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高中历史教学课堂中的有效应用
2021-03-11潘仕进
潘仕进
【摘 要】信息时代让信息技术有了进一步发展的可能,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人们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可以拥有更加广阔的视野,更加便捷的生活方式。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思考信息技术与教学课堂的融合就显得十分必要,可以缓解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压力,给学生一个全新的学习体验。教师在课堂实践中发现,利用大数据分析学生的兴趣、展示幻灯片课件、创设微课视频、运用信息网站,能够很好地引领学生学习,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历史;教学课堂;有效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36-0128-02
The Effectiv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Senior High School History Teaching Class
(Jiangning Senior High School,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China) PAN Shijin
【Abstract】The information age has given the possibility of further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has gradually changed people's lives. With the assis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eople can have a broader vision and a more convenient lifestyle. In this context, it is very necessary for teachers to think about the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eaching classrooms, which can relieve the pressure of students in history learning and give students a brand-new learning experience. Teachers found in classroom practice that using big data to analyze students’ interests, show slide courseware, create micro-classes videos, and use information websites can lead students to learn well and highlight students’ performance in the classroom.
【Keyword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nior high school history; Teaching classroom; Effective application
高中歷史教师在教学课堂上应用信息技术,是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拥有海量学习资源的平台,让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带领下,走向历史的腹地,使学生对历史进行深层次的探索,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学生能够在信息技术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发现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
一、利用大数据分析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大数据,又被称为海量资源,能够给人们带来更多的帮助。教师在教学中使用大数据,能够增加对学生的了解,知道学生在学习中面临的困境,针对学生的学习问题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发现学习的乐趣,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在大数据中,更容易展示真实的自己,认识到自己的兴趣所在。由此,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课堂上应用信息技术,可以通过利用大数据分析学生的学习兴趣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可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兴趣,合理布局教学课堂,节省教学时间,了解学生内心的想法,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教师还可以汇总学生以往课堂的表现情况,总结学生的学习特点,然后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引导,提供便于学生成长的教学计划。
二、借助幻灯片课件展示学习材料——丰富学生的历史课堂
幻灯片课件能够将学生想要了解的知识以不同的形式展示给学生看,帮助学生摆脱传统课堂的限制,使学生拥有新的学习体验,促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要参与者。教师使用幻灯片课件,可以发挥图片、视频等的作用,将学生需要掌握的内容展示出来,让学生熟悉知识学习的背景,拓展学生的空间资源,让学生看待问题更加全面,丰富学生对学习材料的积累,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学生在幻灯片课件中,能够看到五彩的课堂,获得继续挖掘历史知识的兴趣,走出历史学习的误区,转变自己的学习态度。由此,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课堂上应用信息技术,可以通过借助幻灯片课件展示学习材料,丰富学生的历史课堂。在学习“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时,笔者为了使学生了解书画在我国古代的发展过程,认识到戏曲艺术的魅力所在,在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了幻灯片课件,在幻灯片课件中向学生提供了不同历史时代的书画代表作品和不同流派的戏曲艺术名家,让学生通过幻灯片课件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学生观看幻灯片后,对书法、国画有了基本的认识,熟悉了它们的特点和材料,对其中的代表作品进行了赏析,感受到了书画的艺术价值。学生还聆听了戏曲名家的演唱片段,对戏曲腔调有了一定的辨识能力,能够依据戏曲的发音、声调等来辨别戏曲的流派,提升了自己的文化素养。学生在幻灯片课件中,体会到了历史的厚重感和丰富性,有了进一步探索知识的兴趣。
三、设置微课教学环节——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微课视频更加重视的是学生碎片化知识的学习,能够对学生进行强化指导,解决学生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使用微课视频时,可以先综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再为学生设计教学细节,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历史知识,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学生在微课中能够发现自己较为薄弱的环节,然后开展进一步的学习活动,顺利实现对知识的吸收。由此,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课堂上应用信息技术,可以通过设置微课教学环节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在教学“‘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时,笔者为了使学生了解“三民主义”,认识到“三民主义的历史作用,培养学生健康的历史观念,在教学中为学生播放了七分钟的微课视频,在微课视频中为学生介绍了“三民主义”,介绍了孙中山的事迹,并在学生了解“三民主义”发生、发展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问题:“三民主义”改革在中国实现了吗?为什么没能成功?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积累的知识,展开了问题思考,了解“三民主义”的内容,总结了“三民主义”的作用,客观分析了“三民主义”在中国发展中的阻碍,加深了自己的理解。除此之外,笔者还利用微课视频为学生设置了课堂演练环节,让学生将自己掌握的历史知识灵活运用,以此深化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学生在微课视频中将能够顺利完成系统学习,构建较为完善的知识框架。
四、运用信息技术网站——深化学生的自主实践
信息技術网站存在普遍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学生简易操作就能够获取大量的资源。教师在教学中引领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网站,有助于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产生探索历史背后故事的动力,进而培养学生自主实践的能力。教师引导学生在信息网站中搜集历史资料,了解历史信息,能够坚定学生学习历史的信念,将历史的片面学习扩展为全面学习,懂得在遇到阻碍的时候应该从哪里入手,发挥自己的实践能力。由此,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课堂上应用信息技术,可以通过运用信息技术网站深化学生的自主实践。在学习“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时,笔者为了使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科技创新成果,让学生形成科技创新的意识,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突出学生的自主实践,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了实践任务,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搜集与我国科技成就有关的信息知识,了解我国科技发展的历史资料。学生拿到学习任务后,很快就投身到了资料搜集和整理的学习体验中,知道了我国在载人航天、生物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发展,体会到了亲自动手的成就感。
总之,本文通过利用大数据分析学生的学习兴趣、借助幻灯片课件展示学习材料、设置微课教学环节、运用信息技术网站,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要,丰富了学生的历史课堂,加深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深化了学生的自主实践。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对历史有了丰富的认知,感受到了历史学习的积极意义,不再认为历史是无用的,而是能够主动利用,让历史拥有了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孙甲智.浅析高中阶段影响学生历史学习的因素[J].现代农村科技,2017(10).
[2]丁继华.“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构建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J].华夏教师,2017(08).
[3]陈立生.多媒体环境下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析论[J].华夏教师,2017(07).
[4]刘吉强.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探索[J].中国新通信,2017(18).
(责任编辑 李 芳)
3421500338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