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应用能力培养的高中数学教学

2021-03-11方梅香

天府数学 2021年12期
关键词:生活实际应用能力问题情境

方梅香

摘 要:数学是充满着学习价值的一门学科,其价值的体现往往在于该学科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性,所以基于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展开数学教学活动十分必要。因此,作为高中数学教师的一员,要了解教学的具体内容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知晓学生渴望得到充满价值的数学知识,从而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授课,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情感,再以恰当的点拨下绽放出精彩的高中数学课堂。

关键词:应用能力;高中数学;直观画面;问题情境;生活实际;合作探讨

长久以来,数学的学习难度都是被公认的,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也是必须的。那么,身为新时期高中数学教师的一份子,要充分认清从事这份职业的责任与义务,拿出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着想的教学态度,以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目标,懂得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意义,从而依据新时期的教育理念思考有效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对待数学知识与技能的获取有充足的学习动力,达到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下面,本人将依据自身从事高中数学教师这份职业的教学实践经验,对基于应用能力培养的高中数学教学作如下几方面论述:

一、创设直观画面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直观情境的创设已经被公认为是反映数学应用性的有效策略,且能够降低学生获取数学知识与技能的难度。因此,身为高中数学教师的一份子,要懂得基于教学内容创设直观画面,让多媒体技术在课堂充满存在的意义,从而在生机勃勃的气氛下指导学生学习,以求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实现优化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目标。

比如,在引导学生学习《任意角和弧度制》这部分内容时,首先,我指名学生阐述了角的定义,对学生的阐述进行点拨、补充,让学生联想生活中的角,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和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然后,我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直观画面,引导学生认识了正角、负角、零角,使学生了解了角的分类。进而从象限出发,指导学生进一步认识角,帮助学生掌握了终边相同角的集合的书写。之后,我引导学生认识了弧长公式,结合弧长公式的应用引导学生用函数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使学生了解了角的集合与实数集的一一对应关系。最后,我做了课堂活动总结,组织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了学习收获。这样,我先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反映数学的应用价值,再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直观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实现了提高学生应用能力,优化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目标。

二、设置问题情境

数学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功能,这是众所周知,毋庸置疑的事情。而在素质教育时代下,设置问题情境必须具备合理性,才能够令学生充满探究的欲望。基于此,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要重视提出问题的方式方法,以合理的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让学生感受到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愉悦体验,使学生的应用思维能力可以获得良好的发展,达到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比如,在引导学生学习《概率的基本性质》这部分内容时,首先,我基于学生现实经历,在课件上展示了关于某班体育成绩的统计表,使学生通过对统计表的观察了解到85分及以上的人数有9人,成绩为优;75-84分的人有15人,成绩为良;60-74分的有21人,成绩为中;60分以下的有5人,成绩为不及格。进而对学生提问道:“从这个班中任意抽取一位同学,那么这为同学体育成绩为优良的概率是多少呢?”由此初步活跃了学生的大脑思维,使学生了解了数学知识的现实应用性,进而将课题做了板书。然后,我根据教学目标继续引入与实际相关的数学问题,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了概率的几个基本性质,使学生对事件的关系、运算与集合的关系有了清晰的初步认知,培养了学生归纳思想,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应用于现实世界的具體情境当中。最后,我为学生布置了课下作业,希望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巩固。这样,我通过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充满了学习数学知识的欲望,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与情趣,切实达到了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三、联系生活实际

若对高中数学教材中的知识进行浅显的分析,可能会发现这门学科和我们的实际生活已经有了一定的距离。但若是展开深入分析,定会认可这门学科对现实生活的高度升华。所以新课程改革中才强调了高中数学教学要与实际生活有机融合的要求。基于此,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要有对教学内容的充分研究,在课堂上落实联系实际生活的教学策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性,令学生充满热情地参与课堂,再对学生加以指导,完成培养学生应用能力,改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益的任务。

比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变量间的相关关系》这部分内容时,首先,我在大屏幕上出示了三句话:商品销售收入与广告支出经费;粮食产量与施肥量;人体内的脂肪含量与年龄。对学生说道:“这都是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的问题,将其延伸到数学知识当中,大家尝试着思考下这些句子中的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是函数关系吗?”大部分学生给出了否定的回答。然后,我引导学生回忆了函数的概念,使学生对自己的判断有了进一步的肯定。进而对学生说道:“上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是一种非确定的关系,我们叫它相关关系,那么生活中类似的相关关系还有哪些呢?”于是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反映了高中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之后,我引出了反例,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相关关系的理解,又利用散点图帮助学生直观认识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引导学生根据线性回归方程的系数建立线性回顾方程,初步培养了学生对数据的处理能力。最后,我做了课堂活动总结,组织学生合作交流了学习收获。这样,我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充分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得到了有效培养,顺利完成了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益的提升。

四、注重合作探讨

合作学习这一教学策略在课堂上的落实能够形成和谐的气氛,体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倡导的以生为本教育理念,学生也会有浓烈的学习热情。当学生热情高涨的时候,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必然可以事半功倍。基于此,作为一名新课改时期的高中数学教师,并充分摒弃以师为本的错误理念,拿出对学生高度尊重的态度,开展合作学习,组织学生对数学知识合作探讨,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展现数学知识的学习价值,构建出高效的高中数学课堂。

比如,在引导学生学习《不等关系与不等式》这一节时,首先,我根据对学生的了解将学生划分成了学习小组,让学生预习新知,独立思考不等式的性质,进而再在小组中合作讨论证明不等式性质的方法,不等式的性质有哪些应用。于是在教学导入环节创建了和谐、民主的气氛,使学生意识到了数学应用性的特点。然后,我通过现实世界和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数量关系与学生互动,帮助学生了解了不等式的背景,进而引导学生在合作探讨不等式的活动中引入实际问题,助力学生运用不等式或不等式组表示不等关系,从而零星阩理解了刻画不等关系的意义和价值。最后,我做了课堂活动总结,引导学生合作归纳了这节课运用到的数学思想。这样,我通过注重合作探讨,使学生处在了自身所期待的课堂气氛下,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抽象、数学建模、数学运算、以及逻辑推理等素养,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取得了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身为高中数学教师的一份子,要在课堂上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科的应用性,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所学的知识是充满价值的。为此,我们还需要在时代发展之下不断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创新更多如创设直观情境、设置问题情境、联系生活实际、注重合作探讨的可行性教学策略,使学生以浓厚的兴趣去参与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达到培养学生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改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赖晓玲.高中数学学习中应用意识与思维能力的养成方法探究[J].考试周刊,2021(28):65-66.

[2]何永龙.高中数学学习中应用意识与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分析[J].高考,2020(17):62.

[3]董平.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J].数学大世界(上旬),2020(05):50.

[4]化明阳.高中数学学习中学生应用意识与思维能力的养成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20(08):58+69.

2533501705360

猜你喜欢

生活实际应用能力问题情境
高等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探讨
浅议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新时代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深究
程序设计课程中计算思维和应用能力培养问题研究
浅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激发兴趣, 成就精彩小学数学课堂
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