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下高年级语文作文教学指导分析
2021-03-10何永生张西安
何永生 张西安
摘 要:随着时代在进步,我国也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作文教学工作。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学模块,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不但能够加强学生的文字运用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本文重点分析了基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下,高年级语文作文教学指导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生活教育理念;小学高年级;语文作文指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05-004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05.024
当前,许多学生在写作时都会出现脱离实际的问题。这是由于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过分注重作文的形式,而忽略了学生对作文意识和情感方面的培养,导致学生的作文内容脱离了现实生活。那么,如何才能够基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下进行高年级语文作文的教学指导呢?下面我来谈谈我的看法,希望可以促进学生成长,培育学生语文学科素养和写作能力。
一、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下语文作文教学指导的意义
习作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一直都是关注的热点。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却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若不能够得到妥善的解决,就会影响学生的写作水准,从而阻碍了小学作文教学的有效发展。尤其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来说,刚处于启蒙的重要时期,对外界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所以他们写出的作文应该是真实有趣的。
但从实际的教学情况来看,并不是如此,许多学生对写作兴趣不高、内容空乏、缺乏情感的问题频频发生。甚至有些学生为了迎合老师,在写作时抛弃了自己的真实生活感受。而将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引入到实际的高年级语文作文教学后,则能够有效地改善这方面存在的问题,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就是要能够基于生活实际而进行,教师若能够依照陶行知老先生的教育思想来融入到实际的语文教学课堂中,则可以让“生活作文”变得更加突出,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培养他们热爱生活、关心生活的好习惯[1]。除此之外,这种有效的生活作文教育策略,还能够促进他们的语言发展,让实际的生活观念深入到思想中,写出更加真实的作文,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
二、高年级语文作文的教学现状分析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对于写作的基本框架,在一定程度上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且能够具备相对的写作能力。但从实际的写作成果来看,学生的作品大多存在同样的问题。不是句式简单,就是作品的内容空洞,不赋有真实的情感。而具体造成学生这种写作现象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谈论。
1.教师方面的原因。教师方面的原因主要是从三个方面说起。首先是教师本身缺乏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导致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缺乏明确的思想作指导,而学生的写作内容理论与实际分离。从实际的了解中,我们能够得知,现代小学的校园中大多数都是比较年轻的教师,而这些老师对理论知识并不感兴趣,其原因是他们觉得理论和实际会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不需要将理论引入到实际的小学作文教学中[2]。除此之外,对于一些学校的老教师来说,这种“生活作文”的话题更是不熟悉,更不用说能够把生活与作文的内容联系起来。其次是教师自身的写作能力较弱的问题,这种现象多发生于农村的小学中,由于农村的小学师资力量短缺,许多教师都是从城市中来的新教师,这些教师也大多刚从学校毕业,导致自身的教学经验并不是很高。再者对于农村孩子的实际情况并不是很熟悉,就会导致在习作指导方面变得盲目和缺乏。最后是教师评改方式单一的问题。对于作文的评改,许多教师采用的都是“全收略改”的方式,尤其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这种屡见不鲜的评价术语,让学生不仅不能够了解到自己在写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甚至会让学生对这些评语不感兴趣,逐渐失去对作文的学习兴趣。
2.学生方面的原因。从实际的调查情况来看,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也有很多,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学生的生活单一,对写作的兴致不高。由于小学阶段的孩子年龄还尚小,对于外界事物的接触并不是很多,每天生活的环境主要局限于家庭和学校里,导致人际关系也极其简单。尤其针对农村的孩子来说,生活环境、地域差异的原因都会影响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其次,是缺少真情实感,脱离实际的生活,文字所要展示的就是自己的所见所闻,更是自己亲身体验的一种表现。但对于一些农村的学生来说,缺乏生活体验,丢失与大自然接触的机会,就会让自己的写作内容变得缺少真情实感。甚至有些学生在自己情感抒发的发面,都会选择套用一些空话、大话与实际联系不大的句子来相关联,这种胡编乱造的作文不仅不能够表达出自己真实的情感,还会导致写作的水平不断下降。最后,是由于学生自身掌握的素材知识较少,写作对学生素材掌握的要求很高。但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素材的掌握仅仅依靠教师上课的内容。在课外,学生没有相关的阅读书籍,那么就会导致对于作文,學生无从下笔、无话可写。又或者学生写出来的作品十分枯燥、缺乏一定的修饰语言[3]。
3.家庭方面的原因。家庭的教育对于学生来说必不可少,特别是对于一些农村学校的学生来说,家庭的教育更是不可或缺。但从具体的情况来看,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家庭教育并不是十分理想,大部分家长由于从小缺乏教育,导致整体的素质偏低,不仅不会指导,还有些家长忙于生计,忽略了孩子的教育问题。不仅如此,还有一些家长只看学生的学习成绩,成绩代表了一切,不管孩子学习的过程,有的只是口头上的重视,但对于思想上更多的是轻视和忽视。
三、基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下高年级语文作文教学指导的有效策略
1.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优化高年级语文的作文教学。陶行知先生曾强调过,要能够引导学生到自然和生活实践中求得知识,才能够加强学生发展自身的情感和个性。高年级的语文作文,对于低年级的作文来说,更加需要专业的指导。而这种专业的指导不仅需要教师自身具备专业的作文能力,更需要跟上时代的变化,转变自身传统的教学思想。尤其是对于农村高年级的小学作文教学来说,教师应该要能够转变教师为主导地位的教学模式,放弃“满堂灌”的教育思想,让学生可以在写作的过程中发挥自由空间,通过教育生活化,让抽象的写作知识能够利用生活的实例表现出来。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要能够减少对学生作文技巧的培养,而是要引导学生能够走进实际的生活中,去培养自身对生活的认识,从而引进自己的作文中,让作文变得更加真实、有趣。茅盾曾说过“身边应该时时刻刻都要有一支笔和一本本子,无论走到哪里都可以将自己的所见、所听、所闻及时地记录下来”,而教学也是如此,教师要能够把握好学生实际的生活情况、写作水平,通过有效的观察,引入有趣的教学模式,转换传统的教育观念,让学生能够在正确的教学理念中,提高自身对习作的兴趣,从而有效地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
2.构建有效的生活情境,促进学生对生活作文的理解。实践是人们获取知识经验的重要途径。尤其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在写作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思维混乱的现象,这是由于这些学生对生活的认识不够完善,所以在写作的过程中就容易出现凌乱感,从而让文章变得更加的空乏。所以,在小学高年级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就要能够为学生构建一个有效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能够深入实际的生活环境中去感受不一样的情感,并将这些情感能够融入到实际的写作中,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对生活的理解,而不是“强拉强拽”地将各种碎片化的知识凑在一起。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就可以通过一些活动的组织,促进学生去体验生活去感受生活。教师可以通过组织班级“跳蚤甩卖市场”的活动,让学生能够带上自己的闲置书籍,来与班级的学生进行交换,每个学生可以为自己的书籍撰写“推荐宣言”,随后教师在交易活动完成后,就可以布置一些相关的阅读任务,让学生可以在相互的沟通和阅读中撰写自己的读后感,而教师则在教学的最后环节,通过有效的时间来讲解学生的读后感,详细地将学生的思路、逻辑进行有效的整理。通过这样的方式,有效地促进学生对生活作文的理解,在未来的写作中,能够提高自身文章的真实性[4]。
3.通过家校共育的模式,加强学生对生活素材的积累。好的作文必须要有好的素材,所以想要能够加强学生的作文水平,首要的任务就要能够加强学生对素材的积累。但是对于农村孩子来说,阅读资料的匮乏,让学生的素材不能够有效地积累,那么教师就可以通过引入生活的方式,让学生从生活中去感受,去发现美,去积累对应的素材,而这种生活的素材也是需要家长的鼎力配合。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就可以通过家校共育的方式来让学生了解更多与生活相关的素材。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关于生活类的主题如“陪妈妈买菜”,并呼吁学生的家长能够配合学生的活动,带领孩子一起感受与父母一起买菜的过程,并让孩子及时写出当下自己的感受。而这种有趣的素材积累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仅能够让学生积累相关的作文素材,还能够提高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加强自己文章的真实性。
总而言之,教师在实际的习作教学过程中,要能够合理地利用身边的资源。融入陶行知生活教育的指導思想。通过有效的方式让学生能够融入实际生活,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中激发对语文作文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地提高自身的作文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胡雯.蓦然回首识字却在寻常生活处——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给识字教学的启示[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4):112.
[2]王云平.将传统文化教育引入学生的“实际”生活——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思考[J].汉字文化,2019(23):70.
[3]范翠萍.模拟生活场景提升写作教学质量摭探[J].成才之路,2019(14):89.
[4]鲍宗武.“作文先导式”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7(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