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

2021-03-13宁秀明

人物画报 2021年8期
关键词:养成阅读习惯初中语文

宁秀明

摘  要:语文学科的学习技巧性不强,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比较重要的,这是因为阅读是语文学科学习的关键点,因此很有必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形成好的阅读习惯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反应能力与思维方式,促进其形成良好的品质,又能规范学生语言表达的要求,最终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基于此,接下來本文就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然后探讨初中生形成良好阅读习惯的重要性,最后重点分析了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策略,以期能为其他教师开展教学活动起到助力作用。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习惯;养成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1.教师阅读观念落后

目前,部分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是以教师教学为主,很少开展阅读活动,这是学生语言沉淀不足的主要原因,且学生没有牢固的语文功底。学生在语文课上很少进行自主阅读,大多数时间都是教师灌输知识。教师并没有意识到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作用,在课堂上仍然自顾自地讲课。学生在课堂上很少阅读,因而在发表对阅读的看法时也很难得出独到见解。实际上,任何学科的学习都需要学生自主练习与领悟,仅依靠他人很难得到提高。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并没有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还扼杀了学生阅读课外书的热情,并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2.拆解阅读内容

受到传统应试教育教学思想的影响,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活动时以教材为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资源,每节课教学的重点就是学习课文。如此,在语文阅读课上教师教学的内容就是分析文字结构、作者情感以及文章中心等。这种课外阅读方式下教师并没有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也没有进行情感方面的引导,学生的行为完全被控制。这个过程中阅读的内容被拆解,并不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二、初中生形成良好阅读习惯的重要性

就语文教学现状分析,阅读是写作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内容。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只在课堂上给学生灌输知识,仅重视基础知识方面的训练不重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的愿望与兴趣被忽略。根据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要重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方法,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以学生基本要求为基础,重视应用学习方法以及价值观、人生观正确的取向,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中要明确教育目标,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找到方向与目标,促进学生形成广泛的兴趣爱好。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因材施教,以学生特点为基础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科学且有效地指导学生。

三、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策略

1.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学生学习的关键点是培养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在形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同时发自内心地喜欢阅读,有了兴趣的驱动,学生在学习中才会主动阅读,才会利用课余时间多阅读,提高其认知能力与思维方式。初中阶段语文学科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初中生发展的特点,抓住其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的特点,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满足学生求知欲望,使其在阅读中体会阅读乐趣,如此才能在学习中持之以恒地阅读,最终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做好学生阅读的引导工作,在学生初级阅读时,重点培养学生阅读兴趣,通过不同的内容激发学生深层阅读的兴趣。教师也可以在教学中应用一些阅读方面的名言激励学生,比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名人名言,让学生体会阅读的积极意义。

2.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

为了达到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目标,教师要主动给学生传授正确的阅读方法,在教学中发挥自身指导者的作用,给学生传授正确的阅读方法,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学生自主学习并选出合适的阅读方法,之后将其应用到阅读中。其一,读写结合。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手眼结合,摘抄好词好句,便于日后应用。此外,阅读后要求学生写体会,体会文章思想,与作者进行思想交流,学习作者在写作中好的用词造句方法,之后应用到写作中。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书写体会练字的好处,让其在阅读探究中写下体会的思想,在书写的过程中有感情地朗读文章,那么学生写的字也将越来越好。其二,给学生推荐具有阅读价值的且符合初中生认知特点的书籍,引导学生健康阅读。教师可以以周为单位给学生推荐一本书,且保证这些书籍可以从图书馆借阅。当前时代电子书得到一定的发展,但是对初中生来说,还是提倡以阅读纸质书籍为主,这样才能强化学生对阅读文本的理解。

3.合作交流分享,营造优良阅读环境

当前社会快速发展,教育条件也得到较大改善,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选的素材更多。有的学生在阅读时利用互联网阅读,针对这个情况教师可鼓励学生应用多种方法阅读,但是要引导学生做好阅读交流工作,使学生在阅读后互相交流阅读内容,又或者是与其他学生谈一谈自己对某一本书或某一篇文章的看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组建阅读小组或者是在教室内设置阅读交流专栏,给学生展示自己阅读书籍的机会,在此之后要求其在旁边写下心得体会,如此反复坚持几个月之后,学生对书籍的感悟就越来越多,每个学生都发表了个性见解。

4.围绕课外阅读组织活动

教师可以每月在班级中组织一次读书竞赛,评选出每月的“阅读之星”并给其奖励,这一定程度上也能调动学生阅读课外书籍主动性。另外,还可以跟学校申请给每个班级订阅杂志或文摘等供学生借阅,如此也能达到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作用,而且还能强化学生对社会热点的了解。最后再邀请知名作家到校开展面对面的读书交流活动,让学生体会阅读魅力,从而主动进行阅读,形成优良的阅读习惯。

结语

通过阅读活动学生可以提高自身文学修养,在阅读书籍中逐步理解深刻的人生哲理。从初中语文教师的角度来说,其面临重大的任务,即在教学中从点滴做起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结合多种阅读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理解表达能力与感悟能力,这对学生日后的发展将具有深远的意义。同时,教师还要注重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给学生推荐适合初中生阅读的书籍,让其在阅读中逐步拓宽自身视野,使其在学习中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其在阅读中勤于思考,不仅会读,而且善读、爱读。

参考文献:

[1] 周皖萍.浅谈初中生语文阅读习惯的培养[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6(10):78.

[2] 罗靖.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J].中外交流,2019(7):99.

2262501705362

猜你喜欢

养成阅读习惯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浅谈语文阅读的教学方法
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培养一年级孩子爱上阅读的方法与策略
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浅谈舞蹈演员良好个人修养的养成
分析素描训练与大学生艺术素养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