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能力目标下小学语文阅读课的教学探索

2021-03-11石慧娇

天津教育·下 2021年12期
关键词:阅读课小学语文

石慧娇

【摘  要】本文着眼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际情况,利用文献研究法、调查法,紧密结合笔者实际教学经验,提出几点基于能力目标下开展小学语文阅读课的教学策略,希望可以借此文和业内同仁展开有效交流,以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水平得到共同提升。

【关键词】能力目标;小学语文;阅读课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36-0108-02

Teaching Exploration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Reading Course Based on Ability Target

(Qingdao Licang District Second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 Shandong Province, China) SHI Huijiao

【Abstract】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using literature research methods, survey methods, and closely combining the author’s actual teaching experience, and proposes several teaching strategies for carrying out primary school Chinese reading classes based on ability goals. I hope that this article can have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with colleagues in the industry, so as to promote the common improvement of the level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Keywords】Ability target; Primary school Chinese; Reading class

一、小學语文阅读课教学能力目标

(一)阅读理解能力目标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是教学主要目标之一。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可以让学生有效识别、提取阅读有效信息,并对此类信息进行整理、分析,与此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推测、评价阅读文本内容。除此之外,学生阅读是认识文本、认识世界的过程,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还可以拓宽学生学习视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二)语言表达能力目标

语言表达能力包含口头语言、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两种类型,学生能否在沟通交流、思想表述中做到用词准确、表达连贯,能否在写作中做到标点准确、结构合理、修辞得当,是衡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指标。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对于促进学生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思维发展能力目标

小学是学生从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的关键阶段,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思维发展能力,具体包含独立思考能力、事物观察分析能力、发散思维能力、联想思维能力等,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着重提高学生思维发散性、深刻性,并针对学生思考问题作出及时反馈。

(四)文化感受能力目标

文化感受能力主要是小学生对传统文化、外来文化的感受能力,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不同阅读文本蕴含差异化文化内容,小学语文教师应尊重文化多样性,引入丰富文化教学内容,提高学生文化感受能力,借助文化教学内容,培养学生道德品质,拓宽学生学习视野。

二、基于能力目标下小学语文阅读课的教学特点

能力目标下的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特点为:1.文本性。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保证培养学生能力的一系列举措围绕阅读文本内容,如故事文本、诗歌、儿歌等,不可脱离教材教学。2.情境性。小学语文教师应针对阅读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生动教学情境,帮助小学生理解阅读文本,激发小学生自主阅读兴趣,让小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应用个人所掌握学习能力,获得成功体验。3.发展性。小学语文教师应明确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水平是不断变化的,小学生个人也是不断成长的,只有遵循发展性原则,考量学生“最近发展区”,针对学生变化不断调整能力目标培养策略,才能保证阅读教学效果,实现能力发展目标。

三、基于能力目标下小学语文阅读课的教学策略

(一)树立正确教学理念

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课教学过程中首先应树立生活化教学理念,针对小学生认知水平、生活经验,带领学生开展生活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能力发展;其次,小学语文教师应树立以学生为本教学理念,一方面,给予学生充分自主学习时间、空间,让学生开展探究学习活动,获得阅读情感体验,另一方面,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提问、自主探究,促使学生发散思维;最后,小学语文教师应树立立德树人教学理念,在阅读教学中融入德育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培养学生道德品质。除此之外,小学语文教师还应不断提高自我教学修养、专业素养,为教学策略实施、调整奠定基础。

(二)革新阅读教学方法

1.阅读理解能力教学。首先,小学语文教师应整理语文知识体系,对阅读文本做到充分理解,使用思维导图等工具细致划分语文知识,并融入课外教学内容;其次,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针对学生差异因材施教;最后,小学语文教师应创新教学方法,针对不同学生,可以使用重点阅读教学方法、对照阅读教学方法、批注阅读教学方法等,并组织学生开展阅读理解训练活动、测验活动,锻炼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让学生深度理解文本内容。

2.语言表达能力教学。为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首先,小学语文教师应积极组织学生开展阅读交流活动,为学生构建沟通交流平台,让学生在课堂上分享个人喜欢的故事、阅读感受,或是组织学生开展演讲比赛活动、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在交流中获得学习成长,例如,在《落花生》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就可以向学生提出“作者写了哪几件事?”等问题,并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帮助学生在沟通中找出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的段落,并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其次,小学语文教师应组织学生开展阅读训练活动,在阅读教学中,可以为学生布置续写、仿写、写读后感任务,针对学生作品,教师可提供反馈指导,如标点符号运用、修辞手法运用等,提高学生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

3.思维发展能力教学。为培养学生思维发展能力,首先,小学语文教师应在阅读教学中创设生动教学情境,如多媒体教学情境、角色扮演教学情境、生活教学情境等,让学生在生动情境中发散思维,养成思考习惯,例如,在《自相矛盾》的教学过程中,教師就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演绎阅读文本故事,引导学生在角色扮演中思考文本蕴含哲理;其次,小学语文教师应积极组织趣味阅读活动,如辩论会活动、编故事活动等,让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增强个人逻辑思维能力。

4.文化感受能力教学。为培养学生文化感受能力,首先,小学语文教师应在阅读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内容,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培养学生文化自豪感与民族自豪感;其次,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中引入西方文化内容。例如,在《金字塔》阅读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延伸西方文化遗产与中国文化遗产知识,增长学生学识与见解,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文化感受能力。

(三)完善教学评价机制

完善教学评价机制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能力目标达成情况,进而调整阅读教学策略。首先,小学语文教师应围绕学生能力目标构建阅读教学评价机制,评价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维发展能力与文化感受能力;其次,小学语文教师应采用多元教学评价形式,结合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既要在阅读课堂教学中及时评价学生学习状态、能力发展情况,也要在阅读教学完成后对学生进行测试评价,考查学生能力应用水平;最后,小学语文教师应组织多主体评价,融合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与社会评价,让学生清晰了解个人能力发展水平。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通过树立正确教学理念、革新阅读教学方法以及完善教学评价机制的主要策略,可以有效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维发展能力与文化感受能力,以完成基于能力目标的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任务,促进学生未来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贺恒献.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初探[J].读写算,2020(09).

(责任编辑  袁  霜)

3080500338268

猜你喜欢

阅读课小学语文
交互式教学在英语专业阅读课改中的应用研究
我们的书到了
初中英语文学小组合作阅读课例探究
人教版英语阅读课教学设计 必修三?Unit 4 How Life Began on the Earth
阅读课该怎样上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