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的结构,使写作清晰明了
2021-03-11李镇西
李镇西
一般来说,老师们常写的教育文章无非分为两类:说观点,讲故事。如果以中小学的作文分类标准看,“说观点”大体可以叫作“议论文”,“讲故事”大体可以叫作“记叙文”。今天,我简单谈谈如何写“说观点”类的文章。
当然,无米之炊是难为的。但是,有了米(观点),又如何做饭(文章)呢?
你是由什么现象触发思考的?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除了这个现象,还有没有其他类似的现象?这些现象背后蕴含着什么道理?为什么会这样?这些道理对我们有什么启示?这些启示对改进我们的生活或工作有什么意义?……
写文章之前,问问上面一系列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记录,其实就是文章的结构,就这么简单。
一天,课间休息时,一个女生来到办公室说:“李老师,我想借个杯子喝感冒药。”我坐在椅子上,指了指角落的书柜:“喏,第二格抽屉里有,自己拿吧!”学生找到杯子,自己倒开水、服了药,说:“谢谢李老师!”然后走了。
上课了,是作文课。学生在写作文,我在讲台上批改作业。这时,手中的红色圆珠笔没油了。于是,我轻声地问前排学生:“谁有红色圆珠笔,借来用用?”虽然是轻声,但不少学生都听见了。于是,坐在前几排的学生都争先恐后地打开文具盒,找出圆珠笔,纷纷递给我:“李老师,用我的笔吧!”“李老师,用我的!”每一双眼睛都充满了真诚的渴望。还是那位课间向我借杯子的女生反应迅速,坐在第三排的她几乎是小跑着上前,把笔递到我的手中——在递到我手中之前,她还细心地将笔芯旋转了一下,把原来的蓝色旋转成红色。
这么一件司空见惯的小事,却引发了我的思考:学生向我借杯子,我怎么没有想过亲自把杯子递给她呢?而我向学生借笔时,为什么学生没有对我说:“喏,文具盒里有,自己拿吧!”
还有没有类似的现象呢?我继续联想:为什么校园里师生相逢,往往是学生先招呼老师,而不是老师先招呼学生(而且有时学生招呼老师,老师还爱理不理的)?为什么上课前学生毕恭毕敬地喊:“老师好!”而老师往往只是轻轻地说声“同学们好”甚至只是“嗯”一声?为什么学生到医院看望老师不过是“应有礼貌”,而如果老师到医院看望病中的学生就成了难能可贵的“事迹”?为什么老师去家访时,学生总会为老师搬来椅子,而学生来到办公室很少享受“请坐”的待遇?为什么学生违反了校纪被处分是“理所当然”,而老师犯了错误接受班规惩罚就成了“品德高尚”?……
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一切都源于根深蒂固的潜意识:师生是不平等的。
再追根溯源,是封建等级秩序意识在现代教育上的反映。对学生而言,首先体验到的“等级”,便是师生关系。我由此展开了相应的剖析: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表面上看,强调的是学生对老师的尊敬;而实质上,强调的是学生的绝对服从意识。在不经意之间,也许我们就在为未来培养着公民或顺民。
這些道理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和意义?重新认识师生关系。尽管就一般情况而言,教师在学科知识、专业能力、认识水平等方面远在学生之上,但就人格而言,师生之间是天然平等的;教师和学生不但是在人格上、感情上平等的朋友,而且也是在求知道路上共同探索前进的志同道合者。
有了这些启示,我们该怎么办?平等只能靠行动来培养,让我们从细节做起——比如,下次学生再向我借杯子,我一定亲手递上……
以上,其实就是20年前我一篇随笔《“老师,用我的笔吧”》的基本内容和结构。以小见大,夹叙夹议,写文章真的就这么简单。
我这篇短文的结构属于“递进式”,即抓住一点,层层推进。其实,类似文章还有一种常见结构,叫“并列式”,就是围绕一个话题,分别从几个方面展开论述。当然,所谓“并列”也是相对的,几个小论点之间可能也有主次之分。但毕竟从大的结构看,是并列的。
为了避免说教,我还是用自己的另一篇文章来说明吧。
1992年,有一个学校请我去讲“如何提高青年教师的科研修养”。于是,我开始琢磨这个问题:是呀,如何提高科研修养呢?我想到自己从参加工作开始,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教科研的,为了搞教科研,我是在哪些方面着力的。
回顾自己的经历和实践,我发现有几点特别重要:乐于请教,勤于思考,广于阅读,善于积累,勤于写作。然后,我一个一个地解释、阐述。
关于“乐于请教”,我主要说的是向经验丰富的优秀班主任请教。这种“请教”不应只是几次交谈或听课,而是长期观察、跟班见习;学习的重点不在于具体的做法,而在于悉心领会其教育思想和带班艺术。乐于请教,还包括以书信方式向一些有影响力的教育专家请教,从而开阔视野,丰富思想,从专家的指点中受到启发。最后,要向学生请教,这也是很重要的。多在学生中进行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学生对班主任工作的评价,听取他们的建议与批评。
关于“勤于思考”,含义主要有三:一是不迷信权威。在尊重并继承古今中外一切优秀教育理论与传统的同时,敢于以追求科学、坚持真理的胆识,辨析其中可能存在的错误之处;即使是向当今公认的教育专家学习,也不应盲目照搬,而应经过自己的头脑,结合实际情况消化、吸收。二是要善于发现问题。发现问题是研究问题的前提。每天遇到并处理的各种各样的教育问题,正是一个又一个的研究课题。三是敢于创新,对一些似乎已有定论的教育结论,我们也可以根据新的情况予以重新的认识与研究,或修正,或补充,或发展。
关于“广于阅读”,主要是四个方面:一是经典教育理论书籍,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史等方面著作。二是杰出教育家的专著。三是反映国内外教育研究最新观点、最新动态的教育报刊。四是反映青少年学生生活、心理的各类读物,包括学生写的和写学生的散文、小说、报告文学等。
关于“善于积累”:一是留存学生的作文、作业、日记、周记等书面材料。当然,不是所有的文字都收存,而是注意保存那些最能真实反映学生内心世界的文字。二是建立“特殊学生档案”。对这些学生进行长期跟踪观察,记载他们的成长过程、学习状况、社会交往、家庭环境等。三是留存班主任本人进行教育实践、实验的有关记录材料,包括班级重大活动资料,和对学生的个别教育、对偶发事件的处理等。四是留存对学生进行调查的结果,包括各种统计数据等。
关于“勤于写作”,我也谈四点。一是记录自己平时在教育教学方面的思考:一次联想、一回顿悟、一个念头、一缕思绪……都可以以随感、格言的形式记下来。二是教育笔记:在班级教育与管理中成功或失败的做法,对“特殊学生”的跟踪教育等。三是教改实验报告、学生心理调查报告、班主任工作总结等材料。四是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或体会写成的有一定理论高度的教育论文。
这就是我《青年教师如何提高科研修养》一文的内容。就结构而言,本文是典型的“并列式”:围绕一个观点,并列展开几个理由,而且每一个理由的阐述也是并列式的。比如“乐于请教”,我谈了“请教身边的老师”“请教远方的专家”“请教自己的学生”三点;又比如“广于阅读”,我谈了四个方面的阅读内容。
围绕一个话题或观点,并列展开论述,“大并列”里面又有“小并列”。如此有条有理、从容不迫,这样的文章是不是很好写呀!试试?
当然,还有总分式、对照式等。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可以使写作变得顺畅而有条理。将记叙和议论很好地结合起来,自然就能写出好文章。
(责 编 莫 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