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畸治疗双牙弓前突患者的临床疗效、软组织功能与面部美学评价
2021-03-12赵新华
赵新华 刘 黎
双牙弓前突是常见错牙合畸形类型之一,对患者面部美观影响严重,且随着年龄增长影响程度会进一步加重[1~2]。控制牙齿转矩和倾斜度,获得相对协调的面部软组织位置是改善双牙弓前突患者面部美观的关键。临床治疗牙弓前突,常以减小上下前牙和上下唇前突度、改善咬合关系及侧貌为主要目标[3,4]。本研究将探讨正畸治疗对双牙弓前突患者临床疗效、软组织功能及面部美学的影响。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2018 年1 月~2019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双牙弓前突患者70 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均符合双牙弓前突诊断标准[5],双牙弓前突,磨牙关系为安氏I 类关系,I 类骨面型;②恒牙牙列完整;③上下中切牙角<120°,U1-NA 距>7.6mm;L1-NB 距>8.8mm;④下颌轻度拥挤或不拥挤;⑤口腔卫生好,牙周健康,⑥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既往有正畸治疗史,合并全身系统性疾病;②合并唇腭裂畸形、颞下颌关节疾病。70 例患者中包括男性36 例,女性34 例;年龄15~55 岁,平均年龄(28.56±4.12)岁。
2.治疗方法:采用Tweed-Merrifield 矫治技术。序列黏结托槽,使用Empopwer 双核自锁托槽,上颌采用主动托槽,下颌采用被动托槽,上颌采用0.017×0.022 英寸不锈钢方丝,下颌采用0.018×0.025 英寸不锈钢方丝,关盖做排齐,使牙列整齐排列,纠正扭转牙;更换弓丝,做关闭曲关闭牙列间隙,同时以100g 单侧牵引力内收前牙;上颌稳定弓丝采用021×0.028 英寸不锈钢方丝,下颌后牙采用0.019×0.025 英寸不锈钢方丝进行序列备抗,进行高位牵引和垂直牵引,通过颌间牵引精细调整咬合关系。
3.观察指标:由放射科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扫描后的数据输入计算机,运用Onyx Ceph2.6 软件进行软硬组织的测量,切牙及唇部软组织相关标志点测量采用autocad 2010 软件进行,所有指标侧两次,两次差距大于0.5mm(线距指标)、或大于1°(角度指标)则进行第三次测量,将两个最接近的测量值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研究数据。
SNA 角:鞍点- 鼻根点- 上牙槽点角;ANB 角:上牙槽基点- 鼻根点- 下牙槽座角;SNB 角:鞍点-鼻根点- 下牙槽座角;Z 角:软组织颏前点与上下唇突点与耳平面的交角;U1-A(上切牙突距):上中切牙唇面与AP 线的垂直距离;L1-A(下切牙突距):下中切牙唇面至AP 线的垂直距离;U1-L1 角(上下中切牙角):上下中切牙长轴的后交角;FMA(下颌平面角):眶耳平面与下颌平面的交角。
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2.0 软件对本研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组内用配对样本t 检验,组间用独立样本t 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治疗后牙齿排列整齐,磨牙、尖牙恢复中性关系,上下中线一致,上下牙合正常;前视面左右基本对称,微笑无牙龈露出,侧面突度明显改善。矫治后,Upper Lip、Total Chin、Z 角、FMIA、NP-FH、U1-LI值较治疗前显著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MA、IMPA、NA-PA、L1-NB、U1-NA、U1-SN 值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SNA、SNB、ANB 值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比较治疗前后影像学检查指标变化情况(,n=70)
表1 比较治疗前后影像学检查指标变化情况(,n=70)
测量指标SNA(°)SNB(°)ANB(°)Z 角(°)Upper Lip(mm)Total Chin(mm)FMA(°)FMIA(°)IMPA(°)NA-PA(°)NP-FH(°)L1-NB(°)U1-NA(°)U1-NA(mm)L1-NB(mm)U1-LI(°)U1-SN(°)治疗前82.34±1.71 80.16±0.89 3.25±0.97 54.06±1.02 11.84±0.82 9.28±1.02 28.73±0.94 55.73±3.24 96.88±3.39 6.20±0.49 86.90±0.29 32.09±4.35 33.24±1.71 7.76±2.89 9.34±1.97 115.06±2.02 121.26±3.17治疗后82.54±1.64 81.08±0.31 3.19±0.96 71.69±2.37 13.45±0.79 12.03±0.64 27.02±0.82 67.02±2.42 86.54±3.14 3.68±0.54 88.09±0.46 19.54±3.06 28.54±4.71 3.96±0.31 4.49±1.86 131.69±3.37 107.28±2.65 t P 5.563 7.618 0.367 6.061 3.476 1.024 6.374 12.075 9.649 1.387 6.956 4.413 6.506 7.465 3.001 23.147 16.980 1.267 12.542 6.74<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
三、讨论
临床上,简单型双牙弓前突较为常见,表现为单纯上、下前牙突出,而上下颌骨在矢状方向相对位置正常[6,7]。双牙弓前突患者常因上下唇过突而闭合不全,牙齿外露,下巴相对退缩,轮廓凸出,因此,改善牙齿前突和面部美观是治疗双牙弓前突的关键[4]。正畸治疗主要是调节面部骨骼、牙齿和颌面部神经肌肉之间的协调性,最终实现口腔和颌面部系统的平衡、稳定和美观[8]。临床上治疗双牙弓前突的正畸方法较多,传统支抗疗法、微种植体支抗等对促进前牙内收和调整上下唇位置效果良好,但容易造成面部器官意外损伤,有一定的手术风险[9]。本研究选用Empopwer 双核矫治器,具有主动、被动托槽的优势,且摩擦力小,有助于保护后牙支抗[10]。
本研究中患者FMIA 值显著增大至正常范围,Z角明显增加,提示经正畸治疗,患者前牙内收,突面型得到显著改善,取得满意效果。FMA 是面部分析中最重要的参数之一,因为它显示患者面部的矢状和垂直生长发育情况[11]。本研究发现,矫治后FMA有所下降,说明本研究所用正畸治疗技术对双牙弓前突患者垂直向控制良好。IMPA 反映下颌切牙位置与下颌平面关系,可作为维持和定位下颌切牙与牙槽骨关系的可靠参考值。本研究中,治疗后IMPA值较治疗前比较显著减小,说明经Tweed-Merrifield矫治,患者切牙完全直立,轴线控制良好。上唇与总颏的比值反映了颏唇软组织的关系是否协调。当两者比例接近1:1 时,说明颏唇部软组织关系相对和谐,当比例偏离1:1 时,说明颏唇软组织发育不协调,即面部美观存在缺陷。本研究发现,患者Upper Li、Total Chin 值在正畸治疗后得到显著增大,且两者比值接近1:1,提示,正畸治疗促进了双牙弓前突患者颏唇软组织关系协调性,面部美观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