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惩戒不再起风波

2021-03-11张强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风波惩戒队员

张强

《规则》的出台,旨在确保教师对手中的惩戒权会用、善用、能用、敢用,但要避免滥用。在我看来,还要慎用、活用,让惩戒不起风波。

记得在一次篮球比赛中,我们班输给了二班,队员们垂头丧气,同学们也是怨声载道。颁奖后,同学们以小轩和小恒两人为代表,分成队员和观众两派,互相指责对方在比赛期间的种种过失:球员不传球,观众不喊“加油”……倏忽转为互相谩骂,随之引发了几人推搡……我赶忙上前制止。

很明显,个别同学言语失范,需要教育惩戒。可我转念一想,惩戒是一种教育行为,而不是一种权力。教师教育学生的常态行为有教导和管教两种手段,我为何不先心平气和地教导一番?如果能解决冲突岂不更好?

我集合好队伍,首先指出双方都有错,需各自冷静,顺势组织学生展开“头脑风暴”:请大家关注比赛,思考如何在下一次篮球赛中争取获胜。在积极的氛围中,刚才“发泄愤怒、指责他人”的言行转为“建言献策、改正过失”的言行。在七嘴八舌的讨论声中,一场风波似乎平息下去了,我也有点沾沾自喜。

殊不知,一场潜伏的风波正在酝酿。

作为主力队员的小轩对这种处理并不满意,当天下午回家后,一直闷闷不乐。父母问清楚原委之后,认为儿子在赛场上表现出色,但因为输了球就遭到班级其他同学“排斥”,班主任干涉之后,孩子并没有得到“安抚”,而“挑事者一身轻松”……于是,其母联系其他队员的家长在微信群讨要说法,指责班级中存在“语言暴力”——眼看微信群就要沸腾!我的心“咚咚咚”跳个不停。怎么会这样?我“拉偏架了”吗?艺术惩戒怎么不讨好?

其实,教育惩戒行为的取舍如果以教师的个人情感、习惯、好恶为参照,那么极有可能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具体情境;如果惩戒只实现了教师的“平息事态”愿望,就有可能让有的学生“凉了人心”。

惩戒,对事,是治标;育人,是治本。我对整个事件进行了复盘,合情合规的惩戒应该是这样的:第一,按常理有侧重地进行惩戒教育,肯定队员们赛场上的辛苦付出和团结精神,合理引导其他同学的求胜欲,对挑事同学进行口头训诫;第二,在协同中适度惩戒,让双方家长代表参与调查、提出申辩、事后监控,了解双方的诉求,消除对抗心理;第三,用情感抚慰教育,尊重学生当时的质疑权利,安抚在风波中情绪激動的学生;第四,完善班级比赛活动机制,消除风波隐患。

多少教育惩戒败给了舆论!教育惩戒行为一旦不合理、超范围传播,在情绪的催化下,极易产生连锁反应,带来不良影响。对于一般教育惩戒和较重教育惩戒,《规则》没有规定必须事前告知家长和听取陈述申辩,但是育人不是死板的。上述事件风波再起,充分说明老师想当然的处理可能会给学生带来心理创伤、价值观紊乱。

因此,我和任课老师分工合作,主动联系相关家长,询问他们的想法,耐心听取意见,帮助家长复原事情经过,肯定孩子的表现……原来,家长只是想替孩子表达一下委屈,想看到老师主动积极的态度。于是,他们放下对抗心理,围绕孩子的日常表现亲切攀谈起来。

不可否认,惩戒教育带有一定的对抗性:教师与被惩戒学生的对抗,被惩戒学生与其他学生的对抗,教师与家长的对抗。有对抗就难免起风波。为让惩戒不再起后续风波,我们对学生要育人为本,因人而异;对家长要坦诚公开,协同执行。风波息,班级宁。

猜你喜欢

风波惩戒队员
忘却歌
传接球跑位练习五则
边路进攻战术训练方法
教育惩戒,育人为本
把握好教育惩戒的“度”
提升传接球射门技术训练四则
让惩戒教育有章可循
孵蛋风波
改名风波
NBA总决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