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肾衰泄浊汤及其拆方对UUO大鼠VEGF/VEGFR信号通路的影响

2021-03-10万鸣宏罗富里江坚青魏志鑫晏子友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方组肾衰肾小管

万鸣宏 罗富里 江坚青 魏志鑫 晏子友▲

1.江西中医药大学,江西南昌 330000;2.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内科,江西南昌 330004

肾间质纤维化(RIF)是大部分慢性肾脏病发展到尿毒症时均会出现的病理表现。其形成与周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PMT)有关,肾脏损伤使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被激活,周细胞持续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化,形成肾间质纤维化[1]。其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主要见于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中,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A(VEGFA)则可刺激内皮细胞有丝分裂和细胞迁移[2]。PMT过程使细胞外基质(ECM)持续累积,最终结果导致正常肾脏结构被破坏[3]。α-平滑肌激动蛋白(α-SMA)的表达与ECM的增多呈正相关,且为周细胞的标志性分子[4]。慢性肾脏病的中医病因可归结于虚、湿、瘀、毒[5],肾衰泄浊汤是以通腑泄浊化瘀为法而制成的中药复方,可能通过抑制VEGF信号通路的激活,进而改善肾功能。因此,本研究通过观察肾衰泄浊汤及其拆方对UUO大鼠模型中α-SMA及VEGF/VEGFR信号通路分子蛋白表达的影响,探究肾衰泄浊汤及其拆方对RIF可能的治疗途径,为中药治疗肾纤维化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分组与造模

取144只SD雌性大鼠[SPF级,合格证号:SCSK(浙)20170001,购于浙江省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体重180~200g,适应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 6组:(1)假手术组、(2)模型组、(3)肾衰泄浊汤组、(4)补虚方组、(5)袪邪方组、(6)贝那普利组,每组24只,常规分笼饲养。UUO动物模型参考文献[6]制作:实验大鼠于手术前12h 禁食、不禁水,术前称重,然后腹腔注射5.0%水合氯醛(10 ml/kg体重),待大鼠麻醉后,俯卧固定于手术台,行左侧输尿管结扎术,假手术组只作分离。

1.2 药物及试剂

肾衰泄浊汤组[生大黄10 g(后下)、巴戟天10 g、生黄芪30 g、丹参15 g、蒲公英15 g、槐花10 g、生牡蛎 30 g]、补虚方组(生黄芪 30 g、巴戟天 10 g)、袪邪方组 [生大黄 10 g(后下)、丹参 15 g、槐花 10 g、蒲公英15 g、生牡蛎30 g]。所有三种中药(均来自江西中医药大学中药饮片厂)常规水煎,浓缩成如下剂量:每毫升含0.8 g生药量,每袋150 ml,真空密封包装,存于4℃冰箱。

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提供HE 染色试剂盒、Masson染色试剂盒、DAB 显色试剂盒;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磷酸缓冲液(PBS)。盐酸贝那普利(洛丁新,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规格:10 mg/片,H2003014)。

1.3 治疗方法

术后第3天,中药治疗组大鼠按10倍于临床用药剂量(即成人剂量10倍)折算为等效剂量给药,即(3)(4)(5)组分别按 0.8 g/ml 肾衰泄浊汤、补虚方、袪邪方浓缩剂给药,剂量均为8.0 g/(kg·d)灌胃;(6)组大鼠贝那普利 1.5 mg/(kg·d)灌胃,假手术组、模型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术后第7、14、21天给药,2 h后腹主动脉取血并处死,将血液滴入含0.4 ml,4% EDTA-Na2抗凝管中,离心250 g×10 min并分离血清,于-20℃冰箱保存。

1.4 检测方法

1.4.1 肾组织学检查 肾组织标本经4%福尔马林液、石蜡处理后制成约4 μm 厚切片,行HE及Masson染色。取一块经2.5%戊二醛、1%锇酸固定,Epon812、醋酸铀-枸椽酸铅处理后的0.5 mm3肾髓质组织,电镜(H-600 型)观察肾组织每个时间段变化。

1.4.2 HE及Masson染色 肾脏组织行HE染色后,根据肾脏损伤指数观察指标(肾小管扩张、肾小管萎缩、肾小管上皮空泡变性等)。每张切片随机选取10个互不重叠的皮质处肾小管视野(×400倍),每只大鼠选5张组织切片,按参考文献[7]Banff分级计分(0~3分),取平均值。肾脏组织行Masson 染色,每只大鼠选取5张组织切片,每张切片随机选10个互不重叠的皮质处肾小管间质视野(×400倍),根据文献[1]视野中胶原染色阳性面积占整个视野面积的百分比评分(0~4分),计分完成后取平均值。

1.4.3 肾组织蛋白表达 Western blot 法测定术侧肾脏组织匀浆α-SMA、VEGFA、VEGFR2蛋白的表达。

1.5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计数资料比较采用方差分析,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大鼠肾组织病理变化

光镜下,假手术组无明显病理变化。术后第7天,观察各组组织主要为炎症和坏死病变;术后第21天,模型组组织较其他组纤维化、炎症程度更严重,且正常肾脏结构丧失,可见部分钙化甚至坏死。中药治疗的三组及贝纳普利组表现优于模型组,可观察到肾组织结构清晰,肾小球病变不明显,可见不同程度炎症细胞浸润;其中肾衰泄浊汤组病变相对其他治疗组较好。电镜下,UUO大鼠造模后术侧肾小管间质出现成纤维细胞,且细胞核固缩、线粒体嵴消失、肾小管基底膜增厚,胶原纤维排列规则;第14天见少量胶原纤维,肾小管间质胶原纤维明显增多;第21天肾小管间质开始出现大量胶原纤维,且肾小管上皮细胞出现明显细胞核固缩。经治疗后上述表现有所改善,肾衰泄浊汤组改善较其他组明显。

2.2 各组大鼠术侧肾脏HE评分和Masson评分

假手术组大鼠第7、14、21天HE评分、Masson评分无明显变化。模型组大鼠第7、14、21天HE评分和Masson评分较假手术组升高明显(P<0.05),各治疗组第14、21天 HE评分和Masson评分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肾衰泄浊汤组第21天 HE评分和Masson评分明显低于其他三个治疗组,祛邪组第14、21天HE评分和Masson评分明显低于补虚方组(P<0.05)。见表1。

表1 各组大鼠HE评分和Masson评分(±s,分)

表1 各组大鼠HE评分和Masson评分(±s,分)

注:与同时段模型组及各治疗组比较,△P<0.05;与同时段各治疗组比较,#P<0.05;与同时段不同治疗组比较,*P<0.05;与同时段祛邪方组比较,※P<0.05

组别 天数 只数 HE评分 Masson评分假手术组 7 8 0.21±0.12△ 0.34±0.11△14 8 0.23±0.11△ 0.34±0.12△21 8 0.24±0.12△ 0.32±0.16△模型组 7 8 1.69±0.56# 1.61±0.42#14 8 2.42±0.53# 2.20±0.47#21 8 2.86±0.43# 3.46±0.33#肾衰泄浊汤组 7 8 1.11±0.23* 0.74±0.22*14 8 1.52±0.33* 1.02±0.32*21 8 1.06±0.18* 1.13±0.45*祛邪方组 7 8 1.32±0.29 0.83±0.18 14 8 1.59±0.34 1.22±0.39 21 8 1.22±0.28 1.35±0.28补虚方组 7 8 1.33±0.32 0.88±0.18 14 8 1.61±0.37※ 1.25±0.49※21 8 1.31±0.14※ 1.53±0.34※贝那普利组 7 8 1.34±0.33 0.87±0.19 14 8 1.67±0.32 1.23±0.42 21 8 1.22±0.31 1.37±0.41

2.3 各组大鼠肾组织α-SMA、VEGFA、VEGFR2蛋白表达量比较

假手术组大鼠可见少量α-SMA、VEGFA、VEGFR2蛋白表达。建立UUO模型后各组大鼠α-SMA、VEGFA、VEGFR2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并随着时间增长逐渐上升。在第14天时各治疗组蛋白表达较模型组稍有升高 (P<0.05);在第21天时,各治疗组大鼠 α-SMA、VEGFA、VEGFR2蛋白表达量较模型组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补虚方、祛邪方组VEGFA蛋白表达稍有提升(P<0.05);第21天时,补虚方组α-SMA蛋白表达较祛邪方组稍有下降(P<0.05),肾衰泄浊汤组与其他治疗组比较,α-SMA、VEGFA、VEGFR2蛋白的表达量下降更明显(P<0.05),表明肾衰泄浊汤的治疗效果优于其他组。见图1、表2。

图1 各组大鼠α-SMA、VEGFA、VEGFR2蛋白表达的比较

表2 各组大鼠UUO模型中Western blot检测各个蛋白指标相对表达量(±s)

表2 各组大鼠UUO模型中Western blot检测各个蛋白指标相对表达量(±s)

注: 与同时段模型组及各治疗组比较,△P<0.05;与同时段各治疗组比较,#P<0.05;与同时段不同治疗组比较,*P<0.05;与同时段祛邪方组比较,※P<0.05

组别 天数 只数 α-SMA VEGFA VEGFR2假手术组 7 8 9.38±0.05 7.92±0.06 4.17±0.05 14 8 8.82±0.07△ 8.32±0.06△ 2.93±0.07△21 8 8.62±0.04△ 10.12±0.05△ 7.32±0.06△模型组 7 8 9.03±0.04 9.53±0.06 3.46±0.07 14 8 16.32±0.04# 8.91±0.04# 5.73±0.08#21 8 25.08±0.06# 22.02±0.07# 13.93±0.07#贝那普利组7 8 9.47±0.05 9.22±0.06 4.37±0.06 14 8 17.87±0.06 10.24±0.04 12.67±0.07 21 8 24.59±0.04 20.32±0.07 13.11±0.07肾衰泄浊汤组7 8 9.61±0.04 9.53±0.06 4.82±0.05 14 8 16.56±0.06 12.42±0.06 13.19±0.05 21 8 24.08±0.06* 18.54±0.06* 12.29±0.08*补虚方组7 8 9.83±0.06 9.80±0.06 5.55±0.04 14 8 20.77±0.06 11.79±0.06 14.07±0.06 21 8 24.63±0.05※ 22.87±0.06 13.06±0.06袪邪方组7 8 9.81±0.05 10.61±0.06 5.18±0.05 14 8 20.22±0.07 11.37±0.05 13.63±0.06 21 8 24.74±0.06 23.28±0.06 13.84±0.07

3 讨论

随着慢性肾脏病发病率的提升,RIF患者的数量也在逐渐提升[8]。故如何延缓RIF进程已成为当代研究热点。纤维化与数个生长因子及信号通路有关,如何抑制生长因子及信号通路的表达,是延缓纤维化进程的关键[9-10]。纤维化时,周细胞与内皮细胞分离,内皮细胞结构破坏、微血管裂解,导致组织缺氧以及ECM的沉积[11]。VEGF参与RIF的形成过程,其主要作用是调节血管的生成、通透性,并诱导内皮细胞增殖,内皮功能受损、组织缺氧等因素均可能导致VEGF水平升高[12]。VEGF信号通路可为PMT产生的ECM及胶原纤维提供营养物质,进而加重肾纤维化[13],同时表明,阻断VEGF信号通路可减弱肾脏纤维化,限制周细胞的增殖和与毛细血管的分离,且VEGFR2 的阻断对于防止周细胞分化为肌成纤维细胞有着更明显的作用[14]。故通过研究肾衰泄浊汤及其拆方对VEGF/VEGFR通路的影响有着重要意义。

本研究经过多年临床及实验,认为RIF病机为本虚(脾肾)、标实(瘀、湿、毒)互相作用,最终导致RIF形成[15-16]。疾病早期,标实为主,故以通腑泄浊化瘀为法,即用大黄、牡蛎泄浊毒,丹参、槐花清瘀热,蒲公英解毒利尿;疾病晚期,正气耗伤,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虚为本,故扶正以补虚,以助通络,即用生黄芪利尿消肿、补气升阳,巴戟天补肾阳、祛湿浊。中药具有多成分、多靶点的治疗优势,通过多种中药配伍,标本兼顾,能更好地发挥疗效,延缓RIF病情发展[17-19]。

实验发现,第21天各治疗组α-SMA、VEGFA、VEGFR2蛋白表达较模型组明显降低,肾衰泄浊汤组蛋白表达下降则优于其他治疗组(P<0.05)。说明肾衰泄浊汤组可以有效降低相关蛋白表达,达到延缓纤维化进程的作用。另外,第21天肾衰泄浊汤对VEGF信号通路的干预效果要优于贝纳普利组,说明肾衰泄浊汤较贝纳普利组有着多靶点治疗上的优势。补虚方组在第21天降低α-SMA蛋白表达的效果优于祛邪方组,说明补虚方对阻止ECM的形成较祛邪方更明显;RIF后期主要以本虚为主,治疗上应以补虚为重。本实验发现,通过调整祛邪方和补虚方的比例,也许可以影响VEGF/VEGFR信号通路相关的蛋白表达,但具体影响机制仍不清楚。各治疗组第21天虽能降低相关蛋白表达,但纤维指数及蛋白表达量、相对表达量仍高于假手术组,说明RIF进程的不可逆性,但肾衰泄浊汤的确能延缓RIF进程。

综上所述,肾衰泄浊汤确实能够抑制α-SMA、VEGFA、VEGFR2蛋白表达,且效果相对优于其他治疗组。其治疗机制可能是通过标本兼治、补虚通腑泄浊法来抑制ECM的积累及VEGF信号通路的激活,进而降低α-SMA、VEGFA、VEGFR2蛋白的表达,改善肾功能,延缓RIF发展。

猜你喜欢

方组肾衰肾小管
宣肺通腑方加减对肠缺血/再灌注肺损伤导致的急性肺损伤大鼠抗炎、抗氧化作用∗
交泰丸治疗失眠症的疗效研究
Wnt/β-catenin通路在肾衰康灌肠液抑制HK-2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作用
祛痰、化瘀和祛痰化瘀方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及凋亡功能的影响❋
肾衰合剂对大鼠肾盂高灌注压损伤的保护作用
活血益气方及其拆方对大鼠心肌梗死边缘区Spred1及血管新生的影响
肾衰合并心血管病血液透析治疗40例临床护理
依帕司他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肾小管功能的影响初探
IgA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对早期肾小管间质损害的预测作用
细胞因子在慢性肾缺血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