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实现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2021-03-11赖国平

天府数学 2021年12期
关键词:生活化小学数学策略

赖国平

摘 要:新课改对处于新时期下的小学数学提出来新的要求,要求数学教学要顺应时代需求以便小学数学呈现出不同于传统数学教学的新特点。学生对小学数学的学习应与实际生活相关联,将数学问题与生活实际联系的过程不仅使学生增强对数学的兴趣,也能使学生更清晰明了地学习数学。目前,在很多农村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老师仍然会受传统教学思想的限制,将数学知识的传授平台完全放在课堂上。但新时代需要的是能够将知识运用于解决问题的学生,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进行生活化教学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分析农村小学数学课堂中的生活化教学的现状,提出一些实现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策略

引言:

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问题取材于生活,帮助学生将数学问题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是符合素质教育思想的行动,也是增强学生对于数学学习兴趣的做法。由于农村小学与城市小学的学生所处的环境不同,采取的教学策略也应因地制宜。农村小学生长在农村自然就拥有了更多体验生活的机会,生活化教学便非常适宜。生活化教学中老师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着向学生授业解惑这能很大程度上提高农村的教学质量。

一、实现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1、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数学这一学科具有逻辑性强的特点,对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要求较高,但同时数学也是生活中的一门学科。有一部分学生对于数学的看法就是枯燥乏味又非常难学,这一部分学生在难以克服这些问题时就选择了放弃数学。既然数学在生活中随处可见,那么生活化教学就是将生活实际与数学问题进行联系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掌握数学知识。这种寓教于生活的教学方法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也让学生在不断的成就中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对于部分学生厌烦数学的心理,借助生活化教学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感兴趣方面的数学元素,可以先使他们喜欢数学,再使他们乐于去研究数学,毕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2、营造和谐的师生氛围

传统的数学教学是以教师课堂传授为主的,数学知识的巩固则全靠老师为学生布置的课堂作业和课后作业。小学生正是爱玩的年纪,繁重的作业一方面会占据小孩玩耍的时间,另一方面抽象的数学使学生在完成数学作业时困难重重,这都会使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恶化,甚至使学生与老师产生敌对的关系。在学生不能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时,老师再加以批评更会使师生关系落入一个恶性循环圈,这显然需要用一种适宜的数学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进行数学生活化教学显然是符合要求的,寓教于乐更容易将学生带入到数学问题中,使学生在有趣的数学问题中在没感到数学是一种负担的情况下掌握数学知识。

3、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生活实践能力

生活化教学中老师来收集一些与生活相关的数学问题,在课堂上与学生分享供学生讨论,这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拉近老师与学生的距离还能调动学生的注意力。老师帮助学生在留心观察生活中的问题并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以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让学生明白数学的学习并不是空中楼阁没有用处,数学是可以应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的。

二、农村小学数学教育的现状

1、教学资源较为匮乏

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加快,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但城乡经济发展速度、教育资源的丰富度仍有较大差别。在很多中国农村,老师的素质与城市老师存在差别、教育设备也不完备、教学方法上也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城市的数学教学中对于一些难懂的、抽象的数学问题可以借助多媒体资源清楚地展示给学生,对于生活经验欠缺的他们非生活化教学或许是可以的。但农村小学则缺乏现代教学工具,老师如果按照城市小学的教学过程就只能把多媒体展示去掉,这样只靠老师口头讲授、黑板板书的数学自然变得晦涩难懂。农村小学数学的教学应抓住学生生活经验较多这一优点因地制宜地进行生活化教学,用生活经验的长处弥补教育资源匮乏的短处。

2、教师的教学理念有待提高

老师是受到传统教育成长的,部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会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新教学思想的冲击下这部分老师的教学思想就显得落后了。部分老师仍然认为没学好小学数学就是没记住公式,做应用题时需要把题型背住,他们认为牢记公式,背好应用题就能考高分而且考高分就是终极目标。小学数学是数学的基础,在小学期间思考问题的方式和学习数学的方法将会深深地影响着以后的数学知识学习。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遇到新问题时学生会表现得手足无措、无从下手。新课改要求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的掌握,也要重视学生知识应用于实际的实践能力。但由于老师观念的原因,部分老师并不重视学生将知识与生活联系,生活化教学应用较少。

三、实现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可行性策略

1、创设生活情境,使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

因为农村学生接触的事物大多与数学有联系,如果老师能利用好学生生活中丰富的资源,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自生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在生活化教学中老师扮演着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身份,课堂的主体是学生,以生活场景为背景让学生放手大胆地在生活中探究学习数学知识,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在很大程度上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老师作为引导者,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独立思考,并鼓励学生进行交流讨论,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数学的魅力。

比如,在执教《分数的初步认识》时,老师创设这样一个生活情境:若把一块地等分四块,种了一块就占地四分之一,种了两块就占地四分之二。若把地等分成三份,种了一块就占地三分之一,那種两块占了几分之几?学生很容易找到规律回答问题,老师对此学生做出表扬,这时再鼓励此学生思考其他的一些例子,这样就能使学生兴致盎然地继续进行思考。其实对此同学的鼓励对其他同学也是一种鼓励,鼓励他们像受表扬的同学一样自主思考。通过鼓励同学也能使班级上形成一种人人爱提问、人人争优秀的良性学习氛围。这样的课堂就会是学生轻松愉快、老师耐心引导的的优秀课堂。

2、开展数学服务于生活的实践活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任何理论知识的学习只有应用于实践才成为自身技能。因此,除了掌握知识的过程中进行生活化教学,对于知识的巩固也需要采取不同于传统的方法。老师可以在课上内容结束后放弃纸质的枯燥的数学题目或试卷而设置一些具有生活性、开放性特点的课后作业。学生会认为他们在玩乐中就可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印象,这样的巩固方式会被他们认为是有趣的。完成作业的过程促使学生的应用能力得到提高。

比如,教师在执教《长方形和正方形》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去收集一些生活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物品,然后请学生进行观察长方形、正方形的实物,总结出它们的特点。在学完这一课之后老师可以安排学生分组进行对自家土地进行测量,继续认识长方形的特点,并要求学生试着在自家地里种出一块正方形的麦地。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思考理清了正方形与长方形的联系与区别。用实践的方式让学生对知识进行巩固,给他们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己想、自己解决。在欢快的氛围中学生掌握了知识,获得巨大的成就感,老师又可以完成教学任务。

3、利用生活素材,使数学知识更简单

农村小学与城市小学的教育资源固然存在差距,但老师在看到这些差距时不应任由这些差距存在而不去想办法从其他方面弥补差距。老师可以留心观察生活,收集和挖掘能用于数学教学的生活素材,让学生更容易掌握一些生活化的数学问题。当老师提出的问题非常贴近生活时,学生能快速地理解老师提出的问题,并能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这样在学生意识到数学变得简单时就产生了学习数学的欲望。

比如,在学习《位置与方向》这部分内容时,通过生活中建筑物的分布这一教学素材促进学生贴近生活。在课堂上通过学生排排队这一生活素材让学生具有方向感,能够分清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四个同学以一个同学为中心围成一个圈,然后向同学们提出问题,四个同学分别在中心同学的什么方位。这样以他们熟悉的同学为素材,学生在感到新鲜的同时,会更加积极地回答问题。

结语:

农村小学进行数学教学生活化是一种充分利用学生生活经验丰富的教学策略。在这种教学过程中使数学的学习不仅具有趣味性,还能加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何协调好生活与教学之间的关系,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实现教学与生活的紧密结合,這些都是我们目前生活化数学教学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丽.如何实现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J].新课程(小学),2018(11):68.

[2]李维德.如何实现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J].甘肃教育,2019(21):82.

[3]刘伟靖.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现状与对策研究[D].吉林师范大学,2017.

[4]李丽.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策略研究[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2.

2331500783244

猜你喜欢

生活化小学数学策略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