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琴札记之四
——弹奏表现力

2021-03-11关常新

钢琴艺术 2021年1期
关键词:练习曲表现力踏板

文/ 关常新

声音不等于音乐

只弹出声音就如人体只有基本的骨骼或建筑物只有主体框架。必须加上音乐内容(表现力)才能有脏器和肌理组织,最终成为完整而有生命的个体。不少学生总是被自己无意识发出的琴声麻痹,以为手指在动、琴在发音就有了音乐,其实不然。以烹饪为例,音乐弹奏物理范畴中的声音只相当于用以盛食物的容器而已,即便容器雕琢得再精美,没有食物仍然无法使人充饥,更谈不上享受美食。因此,带着音乐内容和含义弹奏才是乐感的关键,不带乐感的弹奏与发出噪音没有本质的区别。

音符如玉

就如“书中自有颜如玉”一般,作品中的音符也有待我们发现并揭示,从而赋予它们生命的意义和表现力,而不只是发出物理振动的音响。

声音的维度与变量轴线或参数的变化

音量/力度:大小/强弱。

音质:刚柔(软硬)、浓淡(稀稠)、厚薄、粗细、宽窄、点面、密度大小、虚实、松紧、轻重。

音色:明暗、冷暖、浓淡、深浅。

音乐性质:情绪、气氛、场景、角色。

声音可通过触键的速度、轻重、深浅、角度、手指部位,甚至是肢体配合来改变。

弹奏最基本的表现力是起伏变化

音乐作品与小说、戏剧和电影等艺术作品一样,需要有基本情节产生的变化。如果在演奏音乐作品时不能体现出起伏变化,会使作品失去生命力。

谱面的不同符号标记

速度的合理性

决定一首作品的演奏速度,除了参考作者的标定和编辑的建议外,还应考虑和声变化的频率及织体音符的时值,确保听众欣赏心理的律动能与演奏的律动同步。否则一旦速度快到了观众怎么追都跟不上,被甩下好几条街,观众就会干脆放弃追赶,坐在那里看你耍。假如速度过慢,作品的各结构组成部分及“零部件”之间的空间及空隙又过大,难以让人一目了然,松散零碎,甚至让观众有“饱食过涨、呼吸困难”之感,时间一长难免昏昏欲睡,走神发呆。

弹奏表现力及吸引力

没有任何音符或标记是无意义地存在的,演奏者在练习时由头脑处理的(想到的、产生思考的音符和标记)信息越少,其演奏的音乐意义上的(而非物理意义上的发音)空白就越多,其演奏的表现力、吸引力及感染力则越弱。

不考虑音符及标记的含义和作用就触键,充其量只是使钢琴发出物理音响而已。而具备丰富内容及表现力的弹奏,必然离不开发达频繁甚至高强度的脑力劳动。因此,最简单的弹奏学习开始,就决不应只满足于音高、时值和速度的达标。如果头脑仅能应付这三个基本要素,将来再努力也只能成为匠人。

关于律动的伸缩

织体线条声部越是繁复,越要注意保持好清晰的节奏律动,不要太自由和有过多的弹性速度,否则听众容易因频繁的晃动而感到晕眩。当然,这并不等于古典时期或相对简约的作品就可以有过多的晃动,因为那样只会使听众更容易发现你节拍或速度不稳。

从乐曲开始后首次出现的标记和内容都很重要。

演奏的音乐表现能量

音乐可以具有能量,有如在一个寒冷的冬日或炎炎夏日,让听者迅速感受到被温暖包围,或者凉意袭来。

休止符的作用及含义

1.指示在某个时值长度期间不发出声音。

2.在某个时间点停止声音。

3.分句。

4.呼吸。

5.节奏或律动点。

除了对声音保持高度的敏感以外,同时要对休止保持同样的敏感,是作品内涵表现的需要。在有休止又有踏板连接的地方,犹如连衣裙,虽为一体但得分出上下身的颜色或图案花纹;有休止而踏板停顿,犹如上衣和裤子,物理性质上已然分开。

不应公式化处理的五种情况

通常装饰奏、连线尾音、附点的长度、着重号和断奏标记等五种情况应避免弹得千篇一律、雷同呆板,应根据所在乐句的音乐性质进行微调处理,与音乐性质协调一致。

有关车尔尼练习曲和肖邦等“高大上”练习曲的区别

有人认为肖邦的练习曲比车尔尼的练习曲更加“高大上”。肖邦练习曲的第一首C大调和最后一首c小调都是规律性的上下行琶音和分解和弦,其他的肖邦练习曲也或多或少离不开模进音型。所以是否练出乐感和表现力,并非取决于谁的练习曲,而是有没有发现和挖掘练习曲中的音乐性。车尔尼、克列门蒂和克拉莫的练习曲照样可以弹得很有乐感和表现力,而没乐感的人弹什么都难以显得“高大上”!除了哈农这类纯模进音型的基本练习,只要写成的作品都是“曲”,关键是看你怎么练、怎么弹!

装饰奏

装饰奏(特别是巴洛克及早期古典时期)的弹法选择要考虑多种因素,如所处乐句的性质、形象、场景、和声及声部进行、本音的主题旋律走向,以及与其他声部的关系,等等。

终止式

终止式的属音(及属和弦)犹如进家门掏出的门钥匙,平时不觉得这个习惯性动作及钥匙的重要性,可一旦没有,就无法回家。

演奏时的身心投入

只有能够充分“入戏”,内心才能产生足以抵抗来自外界及自身干扰的能量,促使指尖的触键发出具备足够表现力的声音,使演奏的音乐表现达到正常的甚至更大的幅度和感染力。

不和谐

不和谐(音)产生的撕扯感,就像人类通过“折腾”——劳其筋骨感受不适以体会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一样。

呼吸的时值

在器乐演奏中,呼吸处的空间意味着比乐理意义上的时值要多一些。

何谓音乐上的“准确”?

从音乐诠释和演绎的角度出发,仅是把谱面标记和符号弹奏准确是不够的,这仅仅是开始和草图,只有音乐的恰当才是目的。比如小连线的结尾音,如果弹满时值只能算乐理上的准确,但在弹奏抒情、忧伤的乐句时,时值不完全弹满并语气比前音柔和才可以算音乐上的恰当。

弹奏声音的色彩丰富性

管弦乐的音效犹如彩色照片,单一乐器就像黑白照片。多听管弦乐,耳朵里有了不同乐器音色的想象后,才有助于在弹奏时发出变化更为丰富的音色,就像花朵需要水的滋养后才可能绽放夺目的光彩。

阻碍终止

就像节外生枝,要让人有突如其来的始料未及之感,不能顺理成章地按部就班。

旋律声部中单音线条乐句的渐强

可以借助时值微量变化的手段来辅助呈现张力的变化,否则单音音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在没有其他声部的共鸣作用下,音质易劣化失真。

弹奏乐感的实质

作品由音高与节拍组合本就已蕴含了乐感,我们只需要努力发现并挖掘,进而转化为声音的变化表达出来,就有了基本表现力,成为弹奏的乐感。但我们常常对这些细节见惯不怪、熟视无睹,甚至视而不见,所以弹奏效果苍白乏味。

不可对乐谱上的一些符号标记盲从

所有的谱面标记符号中最不能盲从的有两种:指法和踏板。

指法与每个人的手的条件差异(手的大小、手指的长短粗细、手指的机能——如运动速度、力度、独立性、灵活性)有很大的关系。

踏板与钢琴制造技术和表现力的发展变迁息息相关。尤其是离现在越久远的年代,其创作时所用乐器与现代钢琴的差别越大。如果一板一眼地按照乐谱上的这两类标记符号弹奏,就难免出现生搬硬套、削足适履的效果。

起 伏

不只有音量力度,还有松紧、张力和情绪。

弹奏的内在表现力(不空洞乏味)

音符少不等于内容少,如同演员的眼神表现力,可不依赖表情、动作及台词。

重复材料不可雷同

在音乐表演中,相同的音乐材料、乐句和动机等,在诠释时不能弹得一样,就如中文里的多音字要根据不同的词语组合读出恰当的读音。

保持演奏对听众的吸引力

保持变化,包括夸张处理音乐本身内在已有的变化,对相同音乐材料进行差异化处理(音色、突出不同声部层次、断连处理、加装饰奏,等等),这样才能令听众的注意力时时被你抓住而不走神。

声部在音乐色彩和情绪中起的作用

当想呈现暗的、阴郁的、浓重的色彩和阴郁的情绪时,可以把内声部里的低声部适当提高比例以增加厚重感。

层层递进的时候

许多学生往往会忍耐不住,越弹越快,反而抵消了递进的效果。这时,如果每一个音符都多拽住一点儿,绷住它,更有助于体现增加递进的张力和能量。

和声的改变有时只通过一个音

有时两个和声之间只有一个声部的一个音改变,但恰恰是凭借这一个音,和声就完全转变了,就如万花筒在转动时,哪怕只有一颗小色粒移动,都会变成完全不同的图案花纹。因此,切不可忽视踏板的配合,误将两个和声混淆。

力度标记

力度记号只代表音量吗?远不止!它还可能包含但绝不限于以下成分:情绪、气氛、语气、腔调、性别、纵深、远近、乐器、形象、独奏/合奏/齐奏、明暗,等等。

细节的差别

细节处理上质量的微小差异积累出整体弹奏质量的差别:持续时间长、次数多了就体现出整体的质量差异。比如相同动机形成的作品,像肖邦练习曲作品25之3的踏板、断连等细节。

不要把踏板当作“辛辣调料”

如果手上功夫不够,弹琴细节“粗制滥造”,难免本能地用踏板去掩盖,但是,切记不要把踏板当成“辛辣调料”!这样只会让手上不足欲盖弥彰。可以试试不加踏板地分手练习,等打磨精致了再加上恰当的踏板,那时自然会锦上添花、如虎添翼了!

朗诵调、宣叙调的弹奏

弹奏歌唱性旋律,特别是朗诵调、宣叙调时,如果有些音指触不够分量,就像与人沟通表达时没有看着对方的眼睛,而显得不尊重、漫不经心。

弹奏的价格与价值关系

弹得整洁规范就如同产品合格无瑕疵,但想要价格贵,就必须有附加值,附加值就是体现音乐内容和美感的弹奏表现力。

滚奏和弦的处理

左手滚奏和弦的上端声部和底下的低音声部,二者中哪个对准旋律音或者动机的节奏点,要取决于音乐性质。如果是铿锵有力的,就要与上端声部对准;如果是柔和安静的,左手只是起和声支撑及色彩背景衬托作用的,就可以考虑对准底下的低音声部。(待续)

猜你喜欢

练习曲表现力踏板
浅谈十九世纪小提琴练习曲的发展与分类
钢琴踏板的基本用法
简析莫什科夫斯基15首钢琴技巧练习曲部分作品
论钢琴踏板的正确使用
纤变墨画
浅探肖邦练习曲的技巧特征
钢琴踏板的产生与运用
关于踏板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