿生命的重要原因,确诊新生儿肠闭锁后应积极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并立即实施肠吻合术治疗[5]。尽管肠吻合术能重新打通患儿肠道狭窄或闭塞的位置,但因新生儿肠道系统发育尚不完善,肠道内微生态系统建立需较长时间,再加上手术应激对患儿产生影响,从而影响手术效果,不利于预后[6]。FMT是一种比较新颖的菌群移植技术,能帮助重建肠道菌群,提高肠道功能,重新建立稳定的肠道微生态系统[7]。

本文结果得出,45例患儿均顺利完成FMT,总有效率为95.56%。术后3周较术后1d,粪常规检查,白细胞、红细胞均明显下降,恢复至正常水平(P<0.05);术后3周患儿SNGF评分(1.22±0.19)分,明显优于术后1d的(2.15±0.47)分(P<0.05)。说明粪菌移植有益于新生儿肠闭锁行肠吻合术的治疗,帮助重新建立肠道内外的免疫和机械功能;同时,配合粪菌移植治疗时全面、有效的护理工作,促使患儿肠道情况恢复更快、更好[8]。严谨的供体筛查是保证供应的安全性和高质量,更是保障粪菌移植成功的首要条件,完善粪菌移植前患儿肠道准备,并根据情况选择药物调节患儿体质,以预防和减少粪菌移植前中后多种并发症[9]。同时,加强饮食指导,移植成功后做好病情监测,有效提高移植成功率,为提高粪菌移植效果,促进病情康复起到了重要作用[10]。

综上所述,粪菌移植治疗能够帮助行肠吻合术的肠闭锁新生儿在术后快速恢复肠道功能,同时配合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提高疗效,促进全身情况的好转有积极意义。

猜你喜欢

吻合术菌液菌群
从畜禽粪便菌群入手 降低抗生素残留造成环境风险
“云雀”还是“猫头鹰”可能取决于肠道菌群
不同浓度深色有隔内生真菌浸种对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
发酵桂闽引象草替代部分日粮对鸡肠道菌群的影响
功能性便秘患儿的肠道菌群分析及治疗干预
光合细菌在种植业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泪小管断裂吻合术的疗效观察及临床研究
假单胞菌HYS菌株对油菜种子发芽的影响
老年胆结石96例手术治疗临床研究
沙门菌和志贺菌通用增菌液增菌效果实验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