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科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看得见

2021-03-11沈智明

天津教育·下 2021年12期
关键词:初中科学培养核心素养

【摘  要】科学学科教学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拉近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本文结合初中科学教学的具体目标,深入分析了当前初中科学学科教学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优化策略。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现代科学发展中的人文精神与时代价值,从而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助力。

【关键词】初中科学;核心素养;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36-0187-02

Mak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re Literacy of Scientific Disciplines Visible

(Linping No. 5 Middle School, Yuh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China) SHEN Zhiming

【Abstract】The teaching of science subject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students' scientific literacy, cultivate students'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and narrow the distance between knowledge and students. This article combines the specific goals of junior high school science teaching, deeply analyzes the current problems in junior high school science teaching, and proposes targeted education and teaching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The research in this article can effectively increase students’ interest in science learning, cultivate students’ ability to think actively, and enable students to fully realize the humanistic spirit and contemporary value i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cience, thereby enhancing students’ scientific literacy and contributing to their future development.

【Keywords】Junior high school science; Core literacy; Training

初中科學课程是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综合课程。作为一门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与探究意识的学科,科学在初中教学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当前过重的学业负担和升学压力,不少科学教师习惯于使用“题海战术+时间战术”,渐渐忽略了科学教学中基本的科学精神、科学观念的传达,忽略了在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种情况不仅阻碍了学科教育的正常开展,而且严重影响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因此加强对科学教育的研究,大力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当前教育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科学教学目标

(一)有效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

科学学科本身就有探究性,充分尊重科学的性并且让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主动探索,是加深学生对科学认识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可以产生对科学的兴趣,拓宽知识面,对自然科学萌生强烈的研究兴趣,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有效提升学生认知能力

初中学生的认知能力正处于形成阶段,很多涉及自然科学的内容并不在学生的认知范围内。通过科学学科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自然科学的知识,并且对身边出现的自然现象有所了解,从而丰富学生知识储备的同时,也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成就感。

(三)有效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科学精神的内涵非常丰富,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到的科学知识以及其背后的人文精神与思想品格,包括学生在探究科学知识过程中习得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等关系的处理方式方法,均对学生的日常生活有着非常积极的引导作用。学生也能够在科学精神的指引下提高自身的社会参与感与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更加积极地进行科学学习与探索研究。

二 当前初中科学学科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当前背景下,由于过重的升学压力和课业负担,不少教师放弃了“轻负高质”教学模式,仍致力于研究“时间+题海”战术,热衷于“讲授式教学法”的高效与可控,导致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得不到真正意义上的推广。

(二)忽视了课前预习的重要性

预习是学生学习环节中的第一步,也有人将之称为“学习前置”,它是建立翻转课堂的关键环节。成功的预习可以保证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然而,由于不少教师照抄“优秀教案”成果,完全忽视了预习的好处,有些教师哪怕是布置了预习任务,也没能做好及时反馈,导致预习环节名存而实亡。

(三)忽视了学生课堂自主探究,建构知识的能力

科学学科是一门以探究为重点的实践性学科,需要教师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并引导他们在此基础上逐步建构起属于自己的学科知识体系。然而现阶段不少教师为了尽可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一讲到底,以讲代做,以看(视频)代做,忽略了探究本身所需要的“自主性”,削弱了学生自主设计的能力,导致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灌输。

(四)缺少发展性的评价机制

当前的教学过程中,受到教学功利思想的影响,教师的评价更多地停留在甄别式的结果性评价,让部分学生永远处在学习金字塔的塔尖,部分学生永远徘徊在底端。此外,部分教师在评价的方式上也是单一的以成绩分数为准,难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多元化核心素养。

三、培养科学教学核心素养的策略

第一,基础展练:让课前互助预学成效看得见。教师在课前进行小组合作式预学,落实课堂教学基础内容,确保“问题前置”。让同学互帮互助、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开展课前检查与反馈工作,让小组互帮互助的成效看得见,让学困生的进步看得见,展示班级成员的预习成果。

第二,思维展开:让自主合作探究看得见。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式探究学习,让学生的知识和思维看得见,引导小组成员在预习的基础上自主、合作绘制思维导图、概念图、树形图,合作进行实验探究,合作开展项目攻坚,让学生自主建构学科知识整体框架,让知识形成、思维的过程看得见,也让同学之间的合作共赢、互补共进看得见。

第三,課堂展演:让学生文化素养看得见。教师应通过让小组不同层次的学生代表上台展示合作学习的成果,讲解学科知识框架的形成过程,或者讲解题目的解题思路,接受其他组学生的质疑和提问。让学生掌握的知识得到充分展示,也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淬炼。例如笔者在讲解“大气压”一课时,针对挂钩为什么能被“吸”在墙壁上这一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动手感受挂钩在墙上粘牢到“挤光空气”到“气体减少”到“气压减小”直到“压牢”这个过程,在此过程中验证了自己的科学猜想,获得了学习成就感。

第四,成果展示:让核心素养显性化、看得见。没有持续稳定的评价策略就没有恒定的学习激情,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建立持续稳定的评价机制尤其重要。教师可通过基于个人兴趣的“乐豆”评价、基于课堂参与的“金榜”评价、基于个人成长的“头衔”评价、基于团队合作的“搭挡”评价、基于家校合作的“乐桃”评价等一系列的评价机制,对学生的合作学习、个人成长、课堂参与度、学习勤奋度、家校合作度等现状进行综合评价,并将这些评价结果与学生期末评优直接挂钩,确保评价的有效性,让学生的各种核心素养显性化。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看出,要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师就要从多个层面入手,改变科学教学的方式方法,丰富科学教育内容的深层内涵,不断优化教学活动与教学方式,从而有效帮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获得更加深层次的感悟,了解科学思想与科学精神的价值,在日常的生活与学习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积极参与科学课程。相关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科学教育在学生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李娟.STEM教育理念下初中科学拓展性课程的实践研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1(14).

[2]孔力奋.初中科学课程教育教学创新发展分析[J].试题与研究,2020(35).

作者简介:沈智明(1966.10-),男,汉族,浙江余杭人,本科,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科学教育、学校教育管理。

(责任编辑  范娱艳)

3840500338293

猜你喜欢

初中科学培养核心素养
微课不微
浅谈初中科学问题化教育模式的开展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