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文也钢琴作品纪念音乐会”成功举办

2021-03-11文/

钢琴艺术 2021年1期
关键词:奏鸣曲小品音乐会

文/ 方 言

2020年10月21和22日,为纪念著名作曲家江文也先生110周年诞辰,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与音乐学系联手微风音乐网络平台,共同举办了两场不同曲目的“江文也钢琴作品纪念音乐会”,由蒲方教授进行学术导赏,孙晓丹副教授担任钢琴独奏。

受疫情影响,原本准备于江文也诞辰日(6月11日)在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厅举办的纪念音乐会以网络直播的方式向大众呈现,得到了观众们的热烈反响,共有近七万人次观看了音乐会。

江文也于1910年生于中国台湾,长于日本,以男中音演唱和作曲专业在日本乐坛崭露头角。1938年回到中国,曾任北平师范大学音乐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作曲及声乐教授,1949年之后任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1983年在北京逝世。江文也一生创作颇丰,在声乐、钢琴、管弦乐、宗教音乐等领域都有突出贡献。其钢琴作品丰富多样,前期主要受日本音乐风格和欧洲创作技法的影响,作品大胆前卫、不拘一格,后期作品则大量吸收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创作出具有民族风格的现代音乐,其音乐展现出独特的艺术个性,在中国新音乐发展的历史道路中独树一帜。

本次音乐会,蒲方教授与孙晓丹副教授精心策划,演奏曲目涵盖了江文也早、中、晚三个时期的主要代表作品。如此全面地讲解及演奏江文也钢琴作品的音乐会,在国内尚属首次。

《台湾舞曲》是江文也创作于1934年的处女作。同年改编为管弦乐版,并获得“第十一届奥林匹克国际音乐比赛”特别奖。在生动活泼的舞曲节奏和青春气息中,充满着作曲家对故乡台湾的思恋与向往,但又不时流露出惆怅、漂泊的情绪,具有幻想和浪漫的气息。

《五月组曲》是江文也早期音乐创作中最具有现代主义风格的标题性乐曲,运用了大量增减音程、双调性和自由十二音创作技法,似在表现内心的某种不安和冲突,手法独特,充满活力。

《断章小品16首》由16首小品组成,每首小品风格迥异,既有采用大量无调性、多调性手法创作的小品,又有运用纯五声调式写成的具有中国民间特色的小品;既有豪迈、热烈的高山族舞蹈风格,同时也有描绘江南风光、北平印象且富有意境和情调的创作,是江文也由“日本时期”转变为“北平时期”的代表作。

《第三钢琴奏鸣曲——江南风光》是江文也在“北平时期”根据琵琶古曲《浔阳月夜》改编创作的钢琴曲。虽然叫作“奏鸣曲”,但写作结构并不是奏鸣曲,而是更接近中国传统古曲的变奏体形式。带有序奏的三个连续演奏的乐章,模仿了琵琶、箫、筝等中国民族乐器,从音色、节奏、装饰音、和声等角度,尽可能地保留并加深了原曲清逸、淡远的意境。

《第四钢琴奏鸣曲——狂欢日》则是一首以陕北民歌《蓝花花》为主题的三乐章作品,是江文也第三个时期“北京时期”的代表作,表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老百姓的生活和情绪状态,欢欣鼓舞而热烈奔放。

《钢琴独奏套曲——乡土节令诗6首》是江文也创作于1950年的较成熟、大型的钢琴代表作。整部作品共12首乐曲,按中国农历的12个月份排序,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描绘了老百姓的节令习俗和不同季节的自然景色,堪称一部中国的民间风俗画,抒发了作曲家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之情。

两场音乐会虽然是在线上直播,但凭借讲演互动的形式,加深了观众对作品的理解,使大家更深切地体会到中国钢琴音乐的丰富内涵和多变的表现手法,极大地激发了观看热情。大家纷纷留言并发信祝贺,感谢两位老师为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和推广所做出的努力。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为中国钢琴音乐的挖掘、研究、演绎和推广开辟了新思路。

猜你喜欢

奏鸣曲小品音乐会
命题小品——覆雨翻云
手机上的奏鸣曲
《临宋人小品》
失败的音乐会
饥饿奏鸣曲
呼噜奏鸣曲
森林里的音乐会
十二生肖诗书小品
祭献奏鸣曲(组诗)
新年音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