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肝安神法对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与Epworth困倦评分的影响
2021-03-10何琼
何琼
(辽宁奉天中医院脑病科,辽宁 沈阳 110000)
失眠症属于临床上常见疾病,现阶段随着人们生活和工作压力的增加,失眠症已经逐渐成为一种严重威胁人们身心健康的疾病综合征。导致发病的因素较多,失眠症以夜间难以入睡、睡眠时间短、白天疲劳无神等为主要特点[1]。患者长期睡眠不足,会导致心理负担增加,诱发焦虑、抑郁等诸多不良情绪,如此往复,形成恶性循环。在中医范畴中,对失眠症的治疗需按照调节脏腑功能、调节气血运行的原则进行。若失眠症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诱发多种严重并发症、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旨在探讨养肝安神法对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与Epworth困倦评分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失眠症患者96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 例。对照组中男 27 例,女 21 例;年龄25~72 岁,平均(47.6±10.3)岁;病程1~15 年,平均(7.6±2.1)年。观察组男28 例,女20 例;年龄27~70 岁,平均(46.6±12.3)岁;病程1~17年,平均(8.2±1.8)年。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签署知情书。本研究已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颁发的《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2]中关于失眠症的诊断标准;病历资料完整;依从性较高。排除标准:合并存在肝、心、脑、肾等器质性疾病;合并精神疾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艾司唑仑(北京益民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1098)口服治疗,每次1~2 mg,睡前服用,每天1次,连续用药1个月。观察组采用酸枣仁汤随症加减治疗。酸枣仁组方为:酸枣仁20 g,茯苓、知母、远志、川芎、黄芩、柴胡各10 g,人参、甘草各6 g。每天1剂,水煎,分3次口服。观察组患者用药同期接受针刺治疗,取穴为三阴交、太冲、神门、百会、神庭,两侧交替取穴治疗,连续治疗1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采用PSQI量表、Epworth困倦评分方式,分别在治疗前和疗程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PSQI 量表总分为7 分作为睡眠质量判定界值,总分>7分者可确诊为失眠。PSQI减分率计算标准[3]为:PSQI 减分率=[(PSQI 治疗前评分-PSQI 治疗后评分)/PSQI治疗前评分]×100%。以PSQI减分率为标准,将疗效分成痊愈、显效、有效、无效等级别。其中痊愈:PSQI减分率≥75%,显效:PSQI 减分率 50%~74%,有效:PSQI 减分率25%~49%;无效:PSQI 减分率<25%。治疗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②比较两组治疗前后Epworth困倦评分,评分越低表示困倦程度越轻。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effective treatment rat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2.2 治疗前后两组Epworth 困倦量表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Epworth 困倦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Epworth困倦评分比较(±s,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results of Epworth sleepiness sco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scores)
表2 治疗前后两组Epworth困倦评分比较(±s,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results of Epworth sleepiness sco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scores)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P值例数48 48治疗前30.24±4.98 30.45±5.01>0.05治疗后12.57±3.32 19.33±4.67<0.05 P值<0.05<0.05
3 讨论
在中医学范畴内,失眠症属于“不寐”,临床治疗以“心主神志”失常而立论,辩证治疗按照虚实分成两类,以虚证较多[4-5]。实证多因邪火扰心、痰火扰心、心神受扰等造成,虚证包括心阴虚损、心肾不交、心脾两虚等证型。目前关于“肝藏魂”理论对于失眠症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尚无统一定论,缺乏足够的认识。
“肝主藏血,血舍魂,肝藏魂”,这一说法不但能对失眠症的发生病理机制进行补充,且对于指导临床治疗也具有重要意义。现代研究发现,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和工作节奏的不断加快,日常生活中来自多个层面的压力日益增加,使失眠症的临床发病率逐年升高,患者多会表现出情绪变化、精神刺激等,因此,重视从肝论治失眠症的意义显著[6]。
尽管失眠症的发病因素较多,但多以情志或气血亏虚等内伤因素为主,造成肝、心、肾阴阳失调、气血失和,综合本病病机,多以心肝血虚、情志抑郁、心神失养为主。因此,本研究主张采用养肝安神手段对失眠症患者展开治疗,给予酸枣仁汤随症加减配合针刺治疗。酸枣仁汤组方中,酸枣仁、当归作为主药,用以养血疏肝,人参、茯苓以及远志则用以养心安神,配伍川芎、柴胡,用以调畅气血、疏肝解郁,知母、黄芩滋阴润燥,甘草可调和诸药。本方充分体现出“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的治疗原则[7-8]。
另外,针灸在失眠症的治疗中广泛应用,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较小,深受患者青睐。本研究中采取针药合用的方式,针助药力,以达到补血柔肝、养心安神的效果,药助针效,以达到调畅气血、通达全身的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Epworth困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与相关文献[9-10]报道结果相似,由此证实,通过养肝安神法对失眠症进行治疗,具有显著改善睡眠质量,降低Epworth困倦评分的作用。
综上所述,肝安神法治疗失眠症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睡眠质量,降低Epworth 困倦评分,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