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的预防与管理

2021-03-10李艳杰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重性肇事精神疾病

李艳杰

广东省阳江市公共卫生医院,广东阳江 529500

当下,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面对日益严峻的竞争压力,人口和家庭结构正发生着显著的变化,精神卫生难题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是社会面临的重点难题[1]。重性精神疾病属于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本病种类丰富多样,包括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疾病、分裂情感障碍等。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往往要面对极大的心理压力,不仅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创伤和痛苦,也给社会增添了一定的负担[2]。由于精神疾病患者缺乏自知力,肇事肇祸时有发生,据相关数据显示,在我国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的发生率约为30%,其中纵火发生率约为2.5%,其他危害社会治安发生率为19%[3],一系列肇事肇祸行为给自身、家庭及社会带来一定的危害性。因此,我国需加强对精神疾病的治疗与管理,杜绝或减少肇事肇祸的发生[4]。基于此,本研究随机选取2013年1月至2020年1月广东省阳江市公共卫生医院(我院)精神科收治的1400例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分析,旨在探讨患者肇事肇祸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以提出合理的防治对策,减少肇事肇祸事件的发生,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3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精神科收治的1400例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18~82岁,平均(75.55±18.32)岁。

1.2 方法

对当地地区医院治疗精神疾病的医生进行统一培训,依照《行为异常人员线索调查清单》对疑似患者展开调查,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制定的《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规范》(2018年版)[4]来确定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登记上报,由精神科专业执照医生来对患者进行诊断并确诊,诊断标准参照《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3版)[5]。调查问卷包括以下几个内容:①有过精神疾病住院史,目前在家;②被锁在家,认定精神异常;③胡言乱语,行为异常,妄想他人看不见的人和事情;④自言自语,表情古怪;⑤在公众场合衣衫不整,行为异常;⑥疑心重,被害妄想;⑦话多,乱跑,管闲事等;⑧对他人过于冷淡,沉默寡言;⑨自杀自残等。

1.3 观察指标

观察统计1400例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精神疾病患者引发肇事肇祸行为的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本研究数据展开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精神疾病患者发生肇事肇祸影响因素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1400例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一般资料

1400例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中,31~49岁的精神疾病患者较多,68.00%的精神疾病患者为未婚;大部分患者的学历偏低,在所有患者中,罹患精神分裂症的患者较多。见表1。

2.2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是否发生肇事肇祸资料比较

1400例患者中,肇事肇祸发生1243例(88.79%);无肇事肇祸发生157例(11.21%),其中不同性别、年龄、文化水平、服药依从性、疾病诊断类型的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婚姻状况患者的肇事肇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1400例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一般资料

表2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是否发生肇事肇祸资料比较 [n(%)]

2.3 精神疾病患者发生肇事肇祸的影响因素分析

据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男性、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障碍疾病是肇事肇祸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癫痫所致精神障碍、年龄18~39岁、服药依从性好是预防肇事肇祸的保护因素(P<0.05)。见表3~4。

表3 多因素赋值表

表4 精神疾病患者发生肇事肇祸的影响因素分析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健康情况得到了显著地改善,死亡率下降。但由于社会的转型,各种社会矛盾层出不穷,人们的精神健康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精神疾病也可对人类的生命健康造成一定的威胁[5]。同时,精神疾病现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当前,全球患有精神疾病者约为4.5亿人[6],大约为全球疾病负担的11%[7]。据相关调查显示,精神疾病位居我国疾病总负担的首位,约占全球疾病总负担的20%[8-9]。

在我国,约有1600万人患有严重精神疾病[10],部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具有危害社会的行为,据显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引发的肇事肇祸事件约占所有伤害事件的10%[11-12]。本研究结果显示,1400例精神疾病患者中,约有88.79%的患者存在肇事肇祸行为,提示当前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发生率较高,需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肇事肇祸患者大多数为反复复发,60%以上的患者发病2~4次,仅有9%的患者为首次发病,这些患者肇事肇祸发生率较高,而影响肇事肇祸发生的原因颇多,有研究显示,肇事肇祸多发生在年轻精神疾病群体,还有研究认为学历低的精神疾病患者更易产生肇事肇祸行为,而本研究对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水平、疾病诊断类型及服药依从性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年龄18~39岁、精神分裂症、癫痫所致精神障碍、分裂情感障碍疾病及服药依从性均是引发肇事肇祸的独立影响因素。提示可能是由于男性的身体构造和心理压力与女性不同,容易产生暴力行为,进而发生肇事肇祸行为[13],也因精神分裂症及精神发育迟缓的比例较高,患者经济水平也相应低下,造成就医不及时[14],易反复产生肇事肇祸行为,同时也与家属缺乏对精神疾病的了解有关。针对上述患者,相关政府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以预防和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肇事肇祸行为,具体对策有以下几点[15-17]:①加强精神卫生知识的宣传。借助知识讲座、演讲等形式向当地居民及常住人口普及精神卫生方面的知识。②培养优质的人才。对持有精神专科执业医师展开培训,提高精神医师的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同时优化服务,不仅要提高服务的连续性,还要确保服务水平的整体性。③完善精神卫生法律法规。制定与精神卫生实际相符的法律法规,使精神卫生服务得以规范,确保精神疾病患者的切身利益,维护其人格与尊严不受他人侵犯。

综上所述,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肇事肇祸行为发生率较高,男性、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障碍是引发肇事肇祸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18~39岁、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服药依从性好是预防肇事肇祸发生的保护因素。故有关部门通过加强精神卫生宣传、培养专业的精神科人才、规范精神卫生法律法规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以预防和管理肇事肇祸行为的发生。

猜你喜欢

重性肇事精神疾病
无限追踪
轻型精神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社区综合管理对重性精神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无形”的病痛——关怀精神疾病人群
打猎误伤老农肇事逃逸被公诉
肇事逃逸?休想——汽车事故防逃逸监测系统
3 当我们失去健康:精神疾病
驾驶员擅自偷开公车肇事公司仍需担责
长沙市重性精神疾病社区药物治疗的安全性研究
社区康复管理模式在江北区重性精神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